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禅净双修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56 次 更新时间:2022-03-17 15:12

进入专题: 禅宗   佛学  

陈兵  



唐代以来,禅、净二宗风靡于华夏大地,成为中国汉传佛教的主流。禅净二宗,是中土祖师对印度佛学长期研究实践,观察本地时机,以高度的智慧所抉择开创。它们以简易切实的秘密圆顿法门,总摄了全部佛学的精髓,把浩瀚经论、纷纭名相、艰深义理浓缩而又浓缩,变为活泼泼的生活智慧与了生脱死的捷径坦途。涉理甚深而下手极易,即不识字的村夫农妇,亦不难契入;统世间出世间于一贯,出家在家,静闹闲忙,行住坐卧,都可以参学。既握得释迦牟尼佛法之心印,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格,不愧为中华文化之精华,契理契机之妙道,足以纠治印度佛学因烦琐艰深而脱离民众之弊。禅净二宗在经久流传中,理论和方法都臻于圆极,积累了大量的修持经验,至今仍是最为契机的法门。

禅净二门,禅宗专主自力,以“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的气概,直探心源,欲图顿见自性,当念解脱,获得合理生活的艺术。深入世间而又超脱潇洒,最能符契中土儒、道穷理尽性之旨,适宜于悟性好、自信心强的上根利器和知识分子修学。净宗则仰仗他力,深信切愿念佛求生净土,示凡夫众生以即生了脱生死的唯一可靠门径,三根普摄,无机不被,尤适宜于信根深、文化浅的人修学。禅净二宗,各适应中土民族文化心理的两极倾向,互补互益,形成中华汉传佛学的基本结构。净土为诸宗归宿,亦为禅宗归宿,自五代以来,禅宗人士兼修净土蔚成风气。禅净双修的结果,是禅净融合于执持名号的念佛三昧。

永明四料简与由禅入净的必要性

禅净双修的首倡者,是五代北宋间佛学集大成者永明延寿禅师。这是一位不世出的佛学全才,教禅兼骸,博通诸宗,其佛学体系之宏大,可谓前无古人。他承前启后,完成了对自南北朝以来中国佛学的总结工作,开辟了此后千余年佛教的基本局面,诚如清朝雍正皇帝所赞誉:“超出历代诸古德之上”,为六祖以后“古今第一大善知识”。

延寿禅师本为法眼宗开创者文益禅师嫡孙,初从天台德韶精勤参禅开悟,得师印可,宗门称为已透末后牢关者。他悟后力修众善,以净土为归,撰《栖神安养赋》等弘扬,每日课佛号十万,一生印施弥陀经四十万本,被后人尊为莲宗六祖,视作阿弥陀佛化身。他以宗门之一心融贯教下诸宗之义理,力倡万善齐修,六度并行,趋归净土,以恢复大乘佛法本来面目,以纠正禅宗流于空疏消极、教下流于支离烦琐之弊,以期众生福慧双全,即生了脱生死。可谓悲愿宏深,慧眼灼灼。

延寿六师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他关于禅净二门的“四料简偈”,此偈简明提示了参禅人兼修净土的必要性,代表了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其偈云: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意谓参禅即使开悟,若不兼修净土念佛生西,十人中有九人要于命终中阴境迷惑,因一念之差,随业转生,难免蹉跎退转,多走弯路。为什么?因为人根浅陋,参禅顿悟,究竟成佛如释尊者,从来未闻。一般顿悟,只是解决了个信解的问题,有了修行的起点,依天台宗“六即佛”说,仅属名字即佛,未必是见道证果,更非究竟成佛。即便是属于见道的顿悟,一般也只是证悟涅槃心,未得差别智,悟后尚需念念保任不失,渐除烦恼习气,渐修六度万行。《楞严经》卷十云:

