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旭:浅析“网络民族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65 次 更新时间:2008-08-04 21:55

进入专题: 网络民族主义  

吴旭 (进入专栏)  

我期待现存的民族国家,将会像樟脑球从固体直接挥发成气体一样,在某种世界性的网络政权统领全球政治之前,消散得无影无踪而不用经历那段稠滞阻障、无计可施的乱摊子。

——尼可拉斯•内格罗庞蒂 Nicholas Negroponte [1]

加拿大社会学家马绍尔•麦克卢恩 (Marshall McLuhan) 虽不是历史上第一个技术决定论者, 但他绝对是20世纪为传播技术革命而全球奔走宣讲的最著名发言人之一。早在1964年,他就预见到新出现的广播电子媒体和电子技术,将会极大限度地强化和扩展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人群集合的社会,在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功能,就像是“一次突然的核内爆”。而根据麦克卢恩的描述,人类征服电子技术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 “全球将只不过是一个村落”。[2] 40多年过去了, 麦克卢恩教授的 “地球村” 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绝大多数与麦克卢恩同时代的大众传播学者,都是从社会学(比如查尔斯•库里 Charles Cooley 和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sfeld),或是心理学(比如卡尔•霍夫兰德 Carl Hovland, 哈罗德•拉斯维尔 Harold Lasswell, 和科特•列文 Kurt Lewin) 起家, 而麦克卢恩是加拿大一个英语言文学的教授。 这一学术背景决定了他头脑中的参照系和擅用比喻的写作手法。比如,他把电报比作是“社会荷尔蒙”,广播是“部落的鼓声”,电视则是“腼腆的巨人”。但是,在麦克卢恩所有的类比中,知名度最高、影响力也最大的是他那本经典著作《理解媒体》中第一章的标题:“媒介就是信息”。[3]根据他的分析,一种媒体传播技术本身所特有的功能和形态,比这种媒体上面所登载的消息,对一个社会的心理和结构有更大的影响塑造力。正如他申明的,“传播技术的影响不是体现在舆论或者概念的层面,而是在潜移默化之中、以无可阻挡的力量改变着人们感官的合成比例和思维模式”。[4]

举例来说,16世纪从欧洲发展起来的平面印刷技术,孕育促成了民族主义、工业主义、个人主义和教育改革的兴起。按麦克卢恩的理论,以上这些社会变革,并不是直接缘起于那些印刷在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而是,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印刷出版物,作为人类视觉功能的一个延伸,强化了阅读者透视比较和概括观点的能力……书籍文字的线性精准性,以及活字印刷术所保证的整齐划一的排版,是和文艺复兴时期整个文化形态和创新风格密不可分的……因为印刷出版物展现出一种可复制的精确性,从而激发出拓展人文精神的一种全新表现形态。[5]

同理,民族主义的情怀,只有当人们看到印刷出版物上标准化的、定型的、用本民族语言书写的文化符号时,才可能出现。由此看来,如果说到塑造人群整体的思维意识的功用,印刷在书中的内容,与印刷技术本身比起来,倒似乎是第二位的。所以,媒介,并不是信息传输者,而是信息本身。

当然,象麦克卢恩这样,把民族主义、个人主义、甚至是资本主义的生成都归功于媒介形态的作用,而不是媒介所传递的内容,确实显得有些夸张。但是,麦克卢恩的理论倒是触动了一块传播学研究中一直被忽略的领地:传播技术对于社会和人类心理的长期影响。16世纪开始大量印刷的书籍出版物,不仅重现了先哲们的智慧、尘封的历史,而且把一种标准划一的格式,复制生产的潜力,抽象思维的超脱,烙入了人们的脑海。同样的,20世纪中叶开始出现的电视媒体,不仅仅将越南热带丛林里的残酷战争画面直接输送到了美国家庭的起居室里,而且也以其鲜明的动态视觉效果,重塑了人们对于战争、世界和自我的理解。顺着这个逻辑,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互联网项目的主创人之一的尼可拉斯•内格罗庞蒂教授,期待着那种“老式过时的”民族国家形态,将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庞大力量面前,灰飞烟灭。10年前,他就曾信誓旦旦地预言,“民族国家的历史角色将发生巨变;就像天花疫病被根除一样,民族主义将不再有立足之地”。[6]

