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慧:从东北亚两次核阴云的驱散看当前朝核危机的解决之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71 次 更新时间:2017-12-15 00:44

进入专题: 朝核危机  

李丹慧 (进入专栏)  

谢谢笹川日中友好基金组织的这次对话活动,还有在场听我发言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工作人员。我是做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所以,我想从中苏关系史上的几个案例来思考朝核危机的解决之道。

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冷战以后东北亚地区的第一次核阴云,也可以说是核危机。具体的内容就是毛泽东接见日本议员代表团与中苏第一次边界谈判的破裂。

我们知道,中苏两国之间的边界线全长是7600公里,在具有近代国家主权意义上的边界确定之后,中国和苏联之间存在着3.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所谓争议地区就是你说是你的,我说是我的。在1950年代中苏关系好的时期,两国边界线基本上是一条和睦的边界线。到了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随着中苏两党分歧的发展,中苏两党展开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政治斗争问题就逐渐地反映在边界问题上,使得界务纠纷逐步发展成为了冲突事件。

随着冲突事件越来越增多,1964年2月到8月,中苏两国进行了第一次边界谈判。毛泽东给中国代表团确定了一个谈判底线,这个谈判底线就是要求苏联方面承认沙皇俄国割走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条约(即《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是不平等条约,还说,只要苏联承认了不平等条约问题,那3.5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中国都可以不要了。但是,苏联政府坚持不承认有不平等条约问题,毕竟这涉及到领土割让的大问题。因此,中苏两国代表团在意识形态层面围绕不平等条约问题就僵持不下,但同时还想要具体地谈出一点成果,所以谈判代表团双方都成立了工作小组。这个工作小组在谈解决中苏之间的争议地区问题的时候,商定的就是先解决中苏东段边界的问题,东段边界主要是水界,就是乌苏里江、黑龙江和额尔古纳河一线,主要是争议岛屿和争议洲渚,所谓洲渚就是河滩地。

到了1964年6月末,两国的工作小组实际上就解决中苏边界东段问题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草案,根据这个协议草案,苏联除了把黑瞎子岛挂起来另议之外,同意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岛屿和洲渚归还给中国。根据现在俄国新解密的材料来看,中国也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的,就是把额尔古纳河上中国一侧的一块河滩地即阿巴该图洲渚同意给苏联。所以到了1964年6月末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非常高兴,因为协议草案已经达成了,签字有望。所以,他就安排苏联谈判代表团到北戴河去疗养。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1964年的7月10号,毛泽东接见了日本左翼议员代表团佐佐木更三(编注: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一行。在这次会见中,日本议员提出了日本和苏联之间存在的领土问题,毛泽东当时就说:沙皇俄国占领的地方多了,它割走了我们中国1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笔领土帐,我们还没跟它算呢!毛的这个谈话结束之后,周恩来在会见日本议员代表团的时候,重复了毛的这个谈话的意思。7月12号,日本议员代表团到了香港并举办了新闻发布会,在会上,就把同毛泽东以及周恩来的谈话,捅到了媒体上。引起了当时国际社会极大的反响,特别是苏联。

等到苏联谈判代表团7月底休完假谈判重新开始的时候,中国代表团的态度就变了,又斗志昂扬地要和苏联争不平等条约问题了,要跟他们算领土帐。当时中国代表团的团长甚至提出了中国要保留收复失地的权力。这个话就有威胁的意思在里面了,就是说我可以用武力去夺回我失去的领土。所以,第一次边界谈判就破裂了。

我们来看看第一次边界谈判破裂的影响:9月2日《真理报》转载了毛同日本社会党议员会谈的内容,同时配发编辑部文章,警告说:“重划世界地图的任何企图”都“可能导致”“及其危险的后果”。9月15号赫鲁晓夫也与日本议员代表团谈话,他在接见日本议员代表团的时候,讲到“苏联拥有威力最大的武器,苏联领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谁要胆敢侵犯苏联的领土,我们就要对它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些都是对中国进行的一种核威胁。这次可以算做是东北亚地区的第一次核阴云。

为什么毛泽东要这样做?他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认为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1963年7月美英苏三国签订了一个《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所谓部分禁止,就是禁止在大气层、禁止在外空间、禁止在水下进行核试验。当时中国得到的消息是,参加这次谈判的美国代表是副国务卿哈里曼曾经说过,“我们要签《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原因就是要防止核扩散,就是要合作起来防止中国获得核力量”。所以,中国得到这个信息以后,就认为三家条约就是针对中国来的。


