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飞:美国对华心理战的操作、逻辑、影响与应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74 次 更新时间:2023-11-22 10:33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心理战  

张一飞  

美国五角大楼1946年出版的《心理战大纲》将心理战定义为“使用宣传或其他具有军事属性的相似手段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的方法”。在认知域日渐成为中美战略博弈主要场域的背景下,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具体操作包括:塑造议题、攻其不备;骤施强压、关键替代;轻诺寡信、出尔反尔;恶化形象、挑拨离间;动员民众、增强弹性。该战法的底层逻辑是:通过制造意外情境,诱发对象国决策层出现心理失衡和行动错乱,进而使对象国承受物质损失、计划失败,甚至国家崩溃等物理域的严重后果。美国在对华战略与政策中实施心理战的自控能力和道德底线日益降低,这将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外交格局、美国的战略运筹和全球霸权、中美关系,乃至全球局势均造成消极影响。为有效应对美国对华心理战,中国必须拓宽心理防线、增强心理弹性;凝聚社会共识、直面客观问题;疏通传播渠道、加强国际共情;反向战术破袭、渐趋攻守平衡。

一、引言

当代大国的战略博弈主要发生在物理域、网络域与认知域三大空间之中。短期内,中美均无能力在物理或网络竞争中迅速赢得胜利,更不可能通过实力压迫和网络攻击将彼此置于政治崩溃、经济倒退或外交孤立等危险境地。因此,认知域已在事实上成为下一阶段中美博弈的关键场域。换言之,中美两国中先出现心理失衡的一方即为竞争失败一方,其认识崩溃、意志瓦解、情绪混乱等精神状态将迅速在物理域造成可视化的严重后果。有鉴于此,本文将详细考察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实际操作手法及其底层逻辑,评估该战法可能对中国、美国、中美关系与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并为中国在认知域维护国家安全、赢得对美战略主动提供相关建议。

二、美国对华心理战的操作手法

美国五角大楼 1946 年出版的《心理战大纲》(A Syllabus of Psychological Warfare)将心理战定义为“使用宣传或其他具有军事属性的相似手段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的方法”。从主体来看,美国心理战的主要参与者可分为三个层次:决策层主要包括美国对外强力部门,如国防部、海陆空军各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以及各情报机构,负责制定战略目标、提供资金支持、决定执行方案;协助、参谋层主要包括各基金会、委员会、临时办公室、大使馆、高校等机构,负责协调资源、提供建议、研判风险;执行层主要包括主要官方公开信息平台、媒体、智库、重要社会科学学者、非政府组织、军方的隐藏宣传部门等个体或组织,负责对美国心理战略手法进行情感或学理包装,并向目标人群定向传播、改造。因此,将心理战归于军事安全领域符合美国心理战参与主体的组织特征。由此定义出发,美国对中国展开的心理战操作既包括“宣传手段”,也包括“其他具有军事属性的相似手段”。

(一)塑造议题、攻其不备

一是以政治领域统筹经济、科技等非政治领域,尤其强调意识形态对其他领域的总领地位。二是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编造谎言,并给谎言赋予价值观意义,即先捏造再塑造。三是在国际公共危机中捕风捉影,从难以预防的刁钻角度抹黑污蔑中国,并将危机的严重后果与中国的政治制度或“战略阴谋”相联系。三种方式均欲打击中国制度自信,加剧中国孤立体验。

(二)骤施强压、关键替代

一是尽可能拉拢与中国利益交融较深的国家发布双边或多边反华宣言、声明、倡议,在短时间内塑造和保持普遍反华的外交态势,以求使中国对经济依赖关系和外交工作成果产生悲观情绪,进而产生妥协倾向;二是在中国形势占优的具体领域提出产品或倡议的替代方案,迫使中国承受超负荷竞争压力,并逐渐对能力优势产生自我怀疑,丧失竞争信心。

