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中国经济不会因为紧缩而硬着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69 次 更新时间:2012-01-12 19:30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硬着陆  

刘煜辉  

2010年1—4月,货币当局曾经试图加强从市场回收流动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头寸5880亿,通过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头寸9500亿,对冲掉外汇占款增加额10903亿,1—4月央行从市场净回收流动性4477亿。但是,5月随着欧债危机加剧,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起高呼经济所谓“二次探底”,宏观管理者受不了,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放行项目,央行3季度在公开市场净投放头寸9470亿,加上6月19日汇改重启,外汇占款猛增1万亿,在整个3季度市场投放的净头寸增加1.9万亿之巨。货币政策一下子转弯重回极宽的轨道。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从去年8月开始明显感到价格环比起来了且加了速,8~11月cPi环比逐月加速:O.6%、O.6%、0.7%、1.1%。  

这一次,宏观政策会不会因为经济放缓而再次转弯?  

如果宏观政策再次转弯,前面将极其凶险,那等于搭上了高速通货膨胀的列车,随后便是经济的“硬着陆”。

中国经济不会因为紧缩而硬着陆,只有通胀失控,经济才有硬着陆的可能。

今天中国经济放缓非常正常,因为当成本持续高企时,经济增长就会自然减速,这是经济规律,对于投入型经济,如果没有技术创新发生而致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话,要素价格不断上涨(资源、环境、人口),产出是会减速的。这是经济发生“滞”的逻辑。

这时候,放松货币对于产出的改善是毫无意义的,顶住高企的成本只会使供给面进一步恶化,未来就不会有足够的产品和服务来吸收货币。最终会加深明天,的通胀。

中国经济因而滑向“滞胀”的泥潭。

中国今天碰到的问题跟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的困境机理上是相似的。多年持续的货币超量累积了一个很大的经济泡沫,经济成本都上去了以后,创新型和价值型因素没有形成,经济高速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只有成本下来了,竞争力才可能恢复。

20世纪80年代初前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是通过大幅加息把通胀和泡沫打下去后,制造了一个小型衰退,然后才有里根的结构性供给疗法的功效。

中国的宏观决策者可能希望在不逆转货币条件的情况下,加快供给层面的改革(正式的说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积极财政政策成为重要的给力点。通过在民生方向扩张供给,如大力推进公屋建设计划,大力推进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建设,来消除家庭的不安全感,提升他们的实际支付能力和收入,实质性扩大消费的能力;通过减税和减费(特别是减少企业上交的社保费用),推动私人部门和民营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通过对中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来增强其忍耐通胀的能力。

中国选择的方向没有错。

但我所担心的是,多目标之间的冲突往往会损害理想宏观目标的实现。在通胀和泡沫条件下,中国的结构性改革能有效地进行吗?通胀和泡沫都是逆国民收入分配的效果,如果不首先把它压下去,反过来会损害结构性改革的效果,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的冲动这些积极的因素如何能在一个泡沫的状态中培育呢?

中国要避免“滞胀”的经济结果发生,政策上要尽快实现一个积极的正的真实利率水平,这是首要的目标,这个拖得越久,损失越大。唯有如此,才能实质性地抑制政府的投资冲动和财政需求,否则“胀”的压力很难降下来。利率的调整将改变货币条件,货币条件决定资产价格,而资产价格实质性地决定信贷条件的松紧。比方说一块地过去估值1个亿,能放贷8000万,而今天估值3个亿,同样一个抵押物从银行借出的钱是2.4个亿,对于这个经济体中拥有抵押物的群体而言,意味着经济学意义的资金成本大幅降低。事实上,今天对利率最敏感的群体是政府和国有部门,因为反转过来,当货币条件收紧,引致资产价格下行,即便没有信贷额度的控制,对于政府投资冲动的约束也是实质性的,资产价格下行而致真实杠杆率上升,借贷人的能力是大幅下降的。

在此基础上,中国需要加快供给面的改革:加快居民、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财富分配上的调整,挖掘国内需求;减少垄断、放松行政管制,激发私人部门创新型和价值型增长;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降低过剩储蓄。中国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本身就是经济实现“软着陆”的路径。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硬着陆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4918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