如果说媒体就是信息的话,那么,网络媒体带给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信息”又是什么样的呢?民族主义还有继续存在的可能吗?是否民族主义的意识和运动,会象技术决定论者所声称的那样,“是一条在甲板上翻动的濒死的鱼”吗?更关键的是,那些民族主义者又是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来传达和实现他们的理想呢?

网络民族主义作为一种“麦克卢恩式”的信息

在回顾互联网技术与民族主义的互动之前,需要简单澄清几个关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错误认知。

首先,新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指的是传播技术,而不是传播内容。促进社会进步,大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更快、更廉价、更广泛地传播;那些肮脏丑陋的信息,象极端种族主义言论,恐怖主义煽动,变态淫虐画面,同样可以日行万里,大行其道。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到的,“用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新纳粹主义言论和道德主义说教,并无本质的不同,都是可以转换成字节、数码的符号而已。

第二,新传播技术可以方便信息在人群中的共享和扩散,但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信息传递者和接受者必须拥有同样的文化背景作为“信息解码器”。虽然现在的语言识别转换技术,可以在网络上实现不同文字间的自动翻译;但是,还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把关于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文化、政治等知识,瞬间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受众的脑海里。所以,虽然说人们 “不能够不交流”,但是这种交流必须建立在同一种语言之上,并且有共同了解的文化背景作为依托。即便当人们在谈生意或学术交流时用英语作为世界语,“它也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不是身份或族群的标志。因为一个日本银行家和一个印尼商人用英语交谈,并不意味着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已经被白种化或西化了。” [8]

第三,信息超载同信息缺失一样,都是不好的 。 通过网络传输的大量“垃圾”和“噪音” ,是整体信息质量下降的表现,而并不代表信息的充足供应。除非一个信息被有兴趣的读者接收,所谓的“海量”其实也是毫无意义的。换句话说,在网络时代,信息搜集者的内在驱动力和投入程度,要比单个信息的质量和可获取性更重要。

有了以上的认知,互联网技术作为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和群众运动的潜在催化物,可以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来,它可以承担一个信息控制中枢的职能,汇总和传递与民族主义活动有关的消息资料。在那些传统媒体被政府牢牢掌控、而民族主义团体无法自由运用媒体的国家里,互联网的这个特性尤其显著。二来,互联网可以提供给民族主义者们一个组织协调平台;如果没有互联网作为沟通渠道,这些组织和活动根本没有条件存在、运作和发展。三来,互联网可以被用作是一个造作实施武器,直接满足民族主义分子的“行动性”需求。为了说明以上的观点,三个引人注目的国际事件,分别是1999年北约的科索沃战争,上世纪90年代墨西哥的查帕斯起义,和2001年中美撞机后爆发的黑客网络大战,将分别在下文中被回顾分析。

民族主义信息的处理中心

北约在1999年对于南联盟所属科索沃地区的轰炸,被称作是“第一个被互联网广泛报道、相关各方参与甚至直接在网络上拼杀的重要国际冲突”。[9]1980年,铁腕统治前共产主义国家南斯拉夫数十年的领导人约瑟夫•铁托去世。这一事件,重新开启了历来有“火药桶”之称的巴尔干地区的控制阀,各民族派别之间的沉冤旧恨开始激化爆发。当地塞尔维亚族和阿尔巴尼亚族之间就科索沃地区的争端,引入了北约的制裁和长达80多天的狂轰滥炸。虽然战争带来的依旧是悲剧和血腥,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和网络媒体的介入,彻底更新了传统的战争报道和战时宣传策略,有时候甚至使那些本来极度弱势的群体,获得了宝贵的话语权和宣传武器。[10]

