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亚青:东亚金融合作:机遇、挑战和对策

——2007年在东亚思想库网络金融合作会议上的讲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609 次 更新时间:2008-04-06 12:15

进入专题: 东亚  

秦亚青  

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值东亚地区合作进程中的重要时刻,会议开得很及时,也很成功。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过去,展望了未来。面对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应该感到自豪,但同时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们也要有充分的认识。

在过去的10年中,东亚开展了包括金融合作在内的各个层次上的经济合作,促进了本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瓦南迪先生说他对东亚地区共同体建设十分乐观,因为东亚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合作的强劲势头,我们没有理由不合作、不发展。我非常赞赏他的态度,我也相信,东亚正面临着自现代以来的最佳发展机遇,正面临着建设和平、繁荣、进步的地区共同体的机遇。我们必须保持地区合作进程的良好势头,否则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在过去的10年中,东亚金融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亚金融合作在货币互换体系、亚洲债券市场和政策对话机制三个层面展开,三个层面的合作都取得了实质的进展。

首先,我们在《清迈倡议》的框架下建立了货币互换机制。2001年清迈货币互换机制正式启动后互换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5月“10+3"财长会议明确提出要将清迈倡议多边化,或启动“后清迈倡议"合作框架作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到去年年底,货币互换机制的规模达到790亿美元。从最近在清迈召开的财长会议上又传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各国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将通过储备汇集来实现清迈倡议的多边化。其次,亚洲债券市场获得了稳步发展。2005年,东亚各经济