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灵与肉的搏斗----第二次大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7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5:15

进入专题: 20世纪重大事件  

孔寒冰 (进入专栏)  

西方国家宣布要打的一场战争,既不能正经地打又不会全部取胜,是一场似乎没有合乎逻辑结局的不真实的战争。

----[美]H·斯图尔特·休斯

斯大林赌希特勒是个理性的人,但他赌输了;希特勒赌斯大林很快就会败北,但也赌输了。只不过斯大林的错误可以弥补,希特勒的却不行。

[美]亨利·基辛格

不论是在时空方面还是在直接后果方面,与第一次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确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延续6年,有72个国家参战。动员军队共11000万人,直接战费达138400亿美元。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极大的苦难,约有5000万人在战火中死亡,残废者约2000万人。苏联损失人口估计达2000万人,占总人口近12%;南斯拉夫人死于战争者有17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1%;中国死于战争的达1000多万。欧洲德国占领区原有的1000多万犹太人在德国种族灭绝政策下惨遭杀害者约有一半。”严格意义上讲,这才是一场货真价实的世界大战。

如果将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军队对波兰发动闪电进行算作起点的话,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距第一次大战结束还不到21年。按说前一场战争对于欧洲国家来说教训已经够惨痛的了,可为什么几乎还是那些国家首先在欧洲再次将战火燃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酝酿和进行过程中,英法美的资本主义、德日意的法西斯主义、苏联的社会主义以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次战争又给二十世纪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尽管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矛盾与冲突错综复杂,但是,有一点全世界都是有共识的,即法西斯主义是制造二十世纪这场最大灾难的元凶。的确如此,一说起法西斯,人们马上就想到德国的希特勒、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和日本军国主义,想到它们屠杀犹太人和中国人的暴行。想到《辛德勒名单》、《红樱桃》、《南京大屠杀》等影片中所展现的那血淋淋的一幕幕。

不过,法西斯这个词本身还古今还是有所不同的。它最早出现在古罗马时代,是拉丁文Fasces的音译。在那个时代,每当贵族出游的时候,他们的仆人总是高举着一捆中间插着斧头的棒束走在前面,以显示有权对那些违背他人意志者进行任何处罚的权力。

现代的法西斯一词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些劳动群众在1890年成立成立一个名叫“劳动者联盟”的组织,两年后被政府镇压了。联盟一词在意大利文中是,Fascio,后来意大利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说Fascio与Fasces是一个意思,所以将他的法西斯组织冠以Fascio,以后各国学者也就将Fascio译成了法西斯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法西斯主义呢?

现代的法西斯主义发端于20年代初期,兴盛于20年代后期,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则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崛起。概括起来讲,法西斯主义就是“主要在一些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影响浓厚的国家出现的,以克服危机、对抗革命、实行扩张为目标的反动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

法西斯主义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过。除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之外,日本、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国也存在过法西斯主义的思潮、运动或政权。由于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不同,法西斯主义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一是用假革命的纲领来迎合广大群众的情绪、利益和要求,进行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蛊惑和宣布;二是使用最粗暴、最野蛮的手段。

就其欺骗性而言,墨索里尼一上台就许诺进行选举改革,用法律规定8小时工作制和最低工资,实行老年和残疾人保险,没收教会财产,实行军队改革等等。墨索里尼当然不打算兑现他所说的,但是这些假革命的、激进的言辞对于失魂落魄的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确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希特勒1920年宣布的《二十五点纲领》,也包含着许多社会改革要求,如废除不劳而获,大企业国有化,保卫中小工商业者,反对投机,实行土地改革等等。

就其残酷性而言,法西斯主义一出世就显露出狰狞的面目。意大利法西斯分子在1921年就捣毁了25个“人民之家”、59所工会礼堂、86年合作社、45个农民组织、50多处社会党和共产党的机关和许多报馆的办公室。墨索里尼就是在法西斯对社会党和共产党进行暴力袭击和恐怖的1922年粉墨登场上台执政的。希特勒1921年出任纳粹党魁之后便大肆叫嚷:“我们必须和1918年的罪犯算帐”,其目的是要恢复德意志帝国。法西斯主义的残酷性还特别表现在它鼓吹的极端反动的种族主义理论上。根据这种理论,人类的历史就是种族之间的殊死斗争;在众多种族中,作为雅利安人后代的日耳曼民族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应当主宰世界;犹太人则是世界的破坏者,是最劣等的民族,犹太人留下的最坏的祸根就是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苏维埃国家。所以,应当培育优等民族,而淘汰犹太、斯拉夫、吉卜赛等劣等民族。二战期间,希特勒就是根据这种理论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

在各国的法西斯主义中,对历史、对人类犯下滔天大罪的无疑是德意日本三个法西斯。

意大利是最早兴起法西斯主义的国家。由于积极主战、替协约国宣传而于1914年被意大利社会党开除的墨索里尼,先于1915年1月建立了“革命干涉行动法西斯”,后又于1919年3月建立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这两个组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法西斯主义政党。1921年上台执政后,墨索里尼将“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改为“国家法西斯党”,为重温古罗马的帝国遗梦,也以“棒束”为党微,大肆宣扬好战精神和集权主义思想,同时自封为“新凯撒”并成了集一切大权的独裁者。

希特勒1920年2月在德国将德意志工人党改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这个党名的缩写便是纳粹),然后招兵买马,以图夺权。德国虽然在第一次大战中失败了,但是,无论力量甚众的协约国家也好,还是十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也并没有真正制服德意志,相反在这个民族内心埋下深深的复仇种子。《世界文明史》的作者们认为,考虑到第一次大战所造成的激情和仇恨,西方国家的愤怒和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制造出来的问题与所解决的问题几乎一样多”。所以,当1923年法国和比利时军队借口德国不按凡尔赛条约规定支付赔款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基地鲁尔区后,德国上至工业巨头下到普通百姓都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抵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特勒以巴伐利亚为据点,成立了以推翻魏玛共和国和撕毁凡尔赛和约为目标的“德意志人战斗联盟”。11月9日,希特勒率领一伙纳粹党徒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动政变,但没能成功而铃铛入狱被判刑5年。

政变失败后,德国法西斯一度消沉,但并没有消失。希特勒在狱中向赫斯口授了一本回忆录,当时定名为《四年半来对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出版商马克斯·阿曼出版时没有采用这个名字,而是作了修改。这本书就是希特勒的成名之作,即遗臭万年的《我的奋斗》。在这部分上下两编共37节的小书中,希特勒着重宣扬的,一要重建大德意志帝国,二鼓吹种族优越的日耳曼人是地球的主宰,三大肆叫嚷血腥复仇和武力侵略,四公开号召向东方进军,消灭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和马克思主义,五是反对民主政治,强调个人独裁。