理则顿悟,乘悟便消;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沩山灵祜禅师说:“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又说:“初心从缘顿悟自性,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尽除现业流识。”若烦恼习气有丝毫未尽,还须随业受生。黄檗云:“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从顿悟到断尽烦恼,路程尚不短,非能轻易于一生走完。念念保任所悟不失,乃至梦中亦多时不迷,恒住一行三昧,只是偶然有烦恼妄念,才能断尽见惑,入圆教初信位,证位不退,就断惑言,当小乘预流果。古来一生修到此位者已不多见,即使修到此位,还须随业于人天中七返受生,生于人中有出胎之迷,经历长时方能断尽烦恼。若虽开悟而未证此位,则更难保证出胎不迷、生生不退,再生为人,还有作恶堕落的危险。如《山庵杂录》载元代高峰原妙禅师门下义断崖禅师,再生为僧,碌碌与常人无异;江西绝学诚公一禅徒参禅超然有得,试以三关语,应答无滞,再生为僧,贪图利养,世俗不法之事无不为之。此等人若不念佛求生净土,则恐蹉跎长劫,自误误人。四料简偈又云:

有禅有净土,尤如戴角虎,

观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意谓若参禅开悟,乃至见道证果,又兼修念佛,现世能作化导千百万人修行的大善知识,临终得上品住生净土,速证不退转,不久回入此世界度化众生,直至成佛,可谓隔生成佛,这是最为稳当的成佛捷径。当然,参禅开悟,殊非易事,若不能开悟,亦有隔生成佛的保证:只要信愿念佛,便可往生净土。偈云: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只要能往生净土,在阿弥陀佛这大禅师的亲自指导下,何愁不得开悟。而这往生净土一事,不须见道证果,不须参禅开悟,只要深信切愿,便一定可以遂愿。

若参禅不得开悟,或修禅净二门之外的自力渐道,则如偈云:

无禅无净上,铁床并铜柱,

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修行一生,连小乘四加行位之顶位亦未能进入,则死后尚难免三恶道之沉沦,且因不信佛力,与佛缘悭,佛亦不能度他,只有千生万劫飘泊苦海,无所依怙。禅门中人,参禅一生,开悟者少,未悟者多,即当初禅宗兴盛之时,诸大善知识座下禅人,莫不成百上千,而开悟得印证的嗣法弟子至多不过几十。如六祖座下出四十八员善知识,法席最盛的马祖道一,座下出八十三员或一百三十九员善知识,而有识者评云:其中真正彻悟,能称得起真善知识者,不过三四人而已。多数未悟者,若不兼修净土,岂不正属永明偈所说无禅无净土一流,落得个万劫千生没依怙的下场?因此,参禅者欲求即生了办,必须念佛求生净土.不用说未开悟者须求生西,即已开悟者、已入圣流者,欲得速登不退、一生成佛,也须求生西方。文殊、普贤、马鸣、龙树诸大菩萨,尚求生极乐净土,何况见道前凡夫与下位小圣?早在禅宗盛期,诸大德对此便有认识,如百丈怀海禅师示众有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他制定的《百丈清规》规定丛林中超送亡僧,须为念佛,祈愿其往生极乐净上。

禅净四料简偈言简意赅,非深通三藏与宗门者所能深解,非大智如永明延寿者所能道。永明之后,禅门中诸大善知识纷纷兼修净业,弘扬净土,融通禅净。正如北宋真歇清了禅师所说:

乃佛乃诅,在教在禅,

皆修净业,同归一源。

元天如惟则有云:“合五家之宗派,尽天下之禅僧,无有一人不归净土者。”禅净双修,成为北宋以来禅宗发展的基本趋势。北宋临济宗宗匠死心悟新禅师,大悟后常作劝修净土语,有云:

参禅人最好念佛,根机或钝,恐今生未能大悟,

且假弥陀愿力,接引往生。

又说:“汝若念佛不生净上,老僧当堕拔舌地狱!”曹洞宗下密修净土者更多。如真歇清了禅师发明唯心净土妙理,专意西方。宋代云门宗下佛日契嵩、天衣义怀、宗本圆照、法云法秀、守一法真、法云大通、怀深慈受等诸大禅师,皆兼修净土。怀深慈受、守一法真还建西方道场,领众虔修净业。元代著名禅师中峰明本及其徒天如惟则,皆弘净土,中峰著有净土诗百八首,有“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之句。惟则撰《净土或问》阐扬念佛宗旨。明代以来,诸大禅师兼弘净土者更为普遍。明初最受人推崇的楚石梵琦禅师,自幼念佛不懈,参禅开悟后辟“西斋”专修净土,所撰《西斋净土诗》曲尽净土之妙。临济宗下的空谷景隆、密云圆悟、雪峤圆信、汉月法藏,曹洞宗下的寿昌慧经、湛然圆澄、博山元来、觉浪道盛等大禅师,皆兼弘净土。明末四大高僧莲池、憨山,紫柏、藕益,皆曾参禅有悟,无不弘扬净土。莲池、藕益后来专弘净土,被尊为净土宗第八、九祖。清代彻悟禅师,从北京广通寺粹如参禅得印可,后居怀柔县红螺山资福寺专弘净土,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二祖.现代禅门尊宿虚云老和尚,亦融通禅净,劝人念佛。

