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申:什么叫“天人合一”——资料与说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21 次 更新时间:2024-11-15 11:38

进入专题: 天人合一  

李申  

说 明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些年来,学界谈论甚多,在一定范围内,它已经被作为易学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因此,弄清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对于易学研究和传统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然而,要弄清这个概念的意义,不能根据我们当代学者对它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而应该求助于古人自己的言论。看一看,在古人的观念中,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而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

本人从《四库全书》中共找到二百余条明确表述“天人合一”的材料。发现“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今天不少人把“天”理解为自然界,因而认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合一”的内容,则一条也没有找到。

本人现在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供关心此事者研究、讨论。需要说明的是:1,这些材料本人只是粗略加了一些标点,未及推敲,也不想推敲。因为研究者都有相当的古文水平,也用不着我去推敲;2,略去了一些。所略去的,是那些重复的,或是观点已经明确、无须再重复引证的。好在《四库全书》现在不是难找的书,如对这个资料不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另一需要说明的是: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现在所能查到的出处,是张载的《正蒙》。然而和张载同时的程颐就不认可,他说:“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依本人理解,张的“合一”,程的“无二”,其内容是说,天人同此一气,或同此一理,人的仁义礼智本性乃是天的赋予。在他们的著作中,这个赋予人以善良本性的天也是一个人们必须敬事的天,是一个可以和人感应的天,是可以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再往前追溯,则此一思想的发明者可以归于董仲舒。董仲舒的名言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义》)在董仲舒那里,天是一个有喜怒哀乐的天,当然,也是一个主宰世界,可以和人感应、能够给人以吉凶祸福的天。

在董仲舒那里,“天人一”的“一”,是“一类”的意思。因为在董仲舒当时,由于自然科学新的发现,人们知道,物与物在不接触的情况下是可以发生感应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琴弦可以共振等等。人们认为,感应的发生,是由“气”在做着它们的中介。同时人们还发现,以气为中介的感应,是有条件的。比如磁石可以吸铁,但不能吸铜;琴弦的共振,也是宫弦和宫弦共振,商弦和商弦共振。如同牛鸣牛应、马鸣马应一样。于是得出结论:只有同类的事物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为了论证天人可以感应,首先需要论证天与人同类。这是天人合一的现实背景。

董仲舒论证天人同类的方法,叫做“天人相副”。即,人是天的副本,“拷贝”。比如,天是圆的,所以人的头圆;地是方的,所以人的脚方。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因为天有日月;人为什么有四肢?因为天有四季;人为什么有喜怒哀乐?因为天有阴有晴。天有三百六十日,人的骨头有三百六十节。如此等等。类似的思想发展到宋代,就出现了明确的“天人合一”说。周敦颐的《太极图》,邵雍的先天图,都被认为是讲述天人合一思想的代表作。那里讲的也是,人的仁义礼智本性是天所赋予的,人世的秩序是天的秩序的副本。

再后,天人合一思想就成为解读《周易》的基本思想,易学中, “天人合一”的概念多起来了;天人合一也成为解读古代其他经典的基本思想,在对于其他经典的解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也多起来了。到今天,天人合一似乎又成为中国古代所有思想的核心,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被赋予了它从来不曾有过的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等意义。

《周易》在历史上和自然科学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纠葛。和天文、数学,和物理学的分支“音律学”,和医学、生物学,和古代化学,都有过纠葛。然而就本人所见的材料,则是应受批评着居多。在正史的天文律历志中,就可以找到不少用所谓“易数”去掩盖历法数据的真正来源的事例,也有用阳动阴静的所谓“易理”去否定天文学对日月视运动的观测数据的事例。而借助《周易》推动某项科学成就的诞生,或者推动某类科学发展的情况,则没有见到。近二十年来,所谓“科学易”的研究,其成果也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但未见这项研究能提出那怕一项确切的根据,说明中国古代某项科学成就的出现,某门新的学科或者分支的诞生,是由于《周易》介入的结果。或许,在“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中国古代这些成就是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周易》中,从河图、洛书中,从太极图中所找到的,都是外国人所发明的成就。比如二进制,比如相对论、互补原理等等。在某些“科学易”的研究者看来,凡是科学已经发现的一切,《周易》中早就有了。科学尚未发现的,《周易》中也早就有了,只等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有人宣称,依赖《周易》,中国将称霸世界;依赖《周易》,将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的世纪。

