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银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属性、行为和规范——《资本论》的启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58 次 更新时间:2024-09-18 11:38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   《资本论》  

洪银兴 (进入专栏)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根据资本的属性及其二重作用,对资本行为需要趋利避害,依法加强对资本运行的有效监管。第一,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在资本积累时就可能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中国现阶段的财富差距明显超出收入差距,主要是由财富积累的差距带动的。第二,资本扩张是在资本运动中实现的。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具有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的积极效应。由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居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有扩张的冲动,官员权力的介入、资本市场运行和互联网平台为资本的无序无限制扩张提供了快速和无边界的技术条件。为了防止由此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对私人垄断性资本扩张需要有负面清单制度的限制。第三,资本市场是公开的资本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的运行离不开虚拟资本,采取各类证券形式的虚拟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运行产生的负面效应,涉及资本脱实向虚和虚拟资本野蛮生长的问题。规范资本行为的关键是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资本无所不能,资本风险无所不在。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只是规范资本本身的行为,还要规范资本无序扩张的外部环境,如防止权力和资本的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属性;行为;规范


作者:洪银兴,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经济学院教授(江苏南京210093)。


本文载于《学术月刊》2022年第5期。


目次


一、资本的属性及其二重作用


二、资本积累及其可能的两极分化效应


三、资本的扩张及其可能的风险


四、资本市场和虚拟资本的野蛮生长



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本文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的相关论述,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属性、行为及对其行为的监管。


一、资本的属性及其二重作用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不使用资本范畴,把资本当作资本主义范畴,只是使用国有资产、国有资金的概念。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是承认并肯定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存在及其积极作用。如何认识资本?毋容置疑,马克思的《资本论》是批判资本并揭示资本弊端的,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认资本的历史作用和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效应。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还具有市场经济的属性,资本及其作用客观存在。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范畴既保持其一般属性,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资本实际上有五个方面的定义。包括:(1)资本是一种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2)资本是必要的生产要素,各种要素是被资本黏合和并入生产过程的。(3)资本的本性是实现价值增殖,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就是资本的逐利性。(4)资本是作为生命体的运动,资本的运动一旦停止,资本就不是资本。(5)积累是资本的本性,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时充分肯定了资本的积极作用,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要素参与的财富创造作用。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本身的投入所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作为要素的黏合剂,在不同要素之间的配置所起的提高生产力作用。马克思曾经用“第一推动力”来说明资本作为要素结合的黏合剂作用。包括劳动力和土地等在内的各种生产要素是被资本并入生产过程的。而且“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它便获得了一种扩张的能力”。资本配置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资本更多地投在投入要素数量上,还是投在提高各种要素质量上,所起的提高生产力的作用是不一样的。资本配置在各种生产要素上的结构决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也就是决定财富增长的能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的这些作用,其他要素是不能替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这些作用都不可或缺。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不仅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而且明确国有资产也是资本。这样,私人资本的上述五个定义是完整的。而公有资本虽不包含其第一个定义,但后四个定义都是包含的。就国有资本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有资本的主要承载形式是国有资本。只是第一个属性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资本属性不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资本是指所有权归属全体国民的公有资本。既然确认国有资产也是资本,资本就要增殖,还要积累,实现保值增值。而且正因为公有资产称为资本,就能同私人资本合资或建立混合所有制。于是国有资产就能进行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有国有企业的改制,就有国资管理由管资产转为管资本。其效果是明显的。国有企业不再成为亏损企业的代名词。从政治经济学理论上讲,一旦资本在社会主义经济分析中得到确认,与资本相关的范畴,如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虚拟资本等范畴自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的《资本论》本身就是批判资本的。首先,从资本原始积累批起:资本来到人间,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其次,基于资本的逐利性,“那怕我死后洪水滔天”。第三,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像狼一样残酷。第四,资本的无限扩张和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直接导致经济危机。这些消极作用会在以下分析的资本积累和资本扩张及虚拟资本中反映出来。正是基于这些批判,马克思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科学结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服从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资本的积极作用需要充分发挥。而且资本并不像马克思批判的那样来到人间就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例如,中国的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建立在农村改革、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的剩余劳动力流动基础上的。但是,既然是资本,便具有逐利性,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其负面效应会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表现出来。现实经济中出现的负面问题相当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为对资本的负面行为认识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缺少监管和规范。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关于推动共同富裕的讲话中,提出要坚决反对资本无序扩张、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的要求。