回头来看,在这场发生在两个民族宿敌之间的军事冲突和网络论战中,真正的受益方是双方代表民族主义利益的集团。在战争时期,网络技术作为民族主义团体信息处理中心的功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北约轰炸之初,当所有外国记者被强行驱逐出塞族控制区以及科索沃地区之后,生活在战区的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彼此联络,并通过网络把最新战况传递到世界。那些实时的、未经删节、现场目击的个人报道,史无前例地把战争的进程毫无遮掩地呈现在所有感兴趣的网络读者面前。要感谢互联网的速度和覆盖面,一个普通网民的声音可以被成千上万的受众所接受、放大、并产生共鸣。其次,被米洛舍维奇政府压制的反政府团体,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鼓吹他们反政府、但同样带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主张。有个名字叫 “Radio B92” 的塞族电台, 就是这样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 因为一直对米洛舍维奇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持反对态度,B92电台经常被南联盟政府屏蔽或干扰。作为应对,它就“将自己转化为南联盟第一家网络服务供应商,把电台的节目通过互联网递送到外部,然后由那些在黑山地区的友情电台返播回到塞族地区,或者是被美国的CNN或是英国的BBC电台转发”。[11]在整个 战争期间,B92的网站一共吸引了超过两百万的阅读下载量和每天多达700封的电子邮件。[12]再次, 虽然米洛舍维奇政府根本无法在传统媒体的宣传战中,与北约集团所控制的国际媒体声音相抗衡,“他们却发动了一场极度高效的网络宣传战;与此相比,北约方面的反应显得过时,脱离实际,甚至不堪一击”。[13] 塞族的民族主义分子常常志愿参加对政府网站的更新工作,将新消息翻译成英文,在众多的网络聊天室里为自己的政府摇旗呐喊,并呼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塞族同胞来共抗外辱。由此可见,对于那些最矢志不渝、最倾心奉献的团体来讲,网络科技确实使他们如虎添翼。

虽然说,民族主义并不是科索沃战争期间网络上的唯一基调,但是,如果不是互联网的存在,民族主义分子和团体是决不可能打这样一场费用低廉、卓有成效、完全可控的非对称信息战的。他们的民族主义热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被无限放大。

民族主义团体的组织平台

1994年1月1日,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启动生效时,数千名墨西哥农民在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领导人马科斯的统领下,占领了齐亚巴斯省的部分城市地区。当墨西哥政府派出军队来镇压这场反北美贸易协定的起义运动时,由马科斯率领的“查帕提斯塔国民解放军”撤退到附近的热带雨林中,开始了一场长达10年之久的游击战。

对于查帕提斯塔运动的性质,很难作一个定论。它的宣传纲领似乎包罗万象,既有反抗资本主义剥削的阶级斗争学说,又有宣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本土保护主义,还加上墨西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民族主义主张。[14]但是,真正使这一运动声名远扬的是它的象征意义。 一群土生土长、原本属于低收入阶层的墨西哥农民,通过武装起义,来抗争那看似势不可挡的全球化浪潮;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恰是一个全球化的最耀眼成就----互联网以及全球信息传播技术----使得查帕提斯塔运动得遂其愿。

传播学研究大师曼纽•卡斯特尔斯(Manuel Castells) 在他的专著《身份的力量》中, 这样总结 这场运动的意义:“……对于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得查帕提斯塔起义者们可以将自己的消息和主张,快速地传布世界,从而促生出同情和支持他们的力量;以此来形成世界范围的舆论压力,使墨西哥政府无法大规模诉诸武力来镇压。” [15]

