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木:季先生留给世人的难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912 次 更新时间:2023-03-08 15:06

进入专题: 季羡林  

李双木 (进入专栏)  


真话何以证明?这是季先生留给世人的一道难题。  季羡林先生最有名的一 句话是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他又加了一句 解释“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992 年 季先生在《我写“我”》一文中曾写道:“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 品行的一个标准。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 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个好人。 ”

季先生本人对“真假”的认识是用一个顽童的眼光,近乎浅显的说法和引火 烧身的行为触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如果我们把此话当作微言大义,以最富盛名 的语言大师的文本逻辑来分析,如果我们把此话当作一位受过严谨西方教育的海 归的学术理性来看待,如果我们把此话当作儒释兼通的传统人文学者的知识传统 来审视,恐怕所能引起的歧义就不在少数了。可以说“真假”问题不仅刺激着人 们的思想,考量着人们的行为,折磨着人们的心灵。而且伴随人类哲学思想的发 展而发展,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哲学的几个理论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以 胡塞尔、弗雷格、海德格尔、塔尔斯基为代表的有关真假的论述都已自成体系了。

我们先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 ”谈起。如果 从认识主体来分析:这里所述的“真假”,是个人主体判断的“真假”?还是相当 一部分人认同的“真假”?还是整个地球人都接受的“真假”?如果从客体来分 析:是客观存在的“真假”?客观存在的“真假”能否被主体完全认识?如果客 观存在的“真假”只能被主体逐渐的部分的认识,我们能说被主体逐渐的部分的 认识的部分就一定分得出“真假”吗?在这个基础上,人们表述的“真话假话” 又如何定义呢?

从古希腊始人们尝试在文本范畴和哲学范畴来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亚里士多德曾定义“否定是的东西或肯定不是的东西 就是假的,而肯定是的东西和否定不是的东西就是真的。 ”

而把说“真话假话”作为好人坏人的评判标准,引入道德伦理范畴,得出的  结论往往是让人匪夷所思。苏格拉底就指出: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有一  天苏格拉底在市场上拉住一个过路人问道:  “对不起!我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 向您请教。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 ”那人回答说: “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才是有道德的。”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子又问:“但  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符  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不道德了。”苏格拉底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  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奋力突围出  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这种欺骗也不道德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  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是不道德的。”苏格拉底又追问起来:“假  如你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作为父亲,你欺骗他说,这不是药,而是一种  很好吃的东西,这也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并不满足,又问道:“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   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 苏格拉底这才满意地笑起来,拉着那个人的手说:  “您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您告诉了我关于道德的知识,使我弄明白一个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我衷心地感   谢您! ”

季先生一方面说:“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一方面又说:“我说过不 少谎话”。如果连季先生自己都坦言做不到前者,那么前者和后者这两句话是否 存在矛盾呢?其实由文本语义本身引发的  “真话假话”的矛盾古已有之。

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一个“说谎者悖论”:“我现在在说谎” 。这 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呢?假设这句话是真话,由他的内容所指,则这句话是谎 话;反过来,假设这句话是谎话,而陈述语的内容说:“我现在在说谎”。他就 是在陈述事实,就是说事实上他并未说谎。这一事实又与其语义相矛盾。这是来 自陈述操作的现实与陈述意义 (语义) 之间的矛盾。是语言符号的“所指”与“能 指”之间发生的矛盾。

季先生“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里还包含一个非真即假的二值判断。单 以二值逻辑来说,它的值必须或真或假,即不能即真又假,然而,逻辑悖论却破 坏了矛盾律和排中律,使命题的值即真又假,无法确定。黑格尔和伯兰特罗素都 探讨过"说谎者悖论",在这些故事里,说谎与真话是结合在一起的,是无法用非 矛盾的语言进行表述的。

黑格尔举了《唐 ·吉诃德》里的一个故事。巴拉塔里亚岛的总督桑差辖境内, 有一座桥,桥旁还树立了一个绞架。行人必须满足一个的条件,才许通过这座桥。 这个条件是:旅客必须说出他真正要到哪里去;如果他说了谎,那就必须放在绞 架上吊死。现在有一个人来到桥上,在回答上哪里去的问题时,他说“上这里来 是为了在绞架上吊死”。守桥的人对这个回答大大地困惑了。因为如果把他吊起, 那他就是说了真话,应当放他过去;如果放他走了,那他就是说了假话。黑格尔 认为两个对立的方面,说谎与真话,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对立面的结合,曾经 在各个时代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一再出现,并且引起人们经常注意。1902 年由数 学家伯兰特罗素提出的理发师悖论和书目悖论与之相似:理发师广告:“我将为 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但他能不能给他自己刮脸呢?一个图书馆要 编纂一本书,其内容是列出该图书馆里所有不列出自己书名的书的名字。那么作 为目录的书该不该列出自己的书名?。“罗素悖论”的提出,使建立在康托尔集 合论上的数学基础被动摇了,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理性能不能完全回答关于其自身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康德时期就提出了。逻 辑存在无法弥补的漏洞。所谓“真假”之辨都是建立在这样不完备的逻辑体系上 的纯粹理性思辨。我们虽然无法想象季先生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有多了解,但 是对于《楞严经》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和《老子》中“道可道非常道,名 可名非常名” 的话绝不陌生。“言语道断”是讲真理是无法用人类的表象的方 式阐述出来的,“言语”一出,则意味着“道断”,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理。不 能表述,那人们怎么去获得修为的进益呢?佛家认为作为思想和交流的一个载体,

