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编者按】Facebook更名为 Meta。买它还是埋它(To buy or to bury)?这是一个问题。“元宇宙” 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到现在为止,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因为这个概念还没有成形。但比较清楚的是,它实际上是一个大玩场。扎克伯格振臂一呼,我要带你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很多人都当真了。于是,这个几乎没有进行过研讨,也没有经过论证的概念便不胫而走,成为当前的热词。然而,尽管 “元宇宙”的概念还未成形,但它引发人们思考的问题却十分重要。这个概念可能的含义(Snark or Unicorn)是什么?它真的是互联网的未来吗?在热炒科技的时代,知识分子应该有什么担当?词语的经济价值,玩的人性特征,不可思议的NFT,以及当下人们最重要的权利是什么?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於兴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沈岿在2021年12月4日,做客纽约聊斋,与500多位来宾就元宇宙问题进行了探讨,分享了他们一些初步观察和基本看法。美国福坦莫大学管理学博士候选人徐元区和经济史教授洪朝辉做了点评。
【主讲人:康奈尔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於兴中】
一、引言
我的发言大概是这么安排的,一开始我想要说一下我的立场,说明个人认知的局限性。接下来大概谈一下什么是元宇宙这个概念。元宇宙现在已经成了一个热词,有很多文章在探讨。当然实质性的有分量的文章可能还比较少。我们在这里大概来说一下它有什么含义。然后,我想顺便聊一下翻译词语的经济价值。元宇宙这个词的翻译,我觉得很有问题,不是一个好的翻译。但是它很快就会成为一个被广泛接受,约定俗成的说法,那你就没办法改了,尽管它是错误的。我觉得元宇宙的出现与我们人性中玩的特点有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到现在我们应该比较认真地对待玩的学问了。那么既然要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来做自己的事情,玩家有他的利益和权利,应该尊重,但是只要不伤害别人就行。我就想着强调一下伤害原则的作用。最后的第五和第六个问题,我想是我重点要讲的,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知识人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应该能做什么样的贡献,这是我要强调的。最后我会说一下元宇宙里很可能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不是一个详尽的清单,只是这些问题我觉得比较重要,我在这说一下。我大概就按照这个安排来展开。
首先说认知的局限性。我觉得立场对于认知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看一个事物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会有什么样的见解,与我们自己所持的立场是很有关系的,而且立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和利益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和利益无关者,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对宗教的看法。我们知道研究神学的和研究宗教学的学者完全是两回事,是两个路子,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所探讨的真实程度等等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从元宇宙的角度来看,情况似乎也相同。
比如设计者,包括公司老板和技术人员,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一些抱负,理想等等。公司老板想要实现的理想就包括赚钱等等。就技术人员而论,他的抱负很可能是要攻克难题,接受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技术人员一心一意要把一件事情解决了,怎么样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为科学做贡献等等。他们也会考虑其他因素,但他们主要考虑的还是这些。
至于玩家,他们可能不会考虑其他的因素,但是他必须考虑玩的是不是愉快,玩的是不是比较顺,比较过瘾,这种快乐的程度等等大概是他们所关注的。就投资者来说,比较重要的首先就是商机。因为投资者要赚钱,这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们会关注元宇宙里有什么商机,如何利用其中提供的场所和可能性来投资赚钱。当然,也不排除投资者就不会想别的东西,比如为社会做贡献等等。但对他们来说,首要的是商机。
再来看看媒体。当然我们希望媒体尽可能客观地报道一些问题,包括科技发展的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发现媒体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有立场的,不管这个立场是褒还是贬。美国的媒体对元宇宙的态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绝大多数美国媒体对元宇宙都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
那么知识人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呢?我认为,知识人重在理解,想要知道元宇宙这个新的现象到底是什么含义,是什么意思?这个现象产生之后,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等,这是知识人所关注的。在下面我要说的主要还是从知识人的角度来关注元宇宙。
二、什么是元宇宙?
