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说乡土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72 次 更新时间:2016-03-20 20:21

进入专题: 乡土教育  

潘光旦 (进入专栏)  


近代教育下的青年,对于纵横上下多少万年的历史,不难取得一知半解,而于大学青年,对于这全部历史与环境里的某些部分,可能还了解得相当详细,前途如果成一个专家的话,他可能知道得比谁都彻底。但我们如果问他,人是什么一回事,他自己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家世来历如何,他的高曾祖父母以至于母党的前辈,是些什么人,他从小生长的家乡最初是怎样开拓的,后来有些什么重要的变迁, 出过什么重要的人才,对一省一国有过什么文化上的贡献,本乡的地形地质如何,山川的脉络如何,有何名胜古迹,有何特别的自然或人工的产物——他可以瞠目咋舌不知所对。我曾经向不少的青年提出过这一类的问题,真正答复得有些要领的可以说十无一二, 这不是很奇特么?个人家世除外后,其余的问题都属于所谓乡土教育的范围。

乡土教育可以有许多很显明的贡献。第一点贡献是从本末宾主的原则来的,良好的公民要由教育产生,但目前流行的教育,即使办得极好,所能造成的公民是多少有些不着边际的,没有重心的, “满天飞”的,找不到据点或支点的。例如若干大都会,造成了历年来都鄙与城乡之间那种头重脚轻的不健全的形势。一部分古代的眼光认为这形势是对的,据说这是一种“强本弱末”之计,不但加以欢迎,并且还要运用了政治力量强制的促其实现,例如汉代几次的把豪强富户移徙到京师和附近的陵寝地带。但近代的需要不同了。民主政治的基本看法之一应该是,民是本,政府是末,地方是本, 中央是末,而就中国比较特殊的情况说,我们还不妨添上,乡村是本,市是末,农是本,工商终究是末。

第二种贡献是乡土教育比较的最脚踏实地,正因为乡土教材的性质最是脚踏实地。近代教育最注重科学方法,凡事要青年学子躬自观察,躬自体验,在自然科学一方面,这种观察与实验的一般的机会当然是有的。但在史地一方面,特别是比较狭义的史地,其注意所及既始终是一般的,即,不是通国的,就是世界的,其所用的题材势必是十之八九限于现成的书本与图表,而躬自观察与体验的机会十不一二。中国教育一向专重书本,青年“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至今依然大有人在;在自然科学教材与教法尚未能充实的今日,要改革此种习惯,我认为最良好与现成的途径是中小学时代充分注意到乡土的史地教材与教法。

从对于乡土的认识,我们就进到对于乡土的爱好,这便是第三点贡献。中国人对于乡土,是一向具有极大的同情的,所谓桑梓之情或扮榆之情的即是。我们的问题决不在此种爱好的太少,而在太多,与太滥,太不分皂白,而其原因正是认识不够,或不够客观;不够客观的认识所产生的爱好必然是盲目的,是感伤主义的,和母亲的溺爱,与情人眼里的出西施,属于同一范畴。这种盲目的爱好在社会生活上曾经发生许多不良好的影响, 在政治上造成不少的弊病,在推行法治时成为有力的障碍,是谁都知道的。而凡百弊病的症结所在,总不外一个私字。如今要在这方面“八厶为公”,除了适当的乡土教育而外,我认为没有第二条路。乡土教育教每一个对自己的乡土有客观的认识以后,能够进而和别人的乡土作客观的比较以后,他的爱好也就容易成为有条件的、有制裁的、有分寸的,而不是一味的盲目的了。《诗经》上说,“惟桑与梓,必恭敬止”,具有恭敬的态度的爱好是有距离的爱好,是能明能远的爱好,乡土教育所要栽培的就是这种情绪。

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情绪,他才不至于轻去其乡,这又是乡土教育的第四点贡献了。无论就任何人的故乡说起,值得留恋的地方正多,问题是在他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我们没有把家乡情形,包括广狭义的史地在内,充分的介绍给他,让他观察、鉴赏,让他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觉得前途值得继续观察研究的是些什么现象,值得维持兴革的是些什么事业,值得探讨解决的又是些什么问题,这又是回到乡土教育的话了。如今乡土教育既不存在,则此种印象无从取得。及其为就学就业而暂时寄寓地方,他对于家乡的问题事物,也就不会再有心存目想的机缘,家乡对他也再无吸引的能力。约言之,就地方福利而论,地方中小学不能运用乡土教材的结果,是断送了人才,驱逐了人才,决不是造就了人才,保养了人才。此种忘本而不健全的教育愈发达, 则驱逐出境的人才越多,而地方的秩序与福利愈不堪问。

所以这就是我们的结论了:要纠正目前头重脚轻,末强本弱的大病,而企求每一个国民得所位育, 地方得所位育,以至于通国得所位育,很大的一部分的工作应从乡土教育入手。


本文节选自其《政学罪言》,观察社1948年版。


进入 潘光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乡土教育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学人与经典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356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