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稼雨:寻找学术与大众文化的结合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0 次 更新时间:2013-08-02 10:15

进入专题: 文化  

宁稼雨 (进入专栏)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生命靠它来传承;学术则是民族文化的监护人,文化靠它来维护和运转。然而无论是文化传统,还是学术,都不能忘记自己的依赖和服务的主体——社会大众。离开了社会大众,文化和学术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任何意义。因此,文化传统和学术的有关学者不能把文化传统和学术的普及工作视为份外事。相反,离开了大众层面的理解和支持,学术和文化传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总体上看,近年来图书市场的繁荣和图书品种的丰富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很多问题容易被总体的状况所掩盖,所忽略,因而得不到妥善和积极的解决,甚至会孳生发展为新的问题。一个时期以来,图书市场一个重要的现象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而这又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一些出版社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大搞所谓面向社会大众的文化图书,比如那些汗牛充栋的迎合大众需求的各类生活用书和贴上传统文化标签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图书垃圾。另一方面,我们的专家学者每年都在自己耕耘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然而,不知是哪位贤哲立下的规矩,我们许多学者往往羞于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社会大众文化的普及扯在一起。好像一旦二者扯在一起,自己的事业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于是,一边是缺少品位的大众读物,一边是远离社会的象牙之塔。

鉴于此,我以为有必要提醒人们对这个痼疾的关注和治疗。一来可以提高大众文化的档次,二来可以实现学术的社会价值,三来可以寻找到大众文化与学术宝塔的结合部。这个结合部,应该在图书市场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表现。

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提出了有关的一些想法,并身体力行地参与过几套有关丛书的编撰工作。其中主要有:《古代名著趣谈与索解丛书》(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名著漫话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世纪文库》(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其中有些想法也正是这里提出的观点的肇始和萌芽,现摘录出来,供对这个话题有兴趣的同行参考。

我在《名著漫话丛书》选题设想中这样说过:

近几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大量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不断出版发行。这个现象说明了在改革开放的取得成就,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极大需求。但随着全国各地出版社在这个市场上争先恐后的过分拥挤,以及人们实际购买力的限制,这个选题市场实际上已经渐渐趋向于饱和。它促使我们对图书市场进行其他的思考。

思考的一个方面是,在那些买到文学名著的读者当中,有多少人能把自己所买的文学名著真正读过一遍;在读过的读者当中,又有多少人能够把原著的内容基本吃透?人们买到名著以后,是把它作为不断汲取的精神食粮,还是把它作为房间里,书架上的装饰物?据我们了解,这些买书的读者并非不想好好读一读自己买的名著,困难是那些名著(尤其是古典名著)的内容与自己的文化水平有一定距离。可那些专门研究这些古典名著的各种学术专著更是令这些普通读者望而却步。于是,他们只好把那些名著不求甚解地浏览一下,也算作自己读过了这部名著,有了向朋友吹牛的资本。

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学研究工作者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把自己关在学术的象牙之塔中。在他们看来,社会上普通读者读没读过,能不能读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样的自己研究的对象好象与自己毫无关系。更有甚者,谁要是写了一点文学作品普及性的介绍和评价类的文章或著作,就会受到一些号称是专家权威的贬低或白眼,认为那是不务正业,不能算是做学问。这就致使我们的学术研究与文学名著的普及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

这两方面思考的结合,就是我们这项选题形成的根据。

我们的基本设想是,利用文学研究工作者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来弥补和满足社会上普通读者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克服各种困难障碍的需求。具体设想如下:

1、编辑出版《名著闲话丛书》。长期目标是将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全部收入,短期的目标是现搞中国古代名著的闲话丛书,近期首先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五部古典小说名著为试点,待取得经验,获得社会认同后,再全面铺开。