“科学易”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周易》中的算命术也成了科学:预测学。于是,算命术就堂而皇之的混进了科学殿堂。而那位造谣说“党中央肯定了他”的所谓“易学泰斗”、实际不过是算命先生的邵伟华,他的代表作就叫做“周易与预测学”。可以说,“科学易”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没见什么成效,倒是为算命术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学术保护。

“科学易”的研究者之中,有人认为用《周易》可以预测地震。十多年过去了,不见他们的研究有什么进展?也有的“科学易”研究者宣称,中医师必须懂得《周易》。也是十多年过去了,不知是否有中医师借助《周易》获得了新的成就。本人不懂地震学,也不是中医师。但对《周易》略知一二,深知《周易》没有这样的功能,也深信这样的所谓研究不会有什么实际效果。

1999年以前,“周易热”和“科学易”的研究,和伪气功,和特异功能热的发展,是同步的。一些特异功能或者伪气功大师,纷纷自称或被称为易学大师。一些所谓易学大师,也纷纷自称或被称为特异功能或者气功大师。这都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杨振宁教授讲话了。他说,不,不是这样的。《周易》中没有人们所说的那些科学成果,《周易》也不是促进科学发展的动力,甚至还起到了一种阻碍的作用。这对于长期沉溺于“《周易》热”、“科学易”氛围中的人们,无疑于石破天惊。于是引来了迅速而激烈的反对。有人甚至不无轻蔑地说,杨教授缺乏易学的基本常识。杨教授是物理学家,缺乏易学常识是非常可能的。然而许多自称为易学专家的人们,几乎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天人合一,但是他们是否弄清了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值得怀疑。因此,他们不仅缺乏易学常识,更缺乏杨教授对于科学和《周易》相互关系的清醒意识,缺乏一个学者对待科学问题的那份真诚。

《周易》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是个可以争论的问题。然而杨教授的讲话,对于二十年来的“《周易》热”,无疑是一种振聋发聩的声音。他促使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反思:《周易》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关系?《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在传统文化中又究竟处于什么地位?进而,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对待《周易》和我们的传统文化。

资 料

《春秋繁露·阴阳义》

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副。以類合之,天人一也。

《四库提要·周易口义》

瑗生於北宋盛時,學問最爲篤實。故其說惟發明天人合一之旨,不務新奇。如謂天錫洪範爲錫自帝堯,不取神龜負文之瑞。(可以赐人以洪范之天)

《大易粹言》卷65引《正蒙》

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童溪易传》卷30

聖人以天道人事本无二理,故其興易也,即人事以明天道,非舎人事别有所謂天道也。上繫曰,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是也。故於此而曰變化云爲,一天人也。夫天下之吉凶,與天下之亹亹者,即人事也。而聖人定之成之,則以天道律人事也。人有言而云,有動而爲,无徃而非天道。則得聖人所以興易之意矣。且夫人之事有得夫易之吉事歟,則必有上天所降之祥。人之事有得夫易之象事歟,則必知聖人所制之器。人之事有得夫易之占事歟,則又知遠近幽深之來物。凡此皆天道也。孰謂天道人事之爲二乎。夫惟天道人事之无有二也,故天地設位於上下,而聖人成能於両間。此乾坤之德所以全盡於聖人也。所謂人謀,即成天下之亹亹者是也。所謂鬼謀,即定天下之吉凶是也。天人合一,幽顯无遺,則百姓……(赋人吉凶之天)

《大易集说》卷10

聖人以易簡之道成能於兩間。人謀者,天下之亹亹是也。鬼謀者,天下之吉凶是也。天人合一,幽顯无遺。(录上文)

《易经蒙引》卷一上

至微之理,如乾元亨利貞,便是從乾道大通而至正上來。坤利牝馬之貞,便是從陽全隂半地道無成而代有終上來。乾豈不是性命耶。是以學須見到天人合一處。(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周易辨录卷四