1925年出狱后,希特勒“重操旧业,下决心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要把全部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一个是要把纳粹党重建为一个只通过宪法手段攫取政权的政治组织”。在他的苦心经营下,纳粹党徒1925年底达到27000人,1926年增加到49000人,1928年近11万,1929年竟达17·8万人。在德国议会选举中,纳粹党也迅速崛起,1928年获得选票89672张,议席12个;1930年获得选票猛增至6397672张,议席107个;1932年获得选票13779111张,议席230个,成为议会第一大党。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政府总理,希特勒经过10多年的奋斗,终于正式登上了德国最高权力的宝坐,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开始了。

在亚洲,日本的法西斯主义组织最早在1919年就出现了,但有较大发展是在20~30年代,到1933年,“日本的法西斯、半法西斯团体多达500多个,共28万人。”以军人为支柱的日本法西斯主义,根据军国主义的传统,政治要求建立独裁统治,经济要求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思想上要求实行军国主义教育。1936~1940年,日本法西斯组织终于推翻了政党政治,建立起军阀直接掌权并与财阀相勾结的法西斯主义政权。

法西斯为什么发展如此之迅速?在这个问题上,史书中的传统观点都只是将法西斯主义当作资本主义在危机期间而暂时出现的资产阶级公开恐怖政权,而忽视了它广泛的社会基础。毫无疑问,法西斯主义是最反动的政治思潮、政治运动和政权形式,可是为什么当时在本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呢?

著名的国际工人运动和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蔡特金1923年6月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所作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专题报告中,对此进行精辟地而且也是独特的分析。她认为,法西斯主义出现并迅速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瓦解把一部分日益贫困的社会阶层和劳动群众推上了法西斯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基础,不仅使工人更加贫困,而且也使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陷入悲惨的境地。战争结束后,大批军官、中小官吏和雇员失业。这些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大失所望,因而走上极端,求助于强权政治,成为法西斯主义的基础和中间力量。

其次,广大劳动群众对改良主义的失望。那些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崩溃而贫困化的人,曾经对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寄予厚望,幻想能借助于“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自己的地位。然而,社会民主党实行的与资产阶级妥协政策的结果,不仅使这部分群众不再相信改良主义,而且也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转而轻信极端的民族主义的蛊惑,投入了法西斯主义怀抱。

最后,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对于一部分无产阶级失望并步入法西斯主义阵营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他们在日常争取和掌握群众的工作方面,行动很不得力,活动范围不够广泛,宣传和鼓动工作做得不好。结果,“成千上万的群众便集中到了法西斯主义方面,对于一切政治上无处藏身、失去了立足点和因为看不到前途而感到沮丧的人来说,法西斯主义就成了最好的避难所。”

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蔡特金没有抽象地和简单地将法西斯主义说成是资产阶级临时性的恐怖统治,而是侧重强调它的社会基础是中小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提出,“法西斯主义,正如我在开始时指出的那样,是饥饿者、失去土地的贫困者和失望的人的运动。”她的这种看法如今已为中外学者所承认。美籍奥地利精神分析专家威·赖希在为其《法西斯群众心理学》第三修订增补版写的序中说:“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法西斯主义不同于其他反对党派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人民群众产生和拥护的。”中国学者朱庭光在其主编的《法西斯新论》一书序言中也强调:“总之,由帝国主义在全面危机而引发的小资产阶级运动是法西斯主义的主要来源。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臭味相投的柏林、罗马和东京

在一定意义上说,法西斯主义崛起的过程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酝酿,一俟它们走到一起并结成联盟,高悬着的达摩克利斯剑就要落下来了,受害者将是全世界。

在法西斯主义的阵营中,德国、意大利和日本是最反动、最野蛮和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而在这三个法西斯国家中,又尤属德国为甚。

对内,德国法西斯残酷地镇压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党派,取消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希特勒上台不几天,就于1933年2月27日晚指使纳粹党徒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国会纵火案”,并以此为籍口取缔了共产党及一切进步党派,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在被捕的共产党人中,最著名的一个是德国共产党中央主席台尔曼,另一个是当时在德国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台尔曼被法西斯关押了十一年半,1944年8月18日遇害于面痕瓦尔德集中营。为了对世界共产党人发难,从1933年9月到1934年12月,纳粹当局在莱比锡公开审判季米特洛夫。但是,“由于德国共产党和德国劳动人民的抵抗,由于苏联的坚定立场,预谋的莱比锡反共审判以共产主义的胜利而告终。”也就是在这次审判的最后陈述中,季米特洛夫留下了一段哙炙人口的话:“我们----共产主义者现在可以和伽利略老头子同样坚决地说:‘可是它仍然在旋转着!’历史的车轮在旋转着,向前运动着,向苏维埃欧洲方面运动着,向世界苏维埃联邦共和国方面运动着。”

对外,德国法西斯极其痛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竭力冲突凡赛尔体系和撕毁所有在它看来是不平等的条约,改变以维护英法美即得利益的国际格局现状。所以,希特勒公开鼓吹复仇、向外扩张,叫嚣要为所有日耳曼人“争取生存的空间”,为此在国内推行“大炮代替黄油”的政策,使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疯狂地扩军备战。1939年,德国军费开支达900亿马克,军需生产增加了11·5倍,军火的生产量竟是英美两国总和的两倍多。1934年10月,德国退出国际联盟,1935年3月声明不受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法、重建空军和一支50万人的部队,1936年派兵进驻莱茵河岸不设防区,冲破了凡尔赛和约的最后一道防线。至此,欧洲新的战争策源地就在德国形成了。

属于欧洲战争策源地的还有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虽然也算战胜国,但在分赃中被英法抛在一边,没有得到什么,心里一直忿忿不平。所以,墨索里尼上台后在国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同时,也大规模地扩充海军和空军,准备发动侵略战争。当时,意大利企图夺取的主要目标是地中海和北非地区,于是在1935年10月至1936年5月间武装占领了北非的阿比西尼亚(即今天的埃塞俄比亚)。

亚洲战争的策源地无疑形成于日本。尽管由日俄战争留下的积怨,但主要还是十月革命以后出于反共反苏的需要,日本将针对苏联的“北进”定为基本国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在“东方会议”上又确定了“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的侵略方针。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并且在一个月内占领了整个东北,次年扶植了伪满洲国并将此作为日本反对苏联、进一步夺取太平洋地区的桥头堡。

共同的政治体制,共同的对外扩张的目标将欧亚大陆西边的德意和东边海岛是的日本紧紧地拴在一起,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也逐渐地接近起来。先是德意在共同干涉西班牙内战期间走到一块。1936年2月,西班牙举行国会选举,人民阵线获胜,组成了联合政府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民主革命。但是,对这些严重不满的君主派、大地主、资本家、高级僧侣、长枪党以及反动军官等发动叛乱,迅速蔓延到整个西班牙。德意两国先是帮助叛军,后就干脆直接参加。与此同时,各国进步力量则组成了国际纵队支持西班牙。由于各方面的不利因素,1939年3月,马德里陷落,共和政府被颠覆,佛朗哥在西班牙建立起独裁政权。在联合干涉西班牙内战过程中,德意于1936年10月在柏林签订的《柏林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德意法西斯决定在对外政策上采取共同的方针、相互合作。这样就在划分了势力范围的基础之一形成了“柏林--罗马轴心”。