有趣的是,恰恰是全球化的网络为一场反全球化的运动,提供了存在、扩张和成功的条件。互联网无可替代的操作平台功能,在查帕提斯塔起义的各个方面,都显露无遗。比如,当绝大多数国内和国际的商业媒体都拒绝为起义的解放军发布文告时,运动的同情支持者们就将文件内容传送到多个与墨西哥事务有关的网络邮件用户群、学术会议网点、和互联网名录中。这一举动在运动中期出奇制胜,成功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场景,那就是“起义运动的指挥官兼发言人马科斯行走在丛林中,手拿移动电话,将一篇篇文告传送到互联网上”。[16] 而且,起义的指挥者们利用网络技术和在线社区,来寻求支持,鼓动民意,从而影响国际舆论。因为他们知道,墨西哥政府不敢冒世界民意的大不韪来大肆镇压,所以解放军的宣传组织者刻意来“呼唤网络中逐渐成型的跨国民意的支持,以此为条件,作为与政府在具体谈判中的杠杆和筹码”。[17] 另外,互联网的组织作用还体现在1995年由查帕提斯塔起义者呼吁组织的全民公投运动上。在参加投票的一百万选民中,有大概八万是居住在国外的墨西哥人;他们是通过互联网来参与投票的。

虽然查帕提斯塔起义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民族主义运动,但它的发展轨迹,确实展示了网络时代社会群众运动的几个重要特征。可以这样说,互联网传播技术使得那些非主流、非政府背景的意识形态运动,能够以一种看似无形、实则高效的方式来生存、发展和扩张。以此来看,互联网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信息控制中心的面目出现,而且也是一个集组织讨论、延揽人才、鼓动宣传、日常运作为一身的操作平台。

民族主义行动的执行武器

2001年4月26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发布了一个不平常的全国预警:在今后的几个星期里,源自中国的网络黑客将对美国各个政府网站发动攻击,请加紧防范。[18]与此同时,国防部五角大楼的主管官员下令,所有国防部所属网络提升警戒层级,严防中国黑客对美国军事系统网络的侵入和破坏。仅仅两天后,美国劳工部的官方网站还是被中国黑客攻克,并把原来的主页换成了在中美南海撞机中牺牲的中国飞行员王伟的祭奠照片。同样被“改头换面”的美国官方网站还有美国卫生与人口服务部(www.health.gov),美国卫生总署办公室(www.surgeongeneral.gov),等等。 [19]

当被撞伤的美国EP-3侦察机迫降在中国海南岛的军事基地,而机上24名乘员被中国有关部门 讯问核查时,美国的网络黑客率先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针对中文网站的攻击行动。两个星期后,当中美两国政府仍在围绕如何定义本次事件、如何才是恰当的道歉方式而各执一词时,成百上千名中国的网络黑客在一个新成立的网络自发组织“中国红客联盟”的旗帜下,召开了一次网络联席会议。作为对整个撞机事件以及美国布什政府蛮横处理方式的报复,“红客联盟”对整个美国官方网站宣战,并制订了相关的行动纲领和目标。从2001年5月1日到5月9日,上千个隶属于美国政府部门、军队系统、和教育系统的网站,在外来的黑客攻击下或者面目全非,或者停止服务运行。整个攻击行动的高峰出现在2001年5月4日的早晨,当成千上万个协调一致的网络服务指令蜂拥而来时,美国白宫的官方网站(www.whitehouse.gov)终于不堪重负,被迫停止了服务。根据事后公布的一份战果汇报,“中国红客联盟”宣称有大约有8万名中国的黑客参与了本次对于白宫网站的统一攻击行动。[20] 《纽约时报》的记者克雷格•史密斯 (Craig Smith)在报道这次中美黑客之间的网络冲突时,用了一个煽情的题目, “五月六日至十二日: 第一次世界黑客大战”。[21]

