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家经济行为的政治学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28 次 更新时间:2011-06-10 09:43

进入专题: 转型  

杨光斌 (进入专栏)  

「内容提要」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国家一方面大力推动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并保护有效产权,同时也在努力保护无效率的产权组织并因此而抵消了某些市场化努力。这种悖论现象证明了诺斯的国家理论即国家的租金最大化和社会产出最大化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直接制约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一步的经济改革将会弱化业已存在的国家的相互冲突的行为,提升国家竞争力,而国家竞争力的制度基础是有效的产权组织。

「关键词」国家行为/市场经济/制度竞争力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多样性。国家一方面推动市场机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则以政治方式保护一些经济主体并因而放缓了市场化的进程,而不利于解决经济转型中的种种矛盾。因此,国家行为具有明显的二重性。那么,该如何理解这种二重性呢?既然是国家行为,无论是经济性的还是社会性的,都有政治上的目的。

本文试图对国家的经济行为进行政治经济学的解读,分析国家的市场化行为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政治化行为,阐释国家行为二重性的制度上的原因,并据此提出国家竞争力的制度基础。

一、国家对市场经济的推动

我国20多年来的经济转型证明,国家是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导力量。这里无须论证国家推动市场经济的动力,因为在无效率的计划经济制度下,控制一切经济资源的国家权力并不必然是强大的,因无效率而导致的权威和合法性获取的困难性,产生了国家安全的危机。国家的一个目的是租金最大化和政治统治的坚固化,而当计划经济体制不能产生更多的租金并危及国家安全时,运行该体制的国家势必要另寻出路,这就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经济转型中,无论是以主动的还是以被动的方式进行变革,而国家一直是市场经济的推动力量。

1.使“市场经济”合法化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关系才能重新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中国十几年的实践、国外几百年的经济实践证明,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

选择市场经济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选择过程中通过意识形态争论而表现出来的利益之争,深刻地说明了抉择的不易!从国家权力结构上看,这种抉择是对国家权力赖以存在的传统的经济制度的动摇。

但是,如果固守固定的政治一经济所编制的国家权力结构而不能适应民众的利益要求、国际环境的压力,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可能受到挑战。如果连统治权力都不复存在,还谈什么根本利益?而选择市场经济并使社会产出最大化,即以非国有经济为主体的企业组织的迅猛发展,虽然与传统的国家权力组织结构不具关联性——因为现存的国家权力结构是建立在国有企业基础之上的,但结构上的非关联性并不等同于利益上的完全矛盾或冲突。毕竟,社会产出最大化意味着为国家提供了更多可供汲取和支配的资源。

因此,虽然市场经济与既有的国家权力存在结构性张力,但市场经济产出的更多的经济资源又弥补了国家权力所赖以生存的国有经济产出之不足,是一种国家和社会公众双赢的选择。与传统的国家权力结构所导致的后果比较,这种选择也可以被认为是损失最小而收益最大的战略,是代表国家根本利益的战略抉择。对于国家的根本利益的认识,任何权力主体都不可能取代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只代表当地选民的利益,官僚机构有其自身的部门利益,议员或当地人民代表只代表本选区选民的利益,因所处位置之不同而代表着不同利益及由此形成不同意见,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只有中央政府才是国家利益的惟一代表者,推动符合国家利益的市场经济就是中央政府的惟一选择。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化倾向,并最终将市场经济制度纳入体现国家秩序的宪法之中。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修改的宪法,使得私有产权和“市场经济”逐渐获得了正统地位。

2.放权让利催生了市场经济

  

为了推进中国的市场化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放权让利。中央政府并不是简单地进行行政性分权,事实上,在分权过程中给予了地方政府管理公共经济的权力,使得地方政府有权力决定本地的经济形式,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建设。但在中央政府放权让利过程中,中央政府试图直接给予企业的自主权被各种企业直接主管部门或实际所有者截留了。(注:大量的经济学研究都证实了这一判断,比如有关“诸侯经济”、条块分割的大量讨论。)这是因为,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条块分割的管理制度,中央政府所采取的放权让利,不是被以官僚部门为主线的“条”所拿走,就是落实到代表“块”的地方政府头上。所不同的是,由于利益驱动不同,地方政府往往能够利用得到的权而放更多的权并进行制度创新。在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结合本地情况,创造了如发展乡镇企业的苏南模式、发展私营企业的温州模式、吸引外资的广东外商合资企业模式等。这些模式都是由地方创造、后来得到中央肯定并推广的。这些创新说到底是产权制度的创新,即非国有产权制度的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使得非国有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大于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方向上,不管出于何种动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致的,而地方政府的市场化动力在很大程度上缘于中央政府的放权让利。

