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文:关于两种人权观的对立、冲撞和归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402 次 更新时间:2008-05-16 23:57

进入专题: 人权  

商德文  

人权属于人类文明中的人类学范畴。自古至今世界上有两大人类文明体系,即西方文明体系,亦称希 腊、罗马以至延续到今天的欧美文明。西方文明亦称基督教文明,主张人人自由、平等、博爱。到了近代,经过英、法、德等国的启蒙思想家如洛克、孟德斯鸠、狄 德罗、卢梭、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和政治家的理论概括,提出了西方文明中的单数人概念和单数人人权观。这也就是现在以美国、欧盟等国政府和学者所鼓吹的天 赋人权概念。所谓天赋人权,即指上帝创造了人,这里的天就是指上帝。从单数人概念再延伸为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均为一种契约关系,即单数人将一部分 权利转让给国家,而国家在公共事务方面,如经济、政治、教育、国防、外交等领域对单数人,即市民社会中的公民进行保护。如若国家违背了契约,则公民就将其 罢免。因此,西方的单数人权论的优势是鼓励个人奋斗、强调个人的作用和创造,所以在近现代,西方文明遥遥领先,而在东方许多国家仍然停留在落后的状态。所 以,在西方文明体系中,集体,如国家、社会团体居于第二位,是一种派生的体系和结构。从而在政治领域才有三权分立、宪政民主、普选制、内阁制与总统制或君 主立宪制等等。

而在东方,以中国为例,自古至今奉行复数人概念。中国的历史和马克思的学说中(亚细亚结构)都证明,在东方文明中国家的作用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 是因为东方文明,如中国是个大陆架结构(而非西方文明的岛国体系),因此人类生存依靠国家来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以求生存和发展。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和马 克思的书中均提及此事。东方文明,如中国自古至今主要信仰佛教,佛祖的口号是众生平等、普度众生,也是复数概念。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也是以 复数人的概念居首位的,即无产阶级只有作为一个阶级整体,才能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因为无产阶级只有联合起来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得到解放。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认为中国的人权落后,这是事实。但是,也应当看到,西方有些反华势力以提出所谓的人权问题企图利用自己的单数人权价值观来改造世界和中国。他们不懂得东西方两大文明体系中,东方奉行的是复数人权价值观。这是由历史和中国当前的现状所决定的。

自二战后,特别是近30年以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像旋风一样横扫全球、也包括中国。WTO在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同时,也必然同时进行着文化的广泛交流乃至 全球化。所以,这就必然导致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包括两种不同的人权观的对立、冲突和碰撞。最近发生的西藏闹事风波以及西方某些国家企图抵制中国 奥运会的做法实在是太不高明了,这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中国政府在处理这次事件中的立场和方针是对的。但是,中国的人权也的确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同时,西方的单数人概念和单数人权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但 是,就近现代史的情况看,单数人权价值观在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确值得我们中国人好好学习。不然,为什么近现代中国落后,而西方发达 呢?!笔者认为,西方的宪政民主制度和三权分立的限权和制衡模式是值得中国人好好学习和借鉴的。现在,台湾已经成为准民主化国家了,中国大陆应该怎么办? 这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中国人要想进步和有所作为,必须面向西方,而不是面向东方的日本。过去我们面向北方,即面向苏联,搞了计划经济和中央集权制模式是吃了大亏的。经过这次事 件,我们中国人要好好反思。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中国的问题也不少,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严重滞后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总根源。

东西方两种文化和人权观的对立和碰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历史的发展趋势可能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两种人权观求同存异、互相补充、吸收。东方 和中国的复数人权概念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类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大放光彩。西方人权概念是马克思所规定的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形式上的平等,而复数人权概 念将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不仅在形式上平等,而且在事实上也平等。所以,东方文明和复数人权概念既然可以在古代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那么 可以肯定在未来的世界中东方文明和复数人权概念将仍然成为世界文明的排头兵!

(作者为北京大学教授)

    进入专题: 人权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83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