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窗:孝的社会学解释——重读《三字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90 次 更新时间:2010-06-14 12:41

进入专题:  

郑小窗  

因为接了笔暑假教一个小学生“国学”的活,我特意载了几集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看看。看了一集就不想往下看了。钱的东西不是面对小学生而讲的,而对于成年人,他说的东西于我来说委实太浅。我就以看到的关于孝道的这集来说说我的理解。

《三字经》把孝放在教育的首位,所谓“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需要明确,任何意识形态都是服务于某种更基础性的社会需要的。那么孝的作用是什么。这点其实很容易想到,孝的作用在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传承。每个人总是会老去,如果老人的生活得不到妥善安排,势必导致代际之间的矛盾激化,从而影响人类文明的延续。文明的延续显然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孝的地位如此之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意识形态本身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说白了,孝的传统需要某种功利性的因素在暗中推动。仅仅靠宣传教育的方法是不太可能形成一种传统的,形成如此坚固的传统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那么,孝之背后的这种功利性因素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背景。农业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是稳定。这个稳定不单单是指社会状态,更主要地是指社会的发展变化非常缓慢,在这种趋于静止的社会,我们才能理解“不知老之将至”的错觉。在这种社会中,经验是最重要的知识类型。农业社会时期,不存在现在的所谓高科技农业的概念,没有什么大棚技术、机械化作业、优良品种。一个年轻的农民,他遇上的问题,可以从年老的长辈那里得到答案,老年人的经验成为促进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因素。“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传统的形成必然是因为遵循这种传统是有利的,于是,才会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孝因此显得理所应当。

老人能够成为“一宝”,还不仅仅因为他的经验能够解决生产问题,他同时还能解决生活问题。农业社会时期的中国,总的来说是一个半自治的社会。除了少数诸如严重犯罪或严重土地纠纷之类的事情,普通事务都由乡里自行消化。老人因为其在生产上的经验丰富,从而获得了在生活中的权威地位,老人居中仲裁调解因而获得了某种合法性。家里有一个老人,也就同时意味着这家在乡里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这无疑成为孝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天不变,道亦不变。但是如今,变天了。

工商业社会引发的知识爆炸,使得老年人越来越与“保守、呆板、顽固”这些语词相连,老人已经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了,而成为落后、守旧的代名词。当这个社会已经变成“若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时候,孝的基础不复存在。我们如今可以频频看到这些“世风日下”的现象,不是人的道德水平下降了,只是支撑道德的基础消弱了。

但是,人类社会延续的问题还在。孝这种意识形态不灵了,就必须有替代物产生,否则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社会保险显然就是这样一个替代物,养老从子女的义务转变为了自己负责的事情。随着80后的成家立业,社保问题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焦点所在,这也许不是一种偶然。当然,社会保险也只会在今天的社会出现,它在农业社会不会产生,个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说的清楚的。

我将孝解构的略显残酷,尽管我自己认为每个人对父母,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应该心存感激。正如我一贯的观点,人类历史的骨架就像钢筋、水泥这般显得有些单调和冰冷,尽管我们可以甚至应该去粉饰它。

    进入专题: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4275.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北大法律信息网,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