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乃社:殖民、霸权和帝国的空间批判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288 次 更新时间:2020-12-14 20:46

进入专题: 一地两检   香港基本法  

强乃社  

内容提要: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也逐渐受到空间转向的影响,这个问题在一些学科比如地缘政治学,以及一些哲学家、地理学家如列斐伏尔、哈维等人那里有了一定的研究。总体看,政治哲学中空间批判研究还相对较少。近现代以来的国际政治中,殖民、霸权和帝国问题是关键。从政治哲学的空间视野来分析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后殖民批判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殖民不仅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的活动,而且是一种以帝国为中心的对殖民地国家的他者进行地方性建构的文化活动。如果说霸权是一种优势,那么这种优势可以做空间角度的理解。在当代新帝国主义研究中,资本的积累继续进行是关键,而这里,国家的领土逻辑和资本的盈利逻辑相互为用、相互支持。当代新帝国的形成、维持、不平衡发展、稳态以及危机,都与资本是否能够有足够的积累空间有密切的联系。殖民、霸权和帝国的空间批判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既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殖民 霸权 帝国 空间批判 空间政治哲学

作者简介:强乃社,196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哲学博士。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空间转向影响日益扩展,一种空间视角的空间政治哲学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如何能在政治学的基础理论、政治哲学的研究中实现空间视角的转向,国内外都有不同的研究。尤其在国际政治的空间哲学考察中,这个问题也受到重视。在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中,空间政治哲学的视角其实是逐渐形成和渗透的,这在国际政治的殖民、霸权和帝国研究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可以称之为空间批判的研究,一些激进的左派、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有关的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很大贡献。

从15世纪开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资本驱动的殖民活动,给整个世界造成重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传统的殖民活动基本结束,但殖民活动的后果是严重的,同时,与传统殖民活动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新殖民活动依然存在。殖民活动首先表现为经济政治上的空间争夺,文化上则通过地方解释和界定而对认同进行建构。而霸权在国际政治中,主要是一定国家以其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欺凌等,巩固和保持其优势地位,进而获得各种利益。霸权固然和其他因素有关,但其基础则为空间和地理霸权。帝国在近代以来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庞大的优势,国家和资本相互勾结,全球范围拓展其实力,公然或者隐蔽地控制、侵害其他国家。帝国的形成固然有其自身领土的限制,那种公然对其他国家进行领土侵略的情形逐渐减少,但对地理、物理空间的争夺和控制,比如全球市场、舆论领域的优势的形成和巩固,比以往历史上帝国的做法有过之而无不及。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这里说的空间视角、空间政治哲学、空间转向等,并不是全新的领域或者角度。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空间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在当代,有些学者提出,地缘政治学是将国家作为地理有机体或空间现象的理论,是一种空间决定一切政治过程的学说,是从空间或者地理视角出发的国际关系研究[1]。尤其是批判地理学(critical geography)或者激进地理学(radical geography),是一种以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地理学次领域,对当代国际空间政治有一定的探讨。苏贾在1989年《后现代地理学——社会批判理论的空间重述》中对社会批判理论进行了空间视角的重新叙述和探讨,他属于批判地理学或者激进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学者。

在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空间转向视角思潮形成和发展中,列斐伏尔是一个关键人物。按照对列斐伏尔有颇深研究的尼尔·布莱纳(Neil Brenner)和施杜尔特·艾尔登(Stuart Elden)的观点,虽然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城市和空间研究受到重视,但是其有创新意义的国家理论、现代国家的空间性、全球化的过程等著作却未受到较多的关注[2]1。列斐伏尔有重要的世界政治理论,这是他四卷本的《论国家》的重要内容。他的国家理论和世界理论有密切的关系。列斐伏尔认为,国家制度在广阔的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规制和再生产方面发挥了基本的作用。1970年列斐伏尔有专文对所谓的空间政治学进行了反思,并对世界范围和地球范围内空间关系和国家空间性进行了分析。他甚至指出,民族国家需要有领土,是这个空间的管理者,从空间出发、通过空间作为主导的权力来仲裁和行动[2]275,只有国家才有可能完成大规模的空间管理任务。国家为主体的空间活动包括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国家对于以下各种因素都有作用:民族国家领土的形成,政治空间的形成,心灵空间的形成,国家形成、再生产和控制构建内部及国家之间的工业发展、土地使用、能源生产、交通和通讯之策略;国家的世界化构成了世界范围内国家支架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资本主义、国家关系之间的紧张可以通过不同的国际制度而获得中介和安排。国家如何进入、进而安排和重构空间生产[2]21,这是探讨进入国家空间的历史、制度和表征的地理学。他坚持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空间的关系最终将在世界化的过程中获得理解。