(三)轻诺寡信、出尔反尔

一是从空间来看,同时向对华政策中所涉各方作出相互矛盾的战略承诺,既寻求迫使中国“从实际出发”向美国妥协让步,又寻求以所谓“中国威胁”胁迫相关各方追随美国;二是从时间来看,先对中国作出承诺,随即打破,再以作出新的承诺修复关系,如此反复,欲使中国承受“幻想—幻灭—再幻想”的周期性心理动荡。

(四)恶化形象、挑拨离间

一是将中国某些片面的、阶段性负面数据解读为发展失败,并向企业、个人贩卖焦虑,以求造成中国社会心理压力、消极预期和负面情绪,并使之传导至政府决策;二是将中国的成功发展与其他国家的社会问题相联系,恶意制造中国向外转移发展成本、以邻为壑的假象,以求造成中国外交基本盘失稳,使中国陷于紧张、慌乱,甚至出现精神疲劳,最终对外交关系的瓦解听之任之。

(五)动员民众、增加弹性

做好心理铺垫,降低中国心理反击可能对其国内社会造成的冲击。在平时状态,美国智库、媒体便持续向国内民众灌输中国威胁论,号召全社会做好战时准备。第二,尽量将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相融合,不断提升政府社会团结,努力做到“上下同欲”。第三,投资本国短板,为提升全社会心理平衡的恢复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三、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底层逻辑

(一)美国心理战的作用对象

美国心理战的种种效果最终均将指向实施对象的政府决策层成员。一是因为既称“心理”战,其作战对象不应是抽象的、不具备个体心理特征的主权概念或官僚机构。只有具体的人或人群才有“心理”,只有针对具备“心理”的对象,“心理战”才能发挥作用。二是因为即使某些心理战操作直接针对社会大众,但要最终“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仍然需要对象国的政府决策层在战略和政策层面走向失败,并接受对抗失败的情况下,对战后关系或竞争结果进行善后处理。改变对手国家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是向其政府决策层施加压力与传递信号的必要过程而非最终目的。三是因为从美国的国内心理防御建设来看,其主要思路是平时强化社会承压能力、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团结,极端情况下尽量迟滞民众情绪向决策层传导。逆向推导可知,美国心理战攻击的标靶可能是对象国全体成员,但“靶心”却在决策层。

(二)美国心理战的根本目标和方法论原则

从根本目标来看,美国心理战旨在造成对手国家在物理域的消极变化。所谓“在与敌国的对抗中获胜”必须对应现实世界的客观结果,如果仅仅成功改变了敌国的认知、意志、情绪等心理状态,却无法将“心理的胜利”转化为“物质的胜利”,则不可视之为最终的、完全的胜利。测评心理战绩效的标准应是对象国是否出现了行动错乱,并由此造成物质损失、计划失败,甚至国家崩溃等可视化的严重后果,且只有因行动错乱所导致的物理域后果才可被视为心理战的战绩,在理性支配下符合行动计划的物质消耗,不可被视为心理战作用的后果。有观点认为,改变敌国精神状态才是心理战的根本要务,军事、经济效果仅是其可有可无的自然延伸。此类考量固然高度重视“心理”,却忽视了关于“战”的基本事实:主权国家作为一切形式战争的主体,必须对社会生产和民众生活负责,任何对抗的结果若不能转化为财富增值或生产力发展,而仅仅停留在心理快感层面,则负责运筹战争的政府很可能因无法承担战争消耗或弥补战争损失而失去社会支持,进而丧失执政合法性,走向失败和衰亡。总而言之,只知心理”而不知有“战”,则战之无益;只知“认知”而不着“物质”,则虽胜犹败。

从指导思想来看,美国心理战的方法论原则是“打破对方的心理平衡”。心理平衡是一国在物理域计划理性、行为有序的精神基础,它主要体现为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认知正确。这种平衡状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环境与行为主体的主观认知相匹配,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出现严重错位;二是行为主体对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强大适应能力,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对自我或环境的改造,消除有可能出现的主客观错位。因此,要通过心理胜利实现物质胜利,本质上是要打破对手国家的心理平衡,造成其情绪失调、意志崩溃、认知扭曲,进而使其在物理域因行动错乱而付出代价。