历来在家居士中禅净双修者,亦不在少数。如宋代张商英丞相、冯楫给事、杨杰员外郎、王古侍郎、陈擅待制等大居士,皆参禅开悟,归修净土。至于天台、华严、律、慈恩诸宗大德,也多趋归净土。天台宗所修四种三昧中的常行、常坐两种三昧,皆属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念佛禅。宋代以来此宗的修持与净土宗人无多差异,所出大德如知礼、遵式、怀则、传灯、藕益等,皆有弘扬净土的著述传世。

禅净之融通与双修

禅、净二门,禅宗纯依自力,入门扫荡一切,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以疑为参究要诀,有“不疑不悟”之说。净土宗则仰仗他力,以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为实有,以信为前提,欣净厌秽,炽然取舍。两家南辕北辙,风格迥异,似乎难以融通,难以双修。两家中因此而互相排斥者,也大有人在。然以禅、净为相碍,只是浮面的浅见,若深入两宗的底里,则可见两宗的宗旨、义理和修持方法,都不乏一致之点,不仅不相为碍,本来融通,不妨双修,而且一体不二,所谓“禅者净土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可以融归一炉。对禅、净相排之论,古人多有批判,对于禅、净融通的道理,大德们已阐发得极为圆满。

从宗旨、义理而言,禅、净两家,都以明见自性、快速成佛为鹄的。不但禅宗求顿悟见性,即净土宗也是以念佛念到明悟自性为上。《观经》上品中生以“于第一义心不惊动”为往生条件。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古人解释为参禅见性。禅宗所欲明见的自性,与净土宗所念的阿弥陀佛,在大乘义理中,终归是一。自性者,乃真如、实相、法身、佛的异名,自心与真如相应,亲证法性,名为见性,相应无间,即名为佛。十方诸佛与一切众生,共同以一真如理体为自性、法身,不过诸佛彻证,众生迷背。阿弥陀佛,即是众生理具而未证之自性功德的表征。阿弥陀,梵文意为无量光寿,即超越时空、不生不灭的绝对生命、圆满智慧,即是“常寂光”义,是对自性功德的极佳表诠。净土宗依《观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义,以“自性弥陀”为正旨,以见自性弥陀为成就念佛三昧。见自性弥陀,与禅宗明心见性,岂非一事?质言之,禅宗所参之自性,即净土宗所念之阿弥陀佛,净土宗所念之阿弥陀佛,即禅宗所参之自性。元妙叶禅师《念佛直指》说得好:

参禅即念佛,念佛即参禅。

禅佛二门,发行虽异,

到家一着,其理是同。

又自性真如、实相之理,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万法唯心为宗,以缘起性空故,禅宗入门扫荡一切,以舍妄归真,亲证空性;净土宗虽炽然念佛求生净土,亦以生而无生为正理,以念而无念为三昧。天衣义怀禅师云: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莲池大师谓“净业一心不乱,正谓无念”。以性空缘起故,十法界森罗万象,宛然是有,因果不爽,秩序井然,菩提道果,缺缘不生。故禅宗悟理之后,尚须行入,称法而行,从无住心中生心起念,圆修六度四摄,断尽烦恼,圆满福智,方得究竟成佛。既然须生心起念,则莫如念念念佛;既然须圆修六度,则六度所摄的念佛禅,在所必修。若虽悟理而未断烦恼,仅依自力难具即生了办的净缘,则须借助阿弥陀佛的增上缘,助发自力,往生净土。净土宗人纵然未悟,依信愿念佛求生,则现前已顺净缘,念到功深力极,即与禅宗已悟者无念而念、无生而生者无别。以万法唯心故,禅宗不于心外立一法,不于心内舍一法,既不可于心内舍一法,则不应舍自心所具的极乐净土。净土宗亦以唯心净土为正旨,虽则炽然求生极乐,而说净土心具、心造。真歇清了禅师阐释唯心净土义云:

净土不离众生心,是三无别;

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全收。

就修持方法而言,禅宗所修祖师禅,可摄于净土宗所修念佛禅。藕益大师谓“权实四教,无非念佛法门”。印光大师说祖师禅即是四种念佛中的实相念佛。净土宗念佛禅四种念佛中,观想、观像、持名三种,皆以入于实相念佛为究竟。《十生毗婆沙论》云:“先念色身佛,后念法身佛。”从有相门入,观想观像,念到所观境明现后,须以智慧修观,见佛法身,这是佛教止观因定发慧的通途。至于唐宋以来净土宗人主要修持的持名念佛,则可摄于禅宗所修的一行三昧,可共同溯源于《文殊说般若经》。

一行三昧是一种以“法界一相”即真如、实相为所观境的禅。《文殊说般若经》以称念一佛名号为入一行三殊之门径,经云:

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意谓专称一佛名字,念念相续,入于正定,则可见三世诸佛,见诸佛共同的法身——法界一相,亦即见自心佛性。这是因为:佛名诠表佛的三身四智等一切功德,亦即诠表我人自性的功德。当意注佛名念念相续时,在意识深层实际上悬有欲见佛、见佛法身、见自心佛性的意向,能起暗示作用,与禅宗提起话头于意识深层参究自性具同一功用。何况一心持佛名号,还可得到佛力加持,力极功深,即以名招德,现见佛的色身、法身,明见自心佛性。而修习之先得闻思慧,知晓般若义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初禅宗四祖道信,即依此经一行三昧,教人“并除三毒心、攀援心、觉观心念佛,心心澄寂,更无所缘念”。识此无所缘念、平等不二之心即是如来真实法身,便是安心。五祖弘忍及北宗神秀,都以此法为引导大众参禅的门径。不过北宗的方法,显得程式化了些,没有“随方解缚”的南宗禅来得直截痛快,故而被贬称为“法门是渐”。实际上,北宗禅出于经教,亦属定慧一体的顿悟禅,惠能的南宗禅,亦修一行三昧,不过发挥运用得至为直截活泼罢了。若说称念佛名是落于第二着,则后来禅宗人参看话头公案,亦落于第二着,甚至第三着。

禅、净二宗既然同出一源,同归一域,则本来融通。如古德所说:“若然是两物,何用融通着!”既然融通,则不妨双修。以二宗各有专长:禅宗专于顿明自性,净土专主他力往生,两家互补,方为圆满佛法;二宗双修,才是了脱捷径。若论见性发慧,禅宗最为直截,随时观心参究,回光返照,最易得现前受用,一旦见性发慧,便有了伏断烦恼、对治妄念的巨大力量。以所证真心念佛,即是实相念佛,其消罪灭障、往生净土的力用,非以分别妄心念佛者所能相比。但若不念佛发愿,亦不得往生净土。明密云圆悟禅师说得好:

你且参惮,待悟了道,正好念佛。

古人所谓得诀归来好看书也。

若未悟道,兼修念佛,最能消除业障,仗佛加持,资助开悟。净土宗虽单修净土亦可往生,但若未悟自性,纵然往生,也难登上品,见佛闻法得无生忍,须待长时。而且若不明心性,不通教理,仅以念佛对冶烦恼,以事对事,往往烦恼难伏,妄念难除,真实信心难得坚固。缺乏观慧,即使念佛入定,亦难破除二执,发机开悟,一般只能止于有相三昧,或容易误入无心痴定。若能兼究禅宗,对成就念佛三昧会大有助益。

实际上,正是诸大善知识由参禅悟道、学教圆解,才将净土法门阐发得极为圆妙。禅与净土,各摄其机,互补互助,缺一不可。诚如妙叶禅师所言:

