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063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5:52

进入专题: 革命  

陶东风 (进入专栏)  

在本文中,“革命”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时间始于20世纪初,迄于20世纪70年代末(1949年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际上也是革命时期),“革命文化”是这个时期占主流的文化形态,它发轫于20世纪的20、30年代,成熟于40年代,繁荣于解放后,极盛于文革时期,包括各种类型的歌颂毛泽东和共产党的文艺作品,各种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叙述、话语、符号等等。“后革命时代”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今天这个历史阶段。称之为“后革命”,是指从70年代末开始,党的工作重心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革命时代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不再进行革命时期常见的大规模社会动员与政治运动,转而一心一意地在确保政体稳定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这个社会转型的总体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知识分子和大众的支持。因此可以说,无论是政府、知识界还是民间,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就是所谓“告别革命”。当然,作为声称与宣言的“告别革命”并不意味着事实上已经完全告别革命,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准确的时间点把革命时期和后革命时期一刀两段。其实,正如本文后面将要详细分析的,后革命时期仍然在许多方面延续了革命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因此,本文的“后”兼有“之后”与“晚期”的双重含义。[1]

后革命时期文化上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在文学艺术界,在文化界,乃至在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革命文化尽管作为整体的文化形态已经属于历史,但是构成革命文化的各种要素(包括文本与文本的片段,各种符号,人物形象,各种革命时代的器物等等)却没有消失,也没有成为博物馆中的“遗产”。相反,不断出现的革命文化的“复兴”倒是成为后革命时代的重要文化景观、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比如“毛泽东热”、“红太阳热”、“红色经典热”、“红色旅游热”等等。

当然,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是在一个与革命时代相当不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出现的文化现象,这个新的语境的最基本特点是:革命时期建立的政治体制和后革命时期的经济转型保存,部分革命文化传统、经过改造的革命意识形态,与新出现的消费主义、大众娱乐文化、实用主义、物质主义混合、并存。也就是说:后革命时期延续了革命时期建立的基本政体和国体,但是却放弃了革命时期的高度政治动员、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禁欲主义的意识形态。这样的语境出现的“革命文化”当然不可能是原来革命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对革命文化的改写和挪用,因此准确地说是“后革命文化”——后革命文化不是原创性的文化,而是原先的革命文化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出现的新形态。至今为止,它已经表现出了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

一、革命文化的商业化

后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复现于消费主义的语境中,因次与消费主义存在相互利用、相互借重的暧昧关系,它甚至是消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各种革命时期特别是“文革”时期的革命文化符号被加以商业化的利用或被纳入消费主义的话语。比如1993年出现的《红太阳》盒带的热销现象本身首先是一个商业现象,是一个文化公司(大地唱片公司)策划的商业行为。其次,为了适合今天的商业/消费主义的逻辑,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的节奏(加入现代电子乐器、打击乐器)、演唱人员(由李铃玉、孙国庆、屠洪刚等流行歌手演唱)与演唱环境(比如在声色犬马的卡拉OK厅演唱)。每当听到人们在灯红酒绿的消费场所哼着“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的时候,总给人以强烈的滑稽感、错位感。[2]

革命文化的商业化的例子最突出地表现在商业广告对革命文化符号的借用。比如香港权智集团做的《快译通》无线掌上电脑广告盗用的是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文化符号:一位男士身着绿军装,头戴绿军帽,腰扎武装带,臂带红袖章,俨然一副文革时期红卫兵的打扮。服装款式完全是文革时期人们熟悉的那种,再配以大红底色,使人生产强烈的视觉冲击,唤起心中的革命文化记忆。但是,解读这则广告的关键是抓住它的“焦点”:这位“红卫兵”右手(画面左侧)拿着一本类似“红宝书”的方形物体放在左胸(画面右侧),这个方形物体被白色的圆圈圈住,十分醒目,一条虚线从圆圈指向右上方的掌上电脑——广告的真正“主人公”,电脑下面是一行黑色的字:“时代变了,我变了,但追求理想的心不变。”它强烈地暗示:如果说革命的年代“红宝书”是人们的指路明灯,那么,快译通掌上电脑就是今天这个高科技时代的指路明灯。如果说文革时期人的理想是革命,那么,今天人们的理想则是赚钱。这就是所谓“革命性的升级”。至此我们可以明白,在这个广告中“革命”的意义已经被悄悄地改写:利用人们熟悉的文化记忆来达到商业促销的目的(参见插图1)

