许耀桐:中国民主发展模式的“五大”特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5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7 16:30

进入专题: 基层民主  

许耀桐 (进入专栏)  

提示语:我国已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中国民主发展模式的特色体现在战略指导思想、领导核心力量、经济基础、民主发展的方式、步骤以及民主发展的重点、次序等5个方面

中国的改革开放,首先从民主问题着手,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模式。所谓民主发展模式,就是指在实现和发展民主的进程中,由于采用的途径、方式以及建立的民主制度与别人不同,从而具备了一套系统的、稳定的鲜明特色。

那么,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发展模式包含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说,主要有5个方面的特色:

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从中国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断调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充实、扩大。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人民争取和发展民主的道路是不同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珍重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由此可见,中国这样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终目的根本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它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彻底解放。正如中国共产党反复强调的,民主不是少数人的民主,是最广大人民的民主,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

当今时代,是政党政治的时代。政党是领导民主政治进展的核心力量,是左右民主政治大潮的关键因素。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大多数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即由多党或至少两党作为开展民主政治的主导力量,多党竞争、轮流执政,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突出的政治景象。

在中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同样需要政党领导,但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独自担负起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职责和角色,是经过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才取得的,也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力量,能够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维护中国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应该说,西方国家演化出的多党民主政治和中国孕育出来的共产党领导民主政治,都是各自的国情使然,同样都有合理性。既然中国共产党全力以赴地投身民主政治建设事业,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那么,完全可以这样肯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是一个崭新的、更有效率的类型。

经济基础: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开展民主政治是需要花钱的,单是民主选举,就需要投入大把大把的金钱。在西方,正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西方国家是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搞民主选举,当然以私人资本的投入为主体。能够参加总统、首相、议员等政治职位竞选的候选人,其本人大多为富翁、有钱人。如2004年竞选美国总统的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克里,都是出身豪门,坐拥万贯家财。虽然在竞选中,国家也会资助一些钱,但比起竞选所需要的庞大金额来,不过是杯水车薪。不止候选人本人要出资竞选,私人财团也加入了角逐,争着给看好的候选人捐款,为的是取得日后经济上的回报。据报道,在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共和党筹到2.1亿美元,民主党筹到1.8亿美元,布什和克里两人旗鼓相当,堪称筹款机器。很多资本集团为了确保利益不失,对双方都下了赌注,无论谁上台都赢。在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确实依赖于私有经济,金钱是民主政治的母乳。

在中国,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也是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就从经济基础上决定了中国的民主不受资本的操纵。在民主选举中,我国坚持由公有制经济为民主政治活动提供经费,而坚决反对和制止私人资本的介入和掌控。相比较而言,公有制经济更能保证民主政治的公平、正义。

路径选择:扩大基层民主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按照地理区域划分管辖区域,客观上形成中央和地方的若干行政层级,大体上分为上层、中层和基层。因此,如何发展民主政治,是自上而下抑或从下至上,就有一个选择什么样方式、步骤的问题。

从欧美国家发展民主的情况看,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无论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后,都立即展开普选,通过议会民主掌握国家政权。全国确立了普选的民主制度,然后再推及地方。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后,也立即召开全国制宪会议,总统及参、众议员都由普选产生。此外,从日本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看,其国家专制政治的打破,与“二战”结束后外国势力的主导有关,民主发展经历的也是从全国到地方的推进过程。

我国则不同,更适合于走从下至上的道路。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落后,马上实行全国普选,时机和条件均不成熟。正如邓小平所言,现在立即搞全国普选还不行,只能在县(市)以下的基层开展直接选举,待以后时机成熟后再推进至中、高层。因此,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有了这样牢固的基础后,才能从基层起步,徐图进展,逐级而上。

发展次序:优先发展党内民主

自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两大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议会民主建立在前,政党产生在后,两大内容的发展重点和次序是,公民享有社会民主,然后逐步推动政党实行党内民主。早期西方国家的政党,是“干部党”、“精英党”、“议会党”,党内没有民主。直到20世纪下半叶,西方国家政党在社会民主的影响下,才普遍实行党内民主。

建立在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则不能采取这样的发展重点次序。一是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无产阶级的政党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要实行民主。但在专制环境中成立的旨在推翻反动上层黑暗统治的共产党是秘密政党,因条件限制客观上不允许实行党内民主。一旦革命成功后,党成为执政党,就要大力发展党内民主。二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上也缺乏人民民主。在缺乏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情况下,首先发展党内民主,通过党内民主先行和带动人民民主,实行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互动,是一条切实可行、稳妥有序的发展之路。正因为这样,中国共产党十分强调,要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民民主的发展做出了示范和榜样,奠定了人民民主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博导

来源:《人民论坛》2007年第8期

进入 许耀桐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基层民主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8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