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人文冲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27 次 更新时间:2008-07-22 13:53

进入专题: 蒋兆勇  

蒋兆勇 (进入专栏)  

重庆人讲成都人的故事,“清蒸熊猫”最经典,一个成都人招待远方知己,他把客人带到酒楼,高喊:“老板,来一盘清蒸熊猫!”“这么珍贵的东西谁敢卖呀?”“哦,清蒸熊猫都没有,那就来一碗麻辣素面吧,老板要把味道弄好一点呀,不然对不起朋友。”重庆人把这叫“成都假打”,面子上叫“清蒸熊猫”,实际只吃素面一碗,很虚伪。我的外侄在成都念高中,与同学去吃饭,讲好AA制,还没吃完,上厕所的上厕所,有事的有事,都溜走了,就剩下两个老实的被老板扣住来买单,“假打”已是后继有人,深入骨髓。

成都人洗涮重庆人的段子也不少,成都人看不惯重庆人的野蛮。重庆人吵架,说不上三句话,就会提刀提砖头砸人,成都人最多练练嘴皮子。重庆人为朋友而打架的事儿也不少,满口脏话,“妈呀”“娘呀”脱口而出,女孩子也不例外。有一个重庆的作家把重庆人称为“野蛮的汉族”,匪气十足,恐怕也是重庆人的一个特点。

同属巴蜀文化,同属“四川人”,相隔不过三百公里,成都人与重庆人老是不能坐在一起,针尖对麦芒,水火不相容,人文冲突十分剧烈。

成都人说“请你吃饭”是口头禅,不要当真,重庆人说请吃饭就吃饭,言而有信。叫成都人帮忙,没有不谈钱的,叫重庆人帮忙,只要能赚上一份人情就可以了。成都人讲钱,重庆人讲义。你在成都,只要你扯起有钱的幌子,成都人就会跟你跑。在重庆,有钱而不义,重庆人会联合起来收拾你。所以成都较包容,重庆人较偏狭。连两地的女孩也大有差异,成都女孩会温柔地谋杀,重庆女孩辣味十足,外形漂亮却显得粗鲁,敢作敢为,对你巴心巴肝。成都人看不起重庆人没钱,不小资,没文化,重庆人瞧不起成都人虚假,神经发叉,凡事转弯抹角,太现实。成都是喝茶的地方,重庆是喝酒的地方,成都出骗子,重庆出土匪。

我生在重庆,又在成都生活工作几年,我的体会是,做生意找成都人,交朋友找重庆人。 巴蜀自古相连又相依,但巴文化和蜀文化却有所不同。成都平原属于蜀文化,历史上就是商业城市,对市场有天然的敏锐触角,到处都是弄花耍鸟、打麻将、喝茶、摆龙门阵、谈生意的人,“吃点麻辣烫,打点小麻将,看点黄色录像”,休闲略带点时尚,成都人的德性是商业文明浸染的产物。不会做生意,在成都是最让人瞧不起的,他们称其为“方脑袋”,不精明会被人小看。

重庆属于巴文化,码头文化,讲袍哥义气,再加上是老工业基地,大多是产业工人,讲纪律,讲程序,也少了一点市场头脑。重庆是山城,重庆人走路好象后边有鬼追着似的,风风火火,劳作辛苦,少了一份成都人的悠闲。重庆人的性格是典型的工业文明熏陶的沉淀。 在重庆,一旦虚伪不讲义气,是难以混下去的。

除了商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外,行政建制的变化也是两座城市不相容的原因。

五十年初,重庆是中共中央西南局的所在地,重庆还曾经是中央直辖市,后来西南局撤销,重庆并入四川省,成为省辖市。成都成为四川省的行政中心,重庆人觉得自己的钱被成都人盘剥收缴 ,几十年都不服气。九七年,重庆升为直辖市,与四川平起平坐,重庆人从此再也不承认自己是四川人,也以直辖傲视于成都。

民间,成渝有差异,其实政府的运作也有不同。

成都的政府动辄要成为西部市场高地,大肆炒作“第四城”,做每一件事都要在全国搞出大的动静,注重自我宣传、自我表扬;重庆的政府就是讲埋头苦干,不事张扬。

成都、重庆的官场文化大有区别,成都把官当成生意做的多,重庆当官找感觉的多,过官瘾的多。

前几年,这两地政府的一些动作有一个共通性:不够现代。成都方面,曾提出“要象抓农业那样抓工业”,把农业与工业等同,这不仅是口号,而且成为政府的战略。重庆也提出过“用红岩精神建设新重庆”,到处是红岩精神的口号,宣扬红岩精神一度成为工作中心,使重庆人融合市场环境又比成都晚了几年。

真正这两个城市抓工作的思路变化、开始富有现代感还是近几年的事。也因为有政绩,四川、重庆的两位“一把”都升至中央,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

举一个重庆越来越现代的例子,重庆到处都是收费的路桥,所以重庆私家车总是发展不起来,前年,重庆取消了收费,结果,城市消费半径大为扩展,地产也迅速升温,流通又更畅,重庆在外形光鲜起来的同时,更是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

当然,客观地讲,成都、重庆虽偏处西部,其观念型态在西部却是优于其他地方,若只看外形,恐难以让人相信是属于贫穷落后的西部。不过,两个城市的内在与国际大都会还相去甚远。

其实,成都与重庆的双城故事很多很多,而且双城竞争不只中国有,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中国的双城情结比如北京与上海,大连与沈阳,济南与青岛,深圳与广州,也颇值得玩味。

时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颇为热门,他预测本世纪的冲突主要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儒教文明的冲突。亨廷顿的文明冲突主要是讲宗教的冲突,其实,更为普遍的是人文文化的冲突,诸如成都与重庆的人文冲突。甚至在中国的小家庭里,也有人文文化冲突,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褚琴与石光荣的磨擦冲突,其实就是小资与农民的冲突。可以说,人文冲突无处不在。

进入 蒋兆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蒋兆勇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7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燕园评论发布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