打破心理平衡的基本方式是将对手突然置于心理预期落空的意外情境。这种突然性与意外感必须足以使对手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调整心理预期和改变客观环境的情绪、意志和判断能力。

至此,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底层逻辑得以完整呈现:以意外情境打破心理平衡,以心理失衡引发行动错乱,以行动错乱造成物理代价。这一逻辑既可被应用于战略层面产生战略设计,也可被应用于政策层面形成政策措施,其宏观程度取决于应用范畴。

(三)美国对华心理战操作的深度考察

“塑造议题、攻其不备”旨在破坏中国的议题边界感。中国曾在诸多国际场合表达,民主人权、世界经济均不应被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这可能使美国认为,中国在主观上对政治、经济、外交等议题存在明确的逻辑分类与认知隔离,混淆、制造议题可以造成中国的思路混乱、情绪失稳。同时,美国在舆论渠道、平台具有优势,且政府、智库、媒体等舆论主体几乎没有造谣传谣的心理负担和公信力惩罚机制。因此,美国才会倾向于团结西方国家在领域差异极大的议题之间创造更深刻的舆论联系,或制造与实际情况差别极大的谎言谣言,谋求使中国陷入“匪夷所思”“不知所措”等心理状态,进而因注意力分散出现发展减速。

“骤施强压、关键替代”旨在颠覆中国对美国战略能力的客观评估。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对华实施遏制战略的霸权目的和能力极限已经形成较为清晰的感性体验,且没有因美国在各领域的极限施压而打乱自身发展节奏或出现战略躁进。这可能使美国认为,中国至今仍能保持战略定力的原因是美国及其盟友对华施压仍未触及中国心理极限,或施压周期过于漫长,使中国获得了从容准备的空间;如果美国在中国预期之外骤然施加更大压力,做到了中国意料之外的事,便可引发中国心理震荡。同时,美国具备透支外交声誉的能力和机制,并正在以非理性方式积极扩充北约功能,拉拢北约组织参与亚太事务,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整合大西洋与太平洋同盟体系的成效。因此,美国才会倾向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与中国利益交融较深的欧洲、亚洲国家拉入反华、遏华阵营,谋求使中国因外部压力“瞬间超载”而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因各部门、各地域资源挤兑出现分配机制失灵。

“轻诺寡信、出尔反尔”旨在打破中国对美国行为的稳定预期。中国基于儒家文化传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经验,推崇正确义利观,将本国政策的可预测性作为与他国长期交好的重要心理基础,也对其他国家保持基本信任。这使美国可能认为,在得到符合双边利益的理性承诺后,中国将根据诚信对等、利益合理的文化潜意识建立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正面预期。同时,美国长期奉行功利主义外交,政策反复多变且战略“留有退路”,惯于以普世道德包装本国利益;在极端情况下也会明确宣布“美国优先”,但国际社会缺少约束美国奉约守信的能力。因此,美国才会倾向于反复违背承诺内容,谋求造成中国预期落空、愤怒失智,进而在利益红线未被突破的情况下陷入意气之争,造成无谓消耗,甚至战略重心漂移。

“恶化形象、挑拨离间”旨在歪曲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治理难题。经过长时段高速发展,中国确实在社会、环境、人口、产能等方面积累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客观规律也决定了中国在经济体量与发展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将自然下降。某些国家发展遭遇困境与中国海外影响力上升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时空重叠。美国可能假设,西方国家越以所谓科学研究、现实数据、权威分析刻意误读中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他国与中国发展相关的“代价”,越能降低发展成果对中国民心士气和国际声誉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提升西方发展模式的国际合法性,进而加剧中国的心理焦虑,并恶化中国进一步发展的内外环境。同时,美国一向敌视独立探索本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大国,因为后者的成功发展可以间接证明西方发展模式不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路径,亦即间接打击了美国输出意识形态、降低霸权成本的便利性。因此,美国才会倾向于贬低对手发展成果、抹黑对手发展路径,谋求重塑内外环境对中国发展的消极认知,进而给中国进一步发展壮大、合作共赢造成障碍。

