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华传:人间佛教与全球伦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1 次 更新时间:2021-09-09 11:19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全球伦理   佛学  

纪华传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正日益缩小为一个地球村,人类共同面临着全球性各种问题的严峻挑战。因此,对于全球伦理的强烈诉求,与以往任何时代相比显得尤为迫切。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发表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指出当代人类苦难的根源是当代人类的道德危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全球伦理作为一种在伦理方面达成的基本共识,必须在世界各宗教中寻找其思想的资源。人间佛教是当今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既继承了传统佛教的优良传统,同时又以菩萨积极的利他精神,重视以人为本,关注人类自身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宗教间的对话逐渐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经过创造性的理论诠释和实践,人间佛教完全可以为全球伦理提供独特的资源,并且通过宗教间对话缓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矛盾和冲突,为促进世界和平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人间佛教是当今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

人间佛教思想是20世纪中国佛教最为重要的一笔精神财富。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佛教的改革家太虚法师针对明清以来中国佛教的弊端,相继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的思想,成为影响深远的佛教内部革新运动。太虚大师批评中国佛教长期以来过于强调生死解脱,急欲出离,从而对现实生活和社会事业漠不关心,特别是充斥着“死”与“鬼”的低俗迷信倾向。太虚人间佛教的提出,就是要努力发挥佛教在净化人心、奉献社会的积极作用。太虚的弟子印顺法师从原始佛教淳朴与亲切的人间性出发,阐发了大乘佛教的菩萨利他精神,对人间佛教理论作出新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地相隔,然人间佛教思想却不约而同得到进一步的提倡和发展,成为新时期两岸佛教界的主流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佛教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80年代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就开始倡导人间佛教。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正式把人间佛教的思想确立为中国佛教协会的指导方针。现在新一任佛协领导人也都在积极地推动人间佛教在新时期的发展。太虚、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对1949年以后至今的台湾佛教界有很大影响,无论是慈济功德会的慈善事业、佛光山的积极弘法事业,还是法鼓山的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无不洋溢着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精神。台湾的各个佛教团体,不是单纯停留在人间佛教理论的探讨上,而是进一步把人间佛教付诸实践,甚至推向全世界,使人间佛教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经过中国佛教高僧大德们近80年来的不懈努力,人间佛教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共识,在关怀众生、奉献社会的文化、教育、慈善等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人间佛教的伦理价值

构建全球伦理,需要挖掘在人类各大宗教和文化中的基本伦理原则。《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指出,全球伦理的基础是“关于一些有约束力的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标准以及根本的道德态度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佛教中的伦理内容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戒律学体系中。戒与律原有不同的意义,“戒”音译为尸罗(sila),是出家及在家信徒所应遵守的戒规,强调内心自发性地持守规律,属于精神的、自律的。“律”是梵语优婆罗叉(up—alaksa)的意译,指为维持教团秩序而规定的种种规律条项及违犯规律之罚则,属于形式的、他律的。“戒律”并用,就是维持佛教教团之道德性、法律性的规范。三聚净戒是大乘佛教对戒律的划分原则,将一切戒律分为三大类,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是佛教教团中的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女、沙弥、沙弥尼、在家男居士、在家女居士)所受的戒。摄律仪戒以消极的约束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主要强调不许干什么,以自利为主。摄善法戒强调佛教徒的个人、家庭、社会等义务,并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理想,勤修一切善法,如四弘誓愿、六度和十善等。摄善法戒要求佛弟子积极面对现实,为营造众生的福祉做最大的努力,以利他为主。摄众生戒,又称饶益有情戒,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广作饶益众生事业,属于自利与利他的结合。大乘佛教的三聚净戒,特别是其中的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与小乘佛教的戒律相比具有积极的意义,不只是列举哪些事情不可为,而且更多的则是要求哪些事情不可不为,其重要特征是利益他人和关怀社会。

赵朴初先生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中具体指出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他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身心,广修六度、四摄以利益人群。下面以此为基础,对人间佛教中的伦理价值略作阐发。

第一,五戒、十善的道德修养。五戒是佛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戒律,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前四戒为“性戒”,即所犯之事本身是有罪的。这四种戒与《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四条具体的道德禁令:“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说谎、不可奸淫”是完全一致的。第五种不饮酒戒属于“遮戒”,本身不是一种恶行,但是能够诱发其他罪恶。在现代社会中,佛教中常常将不饮酒戒解释为不饮用和吸食能够麻醉人性、使人神志昏迷的酒类和鸦片等刺激性物品。佛教认为,五戒作为众生的基本道德规范,与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相通的。印度其他宗教亦有类似之五戒,如《摩奴法典》有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梵行(不淫)、不贪嗔五戒。耆那教则说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邪淫、离欲等五戒。佛教的五戒也与基督教“十诫”中的后五戒即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的房屋妻子等是一致的。从社会功能来看,五戒有利于个人道德的提高和整个社会的稳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具体体现在身、口、意三业中。身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说粗言秽语)、不绮语(不花言巧语和说无意义的话)。意业有三:不贪欲、不嗔恚(不起愤恨之心)、不邪见(不违背正确的见解)。根据原始佛教的教义,十善业是世间善行的总称,是死后不堕恶趣,往生天道的条件。就五戒、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可以起到净化社会人心的道德教化功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公德。

