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正确认识意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11 次 更新时间:2013-07-17 21:13

进入专题: 意识   含义   本质   定义   误解  

陈定学  

【内容提要】千百年来,意识一直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模糊的概念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意识的认识、研究和讨论,所以正确认识意识已成为意识研究中的当务之急。本文对意识的真正含义、意识的本质进行了专门探讨,并为意识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尝试对意识做出更为准确、更为清晰的解释,尝试改变意识概念的混乱局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意识存在着诸多误解,本文对这些误解也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图消除这些误解。

【关键词】意识;含义;本质;定义;误解

【中图分类号】B022

【文献标识码】 A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使用“意识”这一概念,然而意识又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于人们给意识赋予了各种不同的含义,结果造成了意识概念的歧义,造成了意识与其他概念互相混淆、纠缠不清的混乱局面。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准确、清晰的概念不仅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且也是我们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基础。意识概念的歧义和混乱,严重影响了我们对意识的认识、研究和讨论,所以正确地认识意识已经成为意识研究中的一个当务之急。本文对意识的真正含义、意识的本质进行了专门探讨,并为意识提供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尝试对意识做出更为准确、更为清晰的解释,尝试改变意识概念的混乱局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意识存在着诸多误解,本文对这些误解也进行了分析与讨论,试图消除这些误解。

一、意识概念的真正含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意识的认识一直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而意识也一直是一个模糊而又混乱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意识问题开始受到心智哲学、心理学、意识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关注,到90年代的中期,逐渐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研究意识的高潮。通过多学科研究,人们开始对意识以及意识概念的真正含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美国著名心智哲学家塞尔认为,意识是指我们从少梦的睡眠中醒来持续一整天直到再次睡眠间的那些感受和觉知状态。[1] “有意识的心智状态与过程具有其他自然现象所没有的一个特殊特征:主观性。”[2]他认为“意识问题等同于感受性问题”,拿掉了感受性问题就没有了意识问题。只有当人或动物主观经验到时,有意识状态才存在。[3]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戴维·查尔莫斯认为,意识问题可以区分为“困难的问题”和“容易的问题”,而“困难的问题”的核心就是主观意识感受,就是主观经验。[4] 心智哲学家诺曼·马尔科姆在“‘意识’一词的两种用法”一文中指出,“意识到”可以被“觉察到”或“觉知到”所替换。[5]

脑科学家或神经科学家们也认为,意识是“有意识的主观体验。……一种主观的觉察和体验,不管它是对内、外环境的感觉体验,或是感情和思想的主观体验,或只是觉察到我们存在的自身和这个自身在世界中的存在。”[6]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明确指出:“普适的意识事实并不是‘存在着感觉和思想’,而是‘我想’和‘我感觉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汪云九先生指出,目前人们对意识已经形成了几点共识,其中的第一点共识就是“意识是一种主观体验” [7]

通过心智哲学家、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的论述就可以看出,意识概念的含义并不像人们原先想象的那样宽泛,它真正的含义是指“我”的觉察和觉知,是指“我”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意识的特殊性,意识之所以为意识就在于此。现在我们可以对意识概念的真正含义作一总结:

意识就是认知主体自我的觉察或觉知,就是认知主体主观的感受或体验。

我们所说的“认知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因为有一些高级动物也具有意识。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感觉、知觉、思维、精神等认知活动都是意识,可是为什么心智哲学家、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却要特别强调,意识并非是一般的认知活动,而是认知主体的自我觉察或觉知,是认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呢?认知主体主观的觉察、觉知、感受和体验与一般的认知活动又有什么不同呢?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脑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认知活动,这就是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性认知活动就是塞尔所说的“我们从少梦的睡眠中醒来持续一整天直到再次睡眠间的那些感受和觉知状态”,也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认知活动。潜意识认知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人在睡眠中大脑所进行的认知活动,例如潜思维、潜感觉、潜记忆、潜感情等等,潜意识认知活动还有可能引发潜行为如梦游等。在某些情况下,脑还会进行无意识认知活动,例如无意识学习、无意识记忆、无意识回忆、无意识思维,等等。无意识认知活动也有可能引发肢体的无意识活动、无意识行为等。