文字的作用是有限的,过于玩弄文字,便是着了文字相,使修行者掉进所知障中。 只有“心行处灭”的法门,真如实相,涅槃妙心、不立文字、无可言说。即用人 的灵性和慧根,去实践和参悟真理,以消除由于语言、文字等带有局限性的东西 表述所产生的谬误。语言逻辑是人类的表述方式之一,当一个逻辑系统无法完整 地表述自我,也即意味着利用纯粹的理性,人类是永远无法理解自我的。在这一 点上,恰与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任何相容的形式体系不能用于证明它本身的相 容性”是相通的。这亦是西方现象学与传统的东方文化在“真假”问题的思路上, 可能发出的最为耀眼的碰撞。

这种关于“真假”的形而上的思辨丰富着人类思想的宝库促进着人类思维的 进化。那么对世俗社会普罗大众又有何种意义呢?

我无意中发现 2009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演绎推理的一个题目存在误导。 试题 1.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以下四个选择哪一个正 确?

A.甲和乙诚实,丙是说谎者 B.甲和丙说谎,乙是诚实者

C.乙和丙说谎, 甲是诚实者 D.乙和丙诚实, 甲是说谎者

题目的解析是:(1)根据题干三个条件,假设甲诚实,那么乙就是说谎者;乙是说 谎者,则丙诚实;若丙诚实,则甲和乙都是说谎者,这个推演结果与我们的初始 假设“甲诚实”不一致(矛盾),于是可定论:甲不诚实。(2)从定论“甲不诚实”, 可推知乙诚实;从乙诚实,推知丙说谎;从丙说谎,推出甲和乙不都说谎(乙诚实), 推演结果成立,结论是: 甲和丙说谎,乙诚实。答案为 B。

这个题目依据“非真即假”的二值判断。出的有些像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 提出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其实这之后还有禅有悟时“看山 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更有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的 境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有真有假”,“亦真亦假”,“真假共 生”,“真假合一”,“真假难辨”和“真实的谎言”的现象。这个题目的误导 之处在于“说谎”只是个表象,“诚实”是个道德评价,这两者之间只有或然关 系并无必然联系。如果我们加一个前提,“班主任不知是甲乙丙哪一个学生悄悄 做了好事,谁也不承认。于是甲说乙说谎,乙说丙说谎,丙说甲和乙都说谎。 ” 你能说“说谎”的学生不“诚实”吗?二值判断在复杂的政治管理行为中经常会 导致错误的判断,如果我们的公务员只按二值判断的演绎思路去办事办案,就会 出现类似“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的不 当选择。

“真假”问题是大众传播中的热点问题。如“周老虎”事件等等。它考量的 是社会公信力和承受力。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真话时刻》 (TheMoment of Truth) 栏目是当今最红的真人秀节目,在奖金的诱惑下当事人的隐私被公开撕裂,从而 导致亲人朋友的反感反目。但《真话时刻》至今无人拿走 50 万美元最高大奖, 这说明金钱的诱惑与人性的底线之间的矛盾。这个节目也足以让人们反思:我们 是不是经常在撒谎?江苏电视台的《证明》节目也算是这类节目在中国的一次尝 试。

其实“真假”问题在文学家眼里早就失去严谨,变得更加随心所欲了。刚刚  去世的 2005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哈罗德 · 品特说过:  “真实的和不真实的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真的和假的之间也没有严格的区分。 一件事情不一定要么是真实的,要么就是假的。它可能既真又假。作为作家我坚  持这些说法。但作为一个公民,我不能。作为公民我必须问:什么是真的,什么  是假的。”而去年作古的俄罗斯伟大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则说:“一句真话比全世  界的份量都重。”鉴于此我们姑且把季先生当作个文学家来看待,季先生注解他  的观点“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这让我  想起维特根斯坦在其《逻辑哲学论》自序的那句话“这本书的整个意义可以概括  如下: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我在《历史的力量》一文中写道:人们有时就像是鱼缸里的两拨鱼,一拨坚持世 界是方的;另一拨坚持世界是由水构成的。为了证明世界不是方的,一拨鱼发誓 要把鱼缸撞碎;为了证明世界不是水构成的,一拨鱼发誓要把水喝干;两拨鱼争 死打闹不可开交。你可以证明对方说得是假话,但是你却无法证明自己说得是真 话。真话何以证明?这道题尽管很难,但世上所有的人都尝试着去解。


2009 年 07 月 13 日


进入 李双木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季羡林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史话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30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