禅非佛不得往生,佛非禅不得观慧。

至于禅净双修的方式,根据各人根机因缘,应有多种,不宜拘守一格。古德有言:若论修行,于一门深入最易成功,诚为至言,然只宜就一期一座而论,非必局定终身。或谓净土不可入禅机,意见稍乖,二门俱破,此只可就不解禅净融通的钝根而言,不可限制上根。若上根利器,志向广大,应先学通经教,再参禅见性,或先参禅见性,再通经教,然后以所见真心念佛。古来永明、真歇、义怀、莲池、藕益、彻悟等诸大善知识,莫不循此路径。若根器稍钝,而又于两门皆好,不妨同时兼修。或以一为主,另一为辅,如明楚石禅师初虽以参禅为主,而坚持每晨十念念佛,求生净土。或可于动用中观心参禅,于静坐中念佛修定;或于一座中前半念佛,后半参究,如修密宗本尊法。或于念佛昏沉时以参究对治,于参究疲懈时以念佛调节,障碍重时虔诚念佛加持,皆无不可。只要于两门都信得及,用得力,便不相为碍,必互相助发。若闭关结期而修,则可如宣化禅师在美国所行法,四七之中,前一七念佛,以消除业障,发愿生西,后三七参禅。若下根人,难明禅净融通之理,则宜专修念佛,兼学经教,以期渐悟。另有融二宗于一持名念佛之法,可以普摄三根。

融禅净于一炉之念佛

此法乃宋代以来诸大德融祖师禅法于持名念佛,所发挥提倡,略说有四门:

1、参究念佛

是以禅宗参究、参话头的方法持念佛名,以参究自性。于念佛时参看念佛的是谁,成为禅门中最流行的公案之一,此法始于云门文偃禅师,师曾教人:

既信念佛,但内看念佛底是谁,便是脚跟下推寻也。

莲池大师等亦以此法教人。又有用参话头法,只以“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直下提撕,以悟为期,宋真歇清了禅师以比为理一心念佛法。明莲池大师也说:

修净土人,即将一声佛号做个话头,此妙法也。但心粗气浮,则未能相应,须是沉潜反照,至于力极势穷,乃有嚯地一声消息。

还有用参话头法,于念佛时反观内照,参究自性弥陀之说,如元普度(优昙)《庐山莲宗宝鉴》卷二述“参禅念佛三昧究竟法门”云:

每于静室正身端坐,扫除缘累,截断情尘,瞠开眼睛,外不着境,内不住定,回光一照,内外俱寂。然后密密举南无阿弥陀佛三五声,回光自看:云见性则成佛,毕竟哪个是我本性弥陀?却又照觑,看今举底这一念从何处起?觑破这一念,复又觑破这觑的是谁?参良久,又举南无阿弥陀佛,又如是举、如是参,急切做工,勿令间断。惺惺不寐,如鸡抱卵。不拘四威仪中,亦如是举、如是看、如是参,忽于行住坐卧处,闻声见色时,豁然明悟,亲见本性弥陀。

还有用看话头法,于念佛时参看念之起处(话头)、落处(话尾)之说。如莲池大师教人说:

诚即此念佛,一念所起处觑得破,管取大事了毕。又不可见如是说,便作思惟卜度,穿凿求通,则反失之矣。但念念体究,真积力久,而自得之,方是证悟。

又云:“若觑破此念起处,即是自性弥陀,即是祖师西来意,纵然不悟,乘此念力,往极乐国。”憨山大师《梦游集》卷五示人:

念佛参禅兼修之行,极力稳当法门。若以念佛一声,蕴在胸中,念念追求,审实起处落处,定要见个下落,久久忽然垢净明现,心地开通。

同书卷十八教人:先通身放下,“放到无可放处,于此中提起一声佛来,即看这一声佛从何处来?今落向何处去?……觑到没落处,又提又觑……追到一念两头断处,中间自孤,更向此孤处快着精采直追,忽然进裂疑团,本来面目自现。”

参究念佛,主要着眼于明见自性,偏于禅宗,若无信愿往生的前提,则可能有障碍往生之弊。明藕益大师特著《参究念佛论》,谓参究念佛是谁这一公案,有大利亦有大害:

言大利者,以念或疲缓,令彼深追力究,助发良多;又未明念性本空,能所不二,藉此为敲门瓦子,皆有深益。

言大害者,既涉参究,便单恃己灵,不求佛力,但欲现世发明,不愿往生,或因疑生障,谓不能生。

因此认为参究念佛之说是权非实,是助非正,强调“必净土为主,参究助之,彻与未彻,始不障往生”。对中下根人来说,此言可谓实在。

印光大师也说专看念佛是谁以期明心见性,不以信愿求生为事者,“虽似禅净双修,实为有禅无净。”但他对念佛时内照体究之法,还是肯定的,其《念佛三昧摸象记》述此念法云;

若论证三昧之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顾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而念,返观而观,即念即观,即观即念,务使全念即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念外无观;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工夫至此,念佛得法,感应道交,正好着力。其相如云散长空,青天彻露,亲见本来,本无所见,无见之见,是名真见。到此则溪声山色,咸是第一义谛,鸦鸣鹊噪,无非最上真乘。活泼泼应诸法相而不住一法,光皎皎照了诸境而了无一物。……论其益,现在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直登上品,顿证佛乘。

大师所示此法,可谓禅净双融的最佳途径,当是从自证境界中流出。因为此法只适宜于慧根明利、志气高远者,故大师切诫不可随便告人。

2、追顶念

此法乃明清间汉月法藏禅师所倡。大师鉴于念佛人多悠悠泛泛而念、终生不能证入一心不乱之弊病,提倡依《阿弥陀经》,于一至七日结期专念,提起“阿弥陀佛”四字,以“极力追顶”为诀要,一句追一句,一声顶一声,“如猛将提刀追贼相似,努力直前,无少憩息”,“不可高声伤气,不可逼气动火,不可默怒伤血,不可轻松养识,不可沉静堕昏。”一定要念到虚空粉碎,五蕴冰消,亲见自性,始得名为一心不乱,才能算净业成就,稳操往生左券。其法语有云:

夫一心不乱者,只以一句佛名极力追顶,猛之又猛,情识一断,则过去事思量不来,未来事卜度不着,现在境心识不揽,三心断绝,谓之前后际断。此因追顶念极,一闻一见,触境遇缘,逗断心路,直得虚空粉碎,大地平沉,物我同消,一法不立,目前如大圆镜中所现森罗万象,了无一物可指拟分别,荡然身心,如云去来,此个光境名为一心不乱,到此便无心可乱故也。

汉月对大众结期追顶念佛的法则,开示颇为详悉。谓同修不拘僧俗,但须男女分坛,夫妇分单,五更洗沐后入坛,先礼佛三拜,次于佛前受戒,已受者不须。众中推一有智者为首领,带领大众提起四字佛名,一追一顶紧紧念去,坐念半枝小香,立念半枝小香,行念半枝小香,周而复始,均匀不断。饮食如厕更衣,一例是佛,不准说话。三时粥饭,勿得繁费生心。“但只四字佛,如高山放水,汹涌有力,遮拦不住,放舍不得,自然意地流注,心识无从栖泊。”念到二更,各就单睡,一觉起来,依旧如前再念。

追顶念的原理,是以佛号堵截妄念,逼令意识断流,迸露出本来心地。若兼修禅宗者、明教理者,方易于开悟。其缺点是用意太紧,若身体欠佳,则易致病,故须善于调停。汉月云:

一日或两日,若念急身心俱倦,不妨大放一日一夜,沉睡到醒。……如觉精神抖擞,重新念起,再一日二日,消息行之。念念相应,心心不换。如直念到七日,或觉厌倦,不妨出期,俟健再起。盖以做工夫法,不可受昏沉散乱打搅。若为怕昏,只管排遣,正与掉举作对,转斗转多,不如放身一睡,身心既安,掉举便灭。极时一放,正是心境歇处。才醒转来,精神自旺,拈起话头,十分精彩。

强调于工夫做到极处时,须得放歇,若不放歇,易生阴魔或病苦。

追顶念法,也是将禅门参话头法用于念佛。实际上,禅净双修之人,只要念念相续持佛名号,功夫若到,自然会发机离念,顿悟自性弥陀。近代北平拈花寺省元大师即亲证之,其出关法语云:

唯有行住坐卧之中,单提—句阿弥陀佛,默默持念,不用出声,不可闭眼,只要字字分明,时时寂照,不疾不徐,勿忘勿助,无间无杂,密密绵绵。直至一心不乱,忽然离念,寂光真境,任运现前。那时正信不疑,决定发愿求往生矣。

