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达:解构是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49 次 更新时间:2004-11-03 16:32

进入专题: 德里达  

德里达   邱德亮译  

1992年6月20日在一个未发表的访谈录音中,德希达以非常清楚地口语回答这个问题:

《解构》这一词,不应该以柝解(dessoudre)或摧毁(détruire)之意来理解,而是去分析形塑我们思考的论述元素和分析长期沉淀的哲学论述结构。这种东西存在于语言、存于西方文化,存在于那些界定我们归属于这个哲学史的整体。

《解构》这个字在法文早已存在,只不过很少使用。一开始我用来翻译一个海德格提到的字,「破坏」(destruction),另一个则是弗洛依德所提到的「分解」(dissociation)。但是,很快也很自然地,我试着指出在此同样一个字之下,我称之为「解构」的,并非简单海德格式的或弗洛依德式的。我花了不少的功夫解释某种欠弗洛依德和海德格的债,也同时表明某种我称之为解构的转变。

对我来说,若不重新放回原来的脉络,我无法解释什么是解构。当我以这个字致力于我的工作时,正值结构主义当道之际。解构也是相对于结构主义,采取我的位置。另一方面,在此同时也是语言科学,特别是语言学,所谓「一切都是语言」当道之际。

就在此时,我指的是六O年代,开始构思解构成某种…我不想说是反结构主义者,但不管如何,与结构主义划清界线并质疑语言的权威。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都很惊讶也很愤怒人们常常将解构…怎么说呢?和一种「全语言主义」(omnilinguistisme)相提并论,和一种「泛语言主义」(panlinguistisme)对同看待,将它看作一种「泛文本主义」(pentextualisme) 。解构的开始正是相反。我是从质疑语言学、语言和话语中心主义(logocentrisme)开始的。因此,我所有思考工作的开始而且继续在争议语言学做为参考基点,争议语言与「话语中心主义」(这个我一再重复,反复推敲的字)之权威。人们怎么会如此频繁地指控解构是一种认为只有语言,只有(狭义的)文本,不顾真实的思想?这很明显地全完是不可救药的曲解。

我并没有放弃过「解构」这个字,因为此字意谓着一种记忆我们所处哲学史的必要性,以及其再连接与合并(remembrance)的必要性,却不脱离这个历史。而且,我也很早就区分clôture(栅栏/关闭/闭幕)与fin(终结/停止/止境)。此在重点在标示出哲学史的clôture,不是指整体而言的形上学 -我从来都不相信有一种形上学;这也是常有的偏见…。有一个形上学的想法其实就是一个形式学的偏见。在这种形上学里本身就有其历史与断裂。讨论哲学史的clôture并不意谓这历史就已经结束了。

因此,解构,解构经验就处在clôture和fin之间,处在哲学的再确定之中,同时又像对哲学本身质问的打开一个开口。从这观点看来,解构并非单纯的一个哲学,亦非论点的总合,甚至不是海德格意义下的存有(Etre)问题。在某种意义来说,它什么都不是。它不能成为一种学科或方法。人们经常将介绍成一种方法,或将它转化成方法,有其整体的规则和程序可以教导等等。

这不是一种技术,有其规范与程序。当然,在解构风格的提问方法上,可以有一些规则性。就这观点来看,我想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教学,以此可以有学科的效果等等。但是,就其原则本身而言,解构不是一种方法。我曾经试图质问自己,它是不是可以是一种方法,希腊意义,笛卡儿意义或黑格尔意义下的方法。然而,解构不是一种方法论,也就是说规则的应用。

如果要我赋予解构一种经济式,简洁式描述的话,我会把它当作关于「是什么?…」(qu\\\'est-ce que ?...)这个问题起源和其限制的一种思考,这个支配整个哲学历史的问题。当每一次试着思考「是什么?…」的可能性,以这种问题形式提出问题,或在某种语言,某种传统里,质问这种语言的必要性等等,我们都在这个时候,在某种层度顺从于「是什么?…」这个问题。

这正是解构的差异,它实际上是一种对所有比一个疑问更多的疑问。因此,我一直都迟疑使用这个字。它针对「是什么?…」这个控制西方历史的问题,也控制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到海德格,也就是说,几乎全部西方哲学。从此观点看来,我们不再有任何权利要求一个人回筨「你是什么?」(qu\\\'est-ce que tu es?),「这是什么?」(qu\\\'est-ce que c\\\'est?),这种平常问问题的形式。

译自《法国世界报》(Le Monde)德希达纪念特刊,2004/10/12

    进入专题: 德里达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52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