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两岸南海合作路在何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37 次 更新时间:2023-10-15 15:35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吴士存 (进入专栏)  

近年来,基于两岸关系、岛内政治、美日因素及东盟关系等因素的考量,台湾方面多次声称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没有合作的可能性。但根据近年来台湾在南海的积极作为,如在维护太平岛的“岛屿”法律地位方面动作频频,可看到两岸在南海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默契”,或可共同应对南海形势的变化,维护两岸在南海的共同权益。

台湾的积极作为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针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的侵权行为,以适当方式表达关切,甚至是“抗议”。如2013年1月2日,台湾“外交部”发表了针对越南《海洋法》的抗议声明。

第二,针对南海仲裁案发表多份声明表明立场。其中2015年7月7日和10月31日的声明,在重申对南海诸岛的实际控制权主张与法律依据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仲裁案结果“既不承认、亦不接受”立场,与大陆的“不接受、不参与”立场形成“呼应”。

第三,加强太平岛的岛礁建设,强化“防御能力”。2014年10月“太平岛灯塔新建”工程动工。2015年12月12日,举行太平岛的码头竣工及新设灯塔启用典礼。

第四,加强南海史料研究,向国际社会展示证明中国南海岛礁主权的历史资料与证据。如2014年9月举行“中华民国南疆史料特展”。

第五,以多种方式向仲裁庭和国际社会证明太平岛的“岛屿”法律地位。2016年1月28日,马英九亲自登上太平岛;3月23日,邀请国外媒体登太平岛采访,证明其“岛屿”地位。同日,台湾国际法学会南海小组就太平岛法律地位向常设仲裁法庭提交“法庭之友”意见书。

台湾的上述南海作为显示,两岸在南海维权方面虽没有“官方”合作,但双方均积极主动应对其他争端国的海上侵权行为,维护两岸的共同权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不拆台”的“默契”。但受岛内政治生态、美日等外部因素干扰等原因影响,两岸南海合作在岛内仍属敏感议题。加之民进党即将重新执政,两岸南海合作面临诸多挑战。

“九二共识”是两岸在“求同存异”基础上寻求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在此基础上,国民党执政期间两岸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但两岸在“一个中国”的内涵和台湾的政治定位等实质问题上仍存在明显分歧。台湾一直希望通过推动南海问题多边化来拓展国际空间,谋求以“同等地位”参与南海问题的磋商和谈判,因此导致两岸在南海合作问题上政治互信不足。未来民进党执政后,若不承认“九二共识”,则两岸改善关系和开展南海事务等领域合作的政治基础或将不复存在。

政党轮替后,台湾岛内政治生态必将发生变化。当前部分民进党深绿成员“逢中必反”的心态仍根深蒂固,国民党执政时期,民进党“立委”多次针对两岸正常南海问题交流进行负面炒作,攻击和打压支持两岸南海合作的学术界和政界人士,企图阻挠两岸开展实质性的合作。此外,为摆脱台湾经济贸易过度依赖大陆市场的现状,蔡英文在竞选期间宣布若民进党重新执政,将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为防止与大陆在南海问题上合作引起部分东盟国家不满,以及影响台湾与东盟国家发展关系,未来民进党可能会在南海问题上保持模糊策略甚至宣布放弃南海实际控制权,以博取部分东盟国家对其拓展国际空间的支持或默认。

除政治因素外,两岸南海合作无法回避美日等域外大国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大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力度,从“有限介入”转为从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全方位介入,从所谓的“中立”到明显选边站队,以防止两岸在南海问题上联手,持续对台湾施加压力。近来,美国多名智库学者、政治人物公开发表谈话,要求台湾在南海问题上与大陆切割并敦促其尽快阐明南海断续线的内涵。

马英九原计划于2015年12月视察太平岛并主持码头竣工及灯塔启用仪式,最终未能成行。据相关媒体报道,即是迫于美方压力而取消行程。此外,日本也加大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利用其在台湾岛内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各种途径对台湾施压。台湾为避免因南海问题破坏台美、台日关系,在两岸南海合作议题上往往瞻前顾后,顾虑重重。

 

为民进党南海政策划“红线”

民进党执政后,两岸在南海议题上的“默契”与“良性互动”料将难以维持。美国、日本或将通过政治、军事等手段拉拢台湾,力图逐渐将台湾变为美日同盟的“隐形伙伴”。在此背景下,台湾在与大陆开展南海合作的议题上将会掺入更多政治考量,可能愈加消极和保守。

与国民党相比,民进党的南海政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将其南海政策的区域范围适用在东沙群岛和太平岛,而非整个南海断续线内的岛礁和海域;呼吁有关各方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来主张南海权益,而忽视南海断续线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性权利与法律意蕴;将其南海主张与中国大陆做完全切割,并将南海问题作为扩展“国际空间”的抓手。

民进党上台后,台湾的南海政策亦可能调整,具体的可能性有:一是针对仲裁庭可能做出对两岸均不利的裁决,虽然不会贸然放弃南海岛礁主权主张,但可能会对仲裁结果表示尊重,并强调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和多边机制解决南海争端的立场;二是迎合美、日等域外大国的南海政策,强调维持南海现状和航行自由,并可能会对大陆未来的南海维权行为加以指责;三是加强太平岛岛礁建设,并以此为舞台,争取“国际空间”和“国际认可”。四是根据仲裁庭可能做出南沙群岛中部分岛礁不是“岛屿”的判决,间接放弃对南海其岛礁实际控制权的声索。

为共同维护两岸南海权益,在未来两岸南海合作问题上,大陆方面须对民进党执政后的南海政策划出“红线”,并要求其在涉及南海的重大政策调整和官方表态必须事先与大陆方面沟通。

