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我们这代父母的怕与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19 次 更新时间:2015-12-28 22:38

进入专题: 父母  

张鸣 (进入专栏)  


传统的中国,跟世界上多数处于中世纪的民族一样,对于教子这点事儿,是比较马虎的。虽说上流社会总有几部流行的“家训”,而底层社会,无论工匠还是农夫,也会有几分言传身教,但更多的是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道理。今天的虎爸狼妈,不过是传统教子方式的现代体现。

虽然说,我们“50后”、“60后”这代人成长过程中,多数的父亲还是执行棍棒教育,但这种教育,已经不大理直气壮了。乡村固然棍棒依旧,在城里,就多少有了点嗦。打狠了,不仅学校会干预,单位和街道也会出来说点什么。所以,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父母更多的是放任不管,只有在人家(包括老师)上门告状的时候,才不由分说地给一顿棍子。父母那一代,似乎很忙。除了工作,还要开会,“抓革命,促生产”,或者光革命不生产,斗天斗地斗人,或者提防被别人斗。不管儿女,不顾家,似乎在那个时代是一种美德。

更麻烦的是,在这个总是有运动和革命的环境里,比父母还老的老一辈传下来的价值观出了问题。传统上的好和坏,好人和坏人,都出现高度的错乱。甚至有一度,孝敬父母和尊敬师长,都有“封建主义”的嫌疑。助人为乐,如果没有看清楚,助到了“地富反坏右”头上,就会变成大坏事。打人、骂人这种亘古不变的恶行,在某些场合下,居然会成为革命行动,值得提倡。

所以,我们这一代,基本上没有从上一代那里继承多少教子的传统,而且由于价值观的错乱,负面的东西倒是不少。读书人家曾经流传的家训,没有多少人知道,就是知道了,也看不大懂。而传统的棍棒教育,也遭遇到了一个特别的情景——独生子女政策。一对夫妻一个孩子,谁舍得打,谁敢打呢?比起上一辈来,即使打,也有一个不能伤人的底线。像贾宝玉那样,被他的父亲打得半个月起不来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一个民族,在非战争状况下,整整十年,中小学教育混乱,大学教育停摆或者大体停摆。“50后”和“60后”的两个十年的生人,虽说程度不同,但都被耽误了。这两个时段的人,没有受过大学和中专技校教育的人,比例之高是惊人的。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拼了命也要让孩子成才。他们发誓,要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个的独生子女,身上背负的是几代人的压力。

但是,怎么让孩子成才,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只好跟风,人家学钢琴,我也让孩子学钢琴;人家学画画,我也让孩子学画画;人家学奥数,我也必须让孩子学奥数。看架势,家家的孩子将来都是全才,都是贵族坯子。当然,这样的全才教育,由于棍棒不再灵光,威逼的力度有限,除了极少数特别狠的家长之外,绝大多数孩子的教育都是失败的。唯一的后果,是成全了一些商家。

每两代人之间都有代沟,但寻常的父子之间不过是“沟”而已,到了我们这里,有时像是“深渊”,而这样的“深渊”也是我们自己挖的。尤其在稍有出息的子女和父母之间,代际差距之大是惊人的。子女所受的教育,比起我们这些父母来,毕竟好得太多,双方知识和境界差得也太远。原本就说不到一起,但是,做父母的并不服气。文革中反智主义残余犹存,他们总觉得自己有实践经验,碰到实际问题,还是有发言权的。

况且,从来没有过这样一代父母,对子女付出这么多。有些父母,为了孩子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一切,过不了正常人的生活,把心掏出来都没有二话。如果孩子一旦有点出息,理所当然,会被看成是自己的功劳。反过来,由于很多父母对孩子实行狼性教育,以至于孩子长大后根本不知道感恩。即使感觉到父母的不容易,由于长期高压专制的爱,造成孩子心理的伤痛,对父母也不以为然。

这样的巨大反差,使得两代人之间很难互相理解。对付已经长大成年的孩子,唯一的武器就是以死相拼。当然,这样的武器,也就是用在还算有出息、也还有良心的孩子身上,如果孩子长大了连工作都找不到,依旧啃老,即使以死相拼,也没有任何用处。

其实,这一代父母很可怜。他们为子女、为国家付出的多,却得到的少。如果养育儿女,是一本经济账的话,那么,我们这代人做的完全是赔本的买卖。在自己上伺候着老、下伺候着小的过程完结之后,轮到自己养老了,竟然眼睁睁地没有了着落。当今之世,“50后”和“60后”,有几个人敢指望子女反哺呢?又有几个子女能反哺得了呢?

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造就了巨大的代际鸿沟,无论在沟的哪一边,日子都不会好过。填平鸿沟,凭孱弱的社会,似乎又不大可能。



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父母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百姓记事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578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凤凰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