二、资本积累及其可能的两极分化效应


社会主义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即经济的持续增长。资本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因此需要资本积累。根据资本属性,资本不仅要增殖,即产生利润,还要增值,即资产增值,途径是资本积累,即剩余价值资本化。没有积累就不成其为资本。积累的资本就是社会财富的增大。“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由资本积累形成的追加资本“主要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在社会主义社会,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现阶段的资本积累有公有资本积累和私人资本积累两类。私人资本的积累在总体上说也是社会财富的积累,是国家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具有私人财产增长的属性。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条件下,公有资本积累就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增大,是增进社会财富的基础。习近平把公有制经济看作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因此公有资本积累是为人民谋福祉,不仅是增加增进居民家庭财富,还是增进公共财富。


在肯定资本积累对增进社会财富的积极意义时,需要注意到其可能的负面效应。一般说来,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存在资本积累时就可能产生贫富两极分化。这就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一极为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一极为无产者贫困的积累。在现阶段存在私人资本积累的条件下,仍然需要防止和克服可能产生的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揭示了两极分化的资本原因。他认为战后美国两极分化的现实颠覆了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并以实证数据明确指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收入差距不是趋于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的作用,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决定机制是,资本收益率高于经济增长率。资本导致的不平等总比劳动导致的不平等更严重。资本对所有人都有潜在价值,只要加以适当的组织协调,任何人都可能从资本中受益。但从另一方面看,这又意味着资本的所有者在继承财富和既定财富分配框架下有可能控制更大比重的经济资源,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冲击都不能小觑。皮凯蒂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不平等问题,其观点对中国现阶段贫富差距扩大的分析也有参考价值。


本来,只是因为效率差别所产生的收入差距还不足以产生贫富两极分化。但在现实的资本积累进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积累能力强的财富迅速增大,同时伴有相当部分人口相对贫困。尤其是基于资本积累产生资本收益和投机暴富,贫富两极分化不是不可能的。相当部分资本通过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变为投机性的虚拟资本。这种属性的资本既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一夜一贫如洗。这对两极分化起了促进作用。特别是房地产和金融资产。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上的投机泡沫是经济不稳定的根源。中国现阶段的财富差距明显超出收入差距,主要是由这些领域的财富积累差距带动的。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尤其要规范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投机活动。


三、资本的扩张及其可能的风险



资本在部门间流动实际上是资本存量结构调整。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路径,是通过去产能去库存促进资本存量结构调整。资本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过剩部门流向短缺部门,低效率企业被高效率企业并购。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资本的这种结构调整要达到现代标准的市场,需要打破自然垄断以外的一切垄断,需要完善信用制度即发达的金融制度,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现阶段所要克服的资本自由流动的障碍主要是地区和部门的行政性限制。


基于资本的流动性属性,就会产生单个资本的集中和扩张行为。根据马克思的界定,资本集中意义上的扩张,是以已经存在的并且执行职能的资本在分配上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不会增大社会资本量。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大杠杆,是做大资本的途径。资本集中有强制的道路即吞并,也有平滑的方式,即“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资本集中范围和程度不受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或积累的绝对界限的限制,在理论上这种单个资本的扩张是无限制的。就如马克思指出的资本集中的两个极限:“在一个生产部门中,如果投入的全部资本已溶合为一个单个资本时,集中便达到了极限。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当社会总资本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手中,或者合并在唯一的资本家公司手中的时候,集中才算达到极限。”事实上,无论是单个部门还是全社会,资本集中的极限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实体经济领域中的资本向优势企业集中具有明显的提高资本效率和效益的积极效应。但其可能的风险不能小视。由于集中和扩张程度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信用机制(银行和资本市场)可以助力其扩张,也就有可能无限制扩张。需要指出,企业扩张的目的不只是做大,更要做强,还要防风险。


首先,虽然资本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等原因,并购和扩张存在风险,尤其是跨界跨行业的并购少有成功的。近期爆雷的著名企业大都是跨界并购失败的。企业因盲目扩张不仅自身被拖垮,还拖累为之提供并购资金的银行和其他投资者,甚至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以对资本的扩张性行为必须有所限制和引导。


