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形成简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69 次 更新时间:2015-11-20 19:43

进入专题: 胡耀邦   改革   民主  

​李聪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体性框架。“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发展起着巨大促进作用。研究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对进一步促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汇报提纲》:胡耀邦改革思想的开端


总体来看,胡耀邦的改革思想起步于极“左”思想还较为浓厚的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并有一个从“改革”到“全面改革”的逐步形成过程。而1975年胡耀邦主持科学院工作时主持制定的《汇报提纲》则标志着胡耀邦改革思想的开端。

1975年7月17日,第二次复出的邓小平派胡耀邦前往中科院负责党组工作并兼任副院长,邓小平对胡耀邦提出三点具体要求,其中一个就是“搞科学院发展规划”。胡耀邦一上任便忙着主持起草《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后改名《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简称《汇报提纲》)。胡耀邦8月1日就提纲的框架和主要思想讲了想法,随后就由李昌、王光伟和胡克实带领一个起草小组分头起草出初稿。从1日到7日又经过多次修改,8月11日完成《汇报提纲》讨论稿。此后又作了两次修改。《提纲》后来又经过胡乔木以及李昌、王光伟反复修改,9月26日经过四易其稿而最终定稿。虽然《提纲》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改,并由六部分改为三部分,但这份《提纲》体现了胡耀邦的改革的一些基本想法。

汇报提纲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肯定了科技战线上的成绩,指出“建国以来”,“建立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和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科学技术队伍”,并且认为“这支队伍的绝大多数人是拥护社会主义、愿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支队伍为独立自主地解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做出了贡献。”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组织领导问题。第三部分“关于力求弄通主席提出的科技战线的具体路线问题”是核心内容,这一部分主要讲了“政治与业务”“生产斗争与科学实验”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在这部分中,胡耀邦主要是针对四人帮以及林彪等提出的任何工作都“政治挂帅”问题而进一步强调了政治与科研的关系。唐菲撰的《胡耀邦传》中这样阐述了胡耀邦当时对政治与科研的关系:“在起草提纲时,胡耀邦用十分简明的语言表达了政治和科研的关系,政治是要挂帅的,但政治工作是为科研服务的。”胡耀邦还指出:“政工干部不能做空头政治家。”[[1]]p432在《提纲》中,胡耀邦明确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要求“科研走在前面”要“推动生产向前发展”,“没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也就不可能有工业、农业、国防的现代化”,“科学实践也是一种社会实践,生产斗争是不能代替的”,“大力加强学术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学术上不同意见的争鸣和讨论”,“自然科学学术问题上不同意见的争论是好事不是坏事。这种是非要通过学术讨论的方法,通过科学实践来解决,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轻易下结论,支持一派,压制一派。”所以,提出“落实政策,把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见,《汇报提纲》中反映出的这些思想是对当时一切都政治挂帅,对科学技术不重视的不满。《汇报提纲》标志着胡耀邦改革思想的开端。而这种改革是以“整顿”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整顿”其实就是改革,就如同邓小平所说:“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2]]p255“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强调把经济搞上去,首先是恢复生产秩序。凡是这样做到的地方都见效。”[[3]]p255

随着1975年11月在全国展开的针对邓小平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政治批判运动的开始。极“左”分子把胡耀邦在中科院主持制定的《汇报提纲》定性为“三株大毒草”之一。在极“左”路线时期,这份提倡重视科学技术研究的建议提纲却被批为资产阶级的“毒草”,认为《提纲》是“反对无产阶级在整个上层建筑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一个修正主义版本”[[4]]。1975年11月,胡耀邦随着邓小平的被批判而“靠边站”。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邓小平虽然也在1977年的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职务,但在当时氛围下,“左”的势力还异常强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还没有从意识形态领域真正予以改正。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派不管是在政治地位上还是在话语权上,都处于守势。当政的最高领导者的思想方法却是建立在对毛泽东思想的教条理解之上,这在当时突出表现为对“两个凡是”的盲信盲从。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5]]。面对这种局面,改革派首先需要在思想路线上打开缺口,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胡耀邦率先在中央党校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进而针对文革中形成的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开始甄别平反工作。这些工作也就成为胡耀邦改革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外在体现。


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胡耀邦改革思想的发展


其实早在革命年代,胡耀邦就在延安“抗大”接办校刊《思想战线》;另外他还在抗大独自编了《生产导报》和《我们的伟大事业》两份小报。1948年任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的政治部主任时,在太原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把办的报纸《人民子弟兵报》送到前线。1952年胡耀邦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后,先着力抓办好团中央所属的《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以及《团的工作》等报刊。这些报刊都在各自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对民众的精神引领作用。胡耀邦1977年3月到中央党校任副校长,首先进行的就是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胡耀邦到中央党校后通过创办《理论动态》,同时发起“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想通过这些活动首先来实现思想理论界的拨乱反正。

