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后凯:县城在城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功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9 次 更新时间:2022-07-03 22:00

进入专题: 城镇化   县城  

魏后凯 (进入专栏)  

县城是指县政府所在城镇,习惯上通称为城关镇。从广义上讲,县级市也是县城的一种形式。据《中国统计摘要》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共有县级市394个,县和自治县1418个,二者合计1812个。


我国县级行政区划较为稳定。作为县政府所在地,县城大多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经济比较发达,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撤县设市(区)的推进,我国县城数量不断减少,但平均规模快速提升。据《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县城人口(含暂住人口)为15846.39万人,大约占全国城镇人口的17.6%,比2008年最高时的20.9%下降3.3个百分点。近年来县城人口占城镇人口比重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撤县设市(区)导致县城数量不断减少。从县城平均规模看,2020年全国县城平均人口规模为10.6万人,比2001年的5.43万人增长近1倍;平均建成区规模13.96平方公里,比2001年的6.28平方公里增长1.2倍。总体上看,县城本身的人口集聚规模在不断提升,人口流失主要是县域人口流失。县域人口流失是城镇化早中期阶段的普遍现象,随着城市扩张,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口从县域镇村流向城市。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快速发展。目前,县城人均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厕等指标已超过城市,供水普及率、污水处理率、建成区绿地率等指标逐步接近城市。2006年全国县城污水处理率只有13.63%,2020年快速提升到95.05%,与城市之间差距由42.04个百分点缩小到2.48个百分点。同时,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从14.01%提高到33.55%,与城市之间差距由16.91个百分点缩小到4.69个百分点。随着县城与县域内其他镇村之间长期形成紧密联系,目前县城已成为农民进城买房、就业、定居落户以及购物、文化娱乐、就医、小孩上学的重要选择。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表明,外出农民工越来越趋向就地就近就业,县(市)已成为吸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载体,是农民工外出打工首选地,占比达到32.56%。


县城是吸纳县域城镇人口的核心载体,在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承担重要功能。首先是连接功能。县城处于“城尾乡头”,一头连接城市,一头连接乡村,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在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是中心功能。作为一个综合中心,县城既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也是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和治理控制中心,在统筹县域城乡发展中发挥着枢纽和统领作用。再次是载体功能。相比建制镇,县城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是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吸引县域农村人口转移和非农产业集聚的核心载体。因此,不断增强县城的中心功能,提高县城人口吸纳能力和吸引力,提升其产业支撑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辐射带动其他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关键。


当然,目前县城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尽管近年来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较快,但与大中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全国县城燃气普及率为89.07%,比城市低8.8个百分点;县城建成区供水和排水管道密度分别比城市低17.6%和13.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差距更大。二是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岗位缺乏。除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外,目前县城大多产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较短且大多处于中低端,产业配套能力较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足。在2020年全国县城城市建设用地构成中,工业用地所占比重仅有13%,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占6.5%,分别比城市低6.5个和0.5个百分点,说明县城工业和商业服务业支撑不足。三是人才缺乏。相较于大中城市,县城不仅人才总量不足,而且结构不够合理,新兴产业人才、懂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缺乏。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县城人才流失现象至今未得到根本改变。四是来自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明显。现行市管县体制虽然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但长期形成的公共资源配置的行政中心偏向和中心城市“虹吸效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县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魏后凯)



进入 魏后凯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城镇化   县城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509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2022-07-01,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