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庆炳,1936年出生,2015年6月14日去世,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合作)、《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童庆炳文学五说》、《中国古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等。
童庆炳
童庆炳,1936年出生,2015年6月14日去世,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北师大文艺学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著有《文学概论》、《文学活动的美学阐释》、《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文体与文体创造》、《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合作)、《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童庆炳文学五说》、《中国古代意义》、《维纳斯的腰带——创作美学》等。
论文
- 我的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之旅
-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 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
- 谈谈文学性
- 谈谈文学文体
- 走向新境:中国当代文学理论60年
- 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
- 文艺学边界三题
- 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
- 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 文学理论:从“中心”到“边缘”的运动
- 文学研究与新理性精神 新理性精神与文化诗学
- 文艺学边界应当如何移动
- 文学语言论
- 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
- 文化诗学:宏观视野与微观视野的结合
- 文化诗学是可能的
- 严羽诗论诸说
- 政治化—学术化—学科化—流派化
- 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价值取向
- 在“五四”文艺理论新传统基础上“接着说”
- 再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对话与整合
- 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与开篇
- 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转型的标志与维度
- 童庆炳 陶东风:作家的边缘立场与文学的批判功能
- 休闲功能文学作品的二重性
- 周扬晚期的文艺思想
- 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文本批评
- 历史题材创作三向度
- 苏轼文论解读
- 莫言的硕士论文与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
- 获取真义与焕发新义
- 当前文学理论发展新趋势
- 论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
-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根据
- 司空图“韵外之致”说新解
- 论《文心雕龙》中的“章明句局”说
- 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 《文心雕龙》“质文代变”说及其启示录
- “文化诗学”作为文学理论的新构想
- 文学理论的“泛化”与“发展”
- 《文心雕龙》论人与自然的诗意关系
- 文学本质观和我们的问题意识
- 新时期文艺批评若干问题之省思
- 世纪之交: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发展的重新审视
- 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
-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再认识
- 审美是人生的节日
- 审美论—语言论—文化论:新时期30年文论发展轨迹
- 童庆炳 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
- 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学批评会消失吗?
- 美在关系说:可体验的理论
- 毛泽东的美学思想新论
- 漫议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 马克思早期的艺术生产论的现代意义
- 略论王国维的文艺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 论文艺社会学及其现代形态
- 经验、体验与文学
-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论
- 童庆炳 赵勇:改写名著的三条原则
- 比较诗学研究需要一种国际性学术视野
- 童庆炳 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
- 童庆炳 赵勇:把文艺消费考虑进来之后
- 文学研究如何深入历史语境——对当下文艺理论困局的反思
- 《文心雕龙》“杂而不越”说
- 《文心雕龙》“因内符外”说
- 《文心雕龙》“情经辞纬”说
- 《文心雕龙》“感物吟志”说
- 《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
- 《文心雕龙》“风清骨峻”说
- 《文心雕龙》“道心神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