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仕燕:朝鲜的豪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87 次 更新时间:2013-03-12 19:49

进入专题: 朝核危机  

李仕燕  

2013年3月5日晚,朝鲜以其中央电视台播出国防委员会发言人讲话的形式,宣布不承认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向国际社会投下震撼弹。

值得注意就是朝鲜选择的是晚上七时对外宣布,在某种程度,是以在时差上“先发制人”的方式,给原订在同日于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关于对其第三次核试进行制裁的会议施加压力,但最终的效果是否能如平壤所预期?尚是未知之数,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举给现已紧张的半岛局势添加新的变数,而平壤也开始走向其豪赌的博弈之路。

“停战协定”的价值与漏洞

“朝鲜停战协定”全名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一方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另一方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是1953年7月在经历了朝鲜战争三年恶战之后,由中朝一方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方共同于板门店签署的。

这一“停战协定”的意义有三:一是朝鲜战争从实质上实现双方停火,并针对双方停火停战做出具体安排;二是建立板门店军事缓冲区,为朝韩双方避免擦枪走火提供了现实的空间;三是确立了协定中各项条款在未为双方共同接受的修正与增补、或未为双方政治级和平解决的适当协定中的规定所明确代替前,一直有效的时效跨度,从而间接实现“无限期”停战。

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这份协定与朝韩两国任何一方都无法彻底以一己之力实现朝鲜半岛完全统一,以及被拖入战争的中美两国已付出巨大的代价有直接关系。因而借助签署“停战协定”以避免更进一步地损失,是符合四方的利益的。但这一协定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漏洞。

第一,协定其主要解决的是中朝双方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军事对抗问题,因而在签署时,韩国的缺席为未来“停战协议”的具体执行留下争议。首尔多次以并未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为由,持续采取对北边的强硬立场,且也因而更自由地参与美军的军事演习,这都让平壤判定是韩国背弃了“停战”的精神,从而导致双方缺乏互信。

第二,协定签署的其他两方并未能持续成为执行者。尽管国际社会始终认为中美两国从未离开其对朝鲜半岛的关注,但不可否认的就是自1953年完成“停战协定”签署之后,这两个大国(联合国就更为乏力)并没有持续成为协定的执行者,甚至是监督者。对于中美两国而言,朝鲜半岛在完成“停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并非其对外战略的首要重心。

中国在稳定北方后,逐渐将其精力转向内部的经济发展,甚至是南方的领土与主权议题。而美国则不断地在亚太地区拓展超越朝鲜半岛的更大的战略视野。这就导致当韩国屡屡以没有签字为由而刺激朝鲜时,缺乏一个外围的监管机制将朝韩双方框在“停战协定”的架构之中。

第三,协定的裁量权间接沦为平壤的策略工具,且屡试不爽。前一点说到由于协定签署的其他两方都没有持续地成为协定的执行者,因而从协定签署的法理来看,朝鲜就间接成为主导这份协定的唯一一方。这个间接获得的裁量权让平壤在中美两个大国之间找到了平衡的缝隙,既以中朝友谊与共同签署的名义频频向北京寻求援助,又以对协定自由裁量的态度威胁美国,以间接起到保证其安全的效用。从1953年至2009年平壤宣布不受“停战协定”约束之间的半个多世纪,这一策略基本成为朝鲜发挥其“巧实力”的主要表现。

不承认“停战协议”意在何方?

2009年5月,朝方因韩国正式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把朝鲜半岛局势“拖入了战争状态为由,宣布朝鲜将不再受停战协定的约束。在停战协定失去效力,朝鲜半岛即将重新回到战争状态的情况下,朝鲜军队将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也就是说从法理上讲,自2009年5月起,”停战协议“已失去了真正的执行者。但有意思的就是,平壤在当时巧妙地以”不受约束“为名而避免让”协定“全盘失效。

现在回看,这自然与其国际处境并不允许其“一步到位”的现实条件有关,更与其实则是为了打开与美国交往的大门所采取的策略有关。而事实证明,尽管美国仍旧没给予平壤正面的回应,但双方的接触也并未中断,最低限度地实现了平壤的策略目标。

但此翻平壤宣布不承认“停战协议”的背景则与2009年的情况有所不同。在其完成第三次核试之后,美韩两国早已铁了心在联合国要对朝鲜采取强硬立场,这是不以平壤制造多少诸如“篮球外交”的民间接触假象就可改变的。更何况美国向来不受任何条约所约束,只为其国家利益行事,朝鲜再想借“协定”来耍花招,对美国以及并未在协定上签字的韩国来说都效用不大。那么再对“名存实亡”的协定再做文章显然就有针对协定签署的另一方中国之嫌了。

据美方传来的消息,美国已在安理会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就对朝鲜核试的制裁问题上达成罕见的共识。中国外交部也公开支持对朝鲜进行适度的制裁,以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这一表态在近年来持续默许朝鲜频频“惹是生非”的中国来说是罕见的举动。毕竟追求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也是保证中国北方工业重镇安全的关键要素,更何况一个以负责任大国自诩的国家,时常要为这一所谓的“流氓国家”的行径“背书”,显然也不符合其国际战略的目标,因此,中方的反应是情理之中,且也符合自身利益取向的。

但这对于朝鲜来说,恐怕面临着中美韩,甚至还包括日本共同联合的艰难处境,这是金日成与金正日两位朝鲜前任领导人一直在努力避免的局面。

值得关注的豪赌关节点

为此,此时平壤宣布不承认“停战协定”这个事实上已意义不大的举措,与其说要给安理会摊出对抗的底牌,还不如说是激起中国情感与造成准备战争假象来给身处在安理会的中国施压。

国际政治常以各种“美其名曰”的表象来掩盖“名存实亡”的真相,但此次朝鲜罕见地将表象主动撕下,露出“停战协定”难以为继的真实,实则是一场豪赌。尽管核试验成功可以强化其手上筹码的份量,但撕破“停战协定”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与代价是否能与之相匹配?仍是未知数,但却可以持续关注以下两个关节点:

一是时间点。平壤并未采取即时生效的方式来不承认“停战协定”,而是将时间点卡在安理会磋商后的3月11日。为多方斡旋留下了六天的时间。这间接说明平壤并非底气十足,也清楚其不承认协定所需代价。若六天之内能达成一个多方不满意但可接受的解决方案,则可达成暂时稳定局势的效果,否则平壤将难以再走回头路。

二是措辞法。平壤抢在安理会开会之前发布消息,直接表达的就是对安理会对其制裁的不满。由于封闭的朝鲜长期处于国际社会的边缘,安理会对其制裁的实际效用不大,因而平壤更在意的是安理会以怎么样的措辞来表明对朝鲜的态度。若在强硬中仍保有善意,则更易于让平壤找到下台阶,主动地缓和紧张局势,否则“好面子”的第三代实难对内有足够的交代。

1953年的“停战协定”曾经是维持与稳定朝鲜半岛长达半个多世纪和平与稳定的“安全阀”。但当朝鲜将“阀门”一次又一次撬开后,原本松散且缺乏互信的结构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危险。在任何一方都难以评估其在重新洗牌后的收益成本之前,如何基本维持现状,且避免危机升级将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耐心。(来源:联合早报网)

    进入专题: 朝核危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0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