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美国经济社会不平等:根源与影响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761 次 更新时间:2021-04-15 14:36

进入专题: 美国   经济社会不平等  

王勇 (进入专栏)  


一、美国经济社会不平等的发展

在过去三十年中,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1989年,美国底层90%的人口拥有全部财富的33%,到2016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23%,与此同时,最富有的1%的人群的财富份额从30%左右增长到了40%左右。美国是七国集团(G7)当中收入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国家。在不同市场经济模式对财富不平等、分配不平等的影响上,美国基尼系数是最高的,达0.434,其他六国当中,基尼系数从法国的0.326到英国的0.392不等。如果在OECD群体当中比较,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是,2017年美国基尼系数高于除智利、墨西哥、土耳其以外的所有成员国。拉美地区智利、墨西哥两国财富分配的不平等更加突出,但美国作为一个成熟的发达国家,不平等程度上与它们非常接近,折射出美国日益扩大的不平等背后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原因。

(1)家庭收入差距扩大

2018年,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占美国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1968年收入最高的20%的家庭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43%,收入较低的1/4的家庭占到56%。到了2018年,最富有的5%家庭占美国总收入的比例从1968年的16%上升到23%。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成年人的比例从1971年的61%下降到2019年的51%。很明显,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规模在萎缩,中产阶级在美国现在出现了很大危机。从劳工角度来看,从1973—2016年,工人收入几乎没有变化,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工人实际收入年增长只有0.2%。

(2)不平等的种族分布

黑白种族收入差距长期没有改善。根据皮尤中心的研究,黑人和白人的收入差距,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变化。在种族、族裔和不平等之间存在一个正相关关系。

(3)不平等在性别平等、贫困、人均寿命等方面的反映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预期寿命在发生变化,按照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的说法,出现了有史以来的首次下降,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学历不高的人的死亡率上升速度惊人。另外就是贫困数字,自1980年以来,官方的贫困率一直保持在11%—15%之间,然而,由于人口的增加,贫困人口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目前有将近4000万美国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二、导致不平等的主要因素

(1)贸易与全球化的影响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争论,即如何评估全球化的影响,美国在全球化当中到底是赢家还是输家,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2020年该问题的讨论由于疫情影响略微减少了,但我们看到特朗普在选举当中仍试图打民粹主义的悲情牌,吸引中下层选民支持。学术方面,有关贸易和投资与全球化的影响也有不同观点,很多经济学家现在搞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发表一系列报告,就是讲“中国冲击论”,强调中国因素对美国的影响,特别是对于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冲击。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包括华裔经济学家王直等人强调另外一些原因,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其他行业的增长抵消了实业影响,而且贸易导致工资上涨;他们认为自动化等技术变革是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贸易不是主因。

(2)技术进步的影响

自动化技术进步是不是原因,但是像工会、经济政策研究所等认为,技术进步不是导致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的原因,他们有一系列数据来支持他们的观点。

(3)减税等政策的影响

当前的不平等是税收政策导向的结果,是美国过去多年不断出台减税政策的结果。约翰·肯尼迪总统1961年入主白宫时,美国当时最高税率超过90%,现在是37%,大幅度减税是从里根时代开始的,导致了财富和收入很大的变化,这里涉及公司税、资本利得税、资本所得税等重要部分;特朗普上台以后的2017年,更是将企业税从35%大幅下调至21%。

这种情况下,美国人怎么看?感知是非常重要的,人的感知、认识可以被操纵。根据美国皮尤民调的数据,超过70%的美国人认为美国现行制度有利于美国的权势集团,认为在美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客、大公司和富人权力过大,医疗保险公司权力过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科技公司权力过大,这些势力对政策制定施加了过大的影响,成为导致美国当前不平等恶化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4)资本力量操纵选举与政策制定,劳工势力对政策的影响弱化

美国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美国工人加入工会的比率,即入会率逐年下降,从过去的60%不断下降。有研究显示,工人入会率2007年是12%,2019年降至6.2%,工会化程度的下降对黑人工人影响尤其严重。在薪酬方面,公司管理层和工人薪酬差距急剧扩大,1965年一个典型的公司CEO收入是一个普通工人的20多倍,1978—2018年差距持续扩大,2018年达到278倍,CEO薪酬在过去四十年中增加了900%,工人薪酬增长了11.9%。