第二,六度四摄的慈悲利他精神。太虚大师曾批评中国佛教长期以来“教在大乘,而行在小乘”,给人以消极、遁世的印象。人间佛教就是要发挥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积极从事社会慈善事业,服务社会大众。六度四摄是菩萨修行的基本方法,反映了大乘菩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六度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又称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六个方面,是菩萨自度与度化众生的六种修行方法。布施是通过施舍财物、以佛教善法化导大众、拯救世上危难等,凡能牺牲自己而利益世人的,都是布施。菩萨通过布施的修行,以对治自己的贪爱之心,给予众生以利乐。持戒是断除一切恶业,修持一切善法,饶益众生。忍辱是菩萨虽行善却遭别人的辱骂打击而能忍受,以此断除自己的嗔恚烦恼。精进是积极修行一切善法,断除懈怠之心。禅定是修持止观禅法,对治散乱之心。智慧就是认识诸法缘起性空的道理,洞察人生和宇宙的真相,对治愚痴之心。前五度可概括为慈悲,与第六度智慧一起称为悲智双运。六度的重心在于智慧,佛经中将前五度比喻为盲人,而第六度则是眼睛,所以修持六度要以智慧为指导。如菩萨修布施,要以般若观察施者、受者、施物三者体性皆空,虽修行布施而不执著,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四摄是菩萨摄受众生的四种方法,具体是指布施、爱语(以能够使众生欢喜和向善的话语开导众生)、利行(做利益众生之事)、同事(与众生和谐相处,随机教化)。六度四摄都是菩萨利益他人而修行的善法,体现了佛教的慈悲精神。印顺法师说:“慈悲是佛法的根本;也可说与中国文化的仁爱,基督文化的博爱是相同的。”

第三,众生平等的环保意识。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在全球伦理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佛教是一个具有重视环境保护传统的宗教,佛教肯定众生平等,中国佛教更加强调“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且要平等地对待其他一切动物;甚至草木丛林。这种伦理观,具有深刻的环境保护主义意识。佛教的缘起理论和依(环境)正(人的身体)不二思想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待的关系,我们的身体与生活的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在佛教看来,外在的世界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要尊重包括动物、植物,保护土地和空气,珍惜地球上一切矿产等资源;星云法师曾说,“大自然即是我们的身体”,积极呼吁佛教徒对环保的重视。法鼓山强调“心灵环保”的重要性,以“建设人间净土”为号召。慈济功德会也经常发动义工进行垃圾回收等公益事情。人间佛教还重视心灵净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认为环境的污染,资源的短缺,其实是由于我们错误的消费观念,无休止地贪求物质享受的结果。所以人间佛教不但努力实践着外在的环境保护,而且强调要从内心净化的心灵环保做起,由心净进而达到国土净。

总之,人间佛教中五戒十善的道德规范,六度四摄自利利他的大乘菩萨精神,以及众生平等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作为共通性伦理规范的普遍意义,可以为全球伦理提供独特的资源价值。

三、人间佛教的特色与宗教对话的困境

全球伦理的建设,必须得到世界各大宗教和文化的认可,要在不同宗教中达成共识,就离不开宗教间的对话。人间佛教具有现代性、世界性和人间性的特征,可以更好地参与世界宗教对话和全球伦理建设。

第一,融合性。人间佛教从原始佛教中的淳朴与亲切,肯定了佛陀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和成佛在人间的特点,又真正发挥了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融合性的特点使人间佛教得以超越大小乘佛教之间的对立,以及佛教各宗派间的矛盾,代表了佛教新的发展趋势。

第二,现代性。人间佛教是在对传统佛教流弊的批判中产生,太虚大师曾说:“我对于佛教改进的思想,就是要怎样根据佛教的真理,适应现代的国家和社会,使衰颓的佛教复兴起来。”因此,人间佛教能够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人心,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全球问题。

第三,世界性。对此,太虚大师说:“今后之佛学,应趋于世界性,作最普遍之研究修证与宣扬。”印顺法师认为,“世界性”应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如以自我为中心而向外扩张,那只能是征服,并不算是“世界性”。人间佛教的世界性,就是要以佛教无我性空的智慧,参与宗教间的沟通与对话,促进世界性文化建设。

人间佛教融会大小乘佛教思想并超越于宗派间对立的融合性、适应“今日今时今人的实际需要”的现代性、以无我智慧构建全球文化的世界性等特点,体现出人间佛教关注人间的特点,这是通常研究人间佛教的学者所指出的,人间佛教具有人本主义特征或人文精神。人间佛教基于现实社会人心的关怀,关注人生的苦难和社会的危机,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伦理建设,为推动宗教间对话提供新的思路。