面对当时“两个凡是”为代表的“左”的路线对人的思想的束缚,在胡耀邦的支持下,由南京大学教师胡福明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文,经过中央党校孙长江、吴江等的共同修改,最后经过胡耀邦的审稿,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题目,发表在1978年5月10日的《理论动态》第60期上。第二天,《光明日报》又以“特约评论员”的形式在第一版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5月12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全文转载。这篇文章如重磅炸弹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思想理论领域人们逐步认识到实践在认识真理中的重要作用。检验真理的标准不再是从“语录”或者“本本”的教条主义出发去界定是否是真理,而是从现实出发,从实践的角度来做出是否真理的判断。因此,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得以恢复和发展。就如同胡耀邦在1979年1月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发言所说:“这场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笔者注)的重要意义,是使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重新统一到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的基础上来,重申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的在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中实践第一的观点。”[[6]]p45邓小平对胡耀邦发起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7]]p143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党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写在党章上,党章中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8]]p56习近平总书记在在2013年年初的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9]]由此可见胡耀邦发动的这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深远影响。胡耀邦去世后,中共中央在悼词中对他有这样的评价:“他按照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精神,组织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做了理论准备。”[[10]]p30可见,胡耀邦的全面改革思想以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开端得到党中央的高度评价。

在思想理论界展开“实践标准问题”讨论的同时,胡耀邦还展开了对1957年“反右”以及十年“文革”中造成的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1977年12月,胡耀邦调任中央组织部部长。在全体人员大会上,他说要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干部路线,把林彪、“四人帮”颠倒了的干部路线是非纠正过来。在解决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时,胡耀邦通过改变中组部的风气,成立“老干部接谈组”,专门接待来访老干部。胡耀邦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进一步对“反右”运动中错划为“右派”的知识分子进行平反。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胡耀邦还指示中央党校临时党委设立落实政策办公室,对一百六十三个冤假错案和一千三百五十八人的问题进行了甄别、平反,并给予这些人妥善的善后处理。至1980年底,全国改正右派分子五十四万七千人。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为中国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做了舆论和组织上的保证。

如果说科学院的整顿、中央党校创办《理论动态》和发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加之在担任组织部长期间平反冤假错案只是胡耀邦在思想领域、组织领域解决“要不要改革”的问题,而当这些问题得到解决,整个社会达成改革共识之后,那么紧接而来的就是在现实层面要解决“如何改革”的问题。胡耀邦紧扣“如何改革”这个核心问题,开始进一步加快“全面改革”的步伐。为促进现实改革的协调推进,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逐步形成。1983年1月胡耀邦在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就是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形成的标志。


三.《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的形成


胡耀邦作为改革开放的总工程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大精神,更深刻阐释邓小平关于改革的重要思想,同时为了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胡耀邦在1983年1月20日,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稿9千多字,28节,共分8个部分。报告提纲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胡耀邦“全面改革”的一系列思想。

在这个报告中,胡耀邦首先在第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的整个过程。”[[11]]认为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只是标志着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而并非在所有的领域都完成了这一任务,实际上,从上到下,“左”的东西还是根深蒂固、不可轻视。在讲话稿的“我们的改革方针”部分,胡耀邦说:“改革的总方针,应当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12]]这其中提到“全面”地改革。所谓“全面”,就是一切地区,一切战线,各行各业,都要有改革任务,都要清除老作风,老框框,而是要研究新问题,钻研新情况,总结新经验,创立新方法。

对于改革的内容,报告从机构改革、经济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三个大的方面入手。首先来看机构改革。机构改革其实是涉及到政治体制的改革问题,其实早在1980年,邓小平根据中国政治体制发展的一系列弊端,特别是针对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开始反思中国的政治体制的问题,并且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1982年的1月,又作了《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的报告。其实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者特别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讲话提纲中,特别提到了“机构方面的改革”,在报告提纲中,他强调“一方面要放手大胆地吸收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有科学文化知识,敢于创新的同志,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另一方面,使相当一批数量的老同志退到第二线,并且切实负责地把他们安排好,照顾好。”[[13]]同时强调了选拔干部,除了要重视革命化之外,在新时期更要重视领导干部的文化程度,只有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才能真正有效领导现代化建设。

关于经济方面的改革,在报告中,胡耀邦指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全面”,只是进行了农业的相关改革,特别是在工业商业等领域还没有真正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改革。他特别分析中国的经济主要的弊端就是缺乏活力,并且认为社会主义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按照理论应该是克服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对抗性矛盾,而为什么社会主义经济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活力呢?而为什么农业在保持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只是实行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农业生产就爆发出这么大的活力呢?他认为工商业活力不够主要是经营方式的落后造成的,所以他指出经济工作面临的两大任务:一是体制改革;二是技术改造。他进一步强调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性——认为在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改革的同时,还要推动税制、物价和流通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除了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在报告提纲中,胡耀邦还专门提到“其他方面的改革”,他特别提出了改革本身的“全面”性。他认为:“中国的改革除了机构和经济改革之外,还要有政法、外事、劳动、人事、宣传、科技、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卫生、体育,以及各个人民团体,总之一切部门,都有改革的任务。”[[14]]他说:“改革,才能打开新局面,才能创造新经验,才能较快地提高广大干部的思想水平和领导才能”。[[15]]他着重讲了知识分子的问题和政法工作的改革。