人道必本於天道。天道之外无所謂人道也。率性之謂道,而性則命於天。天人合一之理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易像钞,卷四

邵子曰,時有否泰,事有損益。聖人不知随時隂陽之道,奚由知變之所為乎。聖人不知随事損益之道,奚由知權之所為乎。此損益否泰相通序雜天人合一之義。(赋人吉凶之天)

《易经通注》卷七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朱子謂此節在此无所屬。今詳繹之,當與下六節共為一章。蓋易獨此爻直説天祐,而所以祐者不言,即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也。形上形下,天人合一。故為神明黙成者順也。(赋人吉凶之天)

日讲易经解义,卷一

卦辭不徒曰元亨利貞,而必首之以乾者,誠以天道惟乾,故四徳屬於天。聖人之法天亦惟乾,故四徳歸於聖。天人合一之道,一乾之至健而已。(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十一

君子體之以鼎,乃天下之重器。猶人君所居之位,乃天下之重寶。鼎不正則所受之實無以聚,位不正則所受之命何以凝。故敬愼以正其内而存於心者,戲渝之必袪。端莊以正其外而持諸躬者,跛倚之必戒。則所發皆正言,所行皆正道。於以上凝天命,自然鞏固而無傾危之患矣。按,正位凝命,乃身世交盡之功,天人合一之道。(天命之天)

周易象辞卷一

上九時潜而潜,時見而見,時惕而惕,時躍而躍,時飛而飛,時亢而亢。天人合一,動靜隨宜,乘此六龍以御于天。

五以陽剛中正有孚之至徳,化邦如養子,應天如信心。天人合一而羣,歸之誠中形外,可謂盛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卷七十

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正蒙)

周易函书约存·序

周易非占卜之書也。淺之則格物窮理之資,深之則博文約禮之具。精之則天人合一之旨,體之則參賛位育之能。是全體大用之要歸。

又:卷首上

易象所闡,乃天人合一之旨。春秋所著,乃天人感應之機。故言聖道者,未有不體用流通而无間,天人合一而不分,而可謂一以貫之者也。

又卷首中

又以聖人作易,无非發明天人合一之道。故遂合天道人事而兩擬其象,使知上下二語,果能見得相通道理,果能通於卦德,果能不執於卦德,則天人合一之旨當即在是。

又卷二

故曰,周易為天人合一之書。(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周易函书约存·注卷一

聖人之道,盡在易象春秋。易象則大本大用全具無遺,天人合一之道盡在其中。春秋全顯大用,天人感應之機盡在其中。讀易而不逹天人渾一之道,讀春秋而不逹天人感應之機,烏識一貫之道哉。夫道之大原出于天,則天之所生,自應與天同此性命。然蚩蚩之氓未能盡喻精深,是則體天立極繼天宣化,將聖人是賴矣。至其間生生不息之機,天人合一之秘,藏于至深至隐之地,寓于未開未闢之先,此大道之真源,非可意識測度。

又:别集(多条)

(大意同上,故略)(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又(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尚书疑义,卷四

古之聖人,知天人合一之理。故於人事不敢不盡,而於天之道亦不敢不謹。堯之羲和,舜之七政,洪範之五紀,周官之保章氏,皆所以致謹於此。蓋一以敬授人時,一以敬天而不敢忽也。(使人敬事之天)

尚书日记卷一

馬端臨謂陶唐氏以前之官,所治者天事。以後之官,所治者民事。太皥勾芒數聖人者,生則知四時之事,殁則為四時之神。成周六官,繫以天地四時。盖於民事之中,猶寓以治天事之意。所論太皥成周得之,至謂天事民事古今之官有異治,則不知天人合一之理也。畧於天事,自後世不知財成輔相之道而失之爾。(使人敬事之天)

书经衷论,卷三

召誥首言惟王受命無疆惟休,亦無疆惟恤,此言天命之不可恃也。下即舉夏商而暢言之,歸重于顧畏民碞。末乃結之曰,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此以諴民爲永命之本,示以天人合一之理也。(天命之天)