在座的日本朋友应该也都知道,当时宫本显治领导的日共是和中国站在一个立场上的,是反对日本政府在三国条约上签字的。中国当然是拒绝签字了,而且在此之后还加紧了核试验。这个三家条约彻底地惹恼了毛泽东,他当时有一种危机感,他认为美英苏可能联合起来对付中国,不仅仅是核威胁,很可能苏联要对中国动武。因此1964年2月,他会见金日成,就跟金日成说到了,苏联对中国经济压力、政治压力全都不起作用,怎么办?它最后还有战争这一条,就是它要打中国。当然,毛泽东也不愿意出现这样一个局面,因此继续进行中苏边界第一次谈判。但是,这时不能出现解决了东段边界的争议地区问题,表面上看中苏之间好像是一团和气的局面。其实这时候毛考虑的还有别的因素,他要在国内发动一场反修防修的政治大革命,赫鲁晓夫这个靶子还不能倒。所以,这个时候他就调整了中国的外交方针,把原来集中一切力量建立反美统一战线的方针,调整为既反帝又反苏修,建立反对苏联修正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的方针;同时在军事防御上也在做对美国和对苏联的准备。这是中国在外交战略、军事防御战略上的一个重大调整。

实际上,第一次边界谈判破裂之后,苏联就向苏中边界地区增兵,可以说中国陷入了一种更加危险的境地。

第二个,我就讲冷战年代的第二次核阴云,这就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武装冲突的发生及其结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中国国内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反苏氛围,中苏两国关系也是持续恶化。中苏边界冲突事件也不断地增加,而且程度从过去的棍棒、推搡式武斗,发展到了苏联用机关枪点射中国的边防军等更严重的冲突事件。这个主要集中在水界东段边界,特别是乌苏里江的边界地区。1968年,还发生了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事件,这件事对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全面控制了另外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颠覆了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这让中国领导人十分不安,因此毛泽东对苏联威胁的估计越来越高。

1969年1月,黑龙江省军区就提出了一个反干涉方案,在珍宝岛地区投入一个连的兵力,事先设埋伏,选定的时间是在1969年3月,因为1969年4月要召开中共九大。在此之前,要对苏联进行一次军事打击,选的地点就是珍宝岛。1969年3月2号,中国有300多名边防军人潜伏在岛上,苏联的边防军来巡逻的时候,中国的边防军对他们发动突然袭击,珍宝岛事件爆发。3月15号和17号又爆发了两次武装冲突,在这个过程中间,苏联完全被打蒙了,它的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国外、国防部长也在国外,所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发生这个事件。

接下来苏联方面就对中国不断地发信息,要求进行第二次边界谈判。但是,中国始终不予回应,所以苏联方面就很紧张,认为中国这个时候是在和西方搞政治调情。因此就开始对中国进行第二次核威胁,一方面发表文章,《真理报》、军方的《消息报》等等都发表文章对中方进行核威胁;另一方面,苏联的外交官在美国进行试探,如果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实施外科手术的话,美国的态度是什么等等。同时,苏联不断地公开发出这种信息。这是第二次东北亚地区的核阴云,所谓的“核按钮一触即发”。而这个时候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也发展迅猛,已经拥有了东风二号中程弹道导弹,最大射程是1500公里,可以说,中国这时也具有了地区性核打击能力,当然比起苏联来要差远了。

在这个紧张的氛围之下,1969年9月11号,中苏两国总理在北京机场举行了会谈,局势缓和下来,1969年10月到1978年开启了断断续续近10年的第二次中苏边界谈判,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但总体来说中苏边界还是稳定的,没有再发生大的武装冲突事件,东北亚地区的核阴云基本上驱散了,一直到冷战结束。

第三个问题,即第三次核阴云,苏联对朝鲜的核援助与俄中合作应对朝核危机。这个是在后冷战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阵营国际联合核研究所在莫斯科成立,在苏联和朝鲜合作期间,苏联帮助朝鲜培养了大概250多名核物理专家。所以,朝鲜的核研制基础人才应该说是苏联培养的。到了1970年代,也有一说是1969年,朝鲜就开始研发它的核武器。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对中国的影响,要大于对俄国的影响。我们再从冷战延续下来的盟友关系来看,美日韩是盟友,中朝在1961年7月就签有一个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即《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直到现在这个条约还在顺延,并没有终止。苏联和朝鲜也在1961年7月签订了同样的条约,但是在1995年的时候,俄国终止了这个条约。所以,俄国和朝鲜之间没有盟友关系了。所以说,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角实际上是中国和美国。从现在来看,朝鲜对俄国的依赖还是比较大的,俄朝的关系比较好,因此在朝核问题上俄国的作用不能小觑,并且俄国特别想借助朝核问题来保持和提高它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乃至于在整个东亚地区的影响。中俄在政治解决朝核危机问题上有着更多的共识,合作不断加强。

因此怎么吸取前两次核危机政治谈判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中美俄日韩朝怎么通过合作达成共识,不能形成中俄对峙美日韩,使朝鲜从中渔利的局面,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地方。谢谢大家!

进入 李丹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朝核危机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地区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31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视角NPF,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