然后是德意和日本走到一起。尽管三个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是以世界为目标,但它们的公开宣称的敌人主要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具体点说就是苏联。德国联合意大利来对付欧洲其它国家,特别是苏联之外,还想利用日本从远东地区钳制苏联,从而避免两面作战;而日本为了应付它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扩张时可能遇到的劲敌,也想与德意联手,让它们从西方钳制苏联。在这样的背景下,1936年11月日本和德国也在柏林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也于第二年参加进来,正式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三个法西斯主义国家宣称,订立这个协定主要是为了齐心协力、紧密合作来反对共产主义。其实,它们一登上政治舞台就把迫害、镇压共产党当成首要任务,所以把1919年3月在莫斯科成立的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当作靶子,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它们公开缔结反对共产国际的协定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利用反苏、反共的叫嚣来迷惑西方各国的舆论和执政者,以掩盖它们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利益的侵犯。”希特勒就公开地讲:“我必须……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里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

虽然传记作者们都把流浪汉出身的希特勒描写得很怪僻、很弱智,但至少这方面,希特勒要比西方国家那些出身高贵的绅士要聪明得多。,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讲,希特勒获得了成功。如果要总结历史教训的话,这大概是最值得总结的之一,因为西方的资本主义和东方的社会主义都上了希特勒的当。

害人亦害已的绥靖政策

《世界文明史》一书在论及二战爆发原因时认为,除凡尔赛和约的缺陷、强权政治、经济状况、民族主义之外,再有一个就是“西方民主国家面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侵略行为推行的‘绥靖’政策。”实行绥靖政策的不仅仅是英国、法国,还有美国。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弟和美国总统罗斯福都是这种政策的积极奉行者。

所谓绥靖,原意是指保持地方平静;所谓绥靖政策,也称绥靖主义,则是指对侵略者妥协、姑息,用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去满足侵略者的欲望,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安全的做法。

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牺牲中国的东北来满足日本的要求;二是牺牲阿比西尼亚满足意大利的要求;三是牺牲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来满足德国的要求。

就第一方面而言,按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是严重地破坏了凡尔赛和约,在很大程度上也侵害了美英等国在华的利益。可是,美国却无动于衷,胡佛在同年10月的一次演说是道出了其中的原由:“假如日本人公开对我们说,我们不能再遵守华盛顿协定了,因为在中国秩序没有恢复,中国的一半领土已经布尔什维克化了,而且正在同俄国合作。我国人民的生存全靠我们向中国出口和从中国进口原料,我们经济由于中国的无秩序而濒于瘫痪状态。满洲现在掌握在一个冒险者手里,而且我们的生存将会受到威胁……因此,请给我们机会以在中国恢复秩序。如果他们直接了当地对我们说,我们是不会提出异议的。”

其实,日本不直接了当地提出它的要求,美国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不仅如此,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后,美国就采取了“不干涉”政策。英国也只求日本保证其在华的利益,达到这一目的之后,便声明对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政策表示满意。由美、英、法等国控制的国际联盟只是要求中日两国停火,并没有谴责日本的侵略行为。1932年1月28日,日本发动对上海的进攻后,英美才发出抗议并且派军舰对日施加压力,但最终要中日两国终结停战协议,承认日本占领上海,实际上还在纵容日本帝国主义。

就第二方面而言,一心想要把地中海变成自己“内湖”的意大利侵占了阿比西尼亚之后,国际联盟在世界舆论的压力下于1935年10月7日通过了一项谴责意大利的决议,两天后,国联大会决定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从当时的情况看,如果国联将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产品,如果英法两国真地执行国联的决议把苏伊士运河封锁起来,如果美国不是宣布中立,向阿比西尼亚出售武器,那么,意大利的侵略活动是有可能制止的。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能这样做。更可怕的是,国联拒绝贷款给阿比西尼亚以购买武器并且于1936年解除了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

就第三方面而言,对德国的纵容实际上就等于对战争的默认。德国出兵三万五千人进入莱茵非军事区之后,与德国为邻的法国虽然惴惴不安,可是内阁开会争论了三天的结果:在国际联盟作出决定之前,法国不采取任何行动。英国占上风的观点也是不对德国进行任何制裁。面对德意联合干涉西班牙,英法更多的是担心包括共产党在内人民阵线取得胜利,因此实行了不干涉政策,9月与包括德国、意大利和苏联在内的二十五个欧洲国家缔结了《不干涉协议》并成立了“不干涉委员会”。正是这种不干涉政策使德意法西斯肆无忌惮地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最终断送了西班牙共和国的前程。

绥靖政策达到高峰是德国吞并奥地利和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这两个国家是德国向外扩张的跳板。另外,奥地利与德国一样以日耳曼民族为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也有三百多万日耳曼人,如果将并吞和占领这两个国家,德国的人口和军队以及粮食供应都会有大大的增加。1938年2~3月间,希特勒先是威逼奥地利政府改组,后干脆直接将军队开进,强行将奥地利并为德国的一个省。对于德国公然破坏凡尔赛和约和关系禁止德奥合并的规定的行径,英法政府虽然向德国提出了照会,但很快就承认了这种现实。

吞并了奥地利之后,德国马上就要向捷克斯洛伐克下手了。其实,早在1937年6月希特勒就制定出了突然袭击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从1938年3月底开始,德国就开足宣传机器的马力,大肆宣传捷克人的“迫害”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并以此为借口在德捷边境屯集重兵,准备兴师问罪。捷克斯洛伐克开始时也不甘示弱,于5月宣布实行部分动员。不仅如此,法国表示如果德军侵捷的话,它一定履行1924年法捷友好同盟条约所承担的义务;苏联也表示,若是接到请求,它一定全力支持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英国则声称,一旦战争打起来,英国将以海军和空军支援法国。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也没敢贸然行事。

五月危机总算过去了,但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打算却没有放弃,只是手法有所改变。希特勒一方面怂恿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发动骚乱,另一方面继续在德捷边境集结军队。面对这种局势,达拉弟邀请张伯伦一起前往慕尼黑与希特勒会谈。经过几番讨坐价还价,1939年9月,张伯伦、达拉弟同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慕尼黑签署了《德国、联合王国、法国及意大利间的协定》,即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根据这个协定,捷克斯洛伐必须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必须在10月1~10日间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必须将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无偿地交给德国。在还不能确定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的地区,先由英、法、德、意代表组成国际委员会占领,再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弱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就这样被英法等国出卖给了德国,《慕尼黑协定》也就成了英法耻辱的一个标志。

西方国家为什么要实行出卖小国或者弱国利益的绥靖政策?难道它不知道德意日法西斯的威胁和危害吗?

