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慕樊:沉郁顿挫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0 次 更新时间:2022-11-22 09:21

进入专题: 杜甫  

曹慕樊  

杜甫天宝间进《雕赋》,其表云:“(明主)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以后研究杜诗的人,论杜诗风格,多说沉郁顿挫。解释却又各自不同。我以为杜诗的风格,不都是沉郁顿挫,毋宁说他的律体(五、七律)乃是以清新为本的,而又纵横变化,兼之典丽精工,独成一格,五、七绝(共一百三十八首)是以清逸曲峭为主的。惟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确是以沉郁风格为主。当然,杜诗的风格是统一的。比如他有“大句”,在五律中如:“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曙山”,“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天意存倾覆,神动接浑茫”,“大声吹地转,高浪蹴天浮”。七律如:“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些诗句也可以是沉郁风格的代表。但五律是唐人猎取功名之具(唐人应制诗式比五律不过多两韵),七律亦脱离应制诗未久。且句法章法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所以即使是杜甫也还不能不对这种传统的体格让步,不能不收敛一下自己的善驰骋的雄才。五、七绝更受限制。惟五、七言古诗,毫无拘束,可以自由放笔。且杜古诗喜用赋体(铺陈)抒情,所以杜诗的沉郁风格在五、七古中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我们在讨论之前,应先试探一下杜甫用的“沉郁”一词,究竟是什么意思。


对“沉郁”一词,安旗同志曾经以为出于屈原的《九章·思美人》:“志沉菀而莫达。”沉菀就是沉郁。依安旗同志说,杜甫早期的沉郁顿挫,是以学力胜。后期的沉郁顿挫,是忧愤深广,波澜老成(安旗:《沉郁顿挫试解》,载《四川文学》一九六二年六月号)。这是很有启发性的见解。但“沉郁”的见解(顿挫不是纯粹的风格,见下)还可以仔细探索一番。杜甫写在《进〈雕赋〉表》中的这个词,首先可以从《雕赋》中去探讨一下它的精神。《雕赋》说雕“以雄才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彼壮夫之慷慨,假强敌而逡巡”。进赋表说得明白,诗人是想“引(雕)以为类”,歌颂“大臣正色立朝之义”。可知《表》中的“沉郁顿挫”和《九章·思美人》中的“志沉菀而莫达”沉菀一词的意义是不同类的。屈大夫说的是“抑郁而无谁语”的意思。杜甫《进〈雕赋〉表》虽然有“衣不盖体、寄食于人”的话,但主要在讲自己夙承家学,文辞足用,至多只有“不得于君则惶惶如”的意味,还没有屈原那样憔悴自怜的心理,我以为沉郁一词是用刘歆给扬雄索《方言》目录的信中的话(详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信说:“属闻子云独采集先代绝言、异国殊语以为十五卷,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终年锐精,以成此书。”这里的沉郁,就是《汉书·扬雄传》说的“(雄)默而好深湛之思”。颜注:“湛读曰沉。”雄答刘歆前书说:“雄少不得学,而心好沉雄博丽之文。”综合起来看,所谓沉郁,就是深沉积久的意思。与郁结抑塞的意思不同。杜甫是很佩服扬雄的,这《进〈雕赋〉表》中的沉郁一词,主要是从上引文中来的。不但词语来源,而且《表》中的那几句话亦是从汉赋作家来的。那些话是:“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据说扬雄作文,思致迟滞,而枚皋敏捷,摇笔文成(参看《文心雕龙·神思》篇),所以杜表“沉郁”一句是指扬雄,下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杜以为自己兼有扬、枚二人的长处,思既深沉,才又敏捷,故说“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再则,“沉郁顿挫”一语,后杜诗、杜文,绝未再用。可见杜甫并不认为这句话可以说尽他的诗风。如果说,诗人虽然不自命其诗风为某某,而我们却不妨用诗人偶一用之的词语名其诗风,这是完全可以同意的。但是须注意,如前文所说,杜诗近体既然不可以用沉郁顿挫包举,而杜的五、七言律、绝,共有九百三十首加上长律一百二十七首,共一千零五十七首,约占现存杜诗(一千四百五十三首)的百分之七十。则知用杜一时之语沉郁顿挫概指杜诗风格,实在并不很妥当。话虽如此,但如果说,杜甫突出的诗风是沉郁,对沉郁一词,撇开刘歆的话不管,为之下一界说,以便说明杜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那一种诗风,却是可以的。


《壮游》诗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入衡州》诗:“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上韦左丞丈二十韵》:“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乐游园歌》:“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苍茫本义是旷远,《杜臆》解“苍茫兴有神”为意兴勃然。又《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说张旭草书“豪迈感激”。又《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感时郁郁匡君略。”可知杜所谓沉,乃是高标远致、厌薄凡俗的心情,其所谓郁,亦与物多忤所积不平的愤懑。沉不是沉冥,郁也不是忧郁。合起来说是,执持弘毅叫作沉,感激苍茫叫作郁。取《奉先咏怀》诗语表述其词,那么,“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就是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就是郁。不分早年和晚年。杜甫既然常有如此这般的心情,所以他的诗风(不论什么题材)就相应地以悲愤激烈、抑塞磊落杂而出之。从重要的印象说,可以讲杜甫的诗风是沉郁。〔1〕