列斐伏尔在这些探讨中经常用到世界化(法文为mondialisation)这个词。在英语中,有几个词和列斐伏尔的世界化有密切的关系:世界范围(worlwide)、世界性(worldness)、世界化(worldization)、变得具有世界性(becoming-worldly)。对于列斐伏尔来说,这些词语与全球的(global)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样的词有明显区别。世界化这个词语在列斐伏尔那里指一个连续的、同时不断变化的世界社会空间的形成和改变,这个意思暗含在这个词的动词用法中。在他那里,世界性(worldness)、空间性(spatiality)和时间性(temporality)三位一体。他的研究中有一个线索:从空间生产到国家的生产,然后到世界空间形成。在《都市革命》中,列斐伏尔曾经区分过全球和世界两个词的不同使用,全球是一个水平,世界范围则是一个规模。这样,世界从规模的角度、从更加空间的角度来理解就是合适的。这种理解指向一种集中在全体或一般上的分析模式,它联系着整体性,与更加特殊具体的分析对立。世界是一种当代资本主义下整个地球上社会关系多样化扩展、分化、碎片的状况,他试图把这个过程描述为连续的、分层的形态,世界就是差异的空间统一体[2]22。这里的世界化不应该理解为地球上社会生活的同质化,或者社会经济活动范围的简单扩大,而要考虑不同规模的活动,这个规模从地方、区域、国家、世界到整个地球,这些活动有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2]23。

列斐伏尔把国家的解释与最近出现的新殖民主义和不平衡空间发展的多规模空间解释联系起来:民族国家内阶级关系,现在被新的世界范围内的中心—边缘关系、权力化、碎片和差异化超越了。在国家水平上,“殖民化,就像工业消费和生产一样,原来是本地化的,现在变得普遍化了。围绕中心,只有服从、剥削和依赖的空间即新殖民空间。”[3]84-85虽然在已经存在的国家外部,欧洲诸多帝国的政治去殖民化,但依然被更加隐蔽的殖民形式所代替:其中宗主国和多个国家把依赖、等级关系强加给那些所谓独立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和剥削的新部门,包括旅游、武器贸易、信息技术和能源生产,都构成一种剩余价值形成的加速、扩展和集中机制。通过这种新的剩余价值形成机制,世界范围(世界市场)的整体、生产模式实现了内在的特性即资本为剩余价值而存在。而这种以剩余价值生产为基础形成的制度,也遭遇到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但它依然幸存。列斐伏尔在《资本主义的幸存》(1973)中指出,占领空间、生产空间是资本主义幸存的秘诀。对于列斐伏尔来说,资本主义的幸存需要通过一些大约邻近的概念系列构成一个整体来分析,这些概念包括“日常”“都市”“重复”“差异”“策略”“空间”“空间生产”[3]7。国家是关键性因素,事实上国家代表了幸存和空间生产之间的联系。以国家为主体的活动形成了国际关系中的资本和国家相互为用、相互支持,形成了空间争夺为主要形式的国际关系。因此,空间政治学的研究是值得重视的。“存在着一门空间的政治学,因为空间是政治性的”[4]。空间实践在国内和国际上都是政治性的。

殖民、霸权和帝国现象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与近代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展不能分开。这里立足当代西方左派以及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研究,从后殖民批判中的地方建构,新帝国主义理论中的空间、资本与帝国,霸权的空间解释等三个方面来对国际政治中空间政治哲学的一些主要问题作出初步探讨。


一、后殖民主义批判中的地方建构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以资本为主导的殖民活动在诸多现象中较为突出。殖民活动改变了北美、澳洲的人口结构,土著基本成为社会不重要的组成部分,殖民地成为西欧文化、文明为主导的地区,这改变了整个世界社会的结构。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活动虽然没有彻底改变或者打断这些地区的文化和文明进程,但很多新的制度和文化来自宗主国的移植,形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基本独立,去殖民活动受到重视,但变形的、新的殖民活动并未终止。从殖民到新殖民、再到去殖民,都是复杂的过程。其间针对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独立以后的宗主国和原来殖民地国家的关系的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或者后殖民主义批判理论,在空间和殖民活动问题上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后殖民主义是以20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殖民地国家独立为背景的,主要是对殖民活动的后果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一种思潮。在殖民的诸多后果中有一种非常严重,比如独立国家对宗主国的文化依赖没有解决,建立自我认同遭遇麻烦。很多时候和很多地方,独立的是形式,不独立的是文化和内在心灵。殖民地国家甚至对宗主国有一种文化上的向往、追求。宗主国对于殖民地国家的经济、政治上的示范、诱导、迫使等,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其实就是新的殖民主义。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自我认同建立中的地方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后殖民主义批判思潮本身也很复杂。它不是一种铁板一块的僵化理论,自诞生之初就常常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在其中,所有的话语实践都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于欧洲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这个流派的先驱人物有法侬(Frantz Fanon),比较著名的有所谓后殖民主义“三剑客”即赛义德(Edward W.Said)、霍米·巴巴(Homi Bhabha)和斯皮瓦克(Gayatri C.Spivak)。这三人与马克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近来还有一位逐渐受到重视、与马克思有密切关系的学者英国人罗伯特·杨(Robert Young)。而马克思更是早在资本主义殖民猖獗时代就对此进行了批判。按照霍米·巴巴的说法,“早在法侬那里,他就综合(也可说是混合)了黑格尔—马克思的辩证法”[5]58。法侬也提出来,“殖民语境的起源是经济基础也是上层建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处理殖民问题时候,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总是每次都获得重视”[5]113。在当代,马克思的地位是复杂的,很多学者更愿意将自己当作一个非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比如,罗伯特在接受中国学者访问时就提到,在当代条件下,很多时候“马克思主义者和知识分子几乎是同义词,马克思的思想对知识生产影响极大”[6]。但需要明确的是,在社会实践意义上,马克思和苏联东欧的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一些人以为马克思终结了真理,所以很多人并不愿意简单承认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罗伯特·杨就自称“我是一个异端的马克思主义者”[6]。他认为,用三大洲主义(Tricontinentalism)可以替代后殖民主义。因为这是一种基于欧洲中心主义话语批判的一种反话语。按照杨的说法,很多亚非拉三大洲国家遭遇后殖民主义,而第三世界一词往往是相对第一世界的一种非常负面的表达,与贫困、债务、饥荒和冲突联系在一起,他试图“用一种地理、位置、文化的三个大洲即亚非拉的描述”来替代后殖民主义[7]4。马克思在这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后殖民思考的基本框架,在反殖民的抵抗运动历史上作用至关重要。后殖民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遗产基础上进行,不但吸取营养,而且同时也依照这位伟大的反殖民知识政治家的伟大先例而变化。20世纪大多数时间,马克思主义自身强调了介入其中的帝国主义系统和统治力量的影响,而且勾画出大多数20世纪反殖民写作中,因为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而激发出未来摆脱殖民统治和剥削的蓝图。三大洲批判理论就是要反思马克思主义在自己国家的适用性,以及自己国家的非欧洲历史和文化语境的特殊性。”[7]6这种所谓的特殊性,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地方化、本土化等。