显然不是。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之所以奉行绥靖政策,固然与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实力逐渐走向衰落,西方国家在第一次大战之后流行的怕战、厌战的和平情绪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它们是想把法西斯主义这股祸水引向苏联,借法西斯之手消灭世界上这个唯一的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国人甚至讲,“宁要希特勒,也不要斯大林”。在西方国家眼中,苏联与它们始终是水火不相容的,如果能够将法西斯祸水引向苏联,使之与苏联发生冲突,造成两败俱伤,对它们来说绝对是一举两得、求之不得的大好事。所以,对于西方绥靖政策的表现、原因和目的,不能单从一般的世界历史或国际关系史角度来理解,更要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之间对立的角度来理解。

法西斯主义国家也正是利用了英法美等国的这种反苏、反共和反社会主义的仇恨心理,打出同样的旗号,并且以此作为筹码并佐以战争威胁迫使它们为自己的侵略扩张大开绿灯。不过,即便是这样,德意日并没有抹掉与英法等国的世怨,只要时机一到,还是要消灭它们、报仇雪恨的。

以害人开始的行为必定以害已告终,不信,就等着瞧。

苏联为什么同恶魔为伍

面对日益猖獗法西斯主义、越来越增大的战争危险以及西方国家推行的绥靖政策,苏联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和对策呢?在这方面,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世界大战千钧一发之际,苏联不是与西方国家站在一起,却与纳粹结盟,究竟为何呢?

公正而论,在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以前,苏联并没有给予法西斯主义以高度重视,甚至还通过共产国际采取了许多错误的做法。

首先,把各国社会民主党当作主要的打击对象。由于在意识形态、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等方面的严重分歧,从1924年开始,西欧的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之间便处于一种水火不相容的状态,苏联共产党则支持各国共产党反对社会民主党。共产国际从第五次大会开始将社会民主党把社会民主党与法西斯主义政党相并列,称之为资产阶级的“第三党”,完全忽视了法西斯主义制度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不同,将社会民主党当作最危险的敌人,严重地妨碍了各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进行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德国共产党就是执行了这种极左的政策,与社会民主党誓死对立,在国会和总统选举中坚决不与社会民主党联合,结果让希特勒钻了空子。

其次,把保卫苏联当作各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在法西斯主义迅速崛起和发展的时候,西欧共产党最主要的任务无疑是领导人民群众捍卫最基本的民主权利。可是,自从1926年斯大林在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党内反对派斗争过程中提出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后,苏联的利益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与些相适应,共产国际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要求各国共产党人为苏联而奋斗,自己的民族责任,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斗争都退到次席。这也是共产党反法西斯主义、保卫民主斗争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把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当作各国无产阶级的主要奋斗目标。20年代后期,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都认为资本主义已经结束了一战后相对稳定的局面,进入了全面危机的时期。因此,各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不仅要武装保卫苏联,而且还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争取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实,对形势的这种估计完全是错误的,当时几乎任何国家都不存在着这样的革命形势。相反,在法西斯主义步步紧逼的情况下,各国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反法西斯主义,保卫民主。可是,哪个党或哪个人这样做了,就被当作右倾机会主义,受到无情的批判和打击。

当然,也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即苏联、共产国际以及各国共产党所采取和执行的这些错误策略、方针和路线也是与西方国家、各社会民主党对苏联、共产党采取的敌视政策紧密联在一起的。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苏联对法西斯主义的危险和威胁有所认识,感到除了需要加强自身力量之外,还必须联合西方来阻止法西斯主义的侵略和扩张。为此,苏联采取的步骤重要是1933年2月在裁军会议上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的主张,要求各国将世界视为一个整体。苏联认为,欧洲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发生的战争冲突都有可能导致欧洲和整个世界的和平,甚至可能导致世界大战。所以,必须争取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集体安全。

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最初动议并不是苏联提出的。第一次大战之后战胜国列强为了保住自己的成果和防止战败国东山再起,就以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和国际联盟等为支柱构建起了欧洲集体安全大厦框架。不过,由于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仇视,西方国家与苏联处于全方位的对峙和斗争之中,国际联盟因而也一起将苏联排斥在外,欧洲集体安全大厦并没有真正建造起来。

所以,为了真正地实现欧洲集体安全,苏联先是于1934年9月正式加入国际联盟并担任常任理事国;接着,主要是在苏联支持下,共产国际于1935年7~8月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极左的、以打击社会民主党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主要目标的政策,确立了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策略。然而,最重要的举措还与西方国家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努力。1935年5月,苏联与法国在巴黎签署了《苏法互助条约》,与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了《苏捷互助条约》。德意日三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后,特别是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后,苏联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外交政策,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将德意日英法美六国划分为两类,头三个是侵略国家,后三个是非侵略的民主国家,表示苏联要联合民主国家反对侵略国家。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于1939年4月提出同英法签订一项为期5~10年的互助公约,从8月开始三国在莫斯科就缔约问题进行谈判。英法两由于推行绥靖政策,想使法西斯主义祸水流向东方,并不是真心地想与苏联结盟共同对付德意日法西斯。英法之所以还与苏联进行谈判,在很大程度上是想利用这件事来加重同德国谈判的法码,迫使希特勒对它们作出更大的让步。所以就在这过程中,英国便通过各种渠道同德国进行秘密会谈。另一方面,苏联对英法能否真正与自己进行军事合作也是顾虑重重,在谈判中提出的要求和条约也比较苛刻,而且在这过程中也秘密地同德国接触。三国莫斯科会谈最终以破裂而告终。

正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德国对英法苏三国的结盟谈判也深感不安,如果它们若真地达成一致的话,德国就要面临着两面受敌的境地,对它来说是大大不利的。莫斯科谈判未果,最高兴的当然是希特勒了。当时,德国根据希特勒的“白色议案”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波兰,然而再转向北欧和西欧,可担心的就是苏联。得知三国谈判破裂后,希特勒马上就通过驻苏大使舒伦堡向苏联伸出的橄榄枝,表示德国愿意同苏联签定一项互不侵犯条约;苏联面对着德国向东步步紧逼,而西方国家又在推波助澜的情况,为了自己的安全,决定与德国缔约,以便再将法西斯主义这股祸水向西推。

8月22日,苏联政府宣布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访问莫斯科的公报。次日下午,里宾特洛甫抵达莫斯科并于24日凌晨和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签订了为期十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宣布:苏德两国都希望加强世界和平事业,双方约定任何一方都决不对另一方采取侵略行动,决不支持第三个国家对另一方发动侵略战争,决不参加反对另一方的国家集团;遇事互相协商,通过友好交换意见或仲裁方式解决双方的争端。