2021年10月28日扎克伯格宣布,把Facebook改名为Meta,指出要专注于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型计算平台,即所谓元宇宙(Metaverse)。而且,扎克伯格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互联网的未来。Meta公司以后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Facebook为先。
那么他为什么要改这个名字?为了公司发展?这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可能还有一些理由。只不过这些理由我们只能猜想,并不能确定。大概而论,可能有以下这些原因。
第一,Facebook面临着很多诉讼,美国政府一直在盯着它。岂止政府,实际上是除了政府之外,学界、商界、社会组织及很多个人都盯着它的。所以,在这个时候改名易姓有换个马甲继续玩的意思。
第二,可能比较实质性的原因是Facebook实际上只有组织者和它的受众,而没有第三方平台。没有别的平台介入,为其创造商机,或者提供服务。Facebook可能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就想着怎么样招徕第三方的参与。
第三,前不久它的一个工作人员泄露了一些Facebook的内部文件。这些文件对Facebook的声誉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在这个时候把 Facebook改成Meta可能有为其挽救声誉的意思。
第四,近年来 Facebook实际上丢掉了很多年轻受众,年轻人都去了抖音、Snapchat等更好玩的新晋平台。Facebook更名,此举也在于用新的概念、新的业务把年轻人重新赢回来。
当然,Facebook的更名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它对美国反垄断措施的一种回应,尽管这种回应可能不是政府想要看到的。
那么改了名字之后,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了。网上有各种反应。有人把Meta译为“买它”,有人译为“埋它”,很搞笑的。比较有意思的是,有一位犹太学者说,Meta在希伯来语的含义是“她死了”的意思。这是很具有讽刺意味的。这就等于给扎克伯格说,你取名字也不照顾一下祖宗的语言。
那么到底什么是元宇宙?这个问题当然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清楚的,因为这个概念本身还没有成形。我们现在能领会到的只是这个概念最初的一些特征和大概的轮廓。我想从这么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看看元宇宙这个概念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特殊途径。首先是科幻小说里面出现的场景,游戏公司尝试把它付诸于行动,然后社交科技巨头画了一幅大饼,Metaverse就成为了一个热词。这个概念产生的过程跟通常一个概念被人们接受、传播的方式很不一样。在传统的意义上,一个概念的产生要么来源于优秀思想家创造性的思维,要么来源于实践者对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的总结,并把它上升成一种理论,提出一种概念来,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某个概念,只要有具有影响力的人提出来,马上就会成了热词,这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的很大不同。据几位学者的研究,从2012年到2021年,只有两篇学术文章谈到Metaverse。故此,Metaverse基本上是没有经过研究的概念。
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忘了,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产生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但是,有人觉得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完整.因为在Internet of Things考虑到的只是网络和通过它联结的物理世界中的一些硬件等,但却没有考虑到两个更重要的因素:人和程序。于是,他们就用了另外一个词,叫万物网(Internet of Everything)。万物网的概念既包括了网和物,也包括了人与程序等等。Multiverse和Metaverse这类概念实际上和万物网很相近。
Metaverse本身不是一种方法,也不是一种技术,它只是试图将各种主要用于娱乐的尖端技术融合到一起,创造一个环境,一个场域或者一个空间的愿景。用牛津词典的话说,Metaverse是一个虚拟现实空间,用户可以在其中与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和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当然,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这个词的具体含义,还是应该从斯蒂文森的《雪崩》开始。
在《雪崩》里斯蒂文森实际上描述了一个非常悲哀的世界。该书以21世纪初为背景,那时全球经济已经崩溃,联邦政府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权力,被少数巨头公司所控制。世界进入了一个恶托邦(dystopia) 。Metaverse是一种逃避恶托邦的地方,小说的主角是一个濒临破产的电脑黑客和比萨饼送餐员,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度过。他通过佩戴护目镜和 “耳机” 进入Metaverse,并以自己定制的化身出现在数字世界中。一旦到了那里,化身可以漫步在一条宽阔的街道上,长达数万英里,这里有游乐园、商店、办公室和娱乐中心。可以用加密的电子货币进行交易。而在Metaverse中的行为会产生严重后果。剧情的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主角试图阻止一种计算机病毒,这种病毒会导致Metaverse的用户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脑损伤。
后来,我们看到好多游戏公司把《雪崩》中关于Metaverse的想法付诸于行动了。其中一个我们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的是2013年的 Second Life。在这个游戏中,已经采用了替身一起玩的方式。当然更重要的是Roblox。这个被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游戏公司在其招股书中明确了元宇宙这个概念:
“有些人把我们的类别称为元宇宙,这个术语通常用来描述虚拟宇宙中持久的、共享的、三维虚拟空间的概念。未来学家和科幻小说作者写下元宇宙的想法已经有30多年了。随着日益强大的消费者计算设备、云计算和高速宽带互联网连接的出现,元宇宙的概念正在成为现实。”(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315098/000119312520298230/d87104ds1.htm)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大的概念,很有意思,叫虚拟宇宙(Virtual Universe),而元宇宙乃是这个虚拟宇宙里面的一个三维空间。换句话说,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宇宙般的大空间,而是在虚拟宇宙这个大空间里存在的某一个虚拟空间。有一点像真实世界中我们对宇宙的理解。在宇宙里,有银河系,有太阳、月亮、各种星球。而在虚拟宇宙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元宇宙。
游戏公司罗布乐思在招股书里提到,元宇宙有八个重要特征,即身份,朋友也就是社交,沉浸感、随时随地、低延迟、内容的多元化、经济、及安全。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元宇宙这个概念热起来后,好多地方出了关于原宇宙发展的什么报告,有些还是很好的学校搞的。而在这些报告中,反复提到“文明”这个价值。我不知道这个“文明”是从哪来的。因为罗布乐思的招股书中写得很清楚,是安全(safety),而不是文明。
那么,扎克伯格的Metaverse又是怎么回事呢? 扎克伯格说,元宇宙就是一组相互连接的数字空间,让你在其中做一些物理世界中无法做到的事情,(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笔会 > 科学精神 > 科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3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