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位:以中道方法理解中国开放的成功

——在对外经贸大学2018年11月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的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82 次 更新时间:2020-09-07 09:17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   中庸  

杨正位  


中国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取得了巨大成功。对于中国这40年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考总结。同样实行改革开放,为什么在中国能够获得成功,而在一些国家却失败呢?例如,巴西的好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始终没有竞争力,为什么?我个人认为,这和巴西"极端政策"有关。巴西的政策开始是搞进口替代,摆脱依附,与西方发达国家脱钩;后来又照搬新自由主义,完全接受西方观念和模式,推出口导向,政策在两个极端之间左右摇摆,选举制下"张书记挖,李书记埋,王书记上台又重来"严重,于是政策失去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最终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堕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总体上是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制造能力,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是相对封闭的,但是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础。比如我国的劳动力丰富,减少文盲、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劳动者素质比较好;工业基础比较好,为后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提供了前提条件;所有制改革及广泛的公有基础,是农民工的兜底保障,是高速公路高铁等快速发展的基础,对比印度、拉美的私有制,就知其改革寸步难行。当初的这些基础与后来的开放政策结合,就把国内的优势和国际的资本、技术、经验优势结合起来了,形成阴阳互补的"太极图",交互作用,推动中国开放走向成功。


今天我想以中道方法来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功。中道或中庸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一,是中国人长期尊奉的最高伦理准则与道德理想,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法。中道注重恰到好处、把握好"度"、重视常识、允执厥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消融矛盾、稳定社会。中道还讲经权,讲究"中正与权变",即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凡违反中庸,太激烈过分,则物极必反。所以中道要反极端,主张守正持中、对立统一、阴阳互动,这样就会走向和合,达到和谐。"中道方法"主要源自《中庸》。我理解中庸思想的核心:一是中,追求恰到好处,不走极端,无论是极左还是极右;二是庸,尊重常识,尊重规律,尊重常道;三是权,权衡,经权结合,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四是度,时刻拿捏有度,把握发分寸;五是"一"就是对立之间,两者之间是统一在一起的,与唯物辩证法的"辩证统一"相通,如同冯友兰反思"文革"后说的,从"仇必仇到底"转到"仇必和而解"。这个"一"和西方常说的"零和博弈""战争思维"不一样,"零和博弈""战争思维"讲对立,你死我活。互利共赢、包容合一,是阴阳,两个是统一一体,不是谁消灭谁的问题。两个方面的物体是对立统一,真正一体,正如有白天就有黑夜、有男性就有女性、有左边就有右边,不能只有一个方面。六是反极端,"过"的极端、"不及"的极端,现实中可对应极左与极右的极端,只重大概念不重真现实,只讲立场不顾事实,都有自己的"政治正确",或者"越左越安全、越右越正确"。现实中,偏左偏右是常态,是社会必然,也没大关系、大危害,可一旦走向极端,就会祸国殃民。幸好,我国的对外开放没有滑向极端,走好了自己的路。下面,我举几个开放中有意或无意走"中道之路"的例子: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