其次,对资本的力量要引导到做强企业。这就要求资本集中后对被并购企业着力进行技术和制度的改造,则可能扩张社会资本,否则起不到增大社会财富的作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无论采取哪种集中方式,资本集中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科学处理的起点。“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现实中,单纯追求扩张资本的企业只追求做大,不追求做强,不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制度和技术的改造,其结果被被并购企业拖垮的案例层出不穷。


第三,资本通过股权投资方式的扩张不能无限制。股权投资在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最高阶段》中指的是“参与制”。列宁指出,垄断资本通过“参与制”的扩张成为万能的垄断者。参与制是指,总公司(母亲公司)统治着女儿公司,后者又统治着孙女公司。一级级的参与,拥有不太多的资本就可以统治巨大的生产部门。参与制不仅使垄断者的权力大大增加,而且还使他们可以不受惩罚地、为所欲为地干一些见不得人的龌龊勾当,可以盘剥公众。以不太多的资本控制巨大的资本。而且,基于参与制的垄断者,操纵着几十亿资本,它就绝对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去,而不管政治制度或其他任何“细节”如何。尤其要指出的是,外资通过股权投资方式参股甚至控股具有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一旦失去控制就成为万能的垄断者,甚至具有危及国家安全的能力。


在现阶段,居垄断地位的私人资本扩张还有三个加速器。一是腐败官员权力保护,使扩张的资本不受约束并能获得超额利润,二是资本市场运行为之提供无边界的机制,三是互联网平台为无限制扩张提供了快速和无边界的技术条件。其资本扩张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更难控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通过集中的方式实现扩张的积极作用应该承认,但是,为了防止资本无序和无限制扩张产生的系统性风险,对私人垄断性资本扩张国家需要有负面清单制度的限制:一是私人资本参与子公司孙子公司的规模和程度要有所限制,尤其是对外资参股甚至控股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股权投资必须有严格的限制。二是限制民营资本对国民经济命脉及国计民生领域的过度渗透,如金融领域。三是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如医疗卫生、教育之类的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只能是以国有资本为主体,保证国家对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私人资本只能是补充,决不能替代国有资本。


四、资本市场和虚拟资本的野蛮生长用


有资本流动就有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公开的资本交易的场所。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是明显的。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特别需要资本市场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是筹集资本的功能,为投资者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供通道。其次为公司上市迅速扩张资本提供通道。第三是存量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实现调整,可以提高资产效率。第四是转移、分担和共同承担投资风险,为投资者锁定风险,可以激励创新创业投资。其他还有融资、选择项目、监督、履行合同等功能。资本市场及其工具不仅能够促进发展项目的融资,还能通过其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降低全社会的风险。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有资产在公开的资本市场上进行产权交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需要指出,资本市场的运行是离不开虚拟资本的,采取各类证券形式的虚拟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运行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信用经济基础上衍生出虚拟资本。马克思发现虚拟资本的二重性功能:一方面出生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的运行起润滑作用;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属于投机性经济,其运行可能脱离实体经济。由于利息率是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的一个决定因素,虚拟资本的价值额会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而出现上涨的趋势。只要证券的贬值和增值同他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化无关,一国的财富在这种贬值和增值以后,和在此以前是一样的。这就是说,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的涨跌与它们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化无关,与一国的财富变化无关。而对参与资本市场证券交易的投资者来说,则是零和博弈。虽然不会使所有人致富,但由于属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因此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对其有明显的财富效应。虚拟经济市场活跃,预期收益率高,预示着财富的增加,会带动实体经济的市场活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能夸大虚拟资本及其市场的作用。在允许其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同时,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规范资本市场及虚拟经济的运行。


1.防止资本脱实向虚。


进入现代社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资本属性发生了变化。如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揭示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资本属性的改变:资本初期的资本大都是实体资本领域的资本,是风险投资和体现企业家精神的资本,在积累到足够大后向租金的形式转化。现代社会的资本更加多元。资本的属性已经改变,过去大多是土地,今天则以住宅和金融资产为主。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一般达不到完美,经常成为长期动荡、投机浪潮和市场泡沫的源头。这正是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