对于这这个条约的功过是非,国际上一直议论纷纷。长期以来,苏联官方和学者们都异口同声地全盘肯定这个条约。比如由前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主编的《苏联对外政策史》写道:“苏联确信已经不可能同英法签订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时,才决定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样,苏联才得以避开慕尼黑决策人引诱它落入的陷阱,并巧妙地利用了帝国主义阵营的矛盾来保卫和加强自己的国防。”但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这种看法有所改变,对这个条约提出了一些异议或者干脆就否定它。有人认为,1939年9月并不存在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性,因此签订这个条约是错误的;有人认为,即便有进攻的危险,也应采取拒绝或拖延与德国谈判,同时应继续和英法谈判。就算不能与英法达成一致,也应将这种谈判当作达摩克利斯剑悬在德国法西斯的头上,阻止它采取冒险行动;也有人认为,这个条约是一个“犯罪性的失策”,是斯大林受希特勒愚弄的结果,便苏联戒备懈怠,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一度陷入绝境;还有人认为,苏联突然转向与德国合作,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爱好和平的民主力量,使很多共产党人处于特别复杂的境地。

但是,最麻烦的还不是这个条约,而是与这个条约同时签订的《秘密补充议定书》。

无论是苏联官方还是苏联学者过去对此都一直是讳莫如深,1988年时还否定它的存在,理由是在苏联外交档案中找不到它。1989年,苏联政府根据西德档案文件是的胶片,首次公布这份秘密文件。石破天惊发生在1993年,俄罗斯权威的刊物《历史问题》第一期公布了存放在其特别档案中1939年8月苏德签订的《秘密补充议定书》,同时还刊印了有相关官员签字的部分复印件,从而正式揭开了困绕世界半个多世纪的国际公案。

《历史问题》在公布这些文件时加的说明中指出,当时的苏联领导玩弄两面手法,早在苏英法三国进行谈判开始之前的8月11日,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就已经决定根本改变对外政策,所以才在24日凌晨与德国签订了两个文件,一个当时就公开了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另一个是没有公布的《秘密补充议定书》,其主要内容就是在苏联邻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这个文件规定:一旦属于波罗的海国家(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立陶宛北部边界同时应成为德国和苏联的边界。与此同时,双方承认立陶宛对维尔纳地区的利益;一旦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治变动,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维斯瓦河和桑河为界。双方的利益是否需要保留一个独立的波兰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边界如何的问题,只有视今后的政治发展才能最终明确;对于东南欧,苏联方面强调对比萨拉比亚的利益关系,德国方面宣布它在这一地区完全没有政治方面的兴趣;如果居住在苏联势力范围内的德国公民和其

他日耳曼族人迁往德国或者德国势力范围的愿望的话,苏联政府不会予以阻止。德国政府对于居住在其势力范围内的乌克兰族人或者白俄罗斯族人承认相应的义务。

如果说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多多少少还有一点情有可原的话,那么,签订《秘密补充议定书》无论如何是没有一点儿道理的,完全侵害一系列独立主权国家,不仅违反了一般的国际法准则,也背离了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苏联和德国一样,都是应受到谴责的。

大战的爆发

与萨拉热窝的枪声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要复杂得多。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许多个战场,所以人们甚至对于什么时候算战争的开始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开辟最早,持续最长,牺牲最大,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有利于人民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中国战场,至少发端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全面开始于1937年七七事变;德国并吞奥地利是在1938年3月,全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是在1939年3月,对波兰发起闪电进攻是在同年9月;苏德战争发生在1941年6月;太平洋战争发生在1941年12月。不过,将1939年9月1日视为大战的全面爆发现在已是国内外史学界的一个基本共识。

关于中国战场,抗日战争八年的风风雨雨是令每个炎黄子孙刻骨铭心的,无论是1931年的9月18日的东北还是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都是中国人心中警钟。所以,中国战场就不专门论及了。但必须强调一点,中国战场绝不像西方学者甚至也包括前苏联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不关紧要的。相反,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不仅打乱了日军的计划,也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对于取得最终对德意日法西斯的总胜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国对波兰的进攻打开的是西线战场。

1939年8月31日晚上8点钟,希特勒在德波边境导演了一出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夕表演过的丑剧。一群纳粹党卫军士兵化妆成波兰陆军,占领了德国边境小镇格莱维茨的广播电台,用波兰语发表了几分钟的反德演说,并且放了几枪,这就算波兰对德宣战了。9月1日凌晨4点45分,在“反击波兰进攻”的借口下,希特勒动用了2000架飞机、2800多辆坦克,上万门大炮,160万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波兰发起了“闪电”进攻。强大的德国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向波兰纵深进军。

难以抵抗的波兰政府马上向英法求援。英法开始时对德国还抱有幻想,希望意大利能从中调停,所以只是要求德国停止军事行动并从波兰将军队撤出。这一切显然是不会有用的,因此,英国于3月上午11点、法国于下午5点先后对德正式宣战,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和加拿大等英国的自治领地也陆续对德宣战。“于是,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开始,德意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终于发展成为欧洲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继中国战场之后,又出现了西欧战场。”

不过在接下来的8个多月里,兵力明显占优的英法军队对德是宣而不战,并没有真正地履行对波兰所承担的义务,仍抱着与德军妥协并使之向东进攻苏联的侥幸心理。此时的德国却十分清楚自己在军事实力上的劣势和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危险,因此不断地放出和平烟幕。10月6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说:“现在为什么要在西方进行战争呢?是为了重建波兰吗?凡尔赛条约的建立的波永远不会再复活了。”所以,他声明说,德国进行战争,除了要点殖民地外,对法国和英国别无他求。于是出现了战争史绝无仅有“奇怪的战争”、“静坐的战争”、“假战争”或“虚张声势的战争”。正是在这种和平的烟幕中,希特勒紧锣密鼓地作攻击西方的准备。

果真,当武装了148个师,制造出4000架飞机并将军队秘密地从东线调到西线之后,希特勒便对西欧大动干戈了。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借口“保护丹麦和挪威的中立”发起进攻,在全无抵抗的情况下只用了4个小时就占领了丹麦,两个月后又占领了挪威。接着,5月10日凌晨,136个师的德国军队在2600辆坦克、3800架飞机的配合下,越过卢森堡、比利时、荷兰,绕到坚固的马其诺防线后面。几天之内就占领了卢比荷,冲垮了马其诺防线,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溃退回英伦三岛。6月,德军势如破竹地向法国进军,22日,法国贝当政府宣布投降,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灭亡。英国幸免灭亡,除了丘吉尔领导人民拼死抵抗之外,也得利于英吉利海峡。虽然英国没有被德国占领,但绥靖政策的伊作俑者之一的张伯伦政府要在5月10日当天就垮台了。

