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我国利率市场化最早今年年底将有重大突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6 次 更新时间:2012-08-05 20:59

进入专题: 利率市场化  

巴曙松 (进入专栏)  

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核心在于金融创新,通过创新出新的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对现有的存款和贷款形成替代和挤压,实现从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双轨向市场利率单轨的平稳过渡。

近一段时间,特别是去年以来,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的迅速扩张,都显示出金融领域对于利率市场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由此,笔者认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有可能会出现突破性的进展。

从理论上讲,利率市场化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具有市场化运作的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指在整个利率体系中与各种利率彼此联系,能够对其他利率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基础性利率。一般来讲,基准利率应具备市场性、基础性、可控性、可测性等特点。基准利率应基于大量的批发性交易而产生,具备完整的期限结构,能够与其他利率联动变化,是其他利率的参考标准,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力。二是多样化的利率品种。成熟的利率体系应该包括结构合理的、丰富化的利率品种,不同的利率水平对应不同的期限和风险要素,多种利率能够形成完整的收益率曲线,长短期利率动态联动变化。三是利率体系能够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政策调控的工具,来传导宏观政策的意图和方向。

回顾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在这些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金融产品的创新。对于这种现象,笔者认为:

首先,从金融创新的角度看,金融创新对利率市场化有客观的要求。大部分金融创新是在利率不确定性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利率比较稳定,那么像利率衍生品等则没有太大的存在意义。利率市场化给金融创新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土壤,使得金融创新形式更为多样。

其次,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也需要金融创新。在进行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利率变动更加频繁,很容易加大市场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一些金融产品和金融方法上的创新,来控制这种风险。

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逐步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的金融产品,有助于在维持原有格局的情况下进行利率市场化。实际上,这是一种增量改革式的利率市场化方案,带来的冲击较小。

对于我国来讲,利率市场化应通过找到一个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模糊地带作为切入点,实现并轨进程中的缓冲。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引入不受利率管制的新金融产品,实现在保持现状的条件下的增量改革,再逐步由增量影响到基数。

这方面,同样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像美联储1973年发行的不受“Q条例”利率上限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就是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切入点,这种CDs在当时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区别于传统金融产品不受法规限制的突破性产品,其逐渐成为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撬开了存款利率的缺口。同样,这一货币市场工具也在1979年的日本利率市场化和1994年的韩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除此之外,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超级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及货币市场存款账户等不受监管规定的新产品也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之,在我国实现利率市场化,其核心同样在于金融创新,通过创新出新的不受监管的金融产品,对现有的存款和贷款形成替代和挤压,实现从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的双轨向市场利率单轨的平稳过渡。

此外,还应注意到,利率市场化将会对金融体系,尤其是对银行业市场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可能带来银行业机构数量的下降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因此,我国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要做好风险防范预案,除了银行自身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以外,整个银行业也要建立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积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建立和维持健康的市场结构。

进入 巴曙松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利率市场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61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