在潜意识认知活动中,由于认知主体例如人正在睡眠之中,所以他无法对认知活动产生清醒的觉察或觉知,也无法产生清醒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在无意识认知活动中,认知的主体对认知活动以及自己的行为都是浑然不知的,他处在一种混沌、懵懂、迷惑的状态,所以他更无法对认知活动产生觉察或觉知,无法产生主观的感受或体验。这就是说,在三种不同的认知活动中,只有意识性认知活动才有可能形成认知主体自我的觉察或觉知,才有可能形成认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或体验,这就是意识的特殊性,这就是意识与一般认知活动的不同之处。

二、意识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探讨,我们了解了意识概念的真正含义,知道了什么才是意识;然而,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或者说意识究竟是实体,还是属性呢?按照笛卡尔的解释,人类的身体不具有意识,只是因为不朽的灵魂附着在身体之上,才产生了意识。动物的身体上没有附着灵魂,所以动物没有意识。按照笛卡尔的解释,灵魂或意识就是一种身体之外的独立存在物,但是科学却证明笛卡尔的解释是不正确的,因为灵魂或者更确切地说意识,并不是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独立存在物,它其实就产生于高级动物的身体,并非是来自外部。意识产生于高级动物的身体,那它究竟产生于身体的哪一部分呢?科学家们经过长期探索发现:意识的出现与进化中的哺乳动物的大脑新皮层(即大脑皮层)相关。[8]大脑皮层或者说大脑是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结构和信息结构,而意识就产生于大脑。

意识产生于大脑,那意识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意识究竟是实体,还是属性呢?我们在第一节已经进行过探讨,意识是认知主体的自我觉察或觉知,是认知主体的主观感受或体验,认知主体为什么能够产生自我的觉察或觉知?为什么能够产生主观的感受或体验呢?很显然,认知主体的这种能力来自于大脑,来自于大脑这个复杂而又高级的神经结构和信息结构,这就是说,意识是大脑的一种功能或属性,而不是实体。那么,意识究竟是大脑什么样的功能或属性呢?或者说它是一般的功能或属性,还是特殊的功能或属性呢?我们在前面也曾进行过探讨,人脑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认知活动,这就是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在这三种认知活动中,无意识是最低级的,潜意识高于无意识,而意识则是最高级的,这就是说,意识不仅是大脑的功能或属性,而且还是一种高级的功能或属性。通过以上探讨,我们有可能对意识的本质做出总结:

意识产生于大脑,它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或属性。

三、意识的定义

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都认为,意识是神秘的,具有主观性和不可表达性,所以根本不可能为意识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国际心理学词典》主编S. Suthetland曾试图给意识下一个定义,但他后来发觉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他感慨地说:“意识是一个吸引人的但是模糊的现象;不可能说清楚它是什么,它干的是什么或者它牵涉到什么。”[9] 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一书的作者克里克以及著名数理科学家、《皇帝的新脑》一书的作者彭罗斯也认为,在目前的理解程度上,试图为意识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不明智的。

意识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概念,哲学、心理学、意识科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生命科学、精神病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都在研究意识、讨论意识,然而,由于意识一直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对意识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就像我们引言中所说的那样。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学科却做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这必然会造成严重的混乱。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准确、清晰的概念不仅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且也是我们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基础。如果概念自身模糊不清,那么我们也就很难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更难对问题展开讨论。所以为意识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义不仅是研究意识、讨论意识的基础,而且也是纠正这种混乱局面的关键。例如塞尔就认为,有必要给意识下一个常识的定义,这是意识研究的起点。[10]

虽然给意识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但由于我们已经对意识的真正含义和本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有可能为意识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

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意识是认知主体的主观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

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曾给意识下过一个定义:意识是脑在认识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高级境界,意识是主体对自我以及非我的反思与觉悟。这两个定义的含义基本相同,但新定义的表述采用了通用的、人们比较熟悉的词语,所以更容易理解。意识是主观的和复杂的,对意识的准确表达确实比较困难,作者提出的只是一个初步的定义,希望关注意识的学者和朋友们共同努力,争取为意识提供一个更准确、更完善的定义。

四、对意识的种种误解

长期以来,由于对意识的真正含义及本质缺乏准确地了解,由于意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人们对意识存在着许多误解。人们对意识究竟存在着哪些误解?如何消除这些误解?本节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专门讨论。

误解一,认为意识就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一直把意识定义为:“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与属性。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11] 人脑中的“主观映象”真的就是意识吗?随着对意识研究的逐步深入,脑科学和心理学发现,人脑中不仅存在着意识,而且还存在着无意识和潜意识。在无意识和潜意识认知过程中,人脑同样也可以形成“主观映象”,但这些“主观映象”并不是意识,而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这就是说,客观世界在人脑中能够形成三种不同的“映象”,只有其中一种是意识的,而其他两种则是非意识的,所以不能笼统地认为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是意识。例如有不少梦也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但梦并不能被称作意识,因为梦是潜意识的。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我们既往对意识的认识是不准确的,因为“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并不一定就是意识。