马克思在分析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时指出,在资本最低限额提高的条件下,积累的资本达不到最低限额,就会延缓新的独立资本的形成。这部分资本就处于过剩状态。由此产生的状况是,达不到投入实体经济最低资本限额的资本就要寻找出路;分散的小资本往往是进入资本市场或信用渠道。这就是马克思讲的两种状况:一种情况是,“以信用形式交给大经营部门的指挥者去支配”。另一种情况是,“大量分散的小资本被迫走上冒险的道路:投机、信用欺诈、股票投机、危机”。大量的小额资本直接在资本市场上作为投机资本运作,而不是作为创业资本运作。这也是资本脱实向虚的表现。


资本市场还有进一步加速脱实向虚放大虚拟经济的功能。就如马克思揭示的,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货币资本家也增长起来,退出营业的食利者的人数和财富增加了,信用制度更发展了,有息证券、国债券、股票等等的总量也发展了。在这些证券上搞投机活动的经纪人在货币市场上起着主要作用。证券原来代表的资本已不存在。随着信用事业的发展,大的集中的货币市场就兴起了。银行家把公众的货币资本大量交给这伙商人去支配,因此这帮赌徒就繁殖起来。恩格斯补充说,市场上出现了单纯为了购买某种有息证券而成立的金融公司,这些金融公司单纯投资于股市,而不是投资于实体经济,由此使虚拟资本进一步膨胀。它使虚拟资本的市场价值越来越看不到现实资本的影子。其后果是货币危机不可避免。货币危机与现实危机相独立,或者说是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表现。


2.克服虚拟资本的野蛮生长。


虚拟资本是投机性资本。既然是投机性资本就可能野蛮生长。马克思当时就发现:在股票交易市场上运作的相当大数量的资本完全没有作为现实资本进入现实的资本运动过程,与现实资本运动的分离达到了脱离的地步。虚拟资本中有惊人的巨大数额,一是代表那种现在已经败露和垮台的纯粹投机营业;二是代表利用别人的资本进行的已告失败的投机;三是代表已经跌价或根本卖不出去的商品资本,或者永远不会实现的资本回流。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席勒在《金融新秩序》中文版序言中,针对中国经济指出:世界历史上有许多房地产泡沫产生和破灭的例子。应该鼓励人们在投资房地产时增强风险意识,不能让过度动荡的住宅市场使人们失去信心。中国在股票市场发展起来以后也会遇到股市风险。不仅股票市场被夸大了,公众赋予股票市场的重要程度也被夸大了。股票市场不会使所有人致富,也不会解决经济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资本市场上资本野蛮生长突出表现在利用资本市场野蛮并购实体企业。例如,实体企业投资需要用于购买原材料、设备更新、研发等。而资本市场上资本的野蛮性扩张突出表现为:一是其不是向实体经济投资,而是靠资本运作在资本市场上举牌,只要达到某个上市公司的控股额度,就可轻而易举控股该公司。由此引导投资者“脱实向虚”,损害国之根本。二是其运作的资本不全是自己的资本,而是向银行和其他投资者连环借债。其结果是高昂的债务风险有可能拖累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资本市场上资本的野蛮扩张。


规范资本行为的关键是完善和规范资本市场。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几乎没有哪个政府会让资本市场放任自流,市场要受到大量的治理制度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限定在其应有的职能上,不能赋予过大的职能。需要明确资本自由流动的“自由”含义,它是相对垄断和自然经济而言的,决不意味着脱实向虚是自由的,不意味着实体资本流向虚拟经济领域,转向投机性资本是自由的。防止资本的无序扩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防止资本的脱实向虚的扩张。不仅要重视和防范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波动的风险,还要关注由房地产和股票操作所导致的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问题。二是克服虚拟资本的野蛮生长,必须规范和限制资本市场上的投机性资本运作,加强监管,不能任凭赌徒的任性行为和繁殖。


总的来说,资本无所不能,资本风险无所不在。资本本性具有逐利性和扩张性,现实中的资本市场、权力的介入、互联网平台成为加速其无限制无序扩张的三驾马车。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只是规范资本本身的行为,还要规范资本无序扩张的外部环境,如规范权力和资本的结合、互联网平台的反垄断。这样,才能充分发扬资本推动发展的长处,抑制其可能的弊端,规避其可能的风险。



进入 洪银兴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   《资本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17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