3.推动市场化的具体措施

从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到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要求的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都表明中央政府为启动市场化和推动市场化改革而做出极大努力。正如《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言,“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自负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目标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在不进行产权变革的条件下,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中国就行不通。根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的控制权。董事会要维护股东的权益,对股东会负责;董事会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经营活动做出决策,聘任经营者,并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监事会对企业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在实践中,这些规定得不到落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上的政企合一。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谁?是国家或各级政府和国家事业单位,而国家作为所有者是虚位的。事实上,董事会就代表了所有者,而董事长就是所谓的所有者单位的负责人,其他董事会的成员和监事会的成员是由董事长任命的,他们在行政系列上是董事长的部下。这样,监事会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就像一个单位的审计处不可能审计本单位的领导一样。而董事会与其说对所有者负责,不如说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这种负责方式是最不可靠的。因此,在政企合一的体制下,不可能有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尽管如此,20余年的改革表明,在市场与权力的博弈中,中央政府是站在市场一边的[1],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导力量。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央政府在向市场化过渡中面临着一系列难以逾越的障碍。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国家将避免触犯有势力的选民。如果实力接近候选国家的集团的财富或收入受到产权的不利影响,那么国家就会受到威胁,因而,国家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它对效率的影响”[2](P28)。这样,与市场化目标相悖的行为就在所难免。

二、对国有企业的保护

新中国的政治发展表明,在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后,首先利用政治权力的最本质的工具强制性力量确立了国民经济的基本框架。在新的经济制度建立后,共产党又将其初始的政治权力组织结构加以完善,形成了政治权力支配经济制度的基本秩序。因此,我国的计划经济制度是一种外生而非内生的经济关系。从表面上看,政治和经济是一体化的关系,计划经济是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的支撑,但深层的关系则是权力超然于经济制度之上;或者说,政治权力支配着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具体实现者则是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与共产党有着制度上的相互支撑关系。正因如此,在经济转型中,中央政府对国有企业宠爱有加。

传统的多数国有企业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在垄断行业,国有企业还能赢利,但在竞争性的行业,国有企业则节节败退,使得国有工业部门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赢利能力呈下降趋势。[3]由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下降而非国有企业的持续性高速增长,到2000年,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51.7%[4],已达半壁江山。正因为国有企业节节败退,效益低下,国家保护国有企业的力度也空前加强。

首先,国有企业是不能破产的,不仅不能破产,国家还要拿大量的财政收入给予补贴。《企业破产法》于1985年出台,但自那时起,有几个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破产?在中国,破产不纯粹是市场行为,还与政治相关。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所有,即存在部门利益,因此,任何一个政府部门都会极力使其企业维持下去。国有企业破产面临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社会稳定及政治稳定的问题,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还是地方主管部门都不希望看到因失业而造成的政治不稳定,而政治的不稳定将直接关系到干部的命运。而且,它不仅直接关联到主管干部和部门、政府的命运,也关系到国家权力的基础。因此,在国有企业问题上,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是政治统治。为此,国家每年拿出几百亿元的财政收入补贴国有企业。

其次,国家不仅直接拿出财政收入补贴国有企业,同时还把上市融资的机会专授予国有企业,国家期望以此缓解国有企业的困境。不管国家最初创办证券市场的目的如何,由于证券市场容量有限,对于能否进入证券市场这样一种稀缺资源,政府又采取了分配额度的办法。这种分配办法,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的额度分配。在分配额度时,政府采取了公开的区别对待政策,将非国有企业排除在外。1998年,中国证监会《关于重点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的通知》指出:“为了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各地在选择1997年计划内企业时,除优先推荐地方所属的512家重点国有企业外,还应优先推荐符合上市条件的中央直属企业中的512家重点国有企业。”这就意味着不大可能将上市额度分配给最有资格、最有需求的公司,因而浪费了资本市场资源,降低了资本市场的效率。

