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福东:为何台湾人读研究生的越来越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1 次 更新时间:2015-03-29 01:10

进入专题: 台湾人   读研究生  

韩福东  

大学研究所报名热季刚过。不出意外地,各校报名人数一如往年,普遍呈现下滑态势,就连所谓的「顶尖大学」也无法倖免,据联合报统计,台、政、交大的报名人数,和去年相比,少了400到1000人之谱,和10年前相比,报名人数则是腰斩。

在近年,大学的招生问题已是老生常谈,而我们的社会对这问题,也已有了个制式的回答:少子化。在我看来,这种看似合理的推论,不但与事实有所出入,徒然将问题推给无可改变的「大势所趋」,反而掩盖了我们所面对的真切危机。

一个最简单而基本的事实是,研究所的报考主力来自大学毕业生,那在过去10年间,台湾的大学生,究竟是减少还增加呢?依照教育部的统计,从92学年度到102学年度的10年间,台湾大学生的人数,从83.8万增加到103.6万,增幅为23.6%。这当中,除了102学年度比101学年度少了两千人,其他的年份大学生人数都是成长的。

这也就是说,潜在「符合资格」报考研究所的人数根本还在增加当中,和少子化没有任何关系。台湾的大学生不读台湾的研究所,难道都是出国留学去了嘛?这也与教育部统计结果并不相符,台湾赴欧美各主要国家的留学生人数,同样也呈现下跌的态势,仅少数国家有微幅的成长。

10年间顶尖大学研究所报名腰斩,这些大学的人文与社会学科报考人数则是频频破底。在一位学界先进口中,是台湾最佳研究所的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报名人数从94学年度的75人,下滑到104学年度的5人,跌幅93%;清华大学的台文所,10年间报名人数从63人下滑到13人,跌幅79.3%;政治大学的传播学院照理说应为该校的招牌系所,将过去新闻、广电与广告整合为传播硕士学位学程,今年也仅有208人报名,仅及10年前1028人报名的两成;自诩为台湾大学龙头的台大也好不到哪裡去,大学部竞争非常激烈的外文系,研究所报名人数从134人跌到34人,音乐学研究所则由52人缩减到只剩10人。人文与社会学科研究所报名人数的巨幅萎缩,不但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的趋势并不相符,平均跌幅也远大于总体研究所的报名人数。

这事的严重性在于,当连台湾的顶尖大学研究所都面临了报名人数低于招生人数的窘境(还得加上考生重複报考同类多所研究所、考上没来念、以及报名了根本没来考等情况),这已不光是研究生素质良秀与否的问题(很多研究所为了生存,恐怕即便知道考生并不合适,还是得勉强收进来),而是整个该领域研究在台湾的存亡问题。

在这10年间,差不多也就是我们的高教发展,宣称以追求国际一流为目标,以五年五百亿补助重点大学的同一时期。而我们的教育主管机关和拿到补助款的大学,自然也不忘宣传这样的大学走向与补助方式,如何提升了台湾的大学竞争力,而这类的宣传,又以国际大学排名提升了多少为主要的依据。

但讽刺的是,如此的顶尖大学,对台湾大学生的吸引力却是与日俱降,台湾的大学生毕业生为这样大学走向投了否定票。照理说,大学越「顶尖」,研究所的吸引力应该高过大学部才对,因为前瞻性的研究,对研究生的帮助远大于大学生,大学生需要的,是基础而质优的教学活动。大学生数量没减少,不是因为大学的「顶尖化」对他们有所助益,而是家长、学生、以及我们的社会普遍地认知到,没有一张大学文凭,中产阶级或准中产阶级式的生活将是遥不可及,因此不管台湾的大学变成什麽模样,对无力远走他乡留学的人来说,他们是没有选择地不得不读,但是研究所,那就未必是如此了。

那麽,我们该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呢?我前面就说了,别再以少子化为藉口了。真正的问题,是在台湾的教育主管机关的主导下,我们的大学体制对公众许了一个无法兑现的承诺:大学越「顶尖」,学生就越有竞争力,未来就越有出路。

但这麽10年下来,不管是学生、家长、大学从业人员或是产业界的主观感知,或是各种客观数据所显示的,这两者要不是没关系,就是关系非常薄弱,但是没有几个人敢于戳破这个谎言。

与台湾现实脱节的国际期刊论文,为何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没有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原本,为知识而知识,或是对现实採取批判的立场,也是大学重要的功能之一,不可偏废。但是我们的教育机构,在过去一、二十年间,型塑了一种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主流氛围:「有用」的大学课程与系所才值得存在,然后我们又假装,大学之「顶尖」,确乎是对学生有用的。因而我们也经常可以在各大顶尖大学的网站,看到诸多基础学科系所的网站,煞有介事地条列念了该研究所可能有的美好出路。

为何大家不念这些研究所了,根本的原因在于,经过这麽些年,大学毕业生也变聪明了,他们知道这些许诺,终将是不会兑现的谎言──真实社会已经年复一年地证明,耗费大把青春念这些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研究所,对他们找到一个好工作、薪水高一点的工作帮助非常有限。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认为这是这些顶大系所的错,真正错误的,是我们的大学体制,创造出这些错误的期待。顶尖的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本来就无法保证学生能有对等顶尖的出路。唯一能提升这类系所毕业生出路的,是国家对文化、艺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视,并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在产业面,则是要促进产业转型,提高创新、高附加价值产业的比重。但很显然的,台湾在这些面向上的进展与转型相当迟缓。

台湾的人文与社会学科要自救,在我看来,就是要从这无法兑现的谎言中跳脱出来,不要再去硬凹,从事社会批判对学生的未来出路有何帮助,而是要找回学生对知识的追求有真诚的热爱、对社会改革有诚挚的热情,这才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应该走的路。

假的市场性,终究要被市场所淘汰,现在看清这一点还不算太晚。10年前,当这些假的市场性期待还不存在的时候,这些研究所还顶热门的,不是吗?

(本文原载于「独立评论@天下」)

    进入专题: 台湾人   读研究生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90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台湾独立评论,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