我国既坚持扩大开放,又始终独立自主,把握对外开放的战略主动权。"不开放死路一条",但也并非一开就灵。我国的开放始终从实际、从国情出发,没有随波逐流,牢牢把握住对外开放的主动权。前三十年因冷战、封锁、自我封闭等原因,我们主要强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后,我国基本国策从自力更生向对外开放转变,"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1980年12月,小平同志指出,"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政策"。根据唯物辩证法,自主和开放并不对立,二者是国家战略成功的两面,缺一不可。重自主而不开放也很难发展,"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同样,自主是开放的前提,没有自主的开放将随风倒,出现经济依附或受制于人。所以,我国的开放既有坚守的战略定力,也有进取的学习动力,是主动、有序、可控的开放,保证了稳定和秩序,把握了开放的力度、速度与可承受度,拿捏了开放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分寸,有效规避了扩大开放中的新风险。比如,我们在开放中有主见,有取有舍,不盲从,不迷信,没有不照搬照抄新自由主义的办法,国有企业没有全卖掉或私有化,而是抓大放小、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了市场经济要求,增强了经济活力,还支撑了政府调控能力;金融改革时没有完全放开、搞资本项目自由化,利用外资时以直接投资为主,严控商业信贷,保持汇率基本稳定,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既避免了拉美式依附性发展,产业、金融失去自主,滋生债务、货币、金融危机,又让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率先复苏,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外部干扰。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所有搞金融的多数人都希望资本项目尽快开放,但是我们国家还是守住了底线,没有那么快开放。实践证明,当初的做法是正确的,自由也应把握度,不能随便那么快完全放开,否则就过头了。40年没有发生大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创造了发展奇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很成功,主要是有底线思维,主动兴利除弊,趋利避害,渐进开放国内市场,对敏感产业设置过渡期,开始反垄断与安全审查,有效维护产业安全,成功规避了"狼来了"的风险。所以,与苏联的"休克"、拉美的"陷阱"不同,我国的开放中有自主,开放中有特色,是有边界、有底线、风险可控的开放,是立足国情的开放,是不随风倒的开放,是有战略定力的开放,是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开放。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


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关系,大家学的所有教科书都认为自由贸易好,但是现实中时时刻刻都存在保护贸易,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互交替存在。比如当今美国是经济强国、贸易强国,却正在搞保护贸易。它立国初也是搞保护的,在大萧条后又大搞贸易保护。事实上,世界贸易在总体走向自由的同时,保护也如影随形。自由贸易理论从绝对优势理论、相对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发展到新贸易理论,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主线。尽管该理论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获得最大利益,但没有国家愿意处在国际分工底端;换一个角度看,自由贸易意味着自由竞争,竞争既有双赢、也会有胜败,失败者就会要求保护,所以保护的呼声从未间断。保护贸易理论经历了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论、中心-外围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虽然保护理论在西方未居主流,但所有国家实际上都遵从过保护理论,如美国立国后汉密尔顿等是实行保护政策的,德国主张保护的李斯特还被称为民族英雄。


历史地看,既不存在纯粹的自由贸易,也不存在单纯的保护贸易,只是二者某种程度的结合。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保护与自由的衡量尺度。即使以贸易自由为已任的WTO,规则里饱含"例外"、幼稚产业保护、贸易救济、"特殊和差别待遇"等保护措施,体现了各国为保护本国利益、相互讨价还价的博弈与妥协。出口中的保护意图也非常明显,美国限制高技术产品出口,这既与英国十七世纪限制纺织机器出口如出一辙,也与当年丝绸之路时中国防止蚕种和缫丝技术外传相近。归根结底,贸易政策反映了特定阶段的国家或集团利益,提倡自由或加强保护,都是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但是,开放总体比闭关锁国有利,过度的保护既会保护落后,难以提高竞争力,也会招来对手反制,陷入以邻为壑的恶性循环,如美国上世纪30年代全面提高关税,遭到其他国家报复,美国自己的出口也因此下降70%。所以世贸组织通行规则要倡导自由、限制保护。


世界各国对贸易政策的态度,是有利则自由,不利则保护,兼顾利益平衡。对自己有竞争力的产业鼓励自由贸易,对没有竞争力、需要扶持的产业实施进口限制。每个国家的进口政策也是"与时俱变":随经济发展阶段、竞争力变化而不断调整,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不停摇摆。如日本是贸易立国,其进口政策经历了"管制-放松-隐性限制"的历程。1958年前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1958-70年代实施《贸易及外汇自由化大纲》; 80年代中期后,采用隐蔽的新型市场壁垒。美国创造性地将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分开,二战后其贸易政策经历了"自由贸易-'公平'贸易-单边主义"三个阶段,如对日本汽车、发展中国家纺织品实行"自愿"出口限制,采取非市场经济地位、劳工及环保标准等措施。而且,经贸强国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与推行者,一战前的英国、二战后的美国无不如此。我国已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随着向贸易强国的逐步转变,保护措施会继续减少,成为自由贸易的维护者。