误解二,认为意识就是精神

意识和精神是两个最容易互相混淆、最容易纠缠不清的概念,很多人认为精神就是意识,意识也是精神,所以他们经常把这两个概念当作同一概念使用。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误解,意识和精神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意识不可能是精神,精神也不可能是意识。我们的理由是:其一,精神和意识两概念的含义不同。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曾经对精神进行过定义:精神是大脑思维的产物,是大脑对客体与主体进行感知、认识以及反应的结果。[12]这就是说,精神是大脑所产生的“产物”,它是“物”,是实体,我们有可能在大脑中找到这种实物或实体。我们在第三节曾给意识下过一个定义: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意识是认知主体主观的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意识产生于大脑,它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或属性,它并不是“物”,也不是实体,我们在大脑中无法找到意识这种东西。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就能够看出两概念含义的不同,意识是大脑的“功能”,而精神则是大脑的“产物”,一个是功能或属性,而另一个则是“物”和实体,所以意识不可能是精神,精神也不可能是意识,两概念也不可能是同一概念。

其二,精神和意识两词的词性不同。根据意识的定义,意识是认知主体主观的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是大脑的高级活动过程,所以意识是一个动词。根据精神的定义,精神是大脑的“产物”,它是“物”和实体,所以精神是一个名词。意识是动词,而精神却是名词,这也是二者的不同之处。作者认为,由于二者词性和含义均不相同,所以我们在描述大脑的产物,描述那些精神性存在物的时候,最好不要使用“意识”一词,因为使用“精神”一词更为准确、恰当,我们应该注意把意识和精神区别开来。

误解三,认为意识就是思维

长期以来,有不少哲学家都认为,意识与思维也属于“同义概念”,因为它们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由于认为意识与思维是“同义概念”,所以有不少哲学家经常把二概念不加区别地作为同一概念使用,经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例如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诸如“思维和存在、精神和自然、意识和物质”这样的用法。作者认为,虽然意识与思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意识与思维又存在着不同之处。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曾对思维进行过定义:思维是大脑产生精神的过程,是大脑对客体与主体进行感知、认识以及反应的过程。[13] 根据思维的定义,思维是大脑的主要功能,大脑对客体及主体进行感知、认识以及反应都是思维,所以思维是大脑各种精神活动过程的统称。思维是大脑的主要功能,是大脑各种精神活动过程的统称,而意识则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这就是说,意识也是思维,而且还是思维的高级阶段、高级过程或高级境界。通过意识与思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意识虽然也属于思维的范畴,但意识并不是普通的思维,而是思维的高级阶段或高级境界。既然意识是思维的高级阶段或高级境界,那么,我们就不能笼统地说意识就是思维,因为还有一些思维过程是非意识的,例如潜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

误解四,认为感觉就是意识

心智哲学家朱利安·杰恩斯在“关于心灵起源的四个假说”中曾指出,罗素在寻找意识的例证时直截了当地说:“我看到一张桌子”,但对桌子的注视并不是意识,而只是视觉,只是意识的对象。[14] 其实不只是罗素,不少人都简单地认为感觉就是意识。作者认为这种认识也是不准确的,我们还以罗素的桌子为例,桌子是一个外部事物,它通过一定的方式发出自己的信息,认知主体的大脑接受到桌子的信息,大脑通过思维产生一个信息对应物,而这个信息对应物就是大脑对桌子的表征,就是认知主体的感觉。虽然认知主体通过信息对应物表征了桌子,但认知主体主观上还没有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到桌子,所以认知主体的感觉仍然称不上是意识。这就是说,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觉不一定就是意识,只有当这些感觉被认知主体主观上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才有可能形成意识。感觉有可能被认知主体意识,也有可能不被认知主体意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感觉就是意识。

误解五,认为意识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非物质实体”