由于人间佛教的理论与实践还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实现人间佛教与其他宗教对话,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理论局限和对其他宗教的误解及偏见,因此有必要对人间佛教理论的创建者太虚和印顺的思想加以反省。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理论中,将世界上的文化及宗教归纳为五种,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后三种为佛教中的大小乘,前两种又合称人天乘,将印度的婆罗门教、中国的儒教和道教、西方的基督教都归到人天乘中。“儒教教人由士希贤,由贤希圣,由圣希天;道家老庄之徒使人得仙人天;西洋的基督教说生天;印度之婆罗门教说由人道而生梵天等。此可见人天之善法,为世间共同之教。但世间以此人天之教为其极归,而佛教则以此为出世之阶梯。”所以,在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中,主要反对的是“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而对于其他宗教,是站在佛教圆融的立场上予以肯定,并不否定其他宗教中的神,而认为他们都是善的和向上的宗教,只是认为他们是不圆满的。这一看法代表了传统佛教的看法。尽管这种对宗教的划分具有一定的宽容精神,有助于减少宗教间的对立和冲突,但是却存在两方面的困境。一是佛教自身,过分强调了宗教的包容,最终容易导致宗教自身精神的淡化,后期的印度佛教过多吸收了婆罗门教的天神信仰逐渐失去了佛教的特色。二是这一判摄的方法也难以为其他宗教所接受,由此无法从“独白”走向真正的宗教对话。

与太虚在人间佛教思想不同的是,印顺不但反对重鬼、重死的中国佛教,而且反对佛教中的天神化倾向,“希望中国佛教,能脱落神化,回到现实的人间。”如果从宗教对话的角度看,尽管太虚的思想似乎更能体现佛教的宽容精神,但是印顺的思想则更强调宗教间的差异性,代表了一种新的倾向。印顺指出:“部分的西方人,研究南传的佛教,觉得佛教是无神论,起初本不是宗教。哪里知道,宗教不一定要有神的。无神论的梵我教,自心教,佛教,还是一样的宗教。佛教是无神的宗教,是正觉的宗教,是自力的宗教,这不能以神教的观念来了解他。”与太虚试图以佛教包容其他宗教相比,印顺在区别了佛教与有神宗教的差异性的同时,肯定了不同形态的宗教“还是一样的宗教”,这是有意义的,能够使宗教对话得以顺利展开。

四、全球伦理语境下人间佛教的展望

如上所述,人间佛教包容其他宗教的五乘法,在宗教对话中存在着明显的困境。要实现真正的对话,首先要对自己的宗教中的偏见进行反省,放弃成见,承认彼此间的差异性。为了说明这一点,下面以佛教中“众盲摸象”的比喻,初步探讨宗教间对话的可能途径。

“众盲摸象”的比喻见于佛教的很多经典中。据《长阿含经》记载,有一国王令侍者牵来一大象,使众盲人各自摸象。摸象鼻的人说象如曲辕,摸象牙的人说象如棒槌,摸象耳的人说象如簸箕,摸象背的人说象如小土丘,摸象肚子的人说象如墙壁,摸象腿的人说象如柱子等等。于是众盲人互相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而认为别人所说是错的。

佛经中的这一比喻;原是批评佛教之外的宗教或世间没有智慧的众生不知佛法道理,各执异说,彼此争论是非。从“众盲摸象”的比喻本身,实际上反映了以佛教为中心的绝对主义的立场。在佛教看来,只有佛教如明眼者的国王,其他宗教就像那些盲人一样。“众盲摸象”的比喻在传统的每一种宗教中几乎都存在,都自诩自己的宗教信仰者才是真正的明眼者,宣称只有通过自己的宗教才能把握究竟的真理。这一态度,显然容易成为宗教间对话的障碍。

人间佛教完全可以从“众盲摸象”的比喻中,通过创造性解释,为建立全球伦理与展开宗教对话提供新的途径。在每一种宗教的理想的境界、终极的目标和究竟的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如明眼的国王。但是现实中的宗教所面临的是世间平常的人,他们只是通往成佛之路的行者,或者只是上帝、安拉真理的倾听者,不能盲目地自尊自大,认为只有自己的宗教才是唯一正确的,并且以自己的宗教标准否定其他的宗教。从“众盲摸象”的比喻可以给我们以启发,第一,宗教间的对话应立足于世间,站在人的立场上,从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人手,共同探讨解决的道路。一切宗教都是为人而设,都是要解决人自身及人类的问题。第二,宗教间的对话还要从自己宗教传统的反省出发,克服自己的宗教对其他宗教的误解和偏见,尊重不同的宗教文化传统中的差异性。全球伦理所寻求的是一种“世界诸宗教在伦理方面现在已有的最低限度的共同之处”,这种最低限度的宗教伦理,并非要否定各宗教中的“高级伦理”,而是要尊重各宗教中的神圣性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从宗教对抗走向真正的宗教对话。


来源:《第三届全球伦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进入专题: 人间佛教   全球伦理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45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