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淡宁:我在中国教政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83 次 更新时间:2021-05-07 10:17

进入专题: 政治   中国  

吴万伟  


《我在中国教政治:贝淡宁的中国随笔》


[加]贝淡宁 著 吴万伟等 译


天津: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第1版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


在儒家文化发祥地、孔子的故乡---山东,一位温文尔雅的儒者---贝淡宁,十余年潜心研究儒家思想,和而不同、有教无类、选贤任能、内圣外王......在他眼中,儒家思想并不老迈、严肃、保守,而是深深影响着城市的精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目录


一 中国性与儒家思想


1. 为何想成为中国人这么难


2. 你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中国人”


3. 儒学应该如何复兴


4. 儒家与民族主义能否相容


5. 论儒家民族主义——对批评的回应


6. 我们可以从儒学中学到什么


二 儒家思想与日常生活


孔子与奥运


2008年奥运会,文明第一


北京课堂里的政治讨论


如何有效推广中国文化


曲阜:儒家文化之城


青岛:理想之城


厌烦民族主义?那就爱城主义吧


爱城主义理所当然:超级大都市的崛起


三 儒家思想与中国政治


中国垂直模式的民主尚贤制:对读者评论的回应


中国贤能政治的未来


“天下”归来


发展中国的软实力


美国存在缺陷的民主制度可以从中国学些什么


中国人正在获得政治自信


选民应该接受测试吗


儒家思想可弥补民主不足


中国政治模式:贤能还是民主


比较中国和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能学到什么,为什么重要


中国的贤能政治与西方民主


西方人批评中国时,须避免殖民主义思维


自由比真理更重要吗


达沃斯记行:精英中的精英


达沃斯记行:“打倒”民主


附录


洋院长贝淡宁这一年


对话贝淡宁:君子尚贤


我不是“洋五毛”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担当责任才是首要的


译后记


译后记


《在北京教政治理论》是我首次翻译贝淡宁教授的文章,2006年5月在发表在《光明日报》旗下的网络杂志《光明观察》,原载于《异议者》(Dissent)。该文在中国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地激发了我们继续合作努力的热情。承蒙贝淡宁教授的厚爱和信任,在过去十多年里,我翻译了他的多本学术著作和不少的随笔杂文。


本书不同于学术著作,而是将贝淡宁教授在课堂教学、学术活动、日常生活中思考和感想汇集成册,随笔式的记录比学术著作更加接近思考的底色,观点更加平易近人、接地气!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时间跨度比较大,讨论的话题五花八门非常丰富,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社会等,读者可以从中领略作者广泛的学术兴趣、敏锐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以及如何从批判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社群主义者转变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汉学家。


为什么说贤能政治是个好东西?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传统?


儒家与民族主义能相容吗?


北京课堂里的政治讨论是什么样子的?


部分西方人为什么对中国感到恐惧?


为何想成为中国人这么难?


......


一位出生于加拿大的西方人在中国讲授政治哲学二十余年,贝淡宁教授具有“外眼看中国”的独特问题视角、善于讲故事和注重细节的能力、以及敢于提出令人吃惊的观点的勇气。我未必完全赞同他的观点和论证,但他时常促使我反思生活中所谓的习以为常。


如何从世界视野出发来观察中国?外国学者的视角十分重要!中国的形象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在外国学者眼里也迅速地变化着,国家败则形象差,国家兴则形象佳。时至今日,虽然也伴有“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标签化偏见,然而偏见背后也许只是“盲人摸象”般的自以为是,但也不乏优秀的外国学者关于中国的研究,向西方读者介绍一个更加真实的当代中国!贝淡宁教授扎根中国二十余年,亲身体验中国发展进程,弥足珍贵!


由于收录译文时间跨度比较大,且出自不同译者之手,我对原译文做了修订。感谢贝淡宁教授针对中译本提出的诸多宝贵建议,感谢天津人民出版社赵子源和黎振宇两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同时感谢重庆出版社、《中国新闻周刊》、《文汇报》、《齐鲁晚报》等单位授权使用相关文章,为本书增色添彩。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与贝淡宁教授一同思考,如何发掘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为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吴万伟


    进入专题: 政治   中国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众生诸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32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