插图1:香港权智集团做的《快译通》无线掌上电脑广告

另外一个例子是《中国酒网》广告。该广告由三个组成部分,每部分都有大量的文字与配图。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分析其中的第一部分。这部分广告的上部是宋体六号文字(节选):“中国电子商务靠克隆国外的成功蓝本,绝对无法成功。正如当年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现实问题结合,才成功地开创了新中国,中国酒网的主创者,洞悉中国每年上千亿酒类市场战争规律,不仅集成当今全球最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更以革命性的原创精神,充分优化、改造、重组现有商业模式中的物流资源、市场调拨批发渠道资源、零售终端资源,以‘人民战争’为第一原则,发动和利用全社会的综合资源,以中国酒网为扩展基础,逐步构筑跨行业的全民电子商务形态。”广告下半部分是黑体三号文字书写的广告用语并配有图片:中国具体商务经验(配中国“国旗”,但是五星与镰刀被改为由★和J组成的图案j)+ 美国电子商务技术真理(配有美国国旗)= 成功革命(红色二号字并配有一个大红五星)。这则广告纯属政治文化与商业文化的拼贴。它把革命叙事与商业叙事巧妙地结合起来,调用革命文化资源(记忆、符号、图象等),把“中国革命的具体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这个中国革命的经典表述改造为“中国具体商务的实践经验与美国电子商务的普遍真理相结合”这一商业表述。政治符号的商业化与商业符号的政治化合而为一。革命就是经商,就是请客吃饭喝酒,美国电子商务的普遍真理性就像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性一样,放之四海而皆准。

插图2:中国酒网广告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不同文化碎片的并置这一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特征。研究后现代文化的著名学者伊阿伯•哈桑在他的《后现代的转向》中曾经指出: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不同的文化碎片的并置。这种后现代式的并置在中国当代文化中也相当普遍。比如,在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当主人公秋菊来到县城新华书店的时候,发现墙上并排挂着毛泽东像(革命文化符号)、比基尼招贴画(上面是穿三点式泳装的西方性感女郎,消费文化符号)和传统的年画(画面是拿着手杖与桃子的老寿星,代表前现代农业文化符号)。并置意味着不同时代具有不同内涵的文化碎片被剥离了当时的生产和接受语境,在新的、混合杂交的文化语境中被随意地拼贴排列在一起。这实际上也反映了当前中国文化价值的混乱与多元状态。 [3]

更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报纸上见到的这样一则报道:“湖北餐厅经营出怪招,竟以文革时铺天盖地的革命歌曲伴忠字舞佐餐!该餐馆名叫‘幸福村’,餐馆前是个大院子,架着高音喇叭反复播放革命歌曲。宽敞的大厅左首是一间‘人民公社食堂’,对面则是十来间包房,包房门楣上用红笔标着‘毛选著作学习室’,‘公社书记办公室’等不同名称。一间包房的墙上贴着一张‘通知’:全体社员晚上集中学习毛选,不到者扣分0.5分。在另一间名为‘武装部’的包间内,来往穿梭的女服务员大多身穿草绿色军装,表情严肃。菜碗一律用黑色的土钵。饭吃到一半,四个小姑娘手持红花,在高音喇叭播放的‘革命’歌曲伴奏下,跳起了‘忠’字舞,引来不少顾客观看……。” [4]这里所描述的场面虽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类似“幸福村”之类的餐馆(比如“老三届酒家”、“知青餐馆”)在中国的其他城市也不鲜见。它非常典型地表现了革命文化与商业文化的相互借重、相互利用的关系。更加准确地说是革命文化的碎片被纳入了商业文化的逻辑或者被商业文化重新书写、重新编码,以传达一种暧昧不清的情感体验。

可见,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现象并不能认真地被看作是人们在真诚地怀念“文革”、真的想要回到“文革”,它至多是一种暧昧的怀旧。就商家角度看,“文革”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符号、仪式,由于曾经在中国大陆相当流行,并深刻地铭刻在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几代人的记忆中,因而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它们在这里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一部分,首先服从于商业战略;而从食客(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在花天酒地的同时经验到的至多是一种暧昧的怀旧,一种奢侈与装饰。