偈云:

单提一念人难信,直至离念始不疑。

欲证离念真境界,唯专一念乃发机。

大师能于唯专一念处发机,证寂光真境,自当与他多年参禅有极大关系。

3、理持与理一心

真歇清了禅师从华严宗理、事的范畴,将《弥陀经》所示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之“一心”分为理、事二义。此说最早见于智者大师《请观音经疏》。藕益大师又把持名分为事持、理持二法,以事一心、理一心为持名所达到的境界。

真歇了禅师所说的事一心、理一心,实际上包括持念方法与所达境界。事一心,谓执持名号,心不散乱,如龙得水,似虎靠山,此法摄中下二根。

若理一心,亦非他法,但将阿弥陀佛四字做个话头,二六时中,直下提撕,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前后际断,一念不生,不涉阶梯,径超佛地。

这是以宗门参话头法,以离名言戏论的无分别心念佛名号,无念而念,念到—念不生,顿见佛性实理,名理一心。所谓不以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心念四句,意谓离绝—切名言分别,不欣净厌秽,不计功果利弊,不取相存见佛之念,不故意求无念空寂,不存佛与我、能念与所念的分别,亦不着意求无分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又昭晤灵灵,持念不散。这种调心法涉理甚深,非不明中道义者所易趋入。

藕益大师所说的事持,指未得思慧、未开圆解者,不解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而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为实有,以信愿求生之心持名,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谓圆解西方阿弥陀是我心具心造,以此慧解,即以自心所具所造佛名为系心之境,持念不散。藕益还依天台宗一念三千之义,说净土之禅本不须参究,不须观心,才涉参究,已是屈为下根。若圆解“无念外之佛为念所念,无佛外之念能念于佛”,明了“即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本自超情离见,何劳说妙谈玄”,依此圆解直下念去,正下手时,便不落四句百非,通身拶入,毕生念去,决定往生无疑。“若舍现前弥陀,别言自性弥陀,此是淆讹公案。”这种念佛,较禅宗之参究来得更为圆顿直截,被太虚大师称为“本禅超教律之净”。这种理持,当然须学通天台教义,开圆解,方好契入。

藕益大师依天台宗“六即佛”义,说无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断尽见、思二惑,证入相似即佛圆信位,名事一心,持到心开破无明惑,证入圆教初住位以上,名理一心。依玄奘大师译本,《佛说阿弥陀经》“一心不乱”四字,应为“系念不乱”,指结期念佛,一至七日专一不乱,无散乱昏沉夹杂间断,非言伏断烦惑,以此为决定生西的条件,正显此经接引凡夫众生的胜妙方便。若言断惑,依三乘通义,即断最粗的见惑,亦须现观谛理的智慧,没有仅依事上的定力便能见道之理。应该说,由念佛而证人无我之理,乃至于念而无念处了悟自心,入圆教初信位,便可名理一心。诸大德多以这种理一心为真正的一心不乱,真正的净念。莲池大师云:

净业一心不乱,正谓无念。若有念者,不名一心。念而无念,是名一心。

又说:“一心不乱者,心王心所无所不一。”憨山大师《梦游集》卷十一云:

四字佛号相继不断者,是名系念,非净念也……要参到一念不生之地,是为净念。

盖“一心”者,谓绝待不二之心,亦即真心。仅执持名号系念不乱,而未打破能念、所念的对待,尚是二心,称不上一心,只有泯灭能所,方为一心,或曰无心。《大方广三戒经》云:

若不得心,是名—心。

从无所得的绝待真心中起念念佛,念而无念,方称《楞严经大势至圆通章》所谓“净念相继“之净念。

明传灯大师则主张由事一心入理一心,其《净土法语》有云:

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

此谓以圆解于事一心中观能念所念而念佛。

于念佛时以智慧观察而达理一心,则以天台宗一心三观观修之说最为圆备。如智者大师《五方便念佛门》云:

即观念佛心起,即空假即中,若根若尘,并是法界缘起,一念亦尔。尘刹诸佛,一念照明,六道众生,刹那普应,初即是后,今始觉知,如大福人执石成宝。必无舍念别求离念。即边而中,无佛无念,圆教大乘也。

