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控制错觉与控制辩证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7 次 更新时间:2022-05-07 14:50:17

进入专题: 控制   控制错觉   控制心魔   控制辩证法  

吕嘉健 (进入专栏)  

   所有的约束,无论多么沉重和深远,都必须以那些受制于它们的人的某种默认为前提,所以我們多少能普遍地注意到控制的辩证法。

                           —— 安东尼٠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疫情爆发以來,很多人强烈地感受到被“控制”的痛苦了。人们忽然发觉,控制体制下,平庸之恶表现得堂而皇之而广泛了,人们深感控制是很落后的管治方式,进而开始思考:在一个两难困境中,控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对于某种文化来说,控制是一种惯性命运。一切都起源于控制体制和控制心魔的生成。

   控制的演进,可以归纳为如下一个逻辑:

   控制体制→控制心魔→控制极致→控制错觉→失控

  

   一.控制体制与控制心魔

  

   在民主法治制度下,只有出現混乱和恶劣狀况時,才应急使用控制方式,但控制必须合法赋权,要以人道为前提,而且控制只是短期管理的手段,这是基本原则。

   在专制极权社会,会发展出以全面控制作为长久统治的常态模式,行政目的变成了垄断权力。

   人们未必知道,统治技术的成熟是专制制度的基础,尤以“控制”为关键。控制体制和控制心魔是以强大高明的控制能力为前提的,中国古代法家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非常发达,三个字概括控制的精髓:法、术、势。

   法是制度(此“法”是恶法,其制度是严刑峻法的制度),术是权术,势则是整体有形无形的影响力,包括集体习惯、运动和集体无意识的精神压力。“势力”一词表明势具备席卷裹挟的能量,有控制性、推动力和征服的权威。

   控者,拘禁也;制者,制裁也。控制是一种强制性压迫和剥削性的权力方式,而不是合作性的制度管理和行政协调互动模式,强制和剥削都旨在剥夺人的独立自由和天赋所有的权利。

   控制欲是人的一种天性,家长基因在家庭机制内发酵,人在社会体制内激发出权力欲和“气概之争”的基因,众多英雄和理想主义者都以控制人和集体达成目标作为毕生事业的虚荣。

   蒙台梭利认为成人与儿童存在着一种根本上的隔膜与矛盾,由于成人的监护人职责和超越儿童能力的特殊条件,使成人很难抑制住控制儿童的欲望,成人的主人意识和支配潜意识混合着热爱和不满心理,往往不能理解儿童的自发活动和天然的心理,越是热爱,则越是事事加以控制,而对儿童心理性格造成严重的深层次伤害。这些控制包括无微不至的安排,无意识地打断和阻止儿童独立的活动,禁止儿童表达自己的意愿,凡事皆由家长决定,用成人的立场去看待儿童的错误,带着侮辱性意味过度地责备,要求儿童依附和服从,甚至用专制暴虐的方式表现对儿童的占有欲和权力欲。

   成人对儿童的控制欲会潜移默化地发展为控制心魔。这种控制欲必然会迁移和投射到社会行为中。控制心魔出于控制型人格,甚至是“极权主义人格”。治、禁、防、守、封都是这种心性的特点。

   心魔是一种过度强大的情绪、想法和意志完全控制了自我、占据了整个心灵,使人失去了自制力。它陷入了无知的两难困局。意识里的执着、忧虑、怨恨、愤怒或想望成为心理阴影,归根结底是某个无意识的观念像魔障一般地狂热,形成障碍,侵犯到意识状态,使人念念不忘。

   控制体制与控制心魔是一个互动的机制。控制权力者出于权力系统的制约和极权主义人格,常常陷入控制心魔。

   控制心魔所创造的最高境界是在受控者心理建立起一种“自控心魔”,使TA时刻处于自我束缚的惊弓之鸟状态,TA自控的程度比控制者的控制还要严厉,念念不忘,形成神经质的自我防御机制,阻碍自己去做出主人禁止的事情。