二、革命文化的大话化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革命文化的另一个趋势是它的大话化。所谓“大话化”,是指革命时期的文化符号被带有中国式后现代色彩的作家艺术家进行调侃、拼贴、戏说、滑稽模仿,并籍此颠覆了它原来的意义。(这种颠覆与80年代知识分子对于革命文化的理性反思相当不同)。

盗用、改写、戏仿革命文化的情况在刚才所分析的广告中已经有所反映,这表明商业化和大话化常常是相联系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三个广告。这是“西山美墅馆”房地产广告,它挪用并戏仿了毛泽东词《沁圆春•雪》中的“看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把它改为“看西山上下,美墅馆分外妖娆”。还特地模仿了毛泽东的笔迹。(参见插图3)

插图3 “西山美墅馆”房地产广告

这种对待革命文化的戏仿态度,最早大约见于王朔的所谓“痞子文学”。以下是我随便在王朔小说中找到的一些例子:

《我是你爸爸》:“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关键是夹起尾巴做人。”(本段中的前一部分套用毛泽东语录,它曾经经常被用在社论或悼念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字中,是革命时期标准的官方语言;但是经由后半部分的转换,把它的原义来了一个彻底的颠覆)。

《一点正经没有》:“我是主张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的,也就是说为工农兵玩文学。”(“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本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经典命题,以后一直是党指导文艺的最主要的、几乎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王朔小说巧妙地盗用这句话并把它的内涵加以彻底的转换,“为工农兵服务”降格为为工农兵“玩”文艺,或者也可以说,“玩文艺”这个“痞子”文学的宣言“升格”为新时期的文艺指导思想)。

王朔特别喜欢模仿的似乎还是“文革“时期被奉为圣经、一句顶一万句的毛主席语录。比如对于游击战方针的滑稽模仿:“敌进你退,敌退你进,敌住你扰,敌疲你打。《诱妞大全》上就这么写着。”(见王朔小说《一点正经没有》);对于毛泽东所说的“三种人”的模仿:“现在我已经成为毛主席所说的那三种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也就是一个没有正经的人。”(《一点正经没有》);对于毛泽东诗词的模仿:“不准备变,岿然不动认死理儿不管山下红旗是否在望。”(《一点正经没有》) [5]

在王朔的小说中甚至还有对于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滑稽模仿。比如“中麻委”、“捧人协会”、“全国人民总动员委员会”等,通过滑稽模仿对于这些机构进行巧妙的冒犯。最精彩的还是下面的这一段:

“要是咱们哥儿几个一人手里一支枪呢?”

“那这城市咱们就军官了,直接冲进市府改公社了。咱们成立一个革命委员会,轮流执政。”

“我不用执政。”许逊插话说,“就派我去领导文艺界就行了。”

“我管外贸和旅游”,汪若海说,“以后你们到我的饭店吃饭,一律按价倒找钱。”

“高洋把公安、税收、海关抓起来。方言可以让他去管计划生育和爱国卫生,所有的银行、企业一律没收”。高晋说,“小商小贩也一律课以重金罚款。”

“北伐吗?”高洋问。

“不,不,北伐干吗?”高晋说,“咱们独立了,中央政府要不干,咱们就区域自治。女士们可以作为咱们的代表派驻中央政府。”

“多损,把咱们往虎口里送,他们要当政,咱们就得倒霉。”乔乔笑着说,“肥缺我们不争,安排个妇联、工会之类的群众团体,总行吧?”

“还有,咱们不能犯巴黎公社的错误,要用铁碗,巩固政权就得这样。焚书坑儒算什么?我们杀就杀个血流成河。”

“那我们就发动文化大革命,把你们批倒批臭,再踩上一只脚。”

在这段对话中,既有对于当下现实(如吃公款、要回扣)的揭露批判,也有对于过去革命年代的政治符号、政治话语、政治机构(如“巴黎公社”、“革命委员会”“文化大革命”等)的挪用、并置、拼贴与戏仿,更有对于那段曾经是神圣的历史的调侃。于是,把一切关于革命与崇高、神圣与伟大的主流文化神话变成了供人调笑的材料与滑稽模仿的对象。