由于上市指标的行政分配,不少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本来没有经营性企业,或没有效益好的企业,却分配到了上市指标。分配指标的具体办法是按行业、按政府部门和地区。这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政府主管部门都按一定比例得到了上市指标。有了上市指标,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把一些效益差的企业通过行政命令式组合而推向证券市场,其结果可想而知。证券市场充满陷阱,广大股民信心丧失,直接导致证券市场的低迷。且不论证券市场前景如何,自开放证券市场以来,上市融资为一种稀有资源,当然也是非国有企业所梦寐以求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安排下,非国有企业不可能靠分配得到上市指标,于是买壳上市便流行起来,很多民营企业便是通过买壳而上市的。

在西方也有买壳的交易,但“壳”本身并不值钱。在中国,买壳本身就增加了交易成本。首先,“壳”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本身就是有价格的。因此,在众多的买壳上市交易中,成交的价格总是大于目标公司(即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净值,大于资产净值的部门便是“壳”的价格。“壳”值几何?一般认为3000万元左右。[5]这意味着,得到指标的国有企业本身就已获得3000万元的交易费用。

在非国有企业对国民收入的贡献已占半壁江山的条件下,明显的歧视性政策本身正好说明了国家目的的矛盾性。但是,政府同时也认识到,让有效率的产权即非国有企业上市会增加国家的收入。于是,决定效仿美国,在主板市场之外开办一个主要为民营高科技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在中国,自1999年就开始呼唤二板市场,有关二板市场的条例早己准备好,普遍认为2001年夏天将会开办二板市场,但是,二板市场迟迟建立不起来。其原因各有说法。笔者认为,由于依靠行政指令计划而上市的国有企业普遍低效,这时若开办二板市场,对以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主板市场将是雪上加霜,资金将从主板市场大规模地流向二板市场。因为,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有重大区别:第一,主板市场的大多数国有企业依靠行政计划而上市,效益普遍低迷,而在二板上市的民营企业以其业绩和发展前景上市;第二,主板市场上的法人股(占70%以上)不可以流通,而二板市场可以。鉴于这两点,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是可以预知的。

最后,对贷款等生产要素的垄断。众所周知,银行是国家的,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其主要资金只能流向国有企业,哪怕是血本无归。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丢掉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但仍能够通过国有垄断性金融机构得到贷款,使自己占用的金融资源份额不减少,可以说国有企业是靠“汲取”国民经济资源而维持。

国家对国有企业的保护需要更多的可以汲取的资源,否则也就无力保护,这样,国家又会鼓励和保护对国民经济贡献更大的代表有效产权的非国有企业。这样,国家行为呈现明显的矛盾:一方面,要努力维护、保持或避免触犯低效率的国有企业的利益,这是一种政治统治行为,而不是市场化行为;另一方面,国家允许更有效率的非国有产权的存在,同时也在不断地修改宪法,直至使私有企业获得正统地位,而这是典型的推动市场经济的行为。如何理解国家行为的这种悖论?

三、对国家行为悖论的解释

中国经济转型给国家权力带来了需要重新解释的问题。前面的讨论所引发的问题是,一方面,国家鼓励的非国有产权的经济规模空前增长并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而既定的权力体系在组织结构上与非国有产权没有关联;另一方面,与既定的权力体系有密切关系的国有企业虽然低效却得到保护。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看,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有企业的低效表明:现在的权力安排约束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结构必须得到改造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但问题是,在既定的国家权力结构不变的前提下,虽然存在行政垄断、低效率和高交易费用,但中国经济总量依然在不断地快速增长着。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论难以得到认证,诺斯的国家理论或许能够给我们某些启示。同时,我们将会看到,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治与经济的奇特关系也正是诺斯国家理论的案例。

诺斯认为,国家提供的基本服务是博弈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有两个目的:一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即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界定所有权结构),这能使国家的租金最大化;二是在第一个目的框架中降低交易费用以使社会产出最大化,从而使国家税收增加。第二个目的将导致一系列公共(或半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以便降低界定、谈判和事实上作为经济交换基础的契约所引起的费用。[2](P24)

