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学术的使命与学者的担当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学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41 次 更新时间:2019-11-11 07:18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学术   学术使命   学者担当  

孙正聿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相互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学术界注重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前沿问题,注重汲取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注重以理论的方式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性进展。40年来的中国学术研究,不仅用现实活化了理论,而且用理论照亮了现实,自觉地承担起了学术研究的根本使命。中国学术承担的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迫切需要中国学者的“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使命担当。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学术的繁荣和学科的发展,取决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真诚”是学者的学术态度,“真实”是学者的学术根基,“真切”是学者的学术建树,“真理”是学者的学术追求。任何真正的学术精品,无不是以生活积累而活化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的产物;任何真正的学术大家,无不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和真实的生活积累而造就自己的学术人生。学术的使命和学者的担当,不只是具有“学术”本身的意义,而且关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要“走进世界前列”,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让中国学术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 键 词:改革开放  中国学术  学术使命  学者担当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①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回顾和总结当代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探索和展望当代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向,明确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的时代性的使命与担当,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这是中国学术界的共同关切,也是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学术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回顾”的真实内涵与“展望”的真实意义


“回顾”中国学术40年,不只是梳理和展示40年来中国学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更是总结和升华当代中国学术为自身发展所构建的新的“阶梯”和“支撑点”;“展望”中国学术的未来,不只是探索和预测中国学术的发展趋向,更是明确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总结和升华学术研究的新的“阶梯”和“支撑点”,这是“回顾”中国学术40年的真实内涵;明确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这是“展望”中国学术未来的真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从“回顾”的真实内涵和“展望”的真实意义出发,对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学术进行“回顾”和“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相互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学术界注重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前沿问题,注重汲取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注重以理论的方式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主要是在下述五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性进展:一是实现了学术研究的思想解放,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和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中解放出来,切实地展开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研究,逐步地形成了中国学术的主体性自觉;二是大量地引进、翻译和评介国外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学术著作,具体地评论和探讨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种流派和各种思潮,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提供了新鲜的和厚重的学术资源;三是持续地探索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特别是具体地研究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提供战略性的或对策性的研究成果;四是顽强地坚守经典文本和基础理论研究,阐幽发微而示之以前人所未见,拓展学术研究的方向与视野,深化学术研究的问题和课题,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五是分别地检讨和反思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教科书,以新的理念、新的内容、新的框架重构各学科的基本教材,撰写和出版了一系列具有规范性、前沿性、权威性的教科书,为新时代的学术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为世界了解“学术中的中国”提供了系统化的范本。

40年来的中国学术,无论是关于重大现实问题的战略性或对策性研究,还是关于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性或传承性研究,都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以新的问题、新的材料、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探索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大的现实问题,或者提出一系列新的概念、范畴和命题,或者赋予已有的概念、范畴和命题以新的时代性内涵,从而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阶梯”和“支撑点”。这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对具有学科规范意义的“文学”“史学”“哲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学”等进行系统反思和重新阐释,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供具有奠基意义的新理念;二是对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本问题、基本范畴、基本命题、基本原理等进行系统反思和重新阐释,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提炼出了“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三是以问题为导向,对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时代性问题进行了理论的探讨和回应,为解决人类面对的时代性问题概括出了“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四是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视野和胸怀,致力于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为各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纲领、概念框架和逻辑体系。

“展望”中国学术未来,就是在总结和升华40年来的学术研究所构成的新的“阶梯”和“支撑点”的基础上,明确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这突出地表现在:一是“展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对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时代”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根本理念的新型文明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二是“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三是“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以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主要目标,形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和优势,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展望”中国学术未来,我们会更加自觉地承担“用现实活化理论、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会更加自觉地担当“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的学术追求。


二、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


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任何重大的理论问题都源于重大的现实问题,任何重大的现实问题都蕴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揭示重大现实问题中所蕴含的重大理论问题,并以理论的方式回答现实问题,从而用理论照亮现实,把现实的理想变成理想的现实,这是学术研究的根本使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学术研究,不仅用现实活化了理论,而且用理论照亮了现实,自觉地承担起了学术研究的根本使命。

