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林:政治伦理:现代政治责任的主动担当

——兼评《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36 次 更新时间:2010-01-23 20:58

进入专题: 政治伦理  

吴晓林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的政治生活从人治到法治、从集权到分权、从等级到平等、从强权统治到多元治理的转轨路向,为政治系统打上了现代印记。以“限政”为旨归的法治运动和以“分权”为载体的多元参与,成为现代政治生活的重要标志。以法的形式框约现代政治、分享权力,实现多元参与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实践,实际上默认了政治系统的被动性和不规则性,这不能不说是片面性恶论在政治系统的推广应用。应该说,法在政治系统中的作用发挥,为人类的政治实践增添了强制性和稳定性因素,然而,人们在依赖法律的同时,也不能一味地抹杀政治系统本身的积极因素。伦理的注入使得现代政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重新发现和认识,如若在法治的同时,调动政治伦理的积极作用,那么现代政治活动将更加充满活力,政治目标更加充满理性。

彭定光教授的新著《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无疑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在现代政治的视域中对伦理的源动力重新界定和发掘,力图系统地构建起现代伦理政治的理想蓝图,为现代政治注入道德力量,唤醒政治系统的主动性,从政治系统“善”的主动发挥和“恶”的主动规避两个方面,为现代政治提供软性约束做出注解。

该书首先从政治的道德本性入手,归纳和整理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政治道德观点:“政治超道德论”将政治与道德截然分割,主张“政治在道德价值上中立,政治领域既不内生某种道德,又不会从外面引入道德”[i],作者认为“这种主张的理论兴奋点只在于官僚体系的运作”[ii],将政治萎缩于“权力”二字,毋宁是割裂了政治本身的完整性;“政治不道德论”虽然认为政治具有道德属性,但是认为这种属性是恶性;“政治道德论”则认为政治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在三种观点的分析基础之上,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政治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体,其中价值是根本的方面,它为政治变化提供动力,又决定政治发展的方向。[iii]明晰了全书的理论基点。认为:政治固有的道德本性首先表现在一定主体所追求的公共价值上;其次,人们围绕其所追求的公共价值而达成的相互关系也体现着政治所固有的道德本性;再次,人们实现公共价值的活动也体现着政治所固有的道德本性。[iv]将政治的伦理谱系立体式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为理论的展开埋下伏笔。

很明显,政治系统本身是复杂的,它既包含政治主体、政治目的、政治手段、政治关系和政治理念等等静态式的表面意义,又包括政治行为、政治实践、政治运动、政治斗争等等动态式的深层意义。于我们而言,动态式的政治本身对人们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更加有影响。可贵的是,作者将概念式的论述和动态式的伦理推动与约束统纳于全书,系统地搭建了现代政治伦理的框架结构。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作者着重论述了政治伦理的三个要素:政治道德理念的结构、政治目的的道德定位、政治手段的道德制约。政治道德理念是人们基于对政治生活的本质的把握而设想的应当或者用来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标准[v],包括“发展理念、秩序理念、人权理念、自由理念、平等理念”[vi]等,亚里士多德有言“德性是一种选择品质,存在于相对于我们的适度之中”[vii],对于现代政治生活而言,以上理念的确立正是现代人们政治选择的适度价值,这种价值不但引导和约束政治实践而且评价和规定着政治结果,在价值选择范围以内政治实践受伦理驱动,超出选择范围则受伦理唾弃甚至受法律制裁。由理念而延伸的政治目的决绝于公众利益,它是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对公众地位重新认同的结果,从少数精英垄断公共权力和公共利益到归附公众基本权利、分享公共权力的转向,使得政治目的的选择从维护政治垄断性的被动给予向赢取政治合法性的主动保障不断转变,在现在政治架构体系之下,公共价值在政治目的的视野中不断彰显和明晰。正是由于公民地位的现代认同,政治生活才成为一种公共生活,“这一客观基础决定了政治目的应该是具有公共性的目的”。[viii]既然明确了这一原则,那么政治的目的就不能被定位于私人目的,在“平等自由”的理念指引下,“政治目的应该被定位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统一”[ix],这种政治目的的确立将最终导引人们的美好生活。“既然希望是出于目的的,实现目的的手段则是考虑和选择的题材,那么与手段有关的行为就是根据选择而确定的,就是出于意愿”[x]而非被迫的。现实生活中法的强制性固然给人们以事后惩治的威慑性,但是却无法给政治行为者提供软性的诱导力量,而政治伦理则以柔软的姿态填补了这个空白。既然有了政治理念和政治目的的道德浸润,政治手段的道德制约亦保护着政治行为的合理合法性。在作者看来,政治手段本身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它要求政治主体既注重政治手段的技术性、效用性,又注重它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合道德性。[xi]

在本书的最后两章,作者从结构论出发,详细论述了政府行为的道德限制和公民行为的道德约束。很明显,本质主义的政治身份建构往往忽视公民身份的现实存在,在这种理论中,政府或者化身为全民的代表与社会高度同构,或者与公民形成对立与公民社会格格不入,这样的分析视角无疑破坏了政治学的理论发展也危害了政治实践。在公民和公民社会日益成为现代政治的重要一极,承担这越来越多的公共事务时,重新界定政府与公民的政治身份和作用,无疑对现代政治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彭定光教授专门拿出两个章节来分述现代政治中的政府和公民道德,正是迎合了现代多元政治的现实。单独地强调政府行为很容易会滑向极端“共同体主义”,过分地强调公民个体则会产生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危险。惟有将政府和公民的双重作用平衡发挥,才能取得共同建设政治文明的功效,政治伦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平衡恰合时宜。公域的道德性离不开私域道德的公共体现,私域道德的形成受制于公域的道德。在当下,“没有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合作,至多只有善政,而不会有善治”[xii],公民的参与和公民个体的道德无疑是整个政治系统和政治伦理的重要一极。

总体而言,《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一书立足于当下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回溯了人类历史的政治文明成果特别是政治伦理成果,在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转型的过程中,为政治伦理的构建注入了现代性需求和动力,值得一读。

--------------------------------------------------------------------------------

[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页

[i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4页

[ii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3页

[iv]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3-17页

[v]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64页

[v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65-164页

[vii]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47页

[vii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75页

[ix]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78页

[x]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第47页

[xi] 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195页

[xii] 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9月,第326页

    进入专题: 政治伦理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3141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