前面讲过,害人者必定以害已告终,这时应验了。英法两国对法西斯主义一味姑息、迁就的结果是一国灭亡而另一国险些灭亡。《世界文明史》有一幅令人动容的插图,一位法国男子望着自己沦陷的祖国泪流满面,法国教授米盖尔在其《法国史》将这一幕称为“忧伤的法国”。

德国对苏联的进攻打开的是东线战场。

在德军进攻波兰、越过北欧横扫西欧的时候,苏联也没有闲着,但不是抗击德国,而是在中立的幌子下根据苏德之间的秘密约定对周边小国采取了一系列不义之举。从1939年9月到1940年6月,先后出兵占领了波兰的东部,并吞了波罗的海三国,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对于这些军事行动,苏联史学界和认为是“保障本国边境安全和限制德国侵略范围的措施”。实际上,苏联这样做完全是根据苏德秘约采取瓜分世界的具体行动,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为后来苏联与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一步说也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东社会主义遭遇灾难性的后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苏联的这些军事行动的谴责之声不绝于耳,苏联只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也是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争斗,它出兵波兰东部是为了建立“东方战线”,其它的则缄口不谈。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布了苏德之间的秘密条约之后,苏联才开始承认当时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也违背了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政策。

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后来根据这些条约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没有也不可阻止德国进攻苏联。

消灭了法国之后,德国便着手准备对苏战争。1940年底,德军统帅部在希特勒的主持下制定对苏作战计划。12月18日希特勒下达了名为“巴巴罗莎计划”的对苏作战第21号命令。“巴巴罗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1123~1190)的绰号“红胡子”的译音。腓特烈曾参与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希特勒用“巴巴罗莎”定名对苏作战的计划,也想将对苏战争罩上一层神圣光环。“巴巴罗莎计划”总结了德军全面发动战争以来实施的“闪电”战略的经验,决定分三路从北中南向苏联腹地进行高速的突击,在苏联西部就消灭苏联军队的主力,在1941年冬季开始之前占领列宁格勒、莫斯科、顿巴斯等重要城市,并将军队推进到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一线,然后再用空军摧毁苏联的乌拉尔重工业基地。为了实施这一计划,德国筹集了大量军费,850多万军队,5600多辆坦克和1万多架飞机,并且迅速地将军队和武器装备向东线集结。

对于德军即将大举进攻苏联的种种迹象,斯大林和苏联政府并非一无所闻。当时西方国家政府、苏联情报部门、不知姓名者甚至连德国的外交官和士兵源源不断地将相关的情报透露给苏联。然而,斯大林固执地认为,德国在结束对英作战之前是不会进攻苏联的,所以将一切关于德军要进攻苏联的情报都视为西方国家用德国吓唬苏联,再用苏联吓唬德国,进而挑拨起苏德之间的战争。这种对德国的过分信赖和对西方国家的偏见严重地影响了苏联的临战准备,苏联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99年英国学者布里埃尔·戈罗杰茨出版了一本名叫《大欺骗》的著作,专门对二战时苏联为何对德大举进攻毫无防范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

1941年6月22日,也是在凌晨。德军先是以飞机和炮火进攻猛烈轰击,然后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之间约1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苏联进攻。只用了几个小时,800多架苏联飞机被击毁在机场上,德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德军的坦克部队和摩托化步兵如潮水般地涌入苏联境内,边境地区的诸备的武器装备和其它军需物质都落入德军手中,苏联军队一败涂地。三周之内,德军向苏联腹地推进了300~600公里。

苏联也为自己以往的自私、自负付出了血的代价。

日本袭击珍珠港打开的是太平洋战场。

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开始时,美国也并没有参与战争。德军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之后,美国于1939年9月5日宣布中立,根据1937年国会制定的中立法,不对交战国出售军火、军械和军用物质,不向交战国货款,不为交战国运送一切货物。然而,话是这样说,当希特勒军队席卷西欧以后,罗斯福一方面加紧战争准备,如要求每年生产5万架飞机,进行原子弹研究,通过新的征兵法等等,另一方面加大向英国出售武器的力度,甚至还达成了租让给英国50艘驱逐舰、换取在英国的几个美洲岛屿上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美国国会于1941年3月通过了《借贷或出租武器法》,为向各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武器装备开了绿灯。1941年1~3月间,美国和英国的参谋人员在华盛顿制定了代号为ABC-1号计划,确定先打德国后打日本,在大西洋取攻势在太平洋取守势的战略。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已经与英国站在一起了。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二天,美国代理国务卿韦尔斯在声明中说,虽然共产主义也是不能容忍的,而希特勒军队才是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危险。所以,罗斯福更是直截了当地讲:“美国决定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全力援助苏联。”

日本虽然也有称霸天下之梦,但首先要征服亚洲太平洋地区,首先是中国,而它在这个地区的最大障碍就是美国。前边提到,西方国家特别美国对日本的侵略企图也是一味迁就,幻想通过牺牲中国来使日本将进攻的矛头对准苏联。这也就是东方的绥靖政策。在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美日之间于1941年4月达成了《美日谅解方案》。根据这个方案,美国承认伪满洲国并且答应日本可以用和平方式取得南太平洋地区的资源,促使美国支持的将介石政权与日本支持的汪精卫政权合并。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消除日本的侵略野心,美日之间在中国和南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反而更加激化起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排斥和夺取美国等西方国家太平洋上的利益,1941年12月7日,日本由载有423架飞机的6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3艘潜水艇及其它船只组成的特遣舰队,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起突然袭击,重创美军,太平洋由此爆发。对于美国在珍珠港事件中所遭受的失败,后人也众说纷纭。有的讲美国毫无戒备,也有人说罗斯福故意为之,以便激起对德意日的同仇敌忾,改变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无论如何,从结果上看,美国对日的绥靖政策与英法对德意的绥靖政策殊途同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和美英互相宣战,德意及仆从国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对美宣战,英联邦国家、大多数拉美国家以及政府流亡在伦敦的国家则对日宣战,中国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和10日分别对日和对德正式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所有舞台都已搭好,各种角色也都粉墨登场、走到前台来了。

东西方的联袂

详细地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本书无疑是力不能及的,而且似乎也不必要。有关这方面的著作绝对汗牛充栋,其中英国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和传记作家巴兹尔·亨利·利德尔-哈特两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译本1978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苏联由许多外交家、党政领导人和知名学者主编的长达12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译本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就是具代表性的综合性著作,其最大特点是描述战争过程之详细。

抛开战争的具体过程,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西方国家与苏联在战争中的联袂,这种联袂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核心。正是它们齐集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才以法西斯主义的失败而结束。不过,它们不是一般的国家的联合,而是东方社会主义制度和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这在二十世纪是绝无仅有的,对大战进程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社会主义本能的仇视如同一支无形的手操纵着西方国家对苏政策。这种状况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后才开始变化。