其实,地方、认同、全球化等问题与后殖民批判直接相联系。简要说来,在一个大的尺度下,地方本身是建构起来的,参与建构的因素很多,世界历史、全球化是重要的要素。世界历史的形成、全球化的推广和全球范围地方差异性的明确,都无法摆脱对一个问题的研究,那就是殖民活动及其影响,其对地方格局的影响甚大。对地方的关注是后殖民批判研究中的显著特征。从空间到地方、从全球到地方,就像萨义德提出的为地理而斗争,就是在帝国中心和殖民边缘存在的情况下,重视地方和空间的意义和价值。萨义德重视不同或者跨地方问题,还重视基于地方自身活动场所的乡愁的形成、培养、叙述和意义。萨义德的研究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开始反思西方的东方研究即东方学。在东方学和汉学的反思中,往往面临侨民的寄居和旅居(也可以直译为跨地方、位移,trans-local,trans-location)问题。这个时候,这些东方、汉学研究中的地方建构,就成为值得重视的现象。

1.东方作为一个地方的建构:东方、西方与帝国。后殖民批判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萨义德对西方的东方学、东方主义的研究。萨义德的结论很明确,东方是西方人眼里的东方。东方确实存在,但东方是已经被作出很多实质性的、按照西方的方式建构起来的东方。按照萨义德的观点,“东方不仅与欧洲相毗邻;它也是欧洲最强大、最富裕、最古老的殖民地,是欧洲文明和语言之源,是欧洲文化的竞争者,是欧洲最深奥、最常出现的他者(The Other)形象之一。此外,东方也有助于欧洲(或西方)将自已界定为与东方相对照的形象、观念、人性和经验。然而,这些东方形象并非都出自想象。东方是欧洲物质文明与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8]1-2

其实,地方作为地方,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尤其是近代以来殖民活动的产物,不是自然形成的,不是和西方文明异质性的自然状态。“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方和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的。因此,像“西方”一样,“东方”这一观念有着自身的历史以及思维、意象和词汇传统,正是这一历史与传统,使其能够与“西方”相对峙而存在,并且为“西方”而存在。因此,这两个地理实体实际上是相互支持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反映对方的[8]6。

但是,东方确实存在,不是虚幻的,强调东方的非东方性,地方的非地方性和全球性、西方性,并非简单否定东方学甚至汉学的地方建构意义,而是要认识其中的主导与非主导、主体与客体等,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在地方的建构中,帝国首先出场。地方一定意义上是帝国和帝国主义的谋划。“在最基本的层次上,帝国主义意味着对不属于你的、遥远的、被别人居住了和占有了的土地的谋划、占领和控制。”[9]6帝国有强大的缔造地方的能力,帝国时代的生存样态和远方的土地有密切的联系。有了帝国,就会有离开土地的迁移者,这些迁移者就离开地方,开始流动,帝国与难民、寄居、客居密不可分。萨义德说:“在我这里,‘帝国主义’一词指的是统治遥远土地的宗主中心的实践、理论和态度。几乎永远伴随‘帝国主义’而来的‘难民主义’,意味着向边远土地上移民。”[9]9这个时候的地方几乎是帝国主义的订制品。在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关系中,地方形成了。

当然,对于萨义德的地方、东方概念的批判也是比较多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批评包括:他将西方同质化,把东方污名化,坚持西方或者欧洲中心主义中的非西方因素,强调文化上的依赖和迷信,但是对殖民地文化上的抗拒估计不足。需要注意的是,被殖民国家主体对于宗主国文化上的依赖不全是西方的责任,也不仅仅是东方学的责任,而是殖民地国家本身的责任。