“动员民众、增强弹性”旨在做到攻中有守。美国的心理防御机制建设本质上是对三种能力的经营完善。一是能提前树立与对抗关系相匹配的最坏环境预期,使美国政府和社会对大部分突发的、不利的、反常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二是能培养社会大众养成与政府保持一致的习惯,使美国在强压重挫之中维持“上下同欲”,至少要避免社会压力过度转变为决策压力;三是能保持心理弹性,若未来突然发生意外情况,确保美国决策层可以迅速恢复心理平衡。

四、美国对华心理战的多重影响

不可否认,美国的心理战攻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造成了某些认知冲击,并增加了中国的发展成本,恶化了中国的内外环境。除精神压力和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政策执行成本外,中国为应对认知域风险而践行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所做的某些物质准备也将成为发展投资的机会成本。同时,由于美国心理战更多针对意识形态发难,对许多第三方国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中国将不得不正视因其他国家对华认知扭曲、政策突变而陷入外交孤立的巨大风险。

心理战是一种因对象国对心理失衡持续脱敏而边际收益递减的战法,长期来看,它可能使美国损人不利己、害人先害己。从内部协调来看,对华心理战会加剧美国政府和社会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利益矛盾,进而增加美国的战略运筹难度和成本。从霸权维系来看,心理战会迫使美国对华战略长期在违反资本主义精神的轨道上运行,并因此破坏美国霸权存在的基本条件。

美国对华心理战会导致原本可以通过双方及时沟通、互惠互利、对等妥协解决的非结构性利益问题上升为因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发展模式各异而“你非我是”“你邪我正”“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问题。更加危险的是,在长期认知博弈中,中美双方对彼此的战略怀疑与敌对认知或将扩大至包括一线士兵在内的普通个体。这可能使原本可控的军事摩擦因前线个体情绪失控而扩大为局部甚至全面冲突。

世界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充满因果非线性对称的蝴蝶效应。作为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大国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系统能否良性运转、造福各国。如果中国心理平衡被打破,其可能出现的错乱行为将致使全世界在经济、科技、外交等领域遭遇多重意外情境,进而引发全球性政治经济混乱;如果中国始终保持心理平衡,美国因此心理失衡,其更趋极端地制造意外行为本身便是一种世界级意外情境,同样可能加剧世界各国的不确定感,进而引发物理域恶性互动。

五、中国的应对之道

针对美国制造意外的策略原则,中国必须在重大意外情境出现之前做好“反意外”心理建设。政府和重要领域的管理高层要通过业务学习精细掌握美国心理战的底层逻辑、操作手法和某些经典案例,提升心理“钝感力”,对美国相关战略战术尽快脱敏,以求最大程度延展心理防御面,使其覆盖美国战术想象力,降低意外感出现的频率和心理震荡的程度。

祛除意外感、消除污名化的最佳方式即坚持实事求是的政策取向。心理失衡之际,最需迅速投入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使主观再次符合客观,如此方能恢复冷静、理智的心理状态,并找到在认知域揭批、反击美国的切入点。蒙污负屈之际,必须承认客观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展现积极态度和科学方法,这不仅不会招致更多反对,反而可以消除美国的捏造事实、错误解读、引导舆论的操作空间,并因真诚态度赢得更多主体的理解、尊重和配合。

在经营国内心理阵地的同时,中国必须同时加强国际传播的平台和渠道建设,为使外向心理影响能力、反击能力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尽快匹配做好基础设施准备。

在完善心理战防御机制的同时,中国必须形成寻机反击、攻守兼备的主动进取思路。在战术层次,中国要在国内外持续揭批美国人为制造的概念陷阱和逻辑谬误,削弱其心理优势和施策力度,并结合某些具体事件和政策叙事说情,乃至反向造成美国心理失衡。

(作者:张一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摘自《东北亚论坛》2023年第6期)

    进入专题: 中美关系   美国对华心理战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43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