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中国人为什么不去奥斯维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73 次 更新时间:2009-07-20 16:09

进入专题: 奥斯维辛  

张鸣 (进入专栏)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大屠杀的象征。但是,这样一个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屠杀了300多万犹太人和一些波兰人、吉普赛人的魔窟,身临其境,你就会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寻常。奥斯维辛二号集中营,杀死100多万人的灭绝营。在外面看过去,如果不是高压电网围着,看上去就像规模大一些的农场宿舍。一排排砖和木结构的 牢房,一条普通的铁路,一直通向集中营的深处。灭绝营用不着每天拿抢扫射,甚至不用枪。用闷罐车拉来的犹太人,马上进行分类,老弱病残者,直接进毒气室、焚尸炉。剩下的关进牢房,强制劳动,牢房里面,鸽子笼一样的双层铺,一幢不大的牢房,400平米左右,最多的时候,能塞进700人。在饥饿、寒冷、没有起码卫生条件下,一批批死掉,再进焚尸炉。焚尸炉24小时开工,向天空喷出浓烟。在这个过程中,犹太人所有的剩余价值,从体力到随身的衣物、金牙,甚至毛发,统统被榨取干净,为纳粹所用。

灭绝营是一架运转良好、高效而且有条不紊的机器。里面有人类文明成果的硬件:铁路、电网、毒气室、焚尸炉。也有文明的软件:严密的科层制,高效的管理。除了少数直接实施虐杀者之外,所有参与屠杀的人,都只是在发布指令,面对文件,或者按动电钮。血腥,就这样被“文明”手段有效地遮蔽了。

纳粹大屠杀的特色在于,它的本身就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产物。人类走到20世纪,居然有人用文明的成果,成功地在无声中成批虐杀同类,这不能说不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悲哀。不是因为面对面的战争,也不是像南京大屠杀那样,是战后胜利者的兽性发泄,仅仅是因为纳粹主义的某种理念,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一种有所谓人种学科学依据的理念。

没错,这是人类文明的歧途。但是,今后人类文明还会不会被导引到另外的歧途上去?如果换一个花样,换一个名堂,类似的虐杀,以堂皇名义进行的虐杀,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奥斯维辛之后,人类还不是依旧发生过红色高棉的大屠杀,卢旺达大屠杀。人杀别的动物只有一种理由,但自相残杀却有千万种道理。作为人类的一员,谁也没有理由不对大屠杀好好反思。

据说,有记者采访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的时候,很多人都表示不愿意回忆过去,宁可忘掉那悲惨绝伦的一幕。当你身临其境,进入奥斯维辛的时候,我能理解幸存者的感觉。的确,不要说回忆过去,仅仅进入集中营,一种莫大的压抑,就令人喘气几难。但是,在波兰,奥斯维辛的游客一向是最多的。从早到晚,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沉重,那么多人在场,一点声响都没有。可惜,在这些人里,我找不到一个中国人。而在巴黎和维也纳,中国人随处可见。西方人,即使难受,也要来这里,而我们中国人,则喜欢把头转过去。不仅“别人”的苦难我们不乐意看见,对待自家的苦难,也是如此。我们的“乐感文化”,似乎已经吞噬了我们直面人生的勇气,也吞噬了我们的反思能力。

奥斯维辛的第一集中营,现在是博物馆。每个馆里,都有一排排的照片,那是当年的囚徒,被关进来的时候,纳粹管理者按惯例留档照的。当年的这些人,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等待处理的“物”,被塞进集中营的。但是,今天,他们已经被还原成了一个个的人,如果能找到本人,还会在囚徒照旁边附上他们平时的照片。

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奥斯维辛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域外传真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920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