诗经通释卷十一

夫為政不平以召禍亂者,人也。而詩人以為天實為之者,蓋無所歸咎而歸之天也。抑有以見君臣隱諱之義焉,有以見天人合一之理焉。後皆放此。(赋人吉凶之天)

诗经疏义会通,卷十一

抑有以見君臣隱諱之義焉,有以見天人合一之理焉,後皆放此。(同上)

輯録輔氏曰,初言天而後止言人者,天人一理,人心說則天意觧矣。先生?明有以見君臣隱諱之義,有以見天人合一之理之說。(赋人吉凶之天)

又见《诗经大全》、《钦定诗经传说会纂》。

读诗质疑,卷十九

朱註,為政不平以召禍亂者,人也。而詩人歸之於天,見君臣隐諱之義焉。見天人合一之理焉。(以上注实际是朱熹的意思,所以影响深远。)

朱氏曰,國之危亡,以為人事歟,則日月剝蝕、山崩川竭未可盡責之人也。以為天意歟,則武丁因桑榖而復成湯之業,宣王因雲漢而繼文武之功,未可盡歸之天也。君子以人合天,不諉於天。以義制命,不諉於命。是以轉禍為福,轉亂為治。天也,有人焉。使王能平其心以任尹氏,尹氏能平其心以用君子而不以小人間之,則豈至於危亡而不可救哉。(赋人吉凶之天)

周礼全经释原,卷六

然天人之際,幽明之理,未嘗不相感通。其召變致祥,捷於影響。人所難知。惟聖人洞於幽明之故,制為天神地示人鬼之三禮,以祀以祭以享而感格之。作為聲樂以感召之。其始也以人而事天,其終也天亦不違乎人。至於天人合一,精神流通,而三才各得其所矣。故五官所掌皆人也,而宗伯之三禮,所以理天下之幽者,禮樂鬼神幽明得所。此設立宗伯之本意,是皆出於天叙天秩感應自然,而非出於人為者也。(赋人吉凶之天)

大学疏义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傳之此章釋新民耳。而引其命維新之詩,以常情觀之,似不切者。無他,不過以天命别作一件符瑞休徴之應耳。却不知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所謂天人合一之理。夫民之新與天命之新,非二事也。葢自文王新其徳於上,而天下之民自然被服其化,無不新者。則是舉天下之民皆新於聖徳之下,而無一人自外者,此即天命之維新也。(天命之天)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中庸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

此一章書是子思正道統之旨,以眀天人合一之理。首節乃先言道之所自来也。子思曰,學問之理莫精於性命,聖賢之功莫大於道教。世亦知性道教之名,果何謂哉。盖天之生人,既與之氣以成形,即賦之理以成性。故在天則為元亨利貞,而四時五行庶類萬化莫不由是而出。在人則為仁義禮智,而四端五典萬事萬物之理無不統於其間。其禀受賦畀,即如天之命令,所謂性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二十五孟子

性固當知,而又貴有以養之。性之純然不雜,宜常順而不悖。勿忘勿助,不使違乎自然之則。心與性皆天之付於我者。存飬如此,則天理常存,即所以奉承乎天而無違也。君子事天之學如此。然使知天事天,猶不能不惑於殀夀之故,而修身之學怠焉。非仁智之盡也,惟盡心知性至於洞徹之極,而殀夀不以貳其心。存心養性以脩其身,而俟夫命之自至,則天所付於我之理,毫無虧欠。而命自我立矣。豈非知天事天之全功乎。人主繼天立極,時與天命相陟降。惟當格物致知以窮理,存心養性以脩身。與天地合其徳,又何天之不可知,何天之不可事,何命之不可立哉。故禨祥禍福,數也。而知天不在乎是。郊壇享祀,文也。而事天不盡乎是。禱祀鬼神,妄也。而立命不繋乎是。夫亦求之於身心性命之實,天人合一之理而已矣。

四书讲义困勉录,卷三十七

或有意祈福而為行法謀,則假法之心便是衡命要命之心,即屬棄法。豈君子天人合一之學,又而已矣。(天命之天)