2.跨地方。对于霍米·巴巴来说,地方是特殊的,是宗主国和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复杂关系的产物。地方更多时候是一种杂交、模仿、平衡,人们甚至在话语和叙事中建立起民族等。对地方的思考产生了距离,产生了他者的概念。

霍米·巴巴提出的文化方位是关键概念。在他的《文化的方位》①一书中,location这个词多数情况下被翻译为定位,但仔细解读有关文本,其首先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方,而定位很多时候在汉语中侧重确定,一个特定地方的意思并不突出。关键不是确定,而是在一个特殊的地方。可以翻译为确定的地方、地方化、地方状态。最近有学者翻译为方位,表达的意思比定位要复杂而准确。这里采用这一译法。将location看作地方,可以和其他有关的几个英文词place(地方)、locality(地方性)、site(场所)、settlement(殖民、定居)紧密关联起来。还有些概念值得重视,比如第四世界。从地理上的“第三世界”转到所谓的“第四世界”——由移民、难民、流散者所形成的世界,比较关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公民权、叙述权,倡导一种所谓的混杂性世界主义或者“本土世界主义”。其实,巴巴对无论由于何种原因而客居他乡者和一种混杂的世界主义一直关注并有所论述,只是最近才显得比较突出而已[10]。

跨地方与地方问题的解决。在后殖民条件下,无论身体还是精神上的客居他乡者都很多,寄居者的乡愁及其限度也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方面。如何从普通居住到心灵栖居、再到身心客居或者寄居他乡,如何做移民、难民、流散者,如何解决客居者状态是值得重视的。对巴巴而言,跨地方(trans-local)是可能的解决办法。比如,中国海外华人中有些人就自称“跨地海外中国人(trans-local Oversea Chinese)”,这颇有启发。全球化、流动性、多样性常态中的自我保持办法,就是保持在地方之间的流动,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多个地方。这种跨地方、位移性的存在,包括地方性但不限于地方性。这种生存是模糊性、交叉性、第三性、中庸性的。

3.本土信息提供者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形成。斯皮瓦克对西方为中心的地方建构持否定态度,批评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其实这种批判中也隐藏了更大的问题。这里,自我和他者的关系是一个基本的关系。不能指望我们既从自我出发,也从他者出发。他者毕竟是任何主体、自我都不熟悉的。如果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解决,那么参与建构的主体在地方的认识、行动上也可能保持一致,那就可以用主体间或者主体际概念来解决问题。不能指责马克思的东方描述,因为没有这种描述,就是对历史的无视。

斯皮瓦克提出试图确立地方建构中本土信息提供者(native informant)的地位:“通过不同实践,即哲学、文学、历史和文化,追踪勾勒本土提供信息者的形象”[11]1。这种追踪本身将一个自身不断与本土提供信息者脱离的殖民主体显露出来。在对殖民地的描述中,本土信息提供者是不在场的,那些自以为是为殖民地代言的主体,反过来在重新编码、建构一种殖民主体,侵占本土提供信息者的位置。如今,“全球化无往不胜,技术通信的信息学以本土知识的名义,直接染指本土提供信息者,对他们进行基因剽窃。”[11]2本土信息提供者和非本土信息提供者的信息是不同的,不要轻信那些对于本土的描画,那些描画是本土、地方的主体可能根本无法辨认的。

斯皮瓦克对马克思的研究颇值得玩味。她认为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对亚洲的建构。她认为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术语此时或彼刻在大部分非欧洲国土的广泛范围内得到运用,所以就很难在此设想一个本土提供信息者的视角”[11]7。马克思对这个术语本身的叙述可能比较简单,也无意对亚洲生产方式的单一描绘,但是在斯皮瓦克这里,由于没有本土信息提供者在场参与,就成了问题;而且有人从别的地方获得注解和加强,比如将东方专制主义和水利问题捆绑在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上。“亚细亚方式”这一问题,通常被认为由诸如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这类有倾向性但极易读到的著作解决了[11]7。斯皮瓦克的判断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标志着将他者理论化”[11]72。在这一表述中,“‘亚洲’一词跟经验上可以认识的那个空间,很快就没有任何相像之处了”[11]72,但亚细亚生产方式却揭示出:它既非在历史地理上是“亚洲的”,也非在逻辑上是一种“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和原始共产主义就是栖居于前历史或超—地理的空间/时间中的名称,它们标示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循环的外部他者及其负面特征[11]82。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他者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亚洲作为一个地方、印度作为一个地方,是否只有本土信息提供者才有权利进行界说?他者和自我的关系如何建构起来?斯皮瓦克没有回答这些问题。难道斯皮瓦克对西方没有作出过西方本土信息提供者不在场的叙述吗?还是说本土信息提供者要是用到任何言说上?这样情况就会有很大变化,即使在后殖民批判中它仍有很强的解释力。

就地方建构而言,中国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地方。我们需要对中国作为一个地方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进行思考。中国是可能和现实的,但不要仅仅用非中国的话语来建构中国本土、地方、特色;中国在哪里?既不能仅仅听任他人的建构,也不能离开他人和自我关系来建构中国。我们应该警惕在国际化、全球化、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地方可能被普遍化,成为一个伪地方。如果按照马西(Doreen Massey)的方法,把地方局限与地方为基础分开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既不能成为地方主义、局限在一个地方,也不能任由殖民者、霸权对一定地方进行歪曲甚至压迫性描绘。要建立中国特色和中国识别,建构对中国形成认同的中国这个地方,必须强调中国自身的地方和空间特性:没有不在地方的存在。中国必须有特色,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国的世界和全球意义。