有许多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哲学家都认为,意识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实体”,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世界本原。例如灵魂论者所说的“灵魂”, 笛卡儿所说的“幽灵”。著名神经生理学家艾克尔斯也认为,意识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可以脱离大脑而独立存在。美国哲学家戴维?查尔默斯也认为,“意识是与质量、能量比肩的不可还原的实体”[15] 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存在一定的问题,意识不可能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非物质实体”,理由一,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过探讨,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既然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那它就不可能是一种“实体”。例如女人具有孕育胎儿的能力,虽然胎儿是实体,但孕育胎儿的能力绝不可能是实体。作为大脑的一种功能或过程,意识确实能够产生出“实体”来,但这种“实体”只能是意识的产物而并非就是意识本身,所以我们必须把 “功能”与“实体”、“过程”与“产物”严格区分开来。理由二,查尔默斯和艾克尔斯认为意识是独立于大脑之外的“实体”,作者认为这种观点缺乏科学依据,因为许多科学事实都证明,意识产生于大脑,如果脱离了大脑,不仅意识无法形成,甚至连它自身也都不存在了,所以意识不可能脱离大脑而独立存在。

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由于人们常常把意识和精神当作同一概念使用,所以他们所说的“意识”也可能是指精神,即他们认为精神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非物质实体”。 精神真的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非物质实体”吗?作者在《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一书中曾对精神的本质进行过探讨,精神是大脑的产物,精神的信息就存储、记忆在精神分子之中,所以精神的本质是分子。由于精神是大脑的“产物”,精神确实是实体,但是,精神是物质实体,而不可能是“非物质实体”。精神是高级物质,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它并不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世界本原。

误解六,认为意识是人“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还有一些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把意识看作是一种十分宽泛的精神现象,他们认为人脑中所有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都是意识。例如我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哲学教科书就认为:“意识是人类大脑反映和把握现实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诸如感觉、知觉、表象、概念、推理、理论、假说、想象、动机、欲望、态度、目的、计划、观念、理想、情绪、情感、意志、体验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生活等等”[16] 作者认为这个定义过于宽泛,不够准确。因为意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它是一种独特而又高级的精神现象,所以并不是人脑中所有的“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都能称得上是意识,意识并不是一种十分宽泛的现象。人脑对外部世界进行认知确实可以形成感觉、知觉及表象等,但感觉、知觉和表象不一定就是意识,因为也有许多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无意识的或潜意识的。只有在意识性认知过程中,这些感觉、知觉和表象才能被认知主体所意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都发现,在人脑中还存在着“无意识认知”和“潜意识认知”,在无意识认知和潜意识认知过程中,人脑也可以形成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感情、思想、动机等等,但这些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感情、思想和动机等并不是意识,因为它们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意识是人脑的最高成果之一,意识是人脑的一种高级境界或高级活动,意识具有特殊性,并不是人脑中的所有心理和精神活动都能够称得上是意识。如果我们不加区别地把大脑所有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都看作是意识,那就会抹杀意识的特殊性,就会把意识与无意识、潜意识混为一谈。

误解七,认为意识就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

我国有不少哲学家认为,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特殊物质——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一些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之所以把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感情、动机等都列入意识的范畴,实际上也是把意识看作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意识确实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然而它并非是普通的、一般的“机能与属性”,而是一种特殊而又高级的“机能与属性”,所以我们不能把意识混同于人脑中的其他功能或属性。例如感觉也是人脑的一种“机能与属性”,但是单纯的感觉还不是意识,只有当认知主体对感觉产生了主观的觉察、觉知、感受或体验之后,这时的感觉才是意识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低级动物的脑和人脑就不存在差别了,因为低级动物的脑同样也具有感觉的“机能与属性”。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戴维·查尔莫斯认为,意识之谜是世界上最大的谜。意识具有主观性和不可表达性,所以意识概念的含义、本质和定义都是极其困难的问题,作者冒昧提出一家之言,与大家共商,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教。作者的E-mail Dxchen1946@sina.com

2013年7月15日于郑州

【注释】

[1][3][4] [8][10] 曾向阳:《当代意识科学导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79、95~96、105、36页。

[2] [美]约翰·R·塞尔:《心灵的再发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5] 诺曼·马尔科姆:“‘意识’一词的两种用法”, 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23页。

[6] 乔治·阿德尔曼主编:《神经科学百科全书》,伯克豪伊萨尔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4页。

[7] 汪云九、杨玉芳主编:《意识与大脑——多学科研究及其意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9] 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编写组:《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页。

[11]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3页。

[12] [13]陈定学:《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4页。

[14] 朱利安·杰恩斯:“关于心灵起源的四个假说”, 载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60页。

[15] 高新民、储昭华主编:《心灵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79页。

[16]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8页。

    进入专题: 意识   含义   本质   定义   误解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5819.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