这似乎不矛盾,因为国家税收的增加有利于国家的统治。但是,诺斯对经济史的考察发现,上述两个目的并不完全一致。第二个目的包含一套能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而完全有效的产权,而第一个目的是企图确立一套基本规则以保证国家的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如果我们愿意放弃单一国家的假设,那么就是使国家所代表的集团或阶级的垄断租金最大化)……在使国家(及其集团)的租金最大化的所有权机构与降低交易费用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体制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这种基本矛盾是使社会不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源。[2](P25)

诺斯进一步推论说,因为政治上的需要,国家会同意一个有利于这些集团的产权结构而无视它对效率的影响。因而,历史上无效率的产权结构能够长期存在,而国家要致力于保护国有企业。与此同时,有效率的产权也许导致国家的高收入……因而国家常常发现其利益所在与其说是准予垄断,不如说是导致更激烈竞争状况的产权。[2](P28)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鼓励和保护代表有效产权的非国有企业。

这样,国家面临两难选择,即在保持能使租金最大化的垄断性的无效率产权与能使国家收入最大化的有效率的产权之间进行选择,由此导致一个国家的增长过程出现内在不稳定性。但是,国家必须选择,尤其面临在与更有效率的邻邦相处的情况下,相对无效率的产权将威胁到一个国家的生存,国家面临着或者死亡或者修改基本的所有权结构以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增长率的选择。[2](P29)

诺斯的国家理论其实是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而总结出的制度变迁理论,那么,这种理论是否适用于考察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国家权力呢?前两部分的讨论已经给我们这样的印象,国家一方面因为政治上的考虑而不得不保护国有企业,另一方面为了社会产出的最大化而不得不鼓励非国有产权的增长,其间必然出现矛盾。

从历史上看,国家目的二重性的持久冲突是国家不发展的根源;在转型期的中国,这种冲突直接增加了制度费用,制约了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可以认为,与历史上的国家相比较,因国家目的的二重性而导致的国家行为的二重性尤为明显。如果国家的政治统治仍然主要以传统的所有制形式界定而不是主要以社会产出最大化作为基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受到这种国家行为的羁绊。

20多年的改革使人们认识到,任何形式的产权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可以采用的。国家正在发生从“谁所有”到“如何治理/获利”的根本性转变。一个不容争议的事实是,世界各国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增强依赖于非国有企业的成长。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谁所有”就是国家利益吗?

在政治上,当谁统治的问题解决以后,重要的是如何统治。民主的古典意义是“人民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革命后,“人民主权”在理论上得以实现,但是并不意味着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问题一蹴而就,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前150年内,是一个政治不稳定时期,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不得不将“人民主权”具体化,给予普通民众选举权,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最终实现了政治统治的稳定。从不稳定到稳定,这事实上是一个把“谁统治”变成一个“如何统治”的过程,在民主理论上是从古典民主主义的“人民的统治”发展成为精英民主主义和多元民主主义如何统治。早发达国家的经验是,当解决了“谁统治”以后,必须解决“如何统治”的问题。

在政治上,中国为什么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政治动荡?说到底是忽视了“如何统治”的问题,以为在社会主义革命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会自动实现,不需要制度上的程序和法治,结果,不但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实现,反而还受到大规模的侵害。邓小平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说到底是解决“如何统治”的问题,因而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在经济上,说到底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从“谁所有”到“如何治理”的转变,还没有认识到经济理论和思想的转变与政治理论的转变有一个类似的过程。推崇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的英国工党在20世纪50年代就对这一主张进行了修正,指出公有制只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引发了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在国有企业问题上,以前一直认为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其实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要以国有企业的形式来体现。因为有思想上的禁忌,才有在实践上对国有企业“放小”而不“放大”的做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味着,任何能使经济发展的产权制度都与共产党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如果还在国有企业的股权比例上犹疑不决,既不是党的根本利益,也会导致国有资产的真正流失,进而侵害国家的根本利益和公共利益。

因此,国家的作用应该是促使产权制度改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保护国有资产。如果国家非要控股51%以上并直接经营,结果就是国有资产事实上的流失,导致国家竞争力的衰竭。2002年5月28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宣布,外资收购国有企业将不再受股权比例的限制。这是事实上推进有效产权的关键性举措,表明国家正越来越关注社会产出最大化,而不再主要采取传统的所有制形式,国家行为的二重性将因此得到淡化,国家竞争力将会进一步加强。