二、霸权的空间解释


在当代国际政治中,帝国与资本联手扩张,甚至共谋,在区域、国际和全球水平上进行大手笔的地理学与空间战斗。霸权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统治、经济优势、政治强势,更是空间上的优势。

这里首先需要对霸权的当代含义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按照有的学者的概括,“在国际政治领域中霸权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霸权作为一种机制,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一个国家控制其他国家;一是指这样的情况,社会中的一个阶级对其他阶级通过设定一定的意识形态原则而维持秩序的,通过这个过程来维护自己的统治。”[12]170第二种理解在葛兰西那里有比较丰富和系统的阐释。“在当代对于霸权的反抗中,一个替代性的方案就是从他者的角度来理解霸权,这是以葛兰西研究的复兴为标志的,在社会科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有此情况。有一种在国际关系或者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形成的霸权的理解,甚至形成了新葛兰西式的霸权概念[12]172。葛兰西霸权概念的空间含义,在拉克劳和墨菲那里受到重视,成为他们对霸权进行解释的重要动力。在新帝国主义和霸权问题上,哈维主要从当代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领土和空间扩展角度进行批判性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权力,既有领土的逻辑也有资本积累的逻辑,资本在全球范围的空间争夺导致霸权。

1.霸权与地理扩张。哈维认为,可以从权力自身的强制和认同的基础角度来理解霸权,即霸权可能是以认同为基础而形成,也可能是认同和强制混合而形成,或者是以单一的强制为基础。这种霸权有一定国家领土内形成的优势,更有世界范围内竞争甚至对抗与冲突中获得的优势。所谓的霸权就是一个社会集团或民族国家的优势,可以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知识与道德领导权来实现的优势。这种关系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是支配性关系,另一种是引领性关系。这与强制和认同是一致的。这里的支配性关系的形成和实现往往存在一个悖论:一个支配性国家成为其他国家仿效的样板,并吸引别的国家走向自己的发展道路,结果可能提升了支配性国家的声望和力量。同时,如果这种仿效成功,也造就了竞争对手甚至壮大了对手,霸权就受到影响。这里的引领性关系似乎更加能够成为真正的霸权关系,一个支配国引领由多个国家组成的体系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认为是在追求一种普遍利益。这往往是一种道德和知识上的优势。这种意义上的领导权使支配国的力量得以膨胀[13]32。

资本主义的帝国霸权和历史上的不同。19世纪中期由于缺乏营利性的投资而形成了所谓的过度积累的危机。为了应对这次危机,国家进行长期投资,同时进行疯狂的地理扩张,但是在国内范围问题无法解决,需要国外扩张。寻求空间时间修复的资本主义逻辑登上了世界舞台,海外的投机性投资和贸易浪潮形成。这个时候,帝国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瓜分殖民地或建立势力范围,运用帝国力量掠夺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资源,以及四处散播恶毒的种族优越论”[13]39。比如,“从19世纪末期开始,美国逐渐学会在普世主义价值观的名义下,隐藏其明确的领土扩张和领土占领意图”,并最终将这些意图隐藏在众所周知的全球化的华丽辞藻中在世界各地兜售,甚至获得了很多成功[13]40。

在国际关系中,资本和空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国家领土是有限的,但是一个国家的资本在逻辑上其扩张上是无限的。这个时候,资本的无限积累要求与领土有限的逻辑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国家往往支持资本进行跨国界的发展,国家与资本一起推进地理和空间的扩展,满足资本和国家的优势要求,达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霸权。这种霸权的核心是资本的无限积累要求—— 一种没有餍足的空间扩张。

在当代围绕空间形成霸权的斗争过程中,霸权并没有一味地使用强力来征服其他国家地区获得空间上的扩展。这种霸权非常狡猾,它将强制和说服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说,这种霸权的非强迫特征是能够维持这种霸权长久存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征或者方式,因为资本的逻辑是非常残酷的,资本逻辑在一些地方的盛行,带来的多是灾难性后果。但是,如果资本扮演一种非常甜蜜的角色,将胡萝卜和棍棒充分结合起来,那么资本的霸权维持就变得更加容易,在空间上的扩张也更加容易。

为了维持资本自身需要的空间扩张,霸权国家自身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其资本对所有空间实施占有的冲动,资本至今还是以国家作为重要的、也许是最好的选择来保护自己。世界范围内多个地域和区域关系的紧张甚至战争,都与资本自身内在要求空间的扩张有关系,实质就是资本自身的无限积累要求。

