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余:提高城市吸引力有赖政府深度转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1 次 更新时间:2013-02-28 19:35

进入专题: 城市   政府   转型  

阮思余  

春节过后企业招工情况直接反映的就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大小。于是,如何提高城市的吸引力,也就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而转型升级首先需要的也是政府自身转型。通过这种转型,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的吸引力。问题在于,为了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满足转型升级的需要,如何实现政府转型?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转型必须是深度转型,而不是浅层次的转型。今天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在谈转型,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做表面文章。深度转型的极其罕见。

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的《改革政府》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受顾客驱使的政府,而不是受官僚阶层左右的政府。也就是说,要尽量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单向度地满足官僚阶层的需要。当然,这里的顾客不是市场行为中的顾客,而是政府治理所面对的各种对象,包括本地人,外地人。对于东莞来说,政府治理不仅要考虑本地人,还要考虑大量的外地人,所谓的新莞人。如果说现有的政府仍然是一个以官僚阶层为主、以官僚阶层的意志为导向的政府的话,那么,政府转型的方向就是要从一个官僚政府转变为一个受顾客驱使、充分尊重顾客意志、尽量满足顾客需求的政府。如果政府不能充分满足这些新莞人的需求,那么,东莞城市的吸引力将大大下降。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做些分析:

首先,要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就必须遵循城市化发展的逻辑。要将政府自身的转型置于城市化这一背景来考量。城市化过程中,不少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大量涌入的外地人的治理问题。在企业招工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难题的同时,政府就不能不重点考虑这些外地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政府必须要在治理本地人与外地人之间寻求平衡,尤其是要为外地人的发展提供越来越便捷、实惠、到位、人性化、无差异的服务。这就要求必须实现两种转型:一是从官僚制政府到受顾客驱使的政府的转型,二是从单纯服务本地人到同步服务本地人和外地人、尤为重视外地人的转型。

其次,要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官僚制。传统的官僚制早已遭受诟弊:恣意傲慢,官僚作风;活力不足,创新有限;严格的等级制,缺乏人性化。诸如此类的表述都是人们经常用来形容官僚制的语词,而这种官僚制又总是令人难以接受、无法忍受。如果说民主政府是为其公民、选民服务而存在的话,那么威权政府、专制政府则是为其官僚、特权人物而存在。人们在同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最深、极为不满的一点就是,难以遏制、难以监管,而且在不断膨胀的正是上述官僚阶层的种种不良作风。实际上,人们非常期望受到政府、官僚阶层的重视。最理想的就是,能够享受到像顾客一样的尊重。实际上,对于大量的外地人,比如新莞人来说,他们最希望的首先倒不是像顾客一样受到尊重,而是能够享受到像本地人一样的尊重。至少我在这个城市要有尊严地工作、有尊严地活着。作为这个城市的建设者、参与者,我应该能够分享这个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

再次,要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公共服务。传统的公共服务往往只是有利于官僚阶层、本地人。如何在保障本地人的同时,让公共服务惠及更多的人,尤其是外地人,这是改变公共服务所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传统的政府只是以一种规格、一种模式来为本地人提供服务的时代已经终结。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给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必须要考虑的公共服务的问题随之增多:如何适时更新公共服务的内容,而不总是停留于原有的服务水准;如何提供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大众化、千人一面的公共服务;如何提供专门针对外地人置业、小孩读书等公共服务。简言之,必须能够让外地人感受到地方政府真的是在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可受益、可分享、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比如,积分入学、免费分享当地公共文化设施等。

总之,要提高城市的吸引力,政府自身的深度转型是关键。既要突破传统的官僚制,又要在公共服务上大做文章。一方面,政府必须提供外地人与本地人尽量无差别、同质化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自身必须立足于本地的现实,提供适合本地、有特色的公共服务。不过,如果没有政府的深度转型,要实现这一切恐怕也非易事。

    进入专题: 城市   政府   转型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1628.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