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映芳:我的日常阅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96 次 更新时间:2015-02-16 21:21

进入专题: 日常阅读   社会学人  

陈映芳 (进入专栏)  

个人简介

陈映芳,社会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青年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等。

〖第一问〗每日早起读到的第一样东西是什么?

答: 是上网浏览,看看世界上发生了些什么事。

〖第二问〗你订阅或者定期阅读哪些报刊杂志?是阅读纸质媒体,还是在线浏览,还是使用移动设备/平板?

答: 上海的《东方早报》每天会看,每星期会记得翻一翻的是《南方周末》。因为夫妇都是文科教师,家里进的报刊比较多,文化类的杂志每月一定会挑些文章来看的有《读书》、《万象》(可惜现在关掉了)、《老照片》、《炎黄春秋》、《天涯》、《档案春秋》、《书城》、《文景》、《信睿》(现在改式样了)、《新周刊》、《南风窗》、《上海滩》等。主要是纸质的,网上杂志不大关注,会定期浏览《季风书讯》等。

〖第三问〗最近读过哪些好书或好文章?

答: 前一阵刚读了谢宝瑜的长篇小说《玫瑰坝》,很厚的一本,内容也浓烈,有难以承受之重。这几天在读政治学者谢岳的《维稳的政治逻辑》,是本土学者研究中国现实政治秩序的一本很难得的专业著作。床边放着的有一本是时断时续地在读的,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本待读的是陈徒手的《故国人民有所思》。对了,还有一本是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其实是上下两本),那是拿起来随便翻到哪一页都想读下去的书。木心当时曾对听课者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我自己也是在文化艺术饥荒年代长大的,读这书时觉得面对的不是一位“作者”,而是一位艺术布道者,内心大概对这种艺术布道有渴望吧。对文章好坏的感觉,不同年龄段、不同期待下判断会不一样,前几天读到卢跃刚的《虚构国度里的非虚构写作》,文章不长但很深触动。

手边还有些专业著作在读,有几本是日本学者在前次大震灾后出的,讲传统纽带断裂后,社会如何联结起来、如何互助,提供不少新思路。另有一本是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遇到想不不清楚的问题时,我常常会考虑怎么回到古典中去找感觉。眼下社会科学每个专业都分割成许多分支领域,各种新理论新概念层出不穷,有时弄得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搞明白什么问题了,回到古典有可能帮助自己退出来,重找方向。

〖第四问〗近些年来你阅读的专业期刊有何变化?

答: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专业方面主要关注《社会学研究》,跨学科的主要关注《开放时代》。网上向学校图书馆订阅了美国几家社会学杂志的每期目录。有时会去学院阅览室集中浏览《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等。其实现在出于研究需要的话,主要是上期刊网,按专题集中下载来浏览。

〖第五问〗你认为书籍(特指纸质书籍)是娱乐品,必需品,还是过时品?

答: 那肯定是必需品。不过,我期望中国的出版社尽快出口袋书,那肯定是跟电子阅读竞争的有效方式。

〖第六问〗阅读博客吗?比较倾向于关注哪一类的博客?

答: 前几年常常阅读,现在很少关注了。

〖第七问〗使用微博吗?如果使用,你关注了谁?

答: 不使用。有时会上网浏览别人的微博,主要关注知识界意见领袖或文化界比较有意思的人。

〖第八问〗你的消闲读物是哪些?是否在读这些闲书的时候一方面很享受,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愧疚?

答: 主要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些杂志,对中间不少社会史细节、个人记忆比较有兴趣。还有朋友们推荐的小说或人物传记等,也会看与个人兴趣爱好有关的东西。读这些我好像不大有愧疚感,相反有时去季风、万圣那样的书店时,会有点愧疚感,那是种压力,因为眼前那么多好书、特别是新出来的中外学术书,自己大多来不及去读、连大致了解都困难。

因为是从事社会学的研究和教学,我读消闲读物会为自己找些理由,譬如社会学者应该对社会生活充满好奇心(这是我导师说过的),需要为自己积累社会学想像力的充沛资源,等等。另外包括我自己在内,许多学者爱读中外知识分子传记可能也与自己内心的种种焦虑有关。大学社区里的生活很压抑,学术生态也问题多多。阅读是个好出路。现在不少人的社会知识、生活感悟主要来自网上或饭桌,那还不如读闲书。

〖第九问〗《城市中国的逻辑》这部著作怎么写成的?今后的研究和写作计划是什么?

答: 去年有幸在三联出版了《城市中国的逻辑》,内容是十年间的城市社会学研究论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论文集,因为是持续的系列性研究。这些论文主要发表在《社会学研究》、《战略与管理》、《开放时代》、《二十一世纪》等学术刊物上,有一批被翻译成了法文、日文等。这十多年来,似乎是被一股力量推着,我跟我的学生们一直在做城市社会调查,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在这过程中,形成有一批调研报告,还曾公开出版过几本集体成果。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者大多知道,在“深入田野”与“回到理论”之间,常会遇到令人头疼的衔接困难。而我在我的城市研究中,不仅有如何处理“经验-理论范式间关系”的复杂难题,作为一个一直贴着中国城市发展进程而跟进研究的本土学者,还不能不为“如何形成独立的问题意识”这样的问题不断地反顾、反思。这样的研究并不是预先规划出来的,但因为城市社会的发展进程本身有着内在逻辑性、以及种种关联性,也可能因为我一直在教授《城市社会学》课程,最后看到,这些成果较自然地形成为几个互相关联的部分,也有一个大致完整的学科结构。这本书的结集成册并在三联出版,要感谢冯金红编辑的提议和鼓励。以前我曾多次读到过国外学者如何因为编辑的建议而形成专题、最终出版专著的例子,没想到自己也能遇到这样的编辑。

《城市中国的逻辑》主要侧重于对中国正在形成中的城市体制的分析,和对生活者的行动逻辑的发现。接下去,我会关注社会生活中一些隐秘的社会子系统的运行(刚发表的一篇论文是“‘违规’的空间”)。这涉及到“社会如何可能”这个根本性问题,在学术史上是个常问常新、很有魅力的议题,对我们这个社会应该也很重要。

进入 陈映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日常阅读   社会学人  

本文责编:chenhaoch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41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三联学术通讯,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