四、国家竞争力的制度基础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指出,经济效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根据萨缪尔森的研究,后撒切尔时代的英国改革扭转了在1945年至1979年因公有化浪潮而处于增长竞争下风的状况,成为欧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抛开了发展滞后的法国和德国。在德国和法国,裁员往往会遭到工会的反对,工会往往能够取得胜利,不得已,两国的生产过程加速度地永久地转移到别的国家。美国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对好斗的工会的遏制。因此,萨缪尔森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制度安排的市场化程度。[6]这似乎已成定论。第一个因研究经济变迁史而非研究经济模型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诺斯的研究早已证明,国家的兴衰取决于一个国家是政府分配经济资源还是市场分配经济资源,一个国家因快速发展而加强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产权组织形式是否有效。

一句话,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制度安排。由此联想到霸权轮替问题。一个霸权代替另一个霸权是国际关系史的主题之一,但是为什么一个国家能够取代另一个国家而成为新的霸权?在两霸并存的年代,为什么一个霸权能够战胜另一个霸权?难道仅仅是因为现实主义者所说的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使一个国家能够超过另一个国家?如果说归因于技术的话,苏联的航天和军事技术并不落后于美国,苏联先进的技术为什么未能加强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并最终因经济制度无效而败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使中国的技术水平领先于世界,但是它们为什么未能因此而把中国的经济增长向前推进一大步?因此,先进的技术能否用于经济发展并进而增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与该国的制度安排有关。

中国的经济改革表明,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同样的技术甚至是落后的技术也会导致更大的社会产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业技术要比集体化时代的技术水平低下,但是农业产出却远远高于半机械化的集体农业;非国有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设备更难以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相提并论,但其对工业生产增长率的贡献却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说到底,是制度安排在起作用。

20多年的改革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家竞争力,我国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中国竞争力的加强是因为新的产权制度的产生,初始的产权结构即国有经济仍然主导着我国的经济命脉。而国有产权的制度本质决定了,国家必然要控制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必然具有政治上的动机,这种自上而下的控制和自下而上的政治迎合决定了国有经济的效率现状。

因此,从国家利益和国家竞争力考虑,对国有产权的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历史上任何国家的目的都具有矛盾性,一方面希望鼓励有效的产权安排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和国家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担心在进行新的安排时会得罪最有势力的选民并进而威胁政治统治。这种矛盾性在我国也同样存在,而且尤为复杂。第一,不同于早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政治与经济发展顺序的原因决定了在制度变迁中中国面临的制度环境更为独特。第二,虽然和韩国等晚发达国家的政治与经济发展顺序相同,但不同的是,中国存在一个产权改造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比韩国等晚发达国家的国家难题更加突出。很多晚发达国家和早发达国家虽然存在政治与经济顺序的差异,但和早发达国家一样,不管政治的角色如何,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政治统治的巩固,就是国家竞争力的加强。但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依靠国家强制力而形成的,现在国家又要改造这种经济制度,从消灭有产者到培养和保护有产者,实在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在革命性的变革中,看似相同的政治管理方式——经济上的市场化和权力上的集中,其实包含着完全不同的转型难题。无论是早发达国家还是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没有产权改造的难题。

更重要的是,被改造的经济制度恰恰正是改造者赖以存在的基础,传统经济结构的变革必然会对改造者即国家权力形成挑战。这种挑战不仅来自作为合法性基础之一的意识形态,还有既定的国家权力自身。在笔者看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是意识形态合法性的补充,又是为了解决因经济转型而造成的权力结构的缺失。

由于政治经济关系的独特性和空前的复杂性,导致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不协调,行政改革困难重重。经济转型中新的制度安排的出现加强了我国的竞争力,但是由政治关系所决定的产权变革的困难和无效率又大大约束了我国的制度竞争力。只有在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协同发展时,只有国家最终完成了有效产权建设和制度安排之后,我国的国家竞争力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景鹏。试论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A].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C].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郑玉歆。正确认识我国工业经济效益的总体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4,(4)。

[4]国家统计局。2001年中国发展报告——中国的“九五”[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430.

[5]盛洪主编。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38.

[6]保罗·萨缪尔森。国家竞争力的市场基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2-04-28.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进入 杨光斌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转型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767.html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