憨山大师《梦游集》示一心三观念佛法云:

正当念佛时,将身心一齐放下,丝毫不存,心地如空,不见一法,即是空观;即于此空心中,提一声佛,随举念处,即观佛相,如观目前,历历分明不昧,即是假观;然于正观念时,返照能观能念心体,空空寂寂中,又观念不忘,如此不忘不着,一心灵照,即中道观。然此三观,不用安排,但只举念,则三观一心,一念具足。

这种依圆理观修念佛法,由止观双运而达理一心,与参究念佛法相通,不过须要以解圆教义理为前提而行“理持”,理持功夫纯熟,顿悟见性,方得名为理一心。

4、实相念佛

为经教所示四种念佛中的一种,可释为念佛法身、实相、心性,或以实相心念佛二义。念佛法身、实相、心性,其实即是观诸法实相,观自己心性,属诸法实相观、真如三昧、一行三昧,这在经论中有很多开示。如《文殊般若经》谓“如观自身实相,观佛亦然”。《菩萨念佛三昧经》谓“正念诸法真实之相,是为念佛”。《佛藏经》云:

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空无所有法念佛。

诸法实相,离相离名,不是名言概念所能分别、能所对待的认知方式所能证知者,如《维摩经》所谓“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该经用了上百个“不”、“非”、“无”来指示观佛实相之要,如不观色受想行识、不在三界、不此岸不彼岸、不来不去、不出不入等,无非是否定、遮止一切名相分别。要之,佛之法身、诸法实相毕竟不可念、不可观、不可分别。《摩诃般若经》谓“无所念是为念佛”,“无忆故,是为念佛”。

《佛藏经》云:

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无觉无观,寂然无想,名为念佛。

思惟此理,当下离却妄念,息灭分别驰求,达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实相理体、自心佛性,是为念佛实相。达摩祖师之“壁观”,禅宗之般若三昧,即属此类。这种实相念佛,虽最为直截圆顿,但不易趋入,故净土宗人实修者不多。印光大师说:

此四种念佛,唯实相念佛谛理最深,然颇不易修,以唯仗自己戒定慧及参究照察之力,别无他力补助,若非宿根成熟,则悟尚不易,何况实证?

又说:“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这自是当机之说,然若观、念阿弥陀佛法身,不能说唯仗自力,而是自力他力相融,最能得他力加持。《起信论》云:

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观弥陀法身,对通达教理、开圆解者而言,亦非高不可攀。

鉴于人多为渐机,经论中多指示念佛先从有相门入,念佛色身、持佛名号,至入定后,以思慧反观内照,入实相念佛。

中土大德讲实相念佛,一般都不主张于持名外观实相、法身,而从事理一如的圆满实相义,说以离分别的实相心持佛名号,及以圆解理持为实相念佛。真歇了禅师“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一语,被作为以实相心持佛名号的要诀。彻悟禅师云:

果透真唯心义,则唯佛唯土之宗自成。既成此宗,则一句所念之佛、所生之土,全体大用,横遍竖穷,独体会真,包罗无外。所念既尔,能念亦然。是谓以实相心,念实相佛。

这是以圆解或彻悟的见地来持佛名号。若已得开悟,则以其所见真心,无论持名或观想,皆属实相念佛。

四门念佛,若从参究念或追顶念、三观念达一心不乱,见自性弥陀,则不须再参究追顶观修,应理持或实相念佛。

由中土大德以圆解妙悟所发挥的融祖师禅于持名念佛的法门,对《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和《阿弥陀经》执持名号作了极为圆满的阐释发挥,实际上部可归于实相念佛的范围。此法契理契机,简单易行,不尚繁难事相,不藉上师加持,直接与阿弥陀佛、自己心性沟通,至为秘密圆顿而又至为浅显明朗。上中下根,出家在家,都可修学。静坐闭关可以修,事务繁忙中也可以修。以信愿求生净土为加行,随自意乐,于四门中择一而入,证理一心,明心见性,禅净双圆,现前得大受用,临终上品往生,有智之人,何乐而不为!

(原载《浙江佛教》1996年第1-2期,《内明》第283期)



    进入专题: 禅宗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04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