松阳讲义卷三

謂天之於穆而能不已,文王之徳之純獨不能不已乎。此只要添出不已二字來,以湊成至誠無息之意耳。只在文王心中言,不是天人合一之謂。言外便見惟至誠所以自能無息,不待言勇。

宋史卷四百十六(王万对皇帝言)

天命去留,原於君心。陛下一一而思之,凡惻然有觸於心而未能安者,皆心之未能同乎天者也。天不在天而在陛下之心。苟能天人合一,永永勿替,天命在我矣。(天命之天)

又见《续通志》“君”作“军“

又见《历代名臣奏义》卷十三

又见《浦阳人物记》卷上

金佗续编,至紹興之八年,金以河南陜西歸我以怠我軍。至十年而奄至。而我之諸將受命四出,所在捷奏。而武穆克復州縣之功,為諸將冠。盖自建炎用兵以來,而我之諸將始皆精熟。老者如百鍊之鋼,少者如發硎之刃。縱橫捷出,無不如意。此正天人合一之機。(赋人吉凶之天)

明儒学案卷五十四

夫此學乃乾坤所由不毁,何可一日廢也。似更當推廣,而俾千百學校億萬章縫無不講,以及農工商賈無不講才是。而其機則自上鼓之。若得復辟召之典,羅致四方道學,倣程子學校之議布之天下,以主道教於一切鄉學社學之衆,漸次開發而申飭。有位之士,以興學明道為先圖。其學則以躬行實踐為主。隨其人之根基引之入道,或直與天通,或以人合天,或真臻悟境,或以修求悟。夫天人合一,修悟非二。舍天而言人,舍悟而言修,則淺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见《明儒言行录》卷二

明儒言行录卷五

物不交扵我,則我之所以為我者非人也,天也。天人合一,則天地自我而定,萬物自我而遂。中自我而大矣。豈有待扵外哉。(大中書院記)(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钦定日下旧闻卷一百六

聖祖之心,以為心夙夜孜孜,惟冀雨晹時若。盈寕康阜,用諴和萬民。甲辰春雨澤?愆,爰詣兹潭,特申祈祝。回鑾之後,澍雨應時。三月初,甘霖疊沛,逺近霑足。二麥豐登,朝野同聲,罔不歡慶。盖感應若斯之捷也。朕惟天人合一之理,莫大於誠。而幽明昭格之幾,莫先於敬。傳曰,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又曰,民和而神降之福。朕愛養元元,惟恐一物失所,致隂陽之沴而干天地之和。(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湖广通志卷一百二

楚紀序 廖道南

仁人事天如事親,孝子事親如事天。是故紀皇運欽,天道也。……是故紀孚諫勅,天命也。……紀稽謀體天心也……暨脩祀儀成典及大明會典,有以見聖祖神孫,天人合一之文。(敬事之天)

经义考卷五十

方正楊先生合二圖?。先儒議論剖析詳明。謂非深明易道者耶。且言孔子云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謂天人合一事,而與前二圖無干涉,實有卓然之見者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张子全书?正蒙》

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易所謂不遺不流不過者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见《性理大全书》卷六

又见《张子抄释》卷二

又见御纂性理精义卷二

上蔡语录卷一

邵堯夫直是豪才。嘗有詩云,當年志氣欲横秋,今日看來甚可羞。事到强為終屑屑,道非心得竟悠悠。鼎中龍虎忘看守,碁上山河廢講求。又有詩云,斟有淺深存燮理,飲無多少繫經綸。卷舒萬古興亡手,出入千重雲水身。此人在風塵時節,便是偏霸手段。學者須是天人合一始得。

又见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

读书录卷六

太極圗説,不過反覆推明隂陽五行之理,健順五常之性。葢天人合一之道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七

春秋於災異不言事應,而事應具存。見天人合一之理。天命甚微,聖人所罕言,春秋多言之。皆微其辭。(可以与人感应之天)又卷十

太極圗見天人合一之妙。

续录卷一

人心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元亨誠之通。寂然不動者,利貞誠之復。天人合一之理也。

