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 张路曦:互联网驱动的青年与社会变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1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6:26:03

进入专题: 互联网;   青年与社会变革;   网络治理;   互联网思维;    

张耀铭 (进入专栏)   张路曦  

   摘    要:

   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后,经历了互联网创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媒体融合三次浪潮,培育出许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并驱动了青年与社会的深刻变革。青年成为政治参与的建设者、“社会青年化”的推动者、公益创业的实践者、网络流行文化的创造者、粉丝经济的追捧者、生活方式的改变者,他们塑造着时代的精神,定义着中国的未来。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当代中国,从营销方式变革、金融业态变革、传播方式变革、教育形态变革到社会规则变革和社会结构变革,互联网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的行为、思想乃至生理功能的变化,使社会经历了一场解构与重构的革命。对于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必须加强管理,但管控模式需要从互联网监管转变到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治理更需要互联网思维。

   关键词: 互联网; 青年与社会变革; 网络治理;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等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简称AR-PA)建造的阿帕网。1969年,ARPA建造了名为阿帕网(Arpanet)的计算机网络,连接了美国各大院校、政府机构和国防承包商的电脑主机,标志着互联网的正式诞生。1991年8月,美国正式将互联网技术由军用转为民用,由此引发了全球互联网热潮,人类生活开始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信息研究系主任克里斯廷·L·博格曼在《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前言中评价:互联网是自600年前古腾堡发明印刷术以来人类交流史上最伟大的进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最新力作《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一次革命通常被称为计算机革命、数字革命,因为催生这场革命的是半导体技术、大型计算机(60年代)、个人计算机(七八十年代)和互联网(90年代)的发展……纺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它走出欧洲、走向世界花了120年。相比之下,互联网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便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1]

   一、互联网浪潮与青年创业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1 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接Internet的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中国与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此事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 互联网创业浪潮:1994-2000年

   1994年5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首套介绍高科技发展的网页,这成为中国利用国际互联网发布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简称“百所联网”工程),其目标是在北京地区已经入网的30多个研究所的基础上把网络扩展到全国24个城市,实现国内各学术机构的计算机互联并和国际互联网相连。在此基础上,网络不断扩展,逐步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科研院所和科技单位,成为一个面向科技用户、科技管理部门及与科技有关的政府部门服务的全国性网络,并改名为“中国科技网”。

   1996年早春,北京中关村南大街竖起了一块硕大的广告牌:上书“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这是一个名叫张树新的女性创办的瀛海威公司所策划的中国互联网史上第一个商业项目。这句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使“瀛海威时空”如日中天。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然而“出师未捷身先死”,1998年6月张树新辞职,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先烈”,在黎明到来之前离去,显得非常之悲壮,这令人唏嘘不已。但不管怎么说,张树新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先驱,最早在国内扛起网络服务大旗,为Internet在中国的普及做出了贡献。

   1996年,张朝阳在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学院爱德华·罗伯特教授的风险投资支持下创建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用风险投资资金建立的互联网公司。1998年2月,爱特信正式推出搜狐产品,并更名为搜狐公司。

   1997年5月,丁磊创办了网易公司。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在深圳成立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1998年12月,王志东带领四通在线完成了与美国华渊资讯的合并,创建新浪网。1999年3月,马云正式辞去公职,带领被称为“18罗汉”的团队在杭州开始了新一轮创业,开发阿里巴巴网站。1999年3月,邢明创建天涯社区。1999年11月,陈天桥创立了盛大网络有限责任公司。1999年底,李彦宏辞掉美国硅谷高薪工作,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

   1998年11月,李开复接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委托,来中国创办了微软中国研究院,进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脸识别等前沿技术的研究。李开复为首任院长,张亚勤、沈向洋、洪小文先后继任。微软亚洲研究院是百度总裁张亚勤、阿里云之父王坚、金山软件CEO张宏江、小米总裁林斌等人的摇篮,这里走出的五百多人活跃在中国IT产业的各大企业,一百多人执教于中国一流大学,所以被人称为“中国互联网的黄埔军校”[2] 。

   1999年7月,香港人叶克勇创办的中华网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当时的成功甚至超出预想。它的成功上市,第一次让风险投资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商机,带动了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网站200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热潮,由此揭开了“中国概念股”进军世界资本市场新时代的帷幕。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开放力量出现,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投身于这个行业,网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这一年,网站并购多不胜数:搜狐并购China Ren,联想并购赢时通,Tom并购163.net,携程网收购国内最大的订房中心现代运通公司,盈动并购香港电讯……同时,第九城市、263首都在线、中华英才网等都是.com大潮中的水滴,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汇聚[3] 。在这股互联网创业浪潮中,有四个特点值得注意:第一,互联网企业的创建者当年都很年轻,风华正茂,敢想敢干,张树新32岁,张朝阳32岁,丁磊26岁,马化腾27岁,王志东31岁,马云35岁,邢明31岁,陈天桥26岁,李彦宏31岁;第二,互联网企业的创建者大多是“理工男”,学理工科出身又拥有高智商;第三,互联网企业的创建者大多下海较早,在商海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四,互联网企业的创建者或接触internet较早,或出国留学,眼界开阔,胆识过人,敢于引入国际风险投资。

