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14 次 更新时间:2009-07-09 14:53

进入专题: 政协  

房宁 (进入专栏)  

政党在现代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政党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决定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国家历史和国情的深刻影响和制约。政党制度体现了整体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并与之相适应协调。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

中国是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国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仅使中国人民有了在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而且使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祖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而团结一致地不懈奋斗。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条件和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产生于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斗争和实践探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一整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近代以来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转向了新型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为依据,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产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人民的历史选择,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领导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核心力量和根本保证。因此,共产党领导必须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的合作,是由我国历史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从实际出发创立的。在这个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和各民主党派是友党合作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方面爱国人士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重大事务以及群众生活等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充分发扬民主,协商达成共识,集思广益,互相监督,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人民政协是实现上述职能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政党制度不仅从本质上区别与西方国家的“ 两党制” 和“ 多党制”,而且从形式上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的这种政党制度,它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我国的这种政党制度和政党政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执政、参政和议政,而不是由资本决定的政治分赃,党派分肥。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共十四大把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对宪法的修改,并在宪法序言中确认了这一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 我国的多党合作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点在于,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反映各方面的要求和意见,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又能集中实现统一的治理,提高办事效率既能防止一党专政缺乏监督的弊病,又能避免多党纷争、互相倾轧造成的政治混乱和低效。人民政协作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形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责,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已经发展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活出现利益多元化的现象,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社会矛盾大量增加。如何调节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大问题。人民政协的特殊重要功能将使它成为预警、调节、化解某些社会矛盾的、有效的安全阀,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发挥人民政协重要作用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不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就谈不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党的领导,不坚持党的领导,就实现不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两条道理,都是经过历史和实践反复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则。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最新概括,对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人民政协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下,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坚持这一优点和优势,是亿万中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生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在这个根本保证的基础上,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我国参政党与执政党合作机制的基础,也是人民政协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如果放弃了这个原则,偏离了这个方向,那我国的人民政协制度就会蜕化成为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成为强势社会集团争权夺利的工具。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动摇。如果动摇了,不仅人民政协的建设会受到损害,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会遇到困难,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会受到损害。

在人民政协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政治协商是实现这种领导的重要民主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协商形式、内容、程序不断完善,使党的领导在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中得到加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极其艰巨繁重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包括人民政协在内的各项相关制度,创造有利条件,广纳各方贤才,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切实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同时,加强人民政协的制度和机制建设,使民主监督的机制更加健全、程序更加规范、成效更加显著,使人民政协的监督功能成为我国各种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党内监督、人大监督、人民政协监督、法律监督等结合起来,对党的重大决策、党组织的某些活动、党员的某些言论和行为,提出建议和批评,进行监督制约。

我们强调加强人民政协的建设,并不是要模仿西方的议会制度,而是加强和推进中国特色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这个加强和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这是人民政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的保证。因为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在中国,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也就更谈不上人民民主。因此,必须要坚持和完善包括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坚持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在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同时,也还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制度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所以,我们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此,有必要以科学的态度有分析有鉴别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包括西方民主政治可以为我所用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但前提是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主要依靠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否则,就势必导致迷失方向、南辕北辙,断送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和前途。

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符合中国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探索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进程的重大的理论与制度创新。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由中国的特殊历史和国情决定的,是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参政党将继续坚持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发展,不断研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和创造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机制新方式,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

来源: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刊

进入 房宁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886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