用理论照亮现实,最为根本的是用马克思主义照亮现实。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最为重大和最为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发现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最为重大和最为艰巨的理论问题莫过于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作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不仅“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而且以这“两大发现”为根基提出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伟大的社会理想,从而赋予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活动以最坚实的理想信念,赋予世界性的社会主义运动以最实的理论支撑,赋予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以规律性的道路指引。离开马克思主义,当代人类就无法形成真实而远大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诉求,就会失去凝聚共识和走向未来的理论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不仅使中国从“站起来”走向了“富起来”和“强起来”,而且为解决当代人类问题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当代中国学术的历史使命,首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去洞察现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研究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从而真正地承担起“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用现实活化理论,用理论照亮现实,其聚焦点是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所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其核心点是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根本理念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理念。正是在这一根本理念引领下,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而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从而使“站起来”的中国走向了“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也正是在这一根本理念的引领下,当代中国的理论界、学术界,以“发展”为问题导向,不断地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为中国“富起来”和“强起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包括富裕的物质生活对生理需要的满足,又包括充实的精神生活对心理需要的满足,还包括和谐的社会生活对伦理需要的满足,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这是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中国学术的根本指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它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就在于它汇集了“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就在于它把人民关切的时代性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就在于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研究的根本性的价值诉求。沿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道路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学术所承担的历史使命,首要的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以各个学科的专业化、系统化的学术研究,深入地阐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根本理念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的不是现成的教条,社会主义也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②这四个“不是”,为中国学术界深刻理解和阐释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重大的理论任务,要求中国学术界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不断深入地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作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巩固和加强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历史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也是学术研究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繁荣社会主义的哲学社会科学,用学术研究成果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必须着力研究价值观问题。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价值理想与个人的价值期待、社会的价值规范与个人的价值认同、社会的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以“标准”与“选择”为核心范畴的价值观冲突。“我们到底要什么”与“我到底要什么”的对立统一,为当代中国的学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现实问题和重大的理论问题。“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这就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中,着力地阐发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们的理想信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传统及其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中,着力探索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传承和发扬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这就需要我们面对当代世界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着力研究当代的价值观冲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思想力,不断地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


三、发思想之先声的学者担当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深化地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这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面向中国与世界的现实,以阐幽发微的态度面向古今中外的“文本”,以批判反思的自觉面向学术探索的“自我”,实事求是地研究全部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二是从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中解放出来,切实地改变“原理加实例”的论证方式和“散漫的整体性”的叙述方式,注重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以“有理”“讲理”的方式撰写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三是从僵死枯燥的话语方式中解放出来,切实地改变把理论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空洞的说教”的学风和文风,追求学术著述的深刻、厚重和优雅,赋予各学科的概念、范畴、命题以新的时代内涵;四是从学术研究的“无我”状态中解放出来,不断地强化中国学术和中国学者的主体性,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捕捉、提炼和探索时代性的重大问题,为中国学者“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创造了令人鼓舞的学术氛围。

学者的学术研究是艰难的探索活动,首先要有志存高远的“大气”、真诚求索的“正气”、敢于创新的“勇气”。“大气”,就是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博大的人文情怀和敏锐的问题意识,有高尚的品格和品位、高远的志向和追求、高明的眼光和思想。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问题是时代的呼声。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去直面现实,这是学者最为根本的“大气”。“正气”,就是有端正的学风和文风,不投机取巧,不哗众取宠,不趋炎媚俗,老老实实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学者之间,应当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学问上相互欣赏,在学术上相互批评,既不以评论之名而“捧杀”他人,又不以商榷之名“棒杀”他人,更不以沉默态度“抹杀”他人,而以浩然之气相互砥砺,共同推进学术的繁荣。“勇气”,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对假设质疑,向前提挑战,反对人们对流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以辩证的、反思的、批判的精神去实现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理念创新。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大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又产生了一大批名家大师,为当代中国学者树立了学术研究的典范。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中国的许多学者在不同的程度上存在着“三不足”:学术不足,学养不足,学理不足。一是学术不足,缺乏长期的、艰苦的、系统的、专业的学术培养和训练,缺乏对学术的应有的敬畏和追求,尚未形成志于斯和乐于斯的学术自觉;二是学养不足,缺乏广博的、深厚的知识背景,缺乏开阔的、深刻的学术视野,尚未形成捕捉、发现和研究问题的贯通古今中外的概念框架和人文修养;三是学理不足,缺乏“钻进去”而又“跳出来”的抽象力、概括力和洞察力,缺乏学术研究的方法论自觉,难以在学术研究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和“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弥补学术研究中的“三不足”,首先需要强化“四个真字”:一是“真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有一种“咬住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追求,真正把道理想透彻,把思想讲明白;二是“真实”,要有一种“滴水穿石的积累”,忙别人之所闲,闲别人之所忙,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致力于钻研,不屑于钻营,“十年磨一剑”,攀登思想、理论、学术的高峰;三是“真切”,要有一种“举重若轻的洞见”,“平常心”而“异常思”,看出人家的好处,发现人家的问题,悟出自家的思想,形成具有启发性和震撼力的创新之见;四是“真理”,要有一种“剥茧抽丝的论证”,注重“基本理念概念化”,诉诸“逻辑环节必然性”,撞击人的理论思维,变革人的思想观念,塑造和引领新的时代精神。对于学术研究来说,“真诚”是学者的学术态度,“真实”是学者的学术根基,“真切”是学者的学术建树,“真理”是学者的学术追求。学术研究的“四个真字”,对于研究学术的学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真实”的学术研究,离不开厚重的“三个积累”:一是文献积累,得道于心;二是思想积累,发明于心;三是生活积累,活化于心。在学者的学术研究中,这三个积累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首先是文献积累。学术是人类文明的总结、积淀和升华,学术研究是以“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为基础的,是以前人的学术成果为深入探索的“阶梯”和“支撑点”的,任何一个有成就的学者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研读经典是学术研究的首要前提。其次是思想积累。在学术研究中,文献积累只是思想积累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自觉的思想积累才能形成学者自己的独立思想。不囿于成见,不人云亦云,不回避问题,不故步自封,在思想上跟自己“较真”“较劲”,不断地凝练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才能形成系统化的具有创新性的思想理论。再次是生活积累。能否从文献积累中“得道于心”,能否在思想积累中“发明于心”,取决于能否以生活积累而“活化于心”。缺乏深厚的和深刻的生活积累,缺乏对问题的真实的和真切的生命体验,就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即使是著作等“身”,也难以是著作等“心”。任何真正的学术精品,无不是以生活积累而活化文献积累和思想积累的产物;任何真正的学术大家,无不是以真切的生命体验和真实的生活积累而造就自己的学术人生。