又续录卷十二

伊尹言,顧諟天之明命,見天人合一之理。自是而後,聖賢之言天命者,皆原於此。(天命之天)

大学衍义补卷九十二

五星不失其次,吾德政之脩於此可見矣。日月之或有薄蝕,五星之或有變動,則吾德政之闕於此可見矣。因在器之天而觀在天之天,因在天之天而循在人之天,則天人合一,七政不在天而在人矣。(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格物通卷七

蓋一德者,天民一者也。人君具此一德,而上下應之者何邪。以一體故也。故人君者,一念一則天人合一,念二三則天人離。天人相與之際,可不畏哉。(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又卷二十

洪武十九年正月,上坐東閣。因與侍臣論仁智。上曰,聖人篤於仁,賢者不舞智。若姑息之仁,不為愛物。奸欺之智,足以禍身。又論天人相與之際。上曰,天人之理無二,人當以心為天。論儉。上曰,不可儉者祭祀,然祭不可瀆。不可儉者賞賚,然賞不可濫。

臣若水通曰,天地之□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人與天本一理也。人茍體認天理於心,無私蔽之累。則一念之愛足以利物,而不為姑息之小仁。一念之明足以周身,而不為奸欺之私制。一念之節制,時豐而豐,時儉而儉,而不為違道之豐儉,皆天理之流行矣。天理流行,與天心合矣。皇祖與侍臣之論及此,其天人合一之心乎。仰惟聖明體皇祖之心,則溥博淵泉而時出之,家國天下永荷其無疆之休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刘子遗书卷二

有顯微合一之説,鬼神之為德是也。有天人合一之説,闇然而日章,上天之載無聲無臭是也。然約之則曰慎獨而已。

天命一日未絶,則為君臣。一日既絶,則為獨夫。(天命之天)

御定孝经衍义卷六

誠者,天之所以為元亨利貞,人之所以為仁義禮智。天人合一之理也。(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四十三

真德秀曰,舜受終之初,察璣衡以揆七政之運。正如人子之事親,伺候顔色,惟恐一毫少咈於親心。此大舜事天之敬也。

……若昊天敬授人時,舜典首言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天人合一之理,二帝之所見者同也。(敬事之天)

御览经史讲义卷一

詩曰,維天之命於穆不已,行健之謂也。文王之徳之純,不息之謂也。斯天人合一之學,聖人首於乾象著之與。

又卷十二

易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誠於靜,斯神於動。而天下之理,胥渾化於何思何慮之天。斯則聖學之極功。人君憲天而出治,至此乃為天人合一之道矣。

又卷三十

謹按,此言天人合一之致,而父天母地者,當修其養氣盡性之功也。(敬事之天)(天命之天)

思辨录集要卷一

人初生時,本自天人合一。其岐而二之者,氣稟物欲害之也。聖人能贊化育參天地,只是全受全歸。(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二十三

中庸一部書,句句言人道,却句句言天道。能如中庸,方始是天人合一。問博厚高明悠久,是單言天道。曰,此正是言天人合一處,言聖人與天地同一博厚高明悠久。而末舉文王以為証。?得此意,則小徳川流,大徳敦化。總是聖人與天地同之也。不是天人合一,如何能盡已性盡人性盡物性。(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榕村语录卷二

如前人解,若放意大膽皆合天。則此豈似聖人語。不踰,原是剛

剛的能不過乎矩而已。然至此纔是形神相應,天人合一,道器一貫,理氣渾融。知到行即到,目到足便到也。又卷七

鬼神若説向造化便無著,即祭祀之鬼神也。聖人説道理,天人合一。若行事不能通神明,不謂之盡性。

又卷八

是申唯天下至誠為能化。以下是説天人合一,而以文王結之。大哉聖人之道。至至道不凝,説聖人,是對唯天下至誠節。尊德性節對致曲節,居上不驕節對前知節。是學聖人愚而好自用。至不信民弗從,是申待其人而後行。其人要得德位兼隆,方能修德凝道。夲諸身,照尊德性。徴諸庶民以下,照道問學。此節及知天知人節,是申尊德性。道問學節,世道世法世則及有譽節,是申居上不驕節,言其不止于保身,而且為萬世法。以下亦是説天人合一,而以孔子終之。(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十二