很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立刻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府一定是这次网络大战的幕后主谋。例如,吉姆斯•亚当斯,网络防御公司(iDefense)的首席执行官和美国国家安全机构顾问团成员,就指出,“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发起的攻势。美国黑客与中国黑客的本质不同是,中国政府惯于利用各种伪装代理来发动攻击”。 [22]很显然,亚当斯肯定没有在网络攻击前,光临中国众多的网络聊天室和有关自发行动 小组的联络站点。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不久,中国成百上千的网络聊天室里不仅充满了群情激昂的反美呼声,也遍布着对于中国政府在外交处理策略和手法上的尖锐抨击。[23]正是这种对于美国政府“蛮横无理”和中国政府“软弱无力”的双重愤慨,促成了这次高度协调一致的网络民族主义行动。

从这个发生在两个民族主义团体之间的“虚拟网络战争”中可以清晰看到,网络传播技术作为执行武器的巨大潜力。黑客组织,在高涨的民族主义激情的驱使下,把网络技术所拥有的即时互动和超越疆界的特色,转化成了一种致命的武器。散布在世界各处的网民,可以团结在一个共同的旗帜下,交流信息,协调步骤,明确目标,调整策略,发动攻击,并最终汇总战果。即便中国政府可以对发生在中国边境范围内的网络活动进行管控,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超过几百万中国留学生、五千万海外华人,可以自由行走在虚拟空间中。哪个政府又能够控制那些“虚拟存在”的民族主义活跃分子呢?以此来看,网络媒介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更是一个看不见的军队。

网络民族主义和一些反思

民族主义是一种排外的、不安分的超级意识形态。互联网虚拟空间是一个兼容并包的、活力无限的、非传统的空间存在。乍一看,仿佛令人难以置信:作为全球化完美体现的网络技术,会成为一种带有强烈民族意识形态运动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深入来看,互联网这种新型的大众传播技术与一个旧有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关联,还是发人深思的。

互联网技术,相比于其他形态的大众传播技术,具有更强大的颠覆社会秩序的力量,特别是在那些信息无法通过传统媒体自由流动的社会中,尤为如此。在这种条件下,网络沟通方式往往成为那些非主流、非政府组织进行沟通、协调和运行的唯一可行和可承受的渠道。巧合的是,在那些政治相对专制的社会中,民族主义的情绪历来就强烈。这种民族主义的呼声是如此激动人心、大行其道,连最专制残暴的统治者都不可能对其简单压制。所以,往往在那些高度发展的民主社会中,公民自然而然地运用、行使网络技术和虚拟空间所蕴含的民主职能;相对应而言,在那些处于前民主阶段的社会来说,互联网所带有的大众传播和组织职能,将更多地被用来服务于带有民族主义倾向的目的。以上所介绍的塞族B-92电台、墨西哥查帕提斯塔起义,还有中国红客组织的网络大战,都验证了这一趋势。

另外,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在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不断交往互动过程中,逐渐成型的。与所有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不同,互联网为普通的个人提供了更便宜、更便捷、更迅速的手段,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比如,人们可以直接从外国当地的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渠道,获取第一手的信息资料,只要这些媒体有公开的网站。可以想见,利用传统的媒体形态,一般的读者或观众是绝不可能直接介入到原始资料的检索搜集过程,更不用说直接与国外的受众交流,甚至发生直接冲突了。互联网一劳永逸地突破了这些跨国交流中的限制。在跨国家的互动中,网络技术使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因此,国与国的外交,也同样不再是只有职业外交官才能够染指的特殊领地了。在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时代,外交谈判不仅仅发生在外交部紧闭的大门后,而且也时时刻刻上演在每一个群情激昂的网络聊天室,论坛,甚至是网络战场上。举一个例子,“穆斯林黑客组织”和“巴基斯坦黑客俱乐部”就曾经发动一场“网络圣战”,就印度、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边境地区的领土冲突来一决雌雄”。[24]

而且,网络技术还直接促生了只在网络虚拟空间存在的民族主义团体和社区,而不必依托于任何现实的实体组织。十几年前,一个由美国地区电视台播出的对于中国的无端指责,可能不会激起任何中国方面的反应。如今,有了网络这一渠道和武器,相似的事件会立即传遍多达一亿多人的网络中文社区,也许到第二天,有关的电视新闻机构就会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抗议信件所淹没。一方面,网络传播技术使世界缩小为一个“地球村”,但另一方面,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运动,也随着网络而走向全球化了。

