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乡愁的文化诠释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25 次 更新时间:2021-08-05 16:45

进入专题: 乡愁  

陈来 (进入专栏)  


首先我要说,这个片子非常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好的片子真是了不起,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工程的一个非常成功的典型范例,今后工程的开展应该要参照这个片子的经验。

我想有针对性讲两点。第一个,怎么理解这个“乡愁”,怎么认识这个乡愁,乡愁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文化中有没有过时?我觉得对乡愁要有一个恰当的理解,就必须放在中国文化的家国情怀当中来看。中国文化中家、乡、国,是一体相通的,所以这个乡愁它是下有根基、上有境界的,从下面来讲它的根基就是“亲情”,表面上看乡愁只是对故土的乡情,其实中国文化的乡情的下面有一个更基本的亲情作为它的支撑。亲情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的价值是永恒的,不会过时。美国人讲美国价值,其实自由、民主这只是在政治层面讲,美国的总统在竞选的时候第一个要讲的,最重要的是家庭价值(family value)。所以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现代社会里面仍然要优先肯定家庭价值。可见亲情的价值是超越时空的。从乡愁往上,这个乡情还可以扩大,扩大到我们所讲的家国的情怀,正像余光中的乡愁诗一样,它可以连通、包括对国家、民族的情感。所以我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具有一种广阔的、普遍的视野。

同时还要有一种从传播功能动态角度的理解,即不仅仅是从文本的主题来看,还要在传播实践中去理解它的意义。片子不断的播放,受众不断的接受它,理解它,片子的意义要放在这个实践过程里面来看。因为在与读者和受众互动的过程当中,片子的意义会深化,会增生,会升华,会提升,会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相信,这个片子,虽然看起来其主题是乡愁,但是随着它不断的播放和大家不断的接受,我觉得它的意义、内涵会大大延伸,它在观众心中所激起 的,将不仅仅是单纯的亲情、故土情,不单纯是乡土情,在这种互动深化中会融入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对祖国、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的情感,从而它的功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所以,虽然这部片子它的主题讲的是乡愁,但我们可以说爱国主义以另一种形式和面貌出现在这里。所以乡愁立足于亲情,又能上升于我们的家国的情怀,这是这个片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从文化哲学上来理解,乡愁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同时是一种“根源意识”的体现,也是对这个归属和根源的一种亲和感,这种归属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所以我们对“乡愁”的理解不能够仅仅把乡愁看做一种忧愁,应该把它放大,提升,把它的普遍的意义挖掘出来,理解出来,放大出来,这样才能把这个片子真正的文化意义更普遍的呈现出来,这是我讲第一点。

第二点,因为这部片子大部分讲的是古村落,有同志认为这是不是只讲了农业文明的价值,农耕社会的价值。我们以前讲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是社会必然的发展,因此农业社会生产的一切价值,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就不再有价值。其实,在这一点上习总书记这几年讲话有一个很大的突破,从机械的历史唯物主义已经提升到了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比如习总书记讲什么是中华优秀文化,就是超越国度,跨越时空,具有永恒意义又有现代价值的文化因素。什么是超越国度,跨越时空的永恒的价值?指的应该就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以前几千年来所积累的这些文化的价值,而这些文化及价值基本都是产生在农业文明的时代。人类的文明是不断传承,不断积累的,所以我一直在讲,大家不要小看农业文明,人类很重要的文化都是在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过来的,比如说放眼世界,最重要的文化都是跟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而所有的世界四大宗教都是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滋养、发展起来的,而且在今天还有其重要意义。农业文明里面养育起来很多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成果,文化的价值,其实都是包含有跨越时代,超越国度、有永恒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对农业文明还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同时,就中国的特点来讲,片子里面讲中国农耕文化,很强调它是一种“耕读文化”,至少一千多年以来“耕读传家”是我们村落文化里面共有的传统。耕读传家的“耕”字,就是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但这个“读”字却不是一切农业文明必然具有的。“农业文明”有两个含义,一个是狭义的,仅仅跟农业生产相联系的一些文化形态;广义的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这个历史时代所产生的所有我们成果,包括在这个历史时代的城市,乡镇和知识分子所产生的那些文化成果。我们中华文明的村落的里面,一方面有和耕地的农业生产联系的一些世界观、价值观,可以由“耕”来代表。另外一个方面有和整个民族文化成果交融的方面,如仁义礼智信这些价值并不是农民创造的,但在我们的村落文化中处处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响,这就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大众化、通俗化表现,“读”就代表着精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融、沟通。其他文明里面的一个农业村落,不一定有“读”的要素,但是中国的农村,耕和读连接一起,也就构成了我们这个农村文化背景的特色。所以我们的农村文化成为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结合,是由两种文化共同组成的。因此我们对耕读文化也要有一个完整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愁纪录片,它所呈现的不仅是农耕文明的田园,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基层侧面。

(本文系作者2015年2月27日在“记住乡愁”讨论会上的发言,部分发表于2015年3月光明日报)


进入 陈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愁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吾乡吾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91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