政府与市场


我国非常注重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断扩大市场的作用,市场的作用从被承认到补充作用,到基础性作用,再到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政府在逐渐放权、放活,现在是"放管服改革",同时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与政府的"更好作用"。我国要走市场经济道路,自然需要市场的决定作用,否则就会产生大量的扭曲,产生很高的制度成本或社会成本;但政府如何作用,作用多大,得更多考虑国情、发展阶段等因素;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边界,应有一个黄金分割点。政府与市场作用是动态的,二者间的"度"是移动、有波幅的,就像一张"太极图",此消彼长,相得益彰。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得好,开放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不同国家、不同阶段、不同领域,比例关系不尽一致。


从横向看,同一时点各国的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大小不同,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前,美国的政府监管过少,资本过度自由--就导致危机,出现了政府失灵。中国是政府是越位、错位和缺位并存,政府手太多、太长、太闲不住,总体上是市场失灵,所以得"简政放权",更强调市场的决定作用。


从纵向看,西方经济学中的政府-市场关系,也是此一时彼一时,几百年来走过了"干预-自由-干预--自由-干预"的反复过程。中国也是如此,1949年前的民国经济相对自由,建国后近30年是政府控制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后又逐步迈向经济自由。我国改革开放中没有偏信"最好的政府是管得最少的政府",而是有为有限、发挥更好作用的政府,主要学习新加坡模式,走的是东亚模式的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可见,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大小,首先是循实践需要而来,而非按教条与理念而来。(可参考笔者的《经济学的中道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开放与改革


中国绝非为开放而开放,始终以国内需要为依归,以开放促进国内改革发展,切实统筹好两个大局。我国的开放总体上先于改革,1976年起主要访问发达国家的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如邓小平7次访8国、谷牧出访西欧5国。开放比改革更有现代性、导向性,因为国际对比和世界坐标,昭示了我国在世界的历史方位:中国不是天下中心,需要与世界现代化同步。从老"四化"到新"四化"再到国家治理现代化,都有显著的现代化指向,也有显著的改革导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开放带来的活力比改革还要大。闭门搞改革动力不足,行之难远;开门搞改革,视野开阔,乃国之正道。


40年来,开放与改革始终是孪生兄弟,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分也分不开。正如小平同志所言"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对内开放就是改革""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经济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也就是对外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对内开放就是改革。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不仅经济、政治, 还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开放中以发达国家为参照,人们的期待不断提升,社会需求高于现存的制度供给,倒逼政府加快制度改革。经济基础一旦变成开放的,又需要开放的上层建筑来支撑,倒推了社会生活转变、文化观念更新和行政管理改革,这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不竭动力。


事实上,国门开得有多大,改革步子就得迈多大,开放快的地区改革明显领先于开放慢的地区,改革主要从沿海向内地推开,这是中国改革的实践路径。开放型经济始终走在改革的前列,在转变观念、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和营商模式等方面都起了先导作用。外贸从审批制到登记制,外资从层层"把关"到负面清单,对外投资从种种限制到日益便利化,涉外经济体制脱胎换骨。入世后,加快国内外规则对接,全面完善开放的软件系统,不断扩大市场作用,直至起决定作用,同时还让政府更加有为、有效并有限,基本完成了市场导向的体制转轨,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据对比研究,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60条任务,70%可以通过高水平开放来推动,开放又将在改革深化中大显身手。中外历史显示,一个国家改革中处理与既得利益关系,有赎买、革命等多种方式,但我国通过开放引入外部竞争,改变很多相对价值和利益分配,促使利益集团被迫改革调整,以开放倒逼改革,开放本身成了改革,甚至比改革还重要,二者高度联动和正向反馈,让每一次大开放都推动一次大改革,这成为中国的一大发明,成为中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中道的思想方法,体现在工作上就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两点论和矛盾的对立统一。对中与外、古与今、物质与精神、开放与自主、开放与安全、市场与政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都把握好分寸,总体上拿捏有度,取长补短,不偏执一端,不过犹不及,是中西医结合的辩证施治,这在中央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时总结的"十个结合"上,也得到充分印证。