   权力社会中的控制心魔会发展到極端程度,在热爱错觉下隐藏着主人意志和控制欲望。热爱错觉是指將占有欲、控制欲幻觉为热爱的感情,在控制中获得成就感。

   对控制的迷信,使人产生控制心魔和控制错觉。

   政治寓言小说《1984》表现的就是这种控制型社会和控制型文化,它的中心词是“控制”。

   在第三部第三章,英社核心党员奥勃良、一个粗犷残忍的高职位负责人,一面用酷刑折磨温斯顿,一面对他进行思想敎訓。                                        奥勃良说:党只对纯粹的权力有兴趣。权力就是目的。革命就是为了建立专政。迫害的目的是迫害。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权力的目的是权力。个人必须完全绝对服从,摆脱个人存在。奴役即自由。我們控制了思想,所以能够绝对控制物质。

   奥勃良说:党控制权力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群众都是软弱的、怯懦的可怜虫,他们不知道运用自由和正视真理,必须要由比他们强有力的人来加以统治,进行有计划的哄骗。无产阶级永远不会造反。党是弱者的永恒的监护人,是为了善的可能到来才作恶的一个专心一致的派系。为了最终目的,一切手段都是正当的。(直接取来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精髓)

   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把人类的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我們所选择的样子再粘合起来。在我们的世界里,除了恐惧、狂怒、得意、自贬和仇恨之外,没有别的感情。其他一切都要摧毁,摧毁以前遗留下来的思想习惯,割断家庭和朋友的联系,要消灭掉性的快感。除了对党的忠诚和爱老大哥,没有其他的爱和忠诚。不再有艺术、文学和科学,要消灭其他的乐趣。我們控制着生活的一切方面,人性也是我們创造的。我們在制造一个世界。

   小说里的大洋国是一个被严厉控制的纯粹的社会,它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简称“英社”),政府机构分四个部控制全社会和所有人:真理部控制思想、宣传、新闻、娱乐、教育和艺术,控制人们的记忆和改写历史;友爱部控制法律和秩序,对人们进行拷打和镇压;富裕部控制经济事务和分配;和平部控制军备和战争。

   在每个地方都会有监视人们的“电幕”,每时每刻不断输送宣传的内容和监视人们的言行和表情,每个地方都张贴着一张招贴画,是一个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的巨大的头像,始终在凝视着你,下面写着:“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是这个国家金字塔社会结构顶峰的人物,他一贯正确、全才全能。一切成就、一切胜利、一切发明、一切知识、一切智慧、一切幸福、一切美德,都直接来自老大哥的领导和感召,但没有人见过老大哥。“老大哥在看着你”是控制每一个人最有效的精神威力。

   在街上不断有警察巡逻队,还有更可怕的“思想警察”。私生活被禁止,24小时要置于警察监视之下,掐断一切交往,舆论完全划一,所有人完全顺从国家意志。

   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围城的气氛,实行战争计划。总是以满足所有人最低需要的程度为度,生活必需品有一半长期短缺,有意把人们控制在艰苦的边缘上徘徊。等级社会只有在贫困和无知的基础上才能存在。宣传标语明确写着:“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党严格控制党员们的思想能力。对他们实行“双重思想”的控制训练,即在思想里同时保持并且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认识的能力:一方面扭曲改变记忆,篡改现实;另一方面相信被扭曲篡改后的样子就是现实。用最正义的名义,而按相反的方向去实践,名与义、言与行完全相反,但狂热地相信这是真实的。

   党控制着党员们的情绪和智力,他们必须是轻信、盲目无知的狂热信徒,主导情绪是恐惧、仇恨、颂赞。要求智力分裂,以战争歇斯底里和对敌仇恨的强烈情绪为主。

   大洋国采用了全部经过改造的“新话”,传统语言全部作废,只能够使用整齐一律简单正统规范的新话表达和交流,新话与传统所有的知识完全切断了,历史已經重写,掌握新话的人也没有再阅读传统知识书籍的能力。

   对民众进行早期内心纪律训练,这种训练叫做“犯罪停止”,即要求孩子们具备在产生任何危险之前要出于本能悬崖勒马的能力,要求不能理解类比,不能看到逻辑错误,不能了解与英社原则不一致的最简单的论点,厌倦任何一段思路。“犯罪停止”意味着起保护作用的愚蠢。

在大洋国里,(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控制   控制错觉   控制心魔   控制辩证法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326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isixiang.com)。

2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