第一,“南海断续线”不容放弃。南海断续线是两岸南海诸岛主权与海洋权益主张的基石,也是“一中原则”在南海的具体体现。在当前南海形势异常诡谲的情况下,共同维护南海断续线本来所承载的主权和“固有疆界”的意涵,是两岸人民的共同使命。

第二,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应保持与大陆的立场相协调,和马英九执政时期的台湾立场相一致。预计仲裁庭将于2016年6月前后作出最终裁决,裁决结果可能对两岸均不利。届时民进党对仲裁结果所持的立场和表态,将是判断其“5.20”执政后南海政策真正走向的“试金石”,也是对两岸关系的一次考验。针对仲裁庭的不公正裁决,民进党应与大陆的立场相协调,即延续和坚持国民党执政时期“既不承认,亦不接受”的立场,并对其予以坚决反击和回应。

第三,保持两岸南海政策的趋同性,对美日等国要求台湾切割与中国大陆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保持警惕、不予迁就。民进党执政后,美日必然会在南海断续线内涵等问题上加大对台湾施压的力度,要求台湾与大陆在南海问题上做切割。对此,民进党应顶住压力,不能在裁决结果公布等关键时间节点和涉及南海领土实际控制权及海洋权益等重大问题上跟随美国发声,或明里暗里呼应和配合美日的行动,不能对岛内维护南海主权的理性诉求置之不顾。应坚守台湾固有的南海政策立场,保持两岸南海政策上趋同性和南海维权行为上的“默契”,维护两岸在南海的共同利益。

第四,呼应或支持大陆正当的南海维权行为。对中国大陆为应对当前南海形势和仲裁案的挑战而采取的正当维权行为,尤其是南海岛礁建设和对仲裁案裁决结果的反制措施,台湾方面应给予呼应或道义上的支持。尤其不得加入其他声索方和少数别有用心国家的行列,对大陆的维权行为说三道四,甚至批评指责。

第五,坚持太平岛的“岛屿”法律地位。太平岛是南沙群岛中自然形成的最大岛屿,其“岛屿”法律地位问题关涉南沙群岛中其他岛礁的法律地位,若仲裁庭裁定太平岛是“礁”不是“岛”,会对两岸主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整个南沙群岛的岛屿地位,中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主张将受到巨大挑战。因此,台湾应在坚持太平岛的“岛屿”法律地位的同时,继续保持对南沙群岛的整体声索立场。

第六,不得将太平岛开放给他国作为军事基地使用。一段时间以来,美、日等域外国家正加紧推进其在南海周边国家的军事部署,鉴于太平岛特殊战略位置,其岛上建设的军事设施必然会引起这些域外国家的觊觎。若美日等国施压要求开放太平岛的军事设施为其服务,则太平岛将有可能成为域外国家牵制和监视大陆的一个前沿基地。果如此,那将无异于引狼入室,也必然会伤及两岸关系。

 

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是突破口

如前所述,两岸在南海维权上的“默契”或因民进党上台执政而面临挑战,但也应该认识到南海问题存在着诸多变量,牵一发而动全身。大陆一方面要为台湾的南海政策划定“红线”,另一方面也不应放弃合作的尝试和努力。

保持“默契”即是一种“合作”。马英九执政时期在南海问题上的系列举动,一定意义上是为其继任者立下“萧规曹随”的规矩。虽然民进党上台后必然有收缩南海政策、向美国和争端各方妥协的冲动,但不排除其在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维持目前台湾南海政策现状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两岸仍将保持目前的“默契”状态。这事实上是合作的起点,也是民进党执政期间我们所能期望的两岸南海合作的一种上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二轨交流、学术研讨、科研合作、文献共享、两岸青少年海洋研习营等均有可能继续。

民进党执政后,若其南海政策能“维持现状”,则在一些非传统安全领域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例如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海上公共服务、海上气象信息共享、海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旅游、海上搜救、海洋文化交流等领域,均可成为两岸合作的选项。特别是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文化交流两个方面。在全球气候变迁、海洋生态日渐退化的大趋势下,两岸在南海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方面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台湾在岛礁生态修复等领域有着比较先进的经验,为两岸在这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大陆和台湾人民同属中华民族,语言相同并有着相似的宗教信仰,如佛教、妈祖等,因此两岸有着文化交流的内在需求,这一点并不会因为南海问题被炒热而受到负面影响,也必将会成为沟通两岸南海合作的重要渠道。

南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国际热点问题之一,大国博弈、小国合纵,多层次、多维度的利益交错。在这种形势下,台湾即使有自己的小算盘,也无法独善其身,脱离多方制衡的大环境。台湾地狭人稠,是典型的外向型岛屿经济体,近年来经济陷入低迷,这是任何一个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大陆无疑是台湾最为可靠的发展依托和合作伙伴。大势不可违,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默契和合作仍然可期,关键在于把握动态发展中的机遇,寻找两岸南海利益的交汇点和共同利益所在,并不失时机加以推进。

综上所述,当今的南海问题不再局限在争议国之间的领土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已演变为争端国和利益攸关方围绕地缘政治竞争、自然资源开发和航道管控等领域的激烈博弈,并逐渐向多边化、国际化、复杂化和扩大化的方向发展。究极而言,南海问题已成为美国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抓手。防止民进党的南海政策出现大幅度倒退,确保台湾不成为美国遏制中国大陆战略的一枚棋子,是未来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两岸之间在南海问题的上的“默契”及未来合作的潜在机遇,只有以两岸人民在南海的共同利益为重,以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为考量,两岸未来的南海合作之路才能柳暗花明。

(作者是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吴士存)

 

进入 吴士存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南海问题  

本文责编:chendong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台湾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69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周刊2016年第14期/总第579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