罗斯福和丘吉尔于1941年8月14日在大西洋纽芬兰海面上的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会谈,其主要话题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会谈结束后,两人发表了后来被称作《大西洋宪章》的宣言。这个文件的重要意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且为后来联合国成立奠定的基础。此后又经一个多月的准备,美英苏三国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莫斯科召开会议。会议最后达成的《秘密议定书》规定:从1941年10月1日到1942年6月30日这一期间,美英每年向苏联提供400架飞机,500辆坦克和其它各种原料、武器和军用物质,并且协助苏联运输。苏联则答应供给美英一定数量的军工生产原料。美英苏三大国此时事实上已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来自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反法西斯主义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白宫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最终建立起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仿佛筑起了一座强大的堤坝,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之后,德意日的猖狂进攻态势很快就被遏制住了,大战也出现的转机。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太平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舰队在中途岛遭遇,结果日军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了4艘航空母舰和253架作战飞机,丧失了在太平洋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在北非战场上,1942年10月英国军队在蒙哥马利元帅的指挥下,在阿拉曼打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紧接着,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和英国亚历山大将军率领美英联军,于1941年底和1942年初发动了代号为“火炬”的北非登陆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盟军开始转入进入阶段。在苏德战场上,苏联红军经过180天的浴血奋战,于1943年1月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歼灭德军及其仆从150多万。在地中海战场上,英美联军于1943年夏发动了代号为“哈斯基”的西西里登陆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摇摇欲坠。东西方反法西斯主义国家的相互配合在军事上已初见成效。

虽然消灭法西斯侵略者是美英苏等国战时压倒一切的共同目标,是反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的基础,但反法西斯主义同盟内部成份复杂,各国进行战争的具体目的也不完全一致。除了各有各的国家利益之外,苏联还为了保卫、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英美等国则捍卫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因此,战时的联盟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差异和两种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苏联与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反法西斯主义斗争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第二战场的开辟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所谓第二战场,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美在西欧开辟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重兵进攻,苏联面对着强大的军事压力。1941年7月,斯大林向丘吉尔提出由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新战场,以便能迫使希特勒从苏联撤走30~40个师的兵力。但由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丘吉尔拒绝了斯大林的要求:首先,包括丘吉尔在内的英国政要对苏联的军事力量估计不足,认为它不可能战胜德国;其次,英国支持苏联抗击德国法西斯的主要动机是削弱德国,推迟德国进攻英国的时间;最后,英国在敦刻尔克大溃败之后,深感自己力不从心,也不敢贸然出海作战,轻易与德国交锋。

美国参战、国际反法西斯主义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之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趋于成熟。这不仅因为各盟国要求援助苏联的呼声日益高涨,更重要的是欧洲战场上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变化。此时英美军队人数已达900万人,而德军只有860万,其中645万被钳制在苏德战场上。尽管如此,英美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保存自己的实力,还是一拖再拖开辟第二战场,甚至在1942年6月以国际协议形式对苏联作出的在年内开辟第二战场的承诺后仍不打算履行,后用北非登陆取而代之。尽管在客观上,英美军队在北非登陆也是在打击德国法西斯,但这绝不是苏联所要求的第二战场。

苏德战场随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而发生重大转折之后,美国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首先发生变化。其原因,一方面它不愿意看见苏联反攻到西欧,另一方面它打败日本、结束太平洋战争也需要借助苏联的力量。所以,1943年5月在华盛顿召开的代号为“三叉戟”的会议上,美英才终于决定于次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年底,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晤,主要讨论对德作战计划。经过反复协商和讨价还价,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正式决定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美英将于1944年5月在法国北部登陆,苏联则在同一时间里向德国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以阻止德军从东线调往西线。至此,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

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实施了“霸王计划”,在法国的诺曼底强行登陆,全面突破了希特勒的“大西洋堡垒”,8月解放了巴黎。为了配合盟军这次登陆,苏联红军发动了“巴格拉江”战役,对德军实施了“十次打击”,收复了被德国占领的全部国土。东西两线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法西斯德国已经面临着灭顶之灾。

从第二战场的开辟过程可以看出两种制度的国家在反法西斯同盟内部既结盟又斗争的复杂关系。面对着德意日法西斯,苏美英等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通过结成同盟,在许多问题上也能够达成一致,但是并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对立。这种对立在法西斯主义这个共同的敌人消失之后便凸现出来了。这是后话。

战争终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是以法西斯主义侵略国家彻底战败为标志的。

最先灭亡的是意大利法西斯。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西西里登陆后很快就攻入意大利本土,而此时的意大利不仅国力衰竭、战斗力全无,而且群众反战、士兵厌战情绪十分高涨,自顾不暇的希特勒也很难再拉墨索里尼一把。为了收拾残局,意大利法西斯统治集团决定牺牲墨索里尼,于是发动“宫廷政变”,罢黜了墨索里尼并将其囚在牢中。新组成的巴多里奥政府9月与盟国签署停战协议,10月便站在同盟国一边向自己过去的伙伴德国宣战。至于意大利法西斯主义党魁墨索里尼,9月曾被希特勒的党卫队救出并在德占区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但也毫无作为。1944年4月,墨索里尼在逃往瑞士的途中被游击队抓获处决,与其情妇一道被倒悬暴尸在米兰广场。

历经了1944年的东西两线夹击,德国法西斯到1945年气数已尽。年初苏联红军推进到奥得河――尼斯河一线,距离德国首都只有60公里;与此同时,西线的盟军全部解放了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及荷兰的大部分,步步逼向德国,并且准备强渡莱茵河向德国腹地进攻。就在对德战争胜利在望之即,苏、美、英三大国首脑2月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第二次会晤。经过协商,三国作出了三方面的重大决定,一是在彻底击败德国后,惩办战犯,消灭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实现德国的民主化;二是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之内,苏联将参加同盟方面的对日作战;三是决定在战后建立联合国来维护世界和平。这次会议极大地加速了欧洲战场的进程,4月中旬,苏军从东面和南面包围了柏林,盟军则从西线兵分北、中、南三路向德国本土进攻。25日,从东西分别攻入德国的苏军和美军在易北会师,实现了对德国的分割包围。30日,抢先攻入柏林的苏军将胜利的旗帜插上的德国帝国大厦。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彻底绝望的一代奸雄希特勒于下午3时同其情妇爱娃自杀,尸体被烧掉。临死前,希特勒对纳粹的另一重要人物施佩尔说:“对于我来说,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轻易之举。那是很短的一瞬间,我就此摆脱了一切,从这种充满痛苦的生存中解脱出来。”希特勒一死了之,可带来的灾难却要全人类承受不知多少年!