在《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讲话中强调了“全面改革”的政策主张之后,胡耀邦又在1983年3月13日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了在农村联产承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在积极肯定了农村改革的基础上,他认为:“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阶段。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不少不适合我国情况的、错误的观念和模式,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16]]p254在做出这个基本判断之后,胡耀邦接着论述了全面改革的必要性,他说:“只有从实际出发,冲破这些东西,全面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才能全面开创新的局面,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科学的社会主义。”[[17]]p254

从以上胡耀邦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胡耀邦“全面改革”的思想已经形成,胡耀邦经过实践而判断中国的改革必须是一个协调推进的整体改革,只是进行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改革都是有问题的,中国的改革必须的是整体性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在内的全面改革。


四.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形成的意义


在“左”的思想影响还很大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的形成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二是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三是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的现实目标是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其实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坚持和发展。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方面共同交融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社会形态。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先后形成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整个过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反映并引导这种发展道路的方向,理论本身通过外化为一系列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对这种道路予以保障。经过三十五年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大发展,在经济上,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在政治上,中国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进一步完善;在文化上,中国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合中国国情并能指导中国不断前进的思想意识。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依据中国面向世界而不断建构而成的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一整套相互联系的宏大体系。这个体系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重要理论指针。同时,这个理论体系又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体现了包括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许多无产阶级改革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通过一系列的讲话或者著述表达的对中国改革发展的基本观点和看法。胡耀邦作为邓小平改革政策的坚定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自己的理论建构和实际行动,为邓小平理论的建构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论,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p373。而胡耀邦在1983年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而且是很深刻的革命。这个革命,不是什么‘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不是要在国家和社会政治中制造什么激烈的震荡。而是要通过改革,打破‘吃大锅饭’的局面,充分调动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使生产力较快地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创造出更多的新的财富,使国家和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总之,要以是否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否有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作为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对或不对的标志。”[[19]]这其中就包含了对改革本质的基本看法,并且把三个“是否有利于”作为衡量改革对错的标尺。这种判断和邓小平对改革本质的判断和“三个有利于”思想有共同之处,不只是胡耀邦的关于改革本质以及判断改革对错标准的思想,包括胡耀邦的统战思想、宗教思想等,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不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涵,而且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在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又闪耀着光彩夺目的人道主义光芒。尤其是在马克思青年时期在巴黎写就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其中关于“劳动异化”的相关内容就是试图通过对四种“劳动异化”的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消除了劳动异化从而实现了人的自由和解放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除了把共产主义看作是一种在未来必然要实现的社会形态之外,马克思把“共产主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划等号,认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价值诉求。胡耀邦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全面改革”思想的价值追求是“一切为了人民”,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全面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人,解放人。通过“全面改革”,改善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通过改革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会间接促进人民精神面貌的进一步改善。所以,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角度看,胡耀邦的“全面改革”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学即对人的解放和自由的价值诉求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不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而且还正确坚持了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

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摆脱贫弱,赶超欧美,实现“现代化”,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成为一代代社会精英追求的目标。胡耀邦也不例外,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现实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因此,实现“四个现代化”成为贯穿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的一条主线。早在1979年1月,胡耀邦在出席中国文联举行的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要把我们国家四个现代化的列车开动起来。在党的十二大上所作的报告中,胡耀邦进一步强调:“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0]]p11这充分表明,改革的最直接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通过对“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从而真正促进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改善,进而在中国实现高度文明、高度民主。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本质上是对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真正坚持和发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一般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历史的不断演进,而其中最根本性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在《哲学贫困》中,马克思又特别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则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其实都是在强调唯物史观的一个最基本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整个社会历史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最根本性力量。从这个角度看,实现“现代化”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是从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来观察中国社会,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解决社会生产力落后和人民群众需要之间的矛盾。这其实是面对极“左”路线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而实现的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认识。

总之,胡耀邦“全面改革”思想意义非凡,就如同日籍华人作家杨中美评价的那样:“当今(指上个世纪80年代—笔者注)中国与世界的大潮流,是民主、改革、对话、竞争的大潮流,胡耀邦在这个时代的转接中,用自己的言行写下了自己的历史。”[[21]]P3胡耀邦的“全面改革”思想的确离不开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而时代也因胡耀邦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品格而定格为永恒。


[[1]]唐非.胡耀邦传(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选自《抓住要害深入批邓》一文,此文系197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

[[5]]“两个凡是”出自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

[[6]]胡耀邦.理论工作务虚会引言[M].选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M].选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8]]中国共产党章程[M].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9]]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M].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10]]满妹.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11]]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12]]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13]]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14]]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15]]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16]]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M].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M].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胡耀邦.四化建设与改革开放[M].选自http://www.hybsl.cn/zt/95zhounian/sixiang/2010-11-19/23613.html

[[20]]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M].选自《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1]][日]杨中美.胡耀邦——一位激进改革者的传奇生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进入专题: 胡耀邦   改革   民主  

本文责编:lijie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共和国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1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共识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