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人文精神:为大众文化引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75 次 更新时间:2015-12-14 15:06

进入专题: 人文精神   大众文化  

童庆炳 (进入专栏)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人们的生活都显得十分匆忙。真的坐下来读审美型的纯文学的人,已为数不多。电视连续剧、纪实文学、流行音乐、互联网文学作品、CD、VCD、卡拉OK、“波普”艺术、具像摄影作品等统治了人们的闲暇时间。在诸如此类的大众文化产品的轰击下,人们传统的审美观念坍塌了,人们的种种欲望又被刺激了起来。既然大众文化来势凶猛且已影响到了每个人的生活,那么如何规范和引导大众文化,就成了人文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

我个人对于大众文化的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我觉得大众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深受大众的欢迎的,它的娱乐休闲的价值,是不容怀疑的;可另一方面,我又觉得现在的大众文化,就其深层的价值取向而言,又是令人担忧的。

这里我想从我个人的见闻谈起。每到年底,挂历和各种美女图之类的艺术品,铺天盖地而来,人们享用着这些大众文化产品。可是当那些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高高兴兴地把画面逼真的美女图挂历之类的东西拿回家时,我内心的隐忧就像那水底的污浊的沉渣浮上水面来了。

为什么我会感到隐隐的忧虑?这需要从大众文化本身的性质说起。所谓大众文化是指那些通过科技产品生产出来的、可以无限复制的、适合大众品味的、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产品被纳入市场经济的运行体制,从而具有了区别于以前的产品的特征。大众文化对于商品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商品的消费者都是有意义的。生产销售部门可以赚钱,这不用多说,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消费者来说,则可以得到赏心悦目的快乐,也即娱乐。一个消费者能用金钱买来快乐,这难道不是高兴的事情吗?但意义的消解作为当代流行的一种特性,则是消极的,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我所说的意义,就是指人文意义,即人的生活目的与价值问题。意义消解就是指这种大众文化产品中,只给人提供感官的刺激与快乐,不给人提供人生意义的引导。作品平面化,丧失了底蕴。如前面提到的挂历,各种裸露的搔首弄姿的美女像挂历,就是这类产品中最具典型性的文本。这些美女让读者看了受到感官的刺激,引起某种快感,但在这些美女像上面绝对读不出人的生活的意义。假如把这些美女像一张一张贴在农村家庭饭堂的墙上,那么原本阴暗的饭堂会鲜亮起来,看着这些美女像吃饭也许会刺激食欲,某个小伙子也许会盯着其中的一位“美女”,欣赏她,觉得他的意中人就是这一位,可当他回过头来瞥见他的不那么美的媳妇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不是他的意中人,她顿时变得不真实,他的意中人在墙上。结果假的变成“真”的,而真的却成为“假”的。真实感的丧失,就是这类大众文化产品的一种效应。同理,当通俗歌手用他们吵哑的嗓音唱起歌颂“红太阳”的歌曲时,原有歌曲的意义被消解了……对现实感的消解,对人生意义的消解,就是当代文化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总是强调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的引导(当然这也必要),却很少讲人文精神的引导。自然,意识形态与人文精神是有联系的,但这两者又是有区别的。意识形态主要从政治上来规范,涉及到的问题是有限的。人文精神则主要规定:(1)人是什么?(2)人活着是为了什么?(3)人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是规范人生的意义。这样,人文精神就幅射到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领域则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大众文化中有无人文精神,是关系到这类产品有无灵魂的问题,关系到把大众往什么地方引导的问题。越是在商品大潮中,人们往往越会见利忘义,这就越要通过大众文化加强对人的引导。

我在看一些流行艺术作品时,感情是复杂的。我知道大众需要诸如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一类的作品,它给劳顿了一天的人们带来了笑声,给疲倦的精神带来了一点振奋,这不是很好吗?但是我知道这些作品情感“糖份”太多、太甜。要是人们天天都看这类作品,那么吸收的“糖份”就会太多。换句话说,人的感觉就会被这些作品中有“毒”的思想感情“五花大绑”,人的思想感情就会异化。似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机智而得到皇上的青睐,而轻易成为“格格”什么的。只要我们能赢得皇上的欢心,那么皇上的仁慈则是我们生活美好起来的保证。这可能吗?当然不可能。但可惜的是,我们的大众文化产品却用精美的外衣包装着如此陈腐的观念。这种状况,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

所以,我觉得像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在我们今天还是实用的,因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情况和当年阿多诺等人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既然这样,现在有一些人站出来喊一喊、说一说,指出大众文化有很多毛病、有很多坏处,就很有意义。必须有这么一种批判的声音,有这么一支制衡的力量,大众文化才不会滑得太远。

进入 童庆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人文精神   大众文化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07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艺理论研究》(沪)2001年03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