常疑卜筮不過一事,繋辭如何那樣神奇其説。看来古人無事不用稽疑。馬必卜,御必卜,塟必卜,遷國必卜,疾病必卜,祭日必卜。葢人刻刻與神相通,天人合一。後世信邪尚?,而敬天尊神之事,反置不講。此隂陽所以不和而災害所以時至。(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赤水元珠凡例

一採用經史國典羣書諸雜家言,統計二百六十五種。非徒騁博洽資口吻也。以為不廣搜逺引,不足發明天人合一之旨,與聖賢  立功立命之意。

皇极经世书解卷十一

補註,若復言七日來復,是闢之於未然。臨言至於八月有凶,是闔之於未然也。黄氏畿曰,君子之於小人常有以養之,未嘗不合為一。小人之於君子常有以害之,未嘗不判為二。與其使小人傷君子,寧使君子養小人。聖人於君子則長之,於小人則消之。其消長也不驟,則其闔闢也無迹。使天下被君子之澤,而小人亦與受其賜焉。此聖人之妙用也。以上發明後天理數辭象變占,皆天人合一之義。而先天象數亦因以見焉。(赋人吉凶之天)

天原发微总目

曰變化。言天有天之變化,人有人之變化。而以朱子主敬之說終之。深有見於天人合一之理。(敬事之天)

卜法详考卷一

一坼之微,有首足中外之辨,有俯仰開合舒歛之分。而無窮之妙義具焉。是天人合一之機緘,隠顯流通之妙諦也。(赋人吉凶之天)

三命通会卷一

不思人立而天從之,人感而天應之,即天象立名分野之義,天人合一之道也。(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图书编卷八

讀洪範者,當知天人合一至理。聖人嚴感應之機,詳著五事脩廢與五行徴應之論,特其理微妙,不可迹拘耳。劉向作洪範五行傳,其言某事致某災,某災應某事,捷若形影,破碎分析。世以災異之學病之,而遂疑念用之疇或未可盡信。夫人君事天如孝子事親,日候其顔色喜怒以為己之悖順。此所謂念也徴而休焉。脩之當如是。(可以与人感应之天)(敬事之天)

又卷九

嘗莊誦大雅之詩,而深有信於天人合一之學,非徒明明在下赫赫在上相感通己也。盖惟天人之合一也,其生也神與天俱,其亡也神與天游。無生死存亡,無古今終始也。

可見文王之與天也,昭事黙順,存天神合天徳,已非一朝一夕之故。則其亡也,於昭陟降。神即天之神也,徳即天之徳也。又何生死存亡之間哉。觀武王陳師牧野,三千人惟一心矣。猶曰上帝臨汝,無貳爾心。天人合一,兹益明矣。或曰文王天人合一,誠哉無  死生無終始也。

以下六卷中之天人合一……[略]。

重编琼台稿,卷九

雖然,君之所以為此者,非君之自為也,承天之意也。能承天之意,則能受天之命矣。受天命者必奉天焉,奉天者必大報天焉。君秉誠以事天,天垂象以示君。必致乎精禋感格之誠,必謹夫象緯災祥之故。如是則天人合一。天不在天而在君矣。天之心則仁愛人君,君之心則仁愛生民。民之生也,性天之理以為其心,形天之氣以為其身。(敬事之天)(可以与人感应之天)(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一峰文集卷五大中书院记

物不交扵我矣。物不交扵我則我之所以為我者,非人也,天也。天人合一,則天地自我而定,萬物自我而遂,中自我而大矣。(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升菴集卷四十五

張子曰,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氣乃吾氣也。又曰天人合一,已是賸一合字。其言妙得孟子配字之旨。(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杨忠介集卷十三