至于顿挫,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写作方法。只好专说。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诗序说:“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又《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说:“浏漓顿挫,独出冠时。”顿挫一词,盖出《文赋》:“箴清壮而顿挫。”又《后汉书》卷一百,孔融传赞语:“北海天逸,音情顿挫。”李贤注:“顿挫,犹抑扬。”看陆机、范晔用顿挫一语,似不离含蓄曲折的意思。杜甫语意,亦大体如此。宋黄庭坚作《小山词序》云,叔原之作,寓以诗人句法。“清壮顿挫,足以动摇人心。”这和杜甫用的“浏漓顿挫”的话意思相近。浏漓,双声叠语,以一字为义。浏训水清,浏漓亦是清义。杜诗有“罢如江海凝清光”。可知浏漓顿挫是说像江海不流时的澄凝。不是不流,而是动中的静。这是说舞,如果说行文,自然是指曲折停顿、句断意连(近于现代文学术语的跳跃)、微婉含蓄处。


清代杜诗评论家讲顿挫的有方东树。他的《昭昧詹言》卷十二、卷十八专讲杜诗。卷十八讲律诗,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起四句沉著顿挫。”评《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云:“笔笔顿挫。”又云:“顿挫者,句断。不将两句合一意,使中相连。中无罅隙。含蓄成叶子金。如此诗,虽似文体,一气而沉重,成锭子金也。”评《因许八寄江宁旻上人》云:“只是顿挫,不直率联接。大约诗章法,全在句句断,笔笔断,而其意贯注。一气曲折顿挫,乃无直章、死句、合掌之病。”卷十二论杜古诗。评《忆昔》第二首云:“‘百余年间’句直放。‘岂闻’句转抑顿挫,乃非平直。‘伤心’句顿挫。”


清人评杜,专论诗法者,尚有吴瞻泰。其《杜诗提要》卷首《评杜诗略例》曰:“少陵自述曰‘沉郁顿挫’。其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意至而法亦无不密。”卷一评《雨过苏端》云:“直书其事曰赋,而有比兴间之,则直而婉。此三百篇及汉魏诗秘诀也。比兴无他,触物写景皆是。如(此诗)‘尽醉抒怀抱’,下,即接‘亲朋纵谈谑’,未尝不可。然直叙索然矣。故‘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一联,为一篇波澜,无此二语,应不入选,特取此以例其余。”又于“红稠”一联下,双行评云:“二句隔断上文。”详此,知瞻泰以为,凡古诗作复句,中断叙述,于当时情事加以描写的,都是“断”。如《赠卫八处士》诗,于“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一联下,批云“断”,并是其例。这就是在讲顿挫的笔法,亦曰“波澜”。又评杜《述怀》诗最后一段,亦说顿挫。诗云:“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复何有?”评云,(此)一段家事。“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总评云:“昔人谓此诗只平平说去。又谓杜古诗铺叙太实。不知其波澜突起,断续无踪。其笔正出神入圣也。……难在‘汉运中兴’句,提笔一振,既已隔断‘家书’(一段),更复遥应‘天子’(按诗首段有“麻鞋见天子”句),一提一锁,岭断云生矣。如此大波澜,大结构,何从指他平铺处?”卷二评《佳人》曰:“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二句,不即不离,乐府妙境(按此应举《饮马长城窟行》:“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为例)。学古诗者能知比兴之即为断续,则三昧得矣。”按吴氏所谓以比兴为断续,总是指顿挫描写之法,这种地方,看似断了上文线索,却是意思不断,和方东树说的句断笔断,而意思连贯叫作顿挫的话实是同义。惟方氏讲律诗中顿挫,似说得极端一些。如果作诗真是必须句句断,不许句相连接,那么如“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流水一意,句间不断,为什么成为传诵之句?大抵清人论诗,讲诗法的如方东树、吴瞻泰,都不免以自己做试帖诗的方法去说杜诗,他们说的“章法”,实在是死法,是依题作诗法,他们讲的一套刻画题目的所谓章法、句法、字法,全是从做八股文中得来。他们不懂得真正的诗都是无题的,真正的诗也无定法。但这里为什么又引他们的说法呢?因为文学毕竟是用语言文字做手段(或媒介)的事物,诗人的表情达意一方面得遵照语文习惯办事,一方面也总是从前人的文学传统发轫的,诗文评论家如果熟知语文规律,同时又熟悉诗人所熟悉的文学遗产,那么,他的评论总还不至于完全落空,完全郢书燕说。对后代人总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上面我们为了探讨近代(杜诗)评论家如何理解“顿挫”这个词,检阅了吴瞻泰、方东树的意见,发现他们的意见相去不远,内容也是有根据的。他们对沉郁与顿挫的分别也是明了的。比之做《白雨斋词话》的陈廷焯(他把沉郁仅理解为含蓄或温柔敦厚,而又混沉郁顿挫为一),他们似乎要深刻一些。


总之我以为沉郁顿挫是两方面的事,沉郁是文学风格,以思想为主调。顿挫是文学手法,是通用工具。二者颇有关联,所以也可以并提。但毕竟有别,所以亦不可含混。


〔1〕 晋陆机《思归赋》:“伊我思之沉郁,怆感物而增悲。”又《遂志赋》:“抑扬顿挫,怨之徒也。”此沉郁义与刘歆书语义不同。“顿挫”又与《文赋》语义不同。反与近世用此二语相近,但似与杜《进〈雕赋〉表》语意不合,出之以备参考。


    进入专题: 杜甫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22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杜诗杂说全编/曹慕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