学者是人格化的学术。学术的繁荣和学科的发展,取决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中国高校正在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所谓的“一流大学”,其首要标志是有众多的“一流学科”;所谓的“一流学科”,其主要标志是有一流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一流的学术团队、一流的研究纲领和一流的研究课题、一流的研究能力和一流的研究成果。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有一流的学术领军人物和一流的学术团队,也就是有一流的研究主体。只有研究主体是“一流”的,才能形成一流的研究纲领并提出和承担一流的研究课题,才能形成一流的研究能力并产出一流的研究成果,才能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学术承担的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迫切需要中国学者的“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使命担当。


四、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学术的使命和学者的担当,不只是具有“学术”本身的意义,而且关乎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兴衰。人类文明史表明,“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了新时代,要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要“走在世界前列”,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让中国学术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从根本上说,就要建设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既要以“不忘本来”为坚实根基,又要以“吸收外来”为重要资源,更要以“面向未来”为学术追求。“本来”就是我们坚守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继承的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学术就无法从历史发展规律去研究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变革;离开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中国学术就无法形成最深厚、最深沉的文化自信,就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坚守马克思主义和继承中华文明的优秀文化,中国学术才有主体性的坚实根基。“主体性”与“原创性”在学术研究中是相互支撑的,没有主体性就难以有真正的原创性,没有原创性也难以有真实的主体性。“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发现、提出和探索重大的理论问题,又以重大的理论问题回应、深化和破解重大的现实问题,这是理论研究的真实内容,也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

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中国学术就要研究和回答时代性的重大问题。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空前的普遍性和深刻性改变着当代世界。以当代人类实践活动所构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当代科学技术革命所构成的世界图景,以当代社会生活为基础所形成的当代社会思潮,以当代社会思潮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理论思潮,既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挑战意义的重大问题,也为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开拓了研究的视野、深化了研究的课题。在当代人类所面对的时代性课题中,人类选择什么样的文明形态,各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每个个体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构成当今世界的最为根本的时代性课题。从时代的和世界的视野看,当代中国所面对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问题,而且是中国所面对的世界性的和时代性的问题;当代中国所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是中国所开拓的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道路;当代中国所积累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并不仅仅是中国自己的建设经验,而且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时代性的重大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当代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对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世界就要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世界就会知道“学术中的中国”。

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要占据理论思维的制高点。“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不只是从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教条主义的研究方式和僵化枯燥的话语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且在理论思维上不断深入地改变了以素朴实在论为代表的直观反映论的思维方式、以机械决定论为代表的线性因果论的思维方式、以抽象实体论为代表的本质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探索重大的现实问题和重大的理论问题的“问题导向”,不断地提升了捕捉和把握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洞察力、分析和提炼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答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理论思想力。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为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概念、范畴、命题以新的时代性内涵,奠定了坚实的主体性基础。

“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学术,为自身的发展构建了新的“阶梯”和“支撑点”,逐步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正在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觉地承担起用理论照亮现实的学术使命,自觉地承担起发思想之先声的学者担当,中国学术就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释:

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823/c64094-30245264.html。

②《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5/c64094-29966415.html。



    进入专题: 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国学术   学术使命   学者担当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93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社会科学战线》 2018年11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