2.空间与霸权。拉克劳和墨菲在《霸权和社会主义策略》中也对霸权进行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空间视角的分析。按照英国地理学家马西的解读,拉克劳和墨菲对传统空间和政治的关系是排斥的。马西坚持的空间观点是社会建构性的,人的社会活动包括与性别有关的社会活动,建构了空间。拉克劳在《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中的空间观点,在马西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但是,拉克劳重视的是:时间是动态的、空间是静态的,因此,空间中没有政治、没有斗争。没有接合,没有勾连,甚至空间会消灭政治。后现代的名号没有影响拉克劳成为一个现代性的空间观念持有者。柏格森对于空间的静止化处理(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这是福柯曾经给柏格森的判词)是偏现代性的,拉克劳没有怎么翻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拉克劳依然强调现代性的甚至传统的空间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他那里没有让他满意的后现代意义上的空间,只有那个现代性意义上的静止、必然、容器性、背景性的空间,只有时间才是运动的,才是变化的。如此,时间中的运动才是可能的。

对拉克劳来说,霸权关系有多个维度值得注意,其中与空间的关系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比如,霸权关系是“它要求倾向空的能指的产物”[14]52。一种霸权如果能够实现,那么这种霸权就不能是自身。霸权往往并不能实现。不能实现是霸权的一个重要维度。这就是所谓的倾向于一个空的能指。这种空是虚空,没有任何的填充,是一种特殊的空间。霸权的另外一个维度是,“它在其中扩张的地形是在再现关系一般化的地形,它是一种社会秩序构造的条件。”[14]53地形、再现是拉克劳霸权理论中的重要词语。这种霸权的空间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地形也指地貌,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空间转向中的重要问题,主要从人和地形与地貌之间的关系理解面对的问题。研究地形的学科——地形学也叫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态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地形的借用,其实要解决的是霸权形成和分布的动力、趋势、样态等关键问题。地形关系与其中人和物的关系直接关联的再现关系的一般化,就是指霸权本身涉及的诸多因素和问题,映射和再现了资本、市场等当代社会的关键和核心要素,而映射和再现的场所就是一个相对静止、容器般的地形空间。

墨菲最近在有关马西的空间问题探讨中,对空间问题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她在《空间、霸权与激进批判》一文中做了比较多的探讨。墨菲对马西的研究非常重视。她认为是马西的研究让她认识到“政治学中空间维度的重要性”[15]22。马西在哪里让她认识到空间的重要性呢?即空间是多样性的一个维度:空间是实践和关系的产物,我们需要认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有空间性。人和人一起如何能够有空间维度,很多政治理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墨菲认为在当代的批判理论中,针对帝国的批判有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是撤出,从帝国掌控的各种地方撤出来,从帝国控制的各种权力中脱离,无论是什么地方和区域,全球化也是如此。所以这一类的批评家如哈特、奈戈里等,他们提出所谓的脱域化(deterritorialisation),为国家的消失、一个不断到来的超过统治和国家权力束缚的平稳的民主世界的到来提供条件。问题的关键是,“在他们的全球化视野中,缺乏充分的空间性概念,导致他们要建立一个风平浪静的空间”[15]2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马西认为,空间是生产出来的。“权力在空间化的社会实践中发挥中心作用。”“我们需要地方政治,同时它超过了地方,因为地方是全球生产出来的,全球是地方生产出来的。”[15]25马西让我们意识到空间的政治维度,需要探讨场所政治,对地方的特点既进行辩护,也进行挑战。这不同于奈戈里、哈特等人的撤退和擅离职守策略,即脱域化、脱离场所、去地方与空间的策略。

从更大范围看,资本主义的转型发生了,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变化了。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转变的价值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对抗,另一个是霸权。霸权“争夺位置”的策略是由空间概念来确认的,就是马西所说的空间和多样性是相互建构的,它们相互关系的建构暗含着空间性。围绕极点,霸权就建立起来。“全球化的空间展示永远有实践痕迹,不同的权力关系在特殊的地方、区域、国家构成了场所。这揭示了争夺位置策略的空间维度,它必然发生在很多不同的社会空间中。”[15]28

总之,无论在哈维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那里,还是在拉克劳和墨菲的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那里,空间和霸权之间都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可能哈维更加侧重马克思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分析,而拉克劳和墨菲作为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更加重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三、新帝国的资本积累与领土逻辑


对帝国的理解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版本,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帝国的核心武器是资本,资本具有摧毁一切的能力。这种摧毁的范式不仅仅是赤裸裸的占领,而且是一种温柔的、空间上的扩展,资本可能给被奴役的附属国家甜头。这种帝国和资本互为表里、狼狈为奸,有很强的表演性质。哈维对此提出了空间视野的新帝国主义理论。哈维理解的帝国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的空间批判视野中的帝国主义。按照哈维所说,他进行新帝国主义探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全球资本主义的现状,以及一个‘新生的’帝国主义在其中可能将发挥的作用。我力求从长时段的视角和通过我称之为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镜头来实现上述目的”[13]1。所谓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就是对社会历史事件的考察,不仅需要时间,而且需要有地理、空间的维度。他认为这是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新的推进。哈维与苏贾等人明确做过这种探讨。