   2. 互联网电子商务浪潮:2001-2013年

   2000年对互联网来说,正如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写的话: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正踏上天堂之路,我们正走向地域之门。当人们还沉浸在互联网制造的“暴富速成”神话之时,一个幽灵正在纽约上空徘徊。随着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和“网络泡沫”的破灭,全球互联网产业进入了严冬。“‘多米诺骨牌’效应带动IT产业集体下滑,市场一片低迷。据Webmergers统计,2000年的泡沫破灭,令全球至少有4 854家互联网公司被并购或者关门。”[4] 中国互联网狂飙突进的泡沫突然破灭,赴美上市的几大互联网公司都遭遇了重大打击,其他商务网站更是尸横遍野。

   在整个互联网产业进入窒息状态,似乎大家都要靠“憋住气”来比生存的时候,2000年6月21日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成立,2001年5月25日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经过严峻的市场考验,电子商务网站开始务实经营,以互联网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网上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信息数据库为依托的一种新的商务模式迅速发展。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推出个人电子网站淘宝网,10月推出“支付宝担保交易模式”,使消费者对淘宝网上的交易产生信任。2004年,推出“淘宝旺旺”,将即时聊天工具和网络购物联系起来。2005年5月,淘宝网超越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2007年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首日股价收盘逼近40港元,市场价值达到250亿美元,一举超越腾讯和百度两大公司。2009年,淘宝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全年交易额达到2 083亿元。

   2004年,30岁的刘强东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2007年京东获得第一笔融资,由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京东商城能够在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中脱颖而出,物流配送、仓储管理是其最大的竞争优势。截至2015年6月,京东在全国拥有7大物流中心,在全国44座城市运营166个大型仓库,拥有4 142个配送站和自提点,覆盖全国2 043个区县。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而业务也从电子商务扩展至金融、技术领域,拥有近12万名员工,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提高,受众消费习惯的不断培养,电子商务的触角早已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餐饮、医疗、旅游等日常生活消费,到汽车、房屋等大型商品的消费。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之说。不过在互联网时代,餐饮企业比拼的平台已经从厨房和门店转移到键盘、电话线和车轮上。年轻的白领、大学生们坐在寝室或者办公室,只要敲打几下键盘,在约定的时间内就有一份美食送到门口。餐饮外卖已经成了时下O2O战场最火的领域之一,3公里、30分钟保温、保鲜速递,满足你对时间、温度的所有要求。诸如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口碑外卖、大众点评、我有我卖、易淘食、点我吧、聚划算,等等。大的外卖平台都有非常雄厚的投资背景,比如百度的百度外卖,背靠阿里的美团外卖,腾讯间接投资的饿了么,小米直接投资的我有外卖。这些平台一方面创造了很多新的外卖商户,另一方面也为传统餐厅增加了客流。有人认为,它们都是这些商业巨头们手中的一颗棋子,是在他们庞大的身形下挖的一条护城河。实际上,这些互联网巨头并不是看上了赚外卖的钱,他们看上的是同城物流。这需要大体量的业务进行支撑,而外卖是整个市场里体量最大的业务,如果能够把外卖的时间问题解决了,那么商超、便利店、生鲜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2008年,28岁的王宇翔创办豆果美食,经过3年的努力已使豆果美食成为国内首家发现、分享、交流美食的互动平台。2011年先后获得盛大资本的投资和纪源资本的融资。2012年,在移动客户端上先后推出了Android客户端和i Phone客户端。2013年,豆果美食参与东方卫视《顶级厨师》、央视《味觉大战》等美食类节目合作,积极拓展媒体渠道。2014年,豆果美食正式推出5.0版本,并宣布App客户端下载量超过7 5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200万。豆果美食的用户群体以25-35岁的年轻人为主,其中女性用户占到80%。“在这里,家庭主妇可以变身美食达人,食谱整理癖有机会凭借爱好著书立说。独特的商业基因使得豆果美食成为一个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互动社区。”[5] 豆果美食虽拥有超过40万个食谱,但同质化严重,与美食杰、好豆网、下厨房、优食汇、美食天下等App的竞争激烈。为改变行业同质化的竞争业态,豆果美食正展开“食谱+社群+电子商务”的布局,将食谱与电商打通,去撬动互动社区的厨房经济。

陈皎皎原是《新视线》杂志的主编,丈夫是创意总监,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视觉,是所有媒体人眼中的时尚夫妻。可在29岁时,陈皎皎拉着丈夫一起创立了良仓:生活美学指南,一个蛮有腔调的网上交易平台。这个平台包括五个部分:媒体、社区、电商、产品孵化、线下体验空间。(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互联网;   青年与社会变革;   网络治理;   互联网思维;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笔会 > 科学精神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4523.html
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7,36(01

0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