我们始终把握好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的"度",既把牢扩大开放的大方向,在关键时刻支持开放,如1984年指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92年平息姓社姓资的争论等;又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鼓励地方大胆试和闯,开放与放开、放活紧密结合,"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我们始终在自主选择中学习借鉴,"既不能因噎废食,对国外的东西一概加以拒斥,从而放慢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能对国外的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甚至以各种形式主张全盘西化",我们既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经验,如学习新加坡及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学美国的硅谷和创新、日本丰田的质量管理、学德国瑞士工匠精神等;又把开放中的负面因素,喻为飞来的"苍蝇",关好纱窗而非重新关门,保持了扩大开放的自主与安全。


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坚定不移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权衡,更加注重沿海内地两个大局,更加注重共同富裕,进行了三轮扶贫脱贫,努力实现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基尼系数持续十年稳中有降,避免了美式的民粹升温及反全球化抬头。


中国特色与世界大势


正如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五年前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当时讲中国特色占61.8%(黄金分割点)还有点心虚,现在我觉得越来越对,中国要坚持以我为主,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始终保持开放的气度和心胸,不断完善自己。综观40年的对外开放,我们既有中国特色、中国国情、社会主义之异,也有发展市场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之同,是异与同的集合,是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我们秉承中华文明的中道智慧,既不妄自尊大又不妄自菲薄,既尊重差异又认清差距,既自省自律又自信自主,既融入世界经济又突出特色优势,既保持战略定力又坚持战略进取,努力探求中国比较优势与经济全球化的有效对接点,努力探求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及其他文明的最大公约数。



我们主动对外开放而不失独立自主,主动学习西方而不照搬照抄,主动搞市场经济而不偏离社会主义,主动参与全球化而不脱离国情,主动融入世界而不迷失自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与世界大势黄金结合的成功之路,一条开放激活、放开搞活的成功之路,一条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全球化的成功之路,一条学习中追赶、赶超中创新的成功之路,一条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成功之路,一条交流互鉴、和而不同的成功之路,一条振兴中华、惠及天下的成功之路。


习近平主席刚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52次提到"开放",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共鸣。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民粹主义升温的国际环境下,对外开放越来越重要。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十九大强调对内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国正在以自身开放带动世界开放,通过共同开放做大世界市场蛋糕,促进全球共享和共同发展。下一步,我国对外开放中有三个定位需要审慎把握:一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我国人均GDP刚8800美元,当然要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同时又比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是很有影响力的大国,可能得承担更多、适度的国际责任。二是关于市场经济的定位,怎么判断?下一步怎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么增强市场活力、市场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这是我国和发达国家争议较多的问题。三是关于国际地位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定位,当前的重点是中美关系定位。如何化解零和博弈和新冷战思维,如何让"老大有舒适有体面、老二有尊严有空间",考验着中国及世界的智慧。这三个定位涉及我们将来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或前提性问题。


前40年我国开放成就伟大,民族复兴路上的后30年该如何走?有哪些新特点?值得学者们深入探究,比如,是不是利用全球人才为开放的亮点之一?在全球人才争夺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吸纳了全球技术移民的40%、著名科学家的62%、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70%和菲尔兹奖的50%以上,几乎垄断计算机科学的图灵奖。我国怎么做好引智引人?又比如,"走出去""引进来"怎么协调发展,二者也是一幅"太极图"。我们让更多企业"走出去",对全球配置资源是好事,但容易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需要慎之又慎,避免我国工业化"未'后'先'去'"、"未富先虚"。制造业和服务业也是一张"太极图",服务业比重提高很重要,制造强国建设也很重要,这两者要有一个合理的均衡点(黄金分割点)。


总之,40年对外开放成果来之不易,得之艰难失之一瞬。开放大业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是合作共赢的大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若能用活中华文明的"中道智慧",推动更高层次的开放更加合理有度,以中国开放推动世界共同开放,就可取得更大成功,让复兴之路走得更稳更实更远。


(杨正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理事)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   中庸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278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