当代帝国则是所谓的资本帝国主义,是一种新的帝国主义。按照哈维的理解,这一专有名词可定义为国家和帝国政治,通过资本积累在时空中的分子化过程将这两种要素矛盾的融合[13]24。帝国主义政治是区别以往社会的一种特殊政治方案,其主体权力建立的基础是拥有一定土地,能够动员这个领土上的人和自然,实现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帝国主义作为一种在时空中扩散的政治经济进程,支配和使用资本占据着首要地位。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区别于以往帝国主义的地方。所谓资本积累的分子化,主要是“经济权力在连续空间中的流动,也即通过日常的生产、贸易、商业、资本流动、资金转移、劳动力迁移、技术转让、货币投机、信息流动和文化冲击等,流入和流出不同的领土实体(比如国家或地区性权力集团)的方式。”[13]24分子化相对的是整体化,前者指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具体过程。

国家和资本不同,有各自的逻辑。资本家行为在于必须将货币投资以赢得更多货币,这种利益追求是个人的,他们并不为社会负责,而是为特定的主体比如股东等负责,他们的活动几乎不接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他们为获得利益而形成的组织如公司可以任意建立和解散、变更地址、合并或者停业。但是国家或者领土治理者并不能如此。政治家的任务就是要使本国相对其他国家,维持和增加自己国家的权力,政治家追求的是一定集体的利益,为国民和一定的团体、阶级甚至家族负责,他们只能在一定的领土范围内活动。国家作为一个实体不能随意变更、迁移,总是被限制在一定的领土范围之内[13]26。现有的民主国家虽然很难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必然会产生一种决策。而主要由资本家决策主导的资本积累,其地理进程更加分散,因此更加不容易形成明确的决策。这些决策和其他资本主体的决策往往可能是冲突的,也可能是共同形成一致的力量。这些决策形成、发挥作用与国家不一样,但是资本个体机构的决策及其作用的整体调整,受到国家制度的重大影响,比如,“国家内部的制度安排在搭建资本积累舞台的时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3]26。

有一点是肯定的,资本能够实现分子化的积累过程需要国家、帝国的支持。这种支持下形成的资本积累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非对称性,也是所谓的帝国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帝国主义的特征在于通过开拓非均衡性的地理环境,并利用空间交换所必然产生的,我称之为‘非对称性’的关系来进行资本积累。非对称性关系主要表现在不公平和不平等交换在空间上连为一体的垄断力量限制资本流动等不合理行为,以及榨取垄断租金等。通常存在于运转良好的市场中的平等环境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理特征的不平等环境。特定领土在损害其他领土利益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多的财富和幸福。”[13]28

非平衡性地理环境不仅仅是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平衡分布以及地理位置的优劣所造成的,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财富和权力本身通过非对称性交换,日益高度集中于某些地区所造成的。这个过程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甚至不是所谓自由交换形成的过程,而是国家有意努力形成的。这种不均衡的地理环境其实是政治问题,往往不能离开国家和帝国的作用。帝国、资本都和空间、地理有关,甚至是一种连接它们的主要力量。

进一步而言,领土逻辑和资本积累的时空流动如何统一起来?按照哈维的理解,首先要明确“资本积累的分子化过程是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中实际运作的”[13]77。他认为自己的著作《资本的限制》(1982)、《都市体验》(1989)、《资本的空间化》(2001)有一个比较详尽的理论,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第一,空间位置变化的形成,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总是伴随位置的变换。在空间中运动和变化,是交换经济下的必然现象。空间中的运动需要克服路程阻力的限制来完成,而且一般通过降低阻力来使经济活动在空间中聚集起来。劳动空间上的分离比如城乡差别也是在货物和服务的空间变化中形成的。第二,资本主义活动形成了不平衡的地理发展。地理上的不平衡首先是资源禀赋的差别和物理性能的地理差别。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理不平衡在于资本家占据一定空间,需要寻求获得竞争优势的空间总是被推动着向那些低成本和高利润的区域转移。资本盈余的数量和质量在不同的空间中并不一致。所以空间区位优势所发挥的作用与时间优势所发挥的作用是一致的。在一定的情况下,时间和空间优势有相互替代的作用。但是这还不够,哈维认为自己不同的地方在于,区位理论往往寻求一种空间平衡,而实际上这种平衡可能并不存在或者很难维持。第三,“资本积累过程是永恒扩张的,因而其永远对现实平衡的倾向造成破坏。……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地理学景观永远不会处于平衡状态。”[13]78一定空间体系内的空间竞争带有垄断性,垄断势必产生地理学惰性和经济停滞,这种竞争往往不具有对称性。

虽然有不平衡、非对称性,但资本主义活动稳定状态的地理学还是可能出现的。“在空间与时间中运行的资本积累的分子化过程导致资本积累的地理学模式发生了被动性变革。但是,我所确定的紧张与矛盾也可以产生能够获得稳定状态的地理学结构,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如此。我将这些相对稳定的结构称之为‘区域’,也就是区域经济体,这些区域经济体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结构性一致。”[13]83-84区域在这里充当了静止性、持续性的角色。