2000以后出现的“大话文学”继承了王朔小说开创的这个传统。大话文学的突出特征就是对于经典文学/文化文本的滑稽模仿,这里既有对于中国古典名著的滑稽模仿(比如《大话西游》之模仿《西游记》),也有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的模仿(比如《Q版语文》之模仿格林童话、鲁迅作品、朱自清作品等)。而中国现代、当代的革命文化(文学)同样一直是“大话文化”戏仿的重要对象。如《样板戏之〈宝黛相会〉》、《新版白毛女》直接拿曾经神圣不可一世的“样板戏”开刀,前者对“文革”批斗场景进行了滑稽模仿,把焦大当作地主批斗,而贾母、王熙凤等反而成为造反派; [6]后者把阶级复仇的故事(中国现代革命史的经典叙事,也是中国革命合法性的经典叙事)改造为当代商场的恩爱情仇。 [7]而在轰动一时的所谓“红色经典”影视剧改编中,则出现了杨子荣等英雄人物的“桃色”事件。(参见陶东风《红色经典:在革命和商业的夹缝中求生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更令人吃惊的是,有一个名为“全国网恋等级考试(ELT)大纲样卷”的大话文本,不仅对官方公文样式,而且对官方制度和机构(比如考试制度、中央机构等)进行了滑稽模仿。请看“试卷”说明:“21世纪的钟声就要响起,21世纪的爱情也该有它独特的形式吧!在这如丝的雨夜,我在灯下细阅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顾湘的《1999-2000网恋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得知网恋之花已在中华大地迎风怒放,暗吐芳香;结合自身实际,深感网恋阶层龙蛇混杂,已经到了非用法律法规限定等级的地步。为此,我网恋部不甘落后,成立了全国网恋等级考试专家小组,特拟此样卷,请各级部门反馈。”署名是“中共中央网恋部长萧萧0253”。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所谓的“考试大纲”先是登载在2000年12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后来又由官方的“人民网”转载。 [8]

三、政治力量和商业力量的妥协、协调、冲突

必须指出的是: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是在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出现的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它既不是原先革命文化的简单复活,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那种只遵循市场逻辑的大众消费文化,而是市场逻辑和政治力量双重作用的产物。这正是后革命时代的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是完全杜绝商业逻辑的,而彻底消费时代的文化则可以完全按照大众欲望和市场逻辑运作。后革命时代界乎两者之间,它只能在革命/政治和商业/消费两者之间进行运作。如何协调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后革命文化必须面对的问题。这样,在后革命文化中,革命/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两者之间的关系必然比较复杂,其中既有相对“和谐”的妥协、协调型,也有比较严重的冲突矛盾型。前者如2000年初关于“保尔和盖茨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的讨论。这个讨论出现在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热播之后,由《北京青年报》发起,后有相当多的媒体加盟。争论最后显示,占绝对主流的观点是:保尔和盖茨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有人说 “如果保尔是一做大山,那么,盖茨就是山峰,如果保尔是溪流,那么,盖茨就是这个溪流的瀑布,如果保尔是天空,那么盖茨就是天空中的闪电,如果保尔是原则,那么盖茨就是方法,如果保尔是英雄,那么盖茨就是模范”,“他们都是英雄,保尔有盖茨的精神,而盖茨也继承了保尔的道德品质,他们是互补的。”这是政府和大众的主流观点。这实际上表明了市场消费主义和原先的革命意识形态相互协调的比较成功的例子。

同时,“红色旅游”现象也是革命传统文化产业化、商业化的比较成功的典型。红色旅游既是文化也是产业。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发红色旅游一方面可以表示自己遵从中央关于革命传统教育的号召,与中央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面又是一种效益可观的文化产业,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笔者在井冈山的经历戏剧性说明了革命先烈的是如何被当作摇钱树的:在革命先烈纪念馆,我看到这样的广告:花费一百元,可以买到一个花圈并在纪念馆大厅举行献花圈仪式。(参见图片4)。

图片4:井冈山革命烈士墓广告,2004年10月作者摄于井冈山

但是革命文化与商业逻辑在后革命文化中也经常发生矛盾和冲突。 [9]在这方面,影视领域的“红色经典”改编现象是比较典型的。一开始,“红色经典”是一个商家和政府联合推动的、不乏主流色彩的文化现象。 [10]