(5)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奴隶制的影响、“新政”、进步主义运动、人权运动等对美国社会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曾起到纠正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经过三十年发展,美国不平等在倒退,整体来说,美国社会的进步运动受到了非常大的阻碍。从基尼系数来看,美国现在已经倒退回1913年的水平,过去一百年的社会进步运动的成果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消失殆尽,导致美国社会分裂不断扩大。

(6)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差异的影响

显而易见,受教育程度更高导致工资更高、收入更高、社会境遇更高。另外,美国高收入岗位现在更多受到外来移民用工的很大影响,结果导致现在大学学位的财富“溢价”效应显著下降,成为美国社会支持特朗普政府反移民政策的一个因素。


三、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

(1)导致中产阶级萎缩

美国社会结构分层在发生重大变化,2014年,皮尤民调数据显示,生活在中等收入家庭的美国人的比例下降到51%,2000年是55%,现在很多美国家庭在跨越这样一个阶层线,这个现象比较严重,90%的城市的中产阶级都出现了萎缩,两极化情况比较严重。

(2) 贫富悬殊加剧美国教育不公

20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报告认为现在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笔者曾与在美国做教授的过去的同学聊天,他的孩子要上大学了,他现在感觉到经济压力很大,最后没有办法,只能为孩子选择到不算起眼但是还算不错的学校去上学,可以免费或者优惠。

(3)经济社会不平等加剧了美国的政治社会分裂

不平等体现在美国政治过程中,竞选和选举过程导致政治激化,最近几年谈得比较多的是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兴起,这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所谓的“富豪民粹主义”的出现挑战了全球化精英阶层,政党政治斗争加剧,影响美国政治体制的稳定。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影响力增大,导致美国权力精英阶层对信息渠道的失控,加大了人们对不平等的感知。从党派来看,相比于共和党人,民主党人认为经济不平等太多,他们更强调这个问题。

(4)就经济影响而言,不平等对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美国债务问题的影响也是不断扩大,为美国经济增长埋下了隐患。斯蒂格利茨认为,美国的经济已经不再服务于大多数美国人,不平等现象非常严重。

(5)不平等对美国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影响,一是使美国形象受损,国际软实力受到影响。二是国内政治社会关系持续紧张,引发美国权力精英转移矛盾,寻找国外“替罪羊”。拜登在2020年竞选中发表过一篇讲话,批评特朗普说他最喜欢的动物就是“替罪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除了拿中国说事以外,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笔者认为这和美国社会当前出现的严重不平等引发的政治和社会关系全面紧张、种族关系紧张有很大关系,这个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三是美国更多的对外战争与国际介入。当前的矛盾体现在中美两国上,特朗普政府试图推动国际反华同盟,发动中美“新冷战”,对全球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未来全球化能否持续下去充满了变数。

四、结论

现在关于美国改革讨论的方案很多,但是更多的还是技术性的调整,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提高累进制税法,使税法更具有进步性,更能体现平等精神,对财富和收入征税,增加受教育机会,等等。美国要进行民主社会主义改革的障碍很大,现在看来推动这个改革也非常不容易,权力精英把持政治和社会权力,富人反对对财富增税。财富、财阀对竞选的渗透与影响力,在美国政体下,它是一种合法的影响力。个人主义、反政府干预的传统与相关宣传,对老百姓影响很大。

还有一个现象,美国的改革和社会进步运动与战争有很强的关联性,美国不平等的矫正与战争存在很大的关联性,比如美国内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包括冷战,对于推动美国国内的社会进步,起了非常大的作永因为它有一个外在压力。美国的下一步发展以及美国的改革方向,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美国是将变成一个更动荡的社会,还是更稳定的社会呢?贫富悬殊问题解决不好,美国会更加分裂、动荡,甚至爆发局部内战也是有可能的。对外,美国未来是实行更具有进攻性的对外政策还是更和平的对外政策,都与美国如何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来源:《世界政治研究》 2021 年第一辑 总第九辑


进入 王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美国   经济社会不平等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04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