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雨迅:我国外语教育应该考虑重新定位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11 次 更新时间:2013-05-07 10:26

进入专题: 外语教育  

屠雨迅  

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外语特别是英语教育日益重视。近10多年来,我国城乡中小学在课时安排上,已经把英语与母语置于同等的地位,每周均为6课时;高考时英语的分值也与语文相同,均为150分;连有些城市幼儿园也领风气之先,开设了英语课;一个学生如果不学外语,不论有怎样的聪明才智,也甭想上中学,上大学就更无门了。外语在人才评价、使用方面甚至比母语显得还重要。外语不合格,就别想拿到学位和中高级职称;许多在职人员攻读学位、申报职称时,外语统考被看作一道鬼门关;人事和教育部门事实上已把外语当作识别人才的一块试金石,认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试金石,中国的学位和职称将更加泛滥和贬值;一些地方政府进而出台了地方政策规定:外语达不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担任公务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而言之,外语特别是英语不仅成了培养鉴定人才的主要标尺甚至唯一标尺,而且正在成为人才选拔使用的主要标准,起到一票否决的作用。既然外语如此重要,学外语的人多就毫不奇怪了。据报道,中国现在学英语的人比美国的还多,近年甚至新生了“英语产业”。由于外语的功能被无限延伸,已使国人不堪重负。

掌握一门语言特别是外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30年前,河南省马振扶中学一位女学生为英语考试所困,竟然自杀身亡。她在试卷上写道:“不学ABC,照样当接班人!”此事当时被“四人帮”所利用,上升到政治高度并轰动一时,姑且不提。如果回到这件事本身,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仅因为英语考试而夭折,仍值得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反思。如果有人演绎她的遗言说“不学英语,照样当劳动者”,又错在哪里?如今,外语作为一项刚性要求,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无疑更大,可以设想这些年全国又上演过多少幕人生悲剧!由于农村外语师资和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农民子弟在高考时实际上面临不公平竞争,它不知阻断了多少优秀人才的发展前途,使多少青少年的理想因遭遇外语而破灭!古人尚且知道应“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却不问青红皂白地把外语当成了评价、使用人才的主要尺码,对全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报载一位参加过“两弹”攻关项目的专家,只因外语考试不合格,竟没有评上高级工程师。这位专家不久病故,给死者生者都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外语果真如此重要吗?有报道说:由于我国在世界经济地位的提升,美国人掀起了学汉语热,有几千人报名学汉语。不过,这与中国学英语的人数简直不成比例;法国人为了维护母语的地位,甚至有意识地抵制英语的影响。这些发达国家显然并不象我们这样看重外语的作用,也没听说这些国家的经济因此受到怎样的影响。据悉,我国仅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就高达100多万,外语教育方面投入很大,那么收效如何呢?大多数30岁以上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花了很多精力学了外语,还是半瓶子醋,工作中并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在这里付出与所得极不相称。这种广种薄收式的外语教学不仅占用了国家有限的教育资源,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与经济负担,还白白消耗了亿万少年儿童宝贵的聪明才智。

汉语是我国唯一的法定官方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有着丰厚的思想文化内涵。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不论将来是否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学好母语都是第一位重要的,这本是不言而喻的事。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回忆说,他在上初中的时候父亲连续两年暑假请老师来辅导他,但教的既不是数理化,也不是外语,而是《孟子》。他说:“《孟子》里头有很多关于儒家的哲学,你可以了解整个中国的思想方式。现在回想起来,这对于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注)一些人却不重视母语,认为它容易学。其实,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学好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一个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竟然在给老师寄来的信中说,他对恩师多年的教诲至今“耿耿于怀”;中央电视台一位资深主持人的回忆录出版以后,有人将此书中的语病一一挑出,竟然编出一本书来。可见,学不好母语,对一个人的一生将会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更难以设想,一个连母语都没有学好的人居然能够学好外语。

我们在给外语重新定位的同时,也应该重新给母语定位。母语教育与外语教育应该有主次之分,那种把母语与外语教育置于同等地位的做法是不应该的。建议每周将中小学语文增加两课时,外语相应减少两课时;将高考外语分值降低到100分,而且只在报考某类专业时才计入总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轻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还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强化对一部分人的外语教育工作,收到更好的效果。与此同时,那种把外语当作鉴定、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的片面做法也不应助长。

随着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外语固然相当重要,有些职位不懂外语就无法从业。然而,外语对大多数人而言毕竟只是一种相互交流的工具,而且这种交流的机会并不多见。对于13亿人的泱泱大国而言,真正需要掌握外语的只是少数人,多数人只要略有了解就可以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他掌握了英语,很可能不会日语、俄语、法语、德语和阿拉伯语,对外交流,还是要请专职翻译人员帮助。如果全社会这方面的需求量很大,专门的翻译公司就会应运而生。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翻译机、同步传译系统等将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才是解决外语问题的根本出路。

(原载2004年第6期求是杂志)

    进入专题: 外语教育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369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