从政府方面说,支持“红色经典”改编的主要动机无疑是意识形态的:借此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过去的革命史来强化自己在当下的权力合法性。但是,后来政府发现有些改编的所谓“红色经典”已经大大偏离了自己原来的政治期待并严重威胁到革命文化、进而威胁到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因为,在消费主义逻辑的驱使下,这些改编后的“红色经典”大大变味:革命故事与英雄事迹被大众消费文化的巨手所改写,商业化、大众化首先表现在解神圣化、解英雄化,少一些英雄主义,多了一些商业/消费主义。《红色娘子军》拍成了偶像剧,吴琼花成为靓丽的时尚女性,洪常青透着帅哥的浪漫情怀,他们革命之余常搂搂抱抱,可谓“紧跟时尚步伐”;《林海雪原》融入了言情剧,少剑波与白茹的情感被大大地渲染放大,更有甚者,杨子荣陷入“三角恋”,居然还与匪首座山雕成为情敌,连“私生子”也出来了。难怪有人说:“红色经典”变成了“黄色经典”;与其说是《林海雪原》,不如说是《林海情缘》。从大家一致的感受看,这些“红色经典”实际不过是包装过的特种大众消费文化快餐而已。某些“红色经典”的改编、定位、目标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是按照当前消费市场逻辑运作的。商业化还表现在张扬所谓“人性”(实际上是性),淡化阶级性,把革命时尚化。用《红色娘子军》导演袁军的话说,他希望把洪常青、吴琼花的“青春美”张扬出来:“这是一部描写‘女人与战争’的作品,但是女人再革命也是女人,像她们个性中的可爱,骨子里的帅气,绝不能只是表现在行军礼时有多标准,而是要在她们的情感上下功夫。如果将来观众看了这部戏后感觉这些女人有些味道的话,我就满足了。” [11]座山雕不仅有“养子”,而且是一个颇重情义的好爹,儿子不认他就难过得老泪纵横。“人性”化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在改编电视剧的宣传剧照上,洪常清与吴琼花激情拥吻,与商业大片无异;杨子荣显得自由散漫,流里流气。阿庆嫂则更邪乎,俨然一个风骚老板娘,不分敌我,还与胡传魁和郭建光都卷入所谓“情感漩涡”。在这样的“桃色经典”乃至“黄色经典”中,原有的政治教化功能自然轰然瓦解。在荧屏上“戏说”红色经典、“性说”红色经典的同时,网上也在流行“红色搞笑”。据说在国内一些网站的论坛、手机彩信上,手握钢枪、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战士,喊的却是“严防死守,根除二奶”;捧着红宝书的女红卫兵,说的却是:“好好学习,天天想你”。 [12]

政府发现这点以后,一方面反复地举行官方性质的“学术会议”,让“学者”们进行批判;另一方面直接下文件进行干预。2004年5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厅)、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解放军总政宣传部艺术局、中直有关制作单位发出了《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部分原文如下:“一些观众认为,有的根据‘红色经典’改编拍摄的电视剧存在着‘误读原著,误会群众,误解市场’的问题。有的电视剧创作者在改编‘红色经典’过程中,没有了解原著的核心精神,没有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本质,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言情戏;在人物造型上增加浪漫情调,在英雄人物身上挖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足见政治逻辑和商业逻辑在这里发生了深刻的冲突。

简要的结论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文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综合参与其中并共同影响了其形成和走向。它既是文化现象,也是经济现象。在政治话语与商业话语混合杂交的后革命语境中,“革命文化”的命运必然是:一方面,由于后革命时期的重要特点就是市场经济的出现、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娱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兴起,因而,传统的革命文化与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与政权合法性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更不用说它们已经基本上不再被用来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其神圣性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消解。因此,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将其商业化、市场化、娱乐化是允许的(通过各种方式被戏说、性说乃至乱说)。在革命时代,作为社会动员的主要手段的“革命文化”是神圣的,绝不可以戏说,不能以任何形式商业化;但是另一方面,革命文化的商业化、市场化、娱乐化、消费化又是不彻底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之设立了程度不同的限制。 [13]原因是传统的“革命文化”并没有完全脱离与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联系,主流官方意识形态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延续了这个“革命”文化(比如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去西柏坡等革命圣地进行朝拜就是非常典型的证明)。无论在多大程度上执政党自己修改了原先的革命文化与革命意识形态,但是执政党政权的正当性与革命文化之间仍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注释:

[1]阿里夫•德里克(Arif Dirlik)在《后殖民还是后革命:后殖民批评中的历史问题》中指出:“后革命”(post-revolutionary)一词有“之后”(after)与“反对”(anti)两重含义,本文中的“后”主要是“之后”与“晚期”的含义。这是因为本文所探索的这个时期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告别”革命,革命时期的许多政治和文化的因素依然通过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2]这方面的一个戏剧性的例子是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在豪赌回来的路上开着卡迪拉克高唱“北京的金山上”。另外,中国大陆四处开花的卡拉OK厅中不断传出的革命歌曲,也是革命文化商业化消费化的很典型的例子。

[3]文化价值的多元和混乱在近年来经常进行的关于“文化英雄”“文化偶像”的评选中看得非常清楚。2004年,由新浪文化与《南方都市报》等报纸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活动通过网络匿名投票方式评选出的“十大文化偶像”分别是:鲁迅、金庸、钱钟书、巴金、老舍、钱学森、张国荣、雷锋、梅兰芳、王菲。参见人民网:《文化偶像评选揭晓:张国荣王菲上榜》,2003年06月22日。

[4]童大焕:《拒绝遗忘》,《南方周末》2000年6月23日。

[5]此外还有对于“党章”这样的“超大文本”的滑稽模仿:“本党的宗旨一贯是这样,你是本党党员本党就将你开除出去,你不是本党党员本党就将你发展起来——反证不让你闲着。”“这点本党党章早有规定,不管你是否愿意加入本党,只要本党看你顺眼你就是本党党员——爱谁谁吧。”(见王朔小说《玩的就是心跳》)

[6]参见水杯子作《样板戏之〈宝黛相会〉》,http://culture.163.com/edit/000825/000825_40899.html

[7]参见culture.163.com/edit/001019/001019_42469.html。《慈禧同志先进事迹》无疑是对“先进事迹”这种官方活动与权威语体的彻底颠覆与极大讽刺。参见www.shuwu.com/ar/chinese/107981.shtml。

[8]参见:http://www.people.com.cn/GB/channel5/569/20001221/357993.html。应该说明的是:这个样卷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版本的试题内容一样,但是“命题人”不同,比如有一个网站发布的样卷命题人是所谓“老老人类(新新人类的叔叔)”。参见:http://www.longjisy.com/longji/wanglian.htm。

[9]在中文网络搜索引擎“google”上输入“红色经典”四字,即得到大约40多万条相关记录,足见其流行程度。笔者还没有查到该词的最初出处,有人认为:“红色经典”这个词最早出现于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红色经典”丛书,该丛书重印了50、60年代的一些革命长篇小说,参见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但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与流行大概是2000年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播出以后。“红色经典”,是围绕着革命历史创作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有人认为:“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参见中国网 2004年7月12日文章《与影视专家对话红色经典》)。但是《激情》一剧的演出时间显然晚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电视剧领域的红色经典热在2004年达到高潮。

[10]有意思的是:登陆任何一个网站搜索“红色经典”,都可以发现“红色经典”不仅指中国文学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文艺作品,而且也指一些时髦的商品。比如一新颖MP3就叫“红色经典”(全称“松下 红色经典MP-21V MP3,128M”)。这本身就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文化症候:商业话语与政治话语的相互盗用与改写。

[11]《策划:电视剧改编,如何承受“红色经典”之重》,http://people.com.cn 2004,4,9,另外参见《翻拍复翻拍,电视剧誓将经典榨干》,《精品购物指南•生活周刊》精粹版,2004年第4期。

[12]《如果红色经典被放任“戏说”》http://www.qianlong.com/ ,2004-04-27 10:32:06。

[13]限制的程度常常取决于革命文化的具体内容、其与今天的政权合法性的关系之紧密程度、其所依赖的传播媒介的类型,比如越是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媒体,控制就越严格,网络是控制最不严格的媒体,因此,那些特别出格的戏说文本常常见诸网络)特别是主要媒体播出的电视剧。乃至还有不可预测的天时地利的因素。

进入 陶东风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革命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80.html
文章来源:燕南首发(http://www.yannan.cn)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