最后灭亡的法西斯主义国家是日本。在德国失败的时候,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也遭受了重大失败,而美军在1945年3月开始的冲绳战役更是突破了掩护日本本土的最后防线。为了取得对日作战的最后胜利,苏、美、英三大国首脑7~8月间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了战时第三次会晤。与前两次不同的是,除了苏联的斯大林之外,杜鲁门取代了4月12日因脑溢血去世的罗斯福为美国总统,丘吉尔虽然出席了会议但因在议会选举中败北便在中途将首相位置让给了艾德礼。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波茨坦公告》,其主要内容是: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必须宣布无条件的投降,日本投降后的领土仅限于本州、北海道、四国及由盟军指定的岛屿,完全解除军队的武装,战犯交付审判,不得保留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

在“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支撑下,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波茨坦公告》置若罔闻,不予理会,并且制定出了“本土作战”计划,誓死抵抗到底。这种情况下,既为了迫使日本及早投降,也为了减少已方的人员伤亡,美国最终决心将“曼哈顿工程”的成果付诸实施,即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由包括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在内的人类最杰出的科学家发现和揭示出来的原子裂变原本是物理学上的突破,可首先带给人类的却是前所未有的灾难。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轰炸机先后将两枚有着漂亮名字的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投到了广岛和长崎。这两个城市瞬间变成了火葬场,广岛当时死亡八万多人,长崎当时死亡十几万人,伤者和后来死去的无计其数。想到日本制造的类似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无数惨案,这两枚原子弹或许是它应得的报应。可是,自那以后,特别在今天,“小男孩”和“胖子”都已“长大成人”并且不知有了多少“兄弟

姐妹”,据说不知可以将地球毁灭多少次。无数把达摩克利斯剑高悬在人类的头上。

就在长崎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当天,苏联红军进入中国的东北歼灭了日本关东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也在全国范围内大举反攻。走投无路的日本终于在8月14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书上签字。

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全部结束。

两分天下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战败的德意日法西斯当然无话可说,作为主要战胜国苏、美、英却有各自的看法和截然相反的评价。

阿赫塔姆江等四人在其合编《苏联对外政策编年史1917~1978》一书中说:“苏联人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人民一起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胜利,苏联的威力及其对世界发展进程的政治影响的增长,欧洲和亚洲一系列国家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开始崩溃,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由于战争而地位削弱----所有这一切使世界舞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与和平力量,而不利于帝国主义、反动派和战争力量的根本变化。”

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则这样认为:“不管是多么无可避免,大战结束,留下一个地缘政治大真空形势。权力均衡已毁,广泛的各约依然虚幻难捉。世界因意识形态不同而分分裂为两大阵营。战后时期将成为一段漫长痛苦挣扎、以达成战争结束前即已困扰各国领袖的和解方案的时期。”哈特甚至提出,西方盟国不应该对法西斯国家提出“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因为这不仅“不必要的延长”了战争,而且“为共产党统治中欧打开了方便之门”。

尽管观点对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二战结束后共产党的力量大大增强,社会主义的阵营空前壮大。从1944年到1948年,中东欧的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亚洲的越南、朝鲜等九个国家,在建立起人民民主政权的前提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49年10月在苏占区的德国和亚洲又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算上原来的苏联和早些时候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蒙古,在欧亚大陆上出现了十三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说二战改变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此,毫不为过。但是,这种局面对于一直想方设法消灭苏联的西方国家来说,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二战以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分天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要从欧亚这十一个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谈起。其实,这些国家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从地域上说,除中、朝、越之外的八个国家都在东欧;从大小上说,中国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比其余的十个国家加在一起还要大、还要多;从国体上说,捷克斯洛伐克是共和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是君主国,波兰、中国实际上是专制独裁国家,朝鲜和越南是殖民地,德国是法西斯主义专政。如此千奇百怪的国家竟然殊途同归,汇集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来,那一定有共性的东西。

概括起来,第一,这些国家的人民有着共同的斗争任务,即进行推翻反动专制统治的民主革命和抵抗侵略者、争取国家独立和解放的民族革命。第二,在这些国家中,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民主民族革命的领导力量只有共产党。为什么这样讲?“一些原来依附德、意法西斯的国家,如匈、罗、保等国的统治者,进一步堕落为轴心国的附庸,替法西斯侵略战争效劳,因而为人民所不齿。另外一些国家,如波、捷、阿等国,遭到德、意法西斯的侵略,站在同盟国一边。但是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在法西斯入侵后大多弃国出走,流亡国外,抛弃了人民。”于是,共产党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中打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的大旗,领导人民进行抵抗斗争,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威信,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所以战后带领本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战后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国家并不止这些,比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共产党的力量也很强大并且掌握着相当大的武装力量,却没能走上社会主义。之所以如此,是与苏、美、英三大国对世界的秘密分割联在一起的。1944年10月9~26日,为了筹备苏、美、英三国首脑会晤,丘吉尔来到莫斯科就巴尔干和波兰问题先行与斯大林举行了会谈,并且私下达成了一致。对此,丘吉尔后来在回忆录中有详细的描述,他对斯大林说:“现在是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让我们来解决我们在巴尔干的问题吧。你们的军队驻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那里有我们的权益,有我们的使节和特工人员。我们不要纠缠在一些小的矛盾上面。就英国和俄国来说,如果让你们在罗马尼亚有90%的决定权,而我们在希腊有90%的决定权,在南斯拉夫各占一半,你觉得怎样?当译员在翻译这句话的时候,我用半张纸把下面这些写出来:

罗马尼亚 俄国90% 其他国家10%

希腊 英国(连同美国)90%,俄国10%

南斯拉夫 50%----50%

匈牙利 50%----50%

保加利亚 俄国75%,其他国家25%

把这半张纸推到斯大林面前,当时他已经听到了译员的翻译。然后是片刻的沉默。接着他拿起铅笔在纸上划了一个大勾。随即把纸片递还给我。一切都决定了。所费的时间并不比写这张纸的时间更多。”

毫无疑问,巴尔干半岛上唯有希腊不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没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与丘吉尔和斯大林之间的这种默契相关的。雅尔塔会议不过是进一步将这种格局明确化,同时为了换取苏联对日作战,把中国划分为苏联势力范围,恢复沙皇俄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后来所谓的雅尔塔体系就是苏联与英美之间划分世界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东欧及亚洲的这些国家虽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由于苏联在与西方国家讨价还价过程中严重地损害了它们的利益,为社会主义阵营后来分裂和瓦解埋下了伏笔。苏联和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中国等之间发生的矛盾与冲突都有这种历史渊源。再往深一点说,这也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埋下了伏笔。

这样两分天下以后,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相互关系问题,就成为世界的主要矛盾。前者导致“冷战”的产生,后则引起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这些下面将另作大事来讲述。

【本文发布经作者授权】

进入 孔寒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20世纪重大事件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