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铭:塑造品牌 办出特色——纪念《经济纵横》创刊25周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685 次 更新时间:2021-01-21 17:22

进入专题: 经济纵横   社科期刊   品质  

张耀铭 (进入专栏)  
    要:

《经济纵横》创刊25年以来, 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秉承推动经济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的办刊宗旨, 树立“平和质朴、广纳群言”的风格, 逐步成为经济学人“纵谈古今谋发展、横论中西图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经济纵横》这本地处东北、装帧一般、只有七八个人的专业期刊, 却名家荟萃, 佳作不断, 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便引出了一个话题: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笔者认为, 一本在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优秀社科期刊应该具备以下品质:以追求学术影响力和杂志的品牌价值为目标, 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提高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必须直面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必须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商榷、争鸣, 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空间;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 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视野, 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25年只是短短的一瞬。可就在这短短的25年中,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变, 学术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突破。《经济纵横》紧扣我国经济改革的脉搏, 抓住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 展示了陶大镛、苏星、关梦觉、宋涛、卫兴华、刘诗白、魏杰、黄少安、周天勇等众多名家学术性、前瞻性、前沿性的好文章, 从一个独特的侧面, 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以及学术研究走向兴盛的这个令人振奋的过程。

《经济纵横》诸如“比较与创新”、“理论探讨”、“改革开放论坛”、“学术前沿”、“探索与争鸣”、“区域发展论坛”、“企业管理”等富有特色的栏目和专题研究, 在学术界很有影响。2009~2010年短短两年, 《新华文摘》先后转载了刘国光《辩证地看中国改革三十年》、程恩富《如何建立国内生产福利总值核算体系》、姚开建《国内外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争论的方法论解析》、许建康《经济长波论及其各学派分歧的最大焦点》等有分量的文章, 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一本地处东北、装帧一般、只有七八个人的专业期刊, 却名家荟萃, 佳作不断, 这种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这便引出了一个话题: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究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笔者认为, 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 绝不仅仅是漂亮的装帧、华丽的文字, 也不是“眼球学术”, 更不是“行政级别”, 最重要的是期刊的编者肩负使命, 铭记责任, 透过内容的价值营造, 所体现出的一种特色、一种风格、一种境界、一种情怀,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术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 社科期刊更迫切、更重要的目标是追求学术影响力和杂志的品牌价值

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 必须注意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而核心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理论创新。大国崛起期待理论智慧, 中国发展需要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新。然而我们的研究传统中, 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始终制约着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阻碍着重大理论的创新。恐怕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 解放思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我们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扭转“唯上唯书”的倾向;我们只有解放思想, 才能使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站在“深处”、走在“前头”, 提供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

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 必须直面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当代现实、回答当代问题的勇气和自觉性, 增强与当代各种思想学术体系对话、交流并论争的热情与魄力。我们呼吁社科工作者不要走纯粹思想自我构成道路, 戒除“概念演绎”的癖好, 克服纯形式主义的“学术性诉求”, 改变“细碎化和描述性”的倾向, 关注那些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地域和民族差异显著的社会文化命题, 以及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社会公平正义”等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与理性解释的现实问题。汤因比曾经说过:“一部人类文明史, 不过是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而不断应战的历史。”作为优秀社科期刊的编者, 必须科学地观察这种“挑战——应战”的社会状态, 揭示这一时代发展中的瓶颈因素, 深刻地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其成果。

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 必须贯彻“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方针,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商榷、争鸣, 创造一个宽松活跃的学术空间。学术需要批评, 批评应遵循学术规范。学术批评在其出发点上“应当是一种‘无罪推断’, 而不是‘有罪推断’, 即首先是努力探寻被批评对象的合理之处, 进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其不合理之处, 并对其展开批评。”学术批评“就是发现被批判对象的真正的理论困难, 为解决这些理论困难提出新的理论思路, 并做出新的理论论证。” (孙正聿:《学术批评与学术繁荣》, 2007年7月23日《光明日报》) 学术批评要讲事实、摆道理, 还要讲分寸、讲风度, 无论是“隔靴搔痒”之“赞”, 还是“借题发挥”之“骂”, 都不是正常的学术批评。

一本优秀的社科期刊, 必须关注学术的大众化。今天的大众, 不仅需要了解经典、了解历史, 更需要从中国现代化期待的视角去解读经典。所以, 社科期刊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让一流的学术走进百姓视野, 成为经世致用的显学。只有大众接受的观念才会有张力, 只有大众接受的思想才会站起来。学术不应该是艰深晦涩的理论, 不应该用曲高和寡去诠释, 更不应该把它搁置于暗室尘封当中。学术在强调专业性、深刻性、严肃性的同时, 不能忽视了实用性、大众性和可读性。学术还必须适当地改变一下自己已有的文化形象和叙述方式, 要吸取民间话语, 增加人文精神, 展现人文魅力。

进入 张耀铭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经济纵横   社科期刊   品质  

本文责编:heyuanb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3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经济纵横. 2010,(11),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