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毓方:诺贝尔奖的大门是怎样被打开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35 次 更新时间:2022-08-19 01:14

进入专题: 诺贝尔奖  

卞毓方 (进入专栏)  


1949年,汤川秀树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人们说,大才是天生的,并不是从庸才转变而来的。那么,秀树的天赋是什么时候开始显现的呢?

是从秀树儿童时期玩积木游戏开始的。就这件事来说,祖母是他的启蒙老师。祖母不懂“英才教育”,她只觉得这个孙儿天生是当“秀才”的料,于是,就给秀树买来了寻常的积木,告诉他基本的玩法。接下来,就看秀树的脑瓜如何噼里啪啦转动了。

这是秀树初次体会当“创造者”的快乐。他把颜色、形状各异的积木三拼两拼,就搭出一间乡村房屋,有门,有窗,有烟囱,屋后还有一棵大树;然后把积木推倒重来,这回搭出了一座城堡,上下整齐,左右对称,门口站着的卫兵头戴高高的三角帽;然后,又把积木推倒重来,这回堆出的像祖母带他去过的西本愿寺,宽廊飞檐,庄重肃穆,殿前左右还立着两座宝塔。祖母见了,忍不住双手合十,说:“我们恭敬参拜吧!”逗得秀树咯咯大笑。

培养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大才的祖母会是什么样子的?读者各有各的想象。秀树的祖母不会想那么多,她仅是看出小家伙脑瓜好使,就又给他买了一组立方体拼图——有12个不同颜色的立方体,任意将其组合,可以拼出不同的画面。秀树体会了“再造乾坤”的快乐,他摆来摆去,画面常常出乎意料。有一次,他摆出一幅特殊的“画”,是他从未见过的,事先根本不敢想象的。秀树得意极了,拉来祖母一同欣赏,祖母也觉得匪夷所思,那“画”乍看啥都不像,细看如绝世奇观,特别美妙。

这种培养方式应该就是寓教于乐。19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威廉·奥斯特瓦尔德,他对化学的兴趣起源于少年时代自制烟花。根据一本旧书,他从市场上买来硝石、硫黄和各种各样的金属粉末,成功制造出五颜六色的烟花。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曼,他天才的萌芽起于儿童时期玩弄的一台收音机。那是从旧货市场买来的收音机,已经失灵,他把它拆开来,自己动手修——无非是电线没接好或线圈没绕紧等,稍加收拾,收音机又和好的一样。费曼来了兴趣,四处询问需不需要帮忙,那时收音机问世不久,懂得修理的人很少,费曼很快成了收音机修理专家。

汤川秀树高中时选择了物理,并把方向定于前沿的量子力学。1934年,他发表了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论文,预言用 β 粒子轰击某种原子核能产生一种新的粒子,他把它命名为“介子”,并推测它的质量介于电子和质子之间。

获得“诺奖”后,秀树把他发现“介子”的灵感之源归功于失眠。由于长期高强度的思考,他的神经严重衰弱,每晚只要一躺到床上,头脑就格外清醒,种种奇思妙想不请自来。话说1934年10月的某夜,熄灯后上床,各种思绪在脑海里奔腾撒欢,突然,秀树大叫:“是它!就是它!”他看到了什么?原来,他眼前出现一颗颗晶莹闪烁的粒子——如宝石缀在天鹅绒般的夜幕。刹那间,他记起儿时卧在樱花树下,仰面朝天,透过稠密的枝叶看到的那一束束荡漾心神的阳光。

那些“晶莹闪烁的粒子”,若干万年、万万年以来就闪烁在所有人的眼前。它们没有名字,不知来路。人们看了都不觉得有什么稀奇。只有秀树不一样,因为他肩负着“寻找”的使命,他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之后,蓦然回首,终于醒悟:天哪!原来就是它!

这就是普通人与科学家的区别。科学发现的灵光一闪,常常就出于这种呕心沥血、朝思暮想之后的偶然。

本文选自《初中生》作文版2022年7期


进入 卞毓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诺贝尔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06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