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哈佛大学的政治学教授, 曾经这样评价民族主义所具有的宣传力量,“任何意识形态都需要那些被调动起来的信仰者,来鼓吹它并为之献身;但很少有其他意识形态能象民族主义那样,在宣传渠道的选择上,如此资源丰富。”[25]另一个哈佛教授萨谬尔•亨廷顿, 这样精当地概括人类历史上循环往复的互动交流,“人们总在发现那些新的、但往往又是旧的自我,总在那些看似新的、但往往还是旧的旗帜下行进,而往往总是同那些新的、但往往还是老敌人拼个你死我活。”[26]换句话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但我们仍旧为那些同样的陈年琐事而争论不休。 回到本文起首时内格罗庞蒂信心满满的预言:“毫无疑问,民族国家的历史角色将发生巨变;就像天花疫病被根除一样,民族主义将不再有立足之地”。[27] 这个判断的前半部分,确确实实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后半部分,似乎还为时过早。事实是,根据现实的证据,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不仅没有消失,反而从现实的政治空间拓展到了虚拟的网络空间,并传递着麦克卢恩式的“信息”。

索引:

1. Nicholas Negroponte, Being Digital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5), 238.

2. Marshall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6th ed.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7), 3.

3.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7.

4.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18.

5. McLuhan, Understanding Media, 172.

6. Negroponte, Being Digital, 238.

7. Negroponte, Being Digital, 237.

8. 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61.

9. Jim Hall, Online Journalism: A Critical Primer (London: Plato Press, 2001), 94.

10. See for reference, Hall, Online Journalism, chap. 4.

11. Peter Ferdinand, ed. The Internet,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London & Portland, OR: Frank Cass, 2001), 14.

12. Hall, Online Journalism.

13. Hall, Online Journalism, 119.

14. Jen Couch, “Imagining Zapatismo: 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Zapatistas,” Communal/Plural 9 no.2 (2001), 243–260.

15. Manuel Castells, The Power of Identi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vol. 2) (Oxford and Malden, MA: Blackwell, 1997), 80.

16. Adrienne Russell, “The Zapatistas and Computer-Mediated Peace,” Peace Review 13 no.3 (2001), 358.

17. Russell, “The Zapatistas,” 360.

18. Elizabeth Becker, “F.B.I. Warns That Chinese May Disrupt U.S. Web Sites,” New York Times, 28 April 2001, section A, pg. 8.

19. “Chinese Hackers Invade 2 Official U.S. Web Sites,” New York Times, 29 April 2001, section A, pg. 10.

20. See a historical review written by “cong lin lie ren” (nickname), “China’s Hacker Family: The End of a Epoch.” Published by www.honkerunion.com. Retrieved online at (20 Sept. 2006).

21. Craig Smith, “May 6–12: The First World Hacker War,” New York Times, 13 May 2001, Section 4, pg. 2.

22. Elizabeth Becker, “F.B.I. Warns That Chinese.”

23. Li Xiguang, Qin Xuan, and Randolph Kluver, “Who Is Setting the Chinese Agenda? The Impact of Online Chatrooms on Party Presses in China,” In Asia.com: Asia Encounters the Internet ed. K. C. Ho, Randolph Kluver, and Kenneth C. C. Yang (London: RoutledgeCurzon, 2003), 143–158.

24. Gary Bunt, Islam in the Digital Age: E-Jihad, Online Fatwas and Cyber Islamic Environments (Sterling, VA: Pluto Press, 2003).

25. Stanley Hoffmann, “Nationalism and World Order,” in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ed. K. Goldmann, U. Hannerz, and C. Westin (London: Routledge, 2000), 198.

26. 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20.

27. Negroponte, Being Digital, 238.

进入 吴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网络民族主义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新闻学 > 传播学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73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