在这里,权力的领土逻辑和资本逻辑间形成了一种互动。“一个基本观点是:一种非正式、易渗透但却难以确认的权力的领土逻辑——‘区域性’——在时间和空间中、在资本积累的分子化过程中必然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相应的,这些区域经济体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区域性竞争和专业化也就成为资本主义运转的基本特征。”[13]85区域化建设超越了政治国家的边界,于是产生了很多超国家的区域性经济体,问题是当国家区域经济体的剩余资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盈利性投资时,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第一,导致地缘冲突;第二,这些过程破坏国家政权;第三,在发达资本主义地区,政治国家必须付出很大努力来掌控分子化流动,以使其在国内外发挥积极作用。地缘政治斗争所在必然。”[13]88甚至我们觉得,在当代后冷战时代的条件下,地缘斗争是政治、经济和文化斗争的基础。帝国主义首先和地域、地区有关系,其次才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色,虽然空间和这些因素是很难截然区分的。

当然,帝国和空间的复杂关系是否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相对和谐是否就消除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其实不然。资本主义危机理论研究与资本主义危机的现实情况让我们对此有足够的理解和认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上,很多学者对此都做过探索。卢森堡认为危机的形成是由于消费不足,即普遍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来吸收资本主义生产的增长[13]11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进行海外地理扩张与区域征服。帝国主义的地理扩张就是引诱或者强迫那些非资本主义形态或者非发达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交易;那些地域或社会形态如果不愿意或者不能进行交易,就采用暴力强行打开市场。她认为这是帝国主义的核心。所以卢森堡的结论就是,要保证资本主义体系长久发展,就必须有非资本主义的区域。这就是19世纪末期很多国家采取残酷的殖民政策进行扩张的真正原因。

非资本主义区域的发展并不是帝国主义的敌人,相反,这些地方的开放是重要的。封闭这些地方、阻止这些地方发展,会给这些地方造成问题,更致命的是对资本主义帝国也会造成麻烦甚至危机。资本没有完成积累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英国的衰落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削弱其附属联邦地区发展的必然。相反,美国的崛起和保持其资本主义优势与其开放政策有关。英帝国衰败,美帝国兴起,与其空间遭遇和空间战略有密切的关系。哈维认为,一般而言,“领土逻辑主宰和阻碍资本逻辑,并因此而通过领土冲突迫使资本逻辑陷入几乎是定期的危机之中”[13]114。空间矛盾几乎必然导致资本产生危机,但是通过空间的扩展即哈维所谓的空间修复可以缓解危机。

总之,新帝国主义是资本帝国主义。其中,资本和国家相互支持,国家在国家内部和外部给资本的地理扩张鸣锣开道,资本自身由于对空间无限占有的冲动和既有空间布展的固化之间形成矛盾,危机已经成为当代资本帝国主义的常态。

殖民、霸权、帝国活动与空间是内在一致的,是我们理解当代国际政治的关键甚至核心内容。殖民首先表现为全球范围内地理范围的扩张和剥夺,世界市场等是争夺的关键。而文化上对被殖民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认同基础即地方的建构,是以宗主国为主导的对他者的建构。殖民活动的最初动机就是为资本获得世界市场。霸权也是资本的霸权,是以资本为先锋、为主帅的。霸权既是国际经济争夺的集中表现,也是国际关系的核心。在哈维那里,霸权就是一种空间的霸权。而墨菲等人从内在本性理解的霸权既可能是国际的,也可能是国内政治霸权,它们的空间特征是社会、精神空间主导,这种霸权的形成、运作、发挥作用的场所、机制具有一种空间形态。资本为基础的帝国是区别于历史上各种帝国的,保证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积累的顺畅进行是帝国和资本关系的优先问题。帝国采取多种手段,无论是劝诱还是威吓,甚至直接的欺压和动手,都是为了能够保证资本积累包括剥夺性积累的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看,殖民、霸权和帝国的空间批判是我们深入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尤其是资本主义占据重要地位时代的国际政治,建构合适的有空间视野的政治哲学的重要方面。

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空间不仅仅有地理和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文化空间,更有赛博空间。在当代国际政治中,赛博空间越来越重要,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和马克思主义有关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当代空间政治发展中,赛博空间地位很特殊。虽然赛博空间是虚拟的,但有时候其比现实空间更有影响力。同时,赛博空间和当代国际政治在殖民、霸权和帝国形成中的意义和价值也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很有可能在未来,赛博空间的争夺,至少在话语权、合法性、引领这些争夺软实力地位的空间斗争中绝对不容忽视。


注释:

①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Routledge,1994.国内多数介绍文字把location翻译为“定位”,这一翻译可以商榷。


原文参考文献:

[1]索尔·科恩:《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严春松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2]Henri Lefebvre,State,Space,World:Selected Essays,edited by Neil Brenner and Stuart Elden,translated by Gerald Moore,Neil Brenner,and Stuart Elde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9.

[3]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St.Martin's Press,1976.

[4]亨利·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1页.

[5]Homi K.Bhabha,The Location of Culture,Routledge,1994.

[6]罗伯特·杨、生安锋:《后殖民理论的反思与期待——罗伯特·杨教授访谈录》,《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5期.

[7]Robert J.C.Young,Postcolonialism: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Wiley Blackwell,2016.

[8]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9]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11]斯皮瓦克:《后殖民理性批判:正在消失的当下的历史》,严蓓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12]Owen Worth,Rethinking Hegemony,Palgrave,2015.

[13]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4]朱迪斯·巴特勒、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进入专题: 一地两检   香港基本法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港澳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9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学习与探索》2020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