2、以作品为单位,每一部小说写一部闲话著作。每部书稿字数控制在25万字左右。每部书中根据内容区别分成大约100篇小文章,每篇文章解决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3、根据社会上普通读者对这些名著阅读时带有普遍性的关注点和知识点,初步考虑在每部书中分成“人物篇”、“意蕴篇”、“艺术篇”、“篇外篇”等四个部分。“人物篇”主要漫谈书中人物形象的问题,其中包括小说人物与历史同名人物的联系与区别,小说人物的形成过程,小说人物的形象含义及其意义,以及有关小说人物的其他趣闻和传说等;“意蕴篇”主要谈谈书中一些故事情节的思想蕴含及意义所在;“艺术篇”则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剖析作品艺术构思和艺术描绘的魅力所在;“篇外篇”包括作品以外但与作品紧密相连的其他内容,其中包括故事发生时间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真伪情况和生平事迹,作品的版本流传及在海内外的地位影响等方面。

4、文字既要庄重大方,又要轻松活泼;力戒艰涩难懂的学术论文式的写法,又要杜绝庸俗圆滑的市侩文风。要以趣味性为吸引读者的起点,而以知识性为读者阅读的目的。

5、每本书前冠以丛书主编所写的总序,总序后是各书作者所写的前言,介绍该书大致内容及其写作思路。总序和前言的字数均在2000字以内。

这套丛书主要试图从专家学者为文学名著向社会提供解读参考的角度来提出想法并付诸实施。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世纪文库》则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上,鼓励专家学者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变为适合社会大众接受的通俗读物,旨在提高大学生乃至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其选题思路是:

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迅猛发展,国民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其中,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又是连接现在和未来的关键枢纽。时至今日,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问题已经由要不要加强转入到怎样去加强才更加有效的问题上来。事实上,全国各地关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探讨已经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认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过程也就是它完善的过程,“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应当积极行动起来,用众多的网结,织成我们文化素质教育的大网。同时,文化素质教材在总体精神明确的前提下,应当允许百花齐放,探讨各具特色的教材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再总结各家之长,进行合理集中。为此,我们设计组织了这套《多才多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系列丛书》。并极力突出以下特色:

一、注重兼容性。我们认为提高文化素质不仅仅是大学生的事情,也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我们这套教材的读者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上有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修养需要的普通读者。所以在丛书内容的设计上,既考虑到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文化素质修养的知识结构完整,又为社会上希望提高文化素养的人提供指导性读物。

二、加强普及性。针对以上读者对象,我们把本套教材的文化程度和读者范围定位于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非专业成年人。具体来说,我们这套教材不是为专业学习者写的,而是为非专业人员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文化素质修养而写的。我们不是以学院派的架式向读者去灌输各个知识系列,而是以轻松的笔调,将各个知识系列中的基本轮廓和闪光亮点呈现给读者,进而达到提高他们修养和素质的目的。

三、体现时代性。尽管我们这套教材是普及性的,但我们却丝毫不会降低本套教材的知识水准,尽量在教材中体现出各知识领域的时代性。所谓时代性一是指知识内容。参加写作的作者都是在该知识领域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专家,他们既有所在知识领域的系统知识,又能站在时代前沿,会把该知识领域最新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献给读者。时代性的另一方面是指媒体形式。我们这套丛书中将有相当一部分采用配套多媒体光盘的做法,尤其是那些声音和图像内容较多的教材。读者可以在光盘中看到或听到更多的声像资料,对教材的内容有更感性的了解。

我们认为,人的文化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文化素质的领域来说,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都应当包括。尤其在社会科学当中,文学、艺术、历史等各方面都应当系统了解和掌握。从文化素质的结构来说,它既包括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全面系统了解,也包括对该知识领域的理解评价和操作能力等。处于这样的考虑,本套教材以人文社科方面的内容为主,同时适当兼顾自然科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大体上分为三个系列:一是通识概览类,主要系统介绍某一知识领域的基本轮廓;二是分析鉴赏类,主要对中外名著进行分析鉴赏;三是操作技能类,主要介绍某些知识领域的技能技巧。我们希望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整合,读者能够从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高个人文化素质的目的。

以上两份材料是我作为两部丛书的主编对两部丛书所做的整体构想。两部丛书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学术与大众文化的结合部上面做文章。两套丛书已经出版,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我认为从学术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上来进行图书策划,仅仅是一个开始。它会有广阔的前景,但却需要广大学者,出版者以及广大读者的共同努力,来共同促成和这项有意义的工作的发展和兴旺。

(此文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8期)

进入 宁稼雨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文化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636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