和人韻四首。能從定裏息奔馳,即是天人合一時。往哲藩籬吾剖破,動無方所靜無私。

荆川集卷一廷试策

立法以任人,任人以安民,則人心和而天地之和亦應矣。于此見上下交修之責焉,見天人合一之理焉。葢自古帝王敬天勤民以致天下之治者,其要端在乎此而不可易也。我皇帝陛下上畏天變,下究民隱,臨軒一詔,于知人安民二者拳拳焉。(敬事之天)(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少墟集卷十二

立命合知天事天言之,即易所謂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至此則天人合一,而造化在我矣。

仰节堂集卷八

隨其人之根基引之入道。或直與天通,或以人合天,或直臻悟境,或以修求悟。夫天人合一,修悟非二。舍天而言人,舍悟而言修,則淺矣。

世宗选皇帝御制文集卷十四

朕惟天人合一之理,莫大於誠。而幽明昭格之幾,莫先於敬。傳曰,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又曰,民和而神降之福。朕愛養元元,惟恐一物失所,致隂陽之沴而干天地之和。(同前)

兼济堂文集卷三

誠有如考亭所謂俗儒異端之者,若果知博文約禮之為仁,明善誠身之為豫,立戒懼慎獨之為勿自欺,存心養性之為事天。天人合一,内聖外王,寜外此而他求乎。(赋人以仁义礼智本性之天)

又卷九

廟堂之上,隨時調燮。天人合一,固難以預定也。

又卷十四

夫天人合一之大原,而不忽其用力之方。於是乎窮理之學,乃以有功於天下。

鐵廬外集卷一溧陽潘天成撰

勿菴梅先生訓言,湯世調先生之學,學人道而合天道。梅定九先生之學,學天道而合人道。兩先生皆天人合一之學也。先生諱文鼎,字定九。宣城人。

氣質之性不齊,故戒懼慎獨,變化有形有聲之氣質,以復無聲無臭之天載。觀中庸首章與末章可見矣。天人合一,方是天根月窟閒,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也。

蓋古人舉其要,後人盡其詳。然終不能出堯典乃命羲和數節也。天成深察先生議論,處處要天人合一元善之氣暢滿於中,庶?有康節之遺風焉。

如洛下閎鮮于妄人李淳風之流,止能明其數而不能得其所以然之理。終非天人合一之學也。至宋濂溪著太極通書,明天人合一之旨,二程張邵繼其緒,朱子集其成。

又外集卷二

此圖天人合一,乃湯世調梅定九兩先生心法之傳也。桐城方明善公子廷尉大鎮公孫中丞孔昭曾孫學士以智元孫田伯位伯素伯有懷及南豐湯惕菴建昌揭子宣諸先生皆如是說。凡我同人,須熟玩焉。劉母楊孺人六十壽序,甚矣哉。貞烈之性,感天地鬼神,天地鬼神佑貞烈者,至竒也。非僅佑貞烈也,將以風感百世矣。天地鬼神之佑貞烈多矣,有必死而不死有死而如不死……(赋人吉凶之天)

吴都文粹续集卷十

新建太倉州碑記畧,桑悦凡事天蟄其機而人啟之。天無為而無不為,人為而實無為。事之順天,猶納履赤趾,畀裘粟肌,騁途之夷,應以車輿。人心恬愉,悠久永宜。設若違天而行,強以智力為之。在人為贅疣,在木為寄生。人欲去之惟恐不速,果能堅凝于無期邪。天機之,人成之。人之所為即天之為。故曰天無不為而人無為,天人合一之道也。

文章辨體彚選卷六百四十一明賀復徵編

日記三

詔獄慘言。善言天者必驗之於人。人事而不能徵實于天,則七政亦具文矣。客少嗜象緯之學,長而彌篤。披霜沐露,幾歴分至。遂能於渾盖二家會其微眇。乙丑春冬,旅泊都下,目擊天人之異,為記其本末,以徵天人合一之符。使後之言災祥者採而擇焉。(天啓乙丑楊左六君子事)(可以与人感应之天)

钦定四书文—本朝四书文卷八

天命之謂性一節,張瑗中庸眀天人合一之旨,即性道教而申其義焉。

    进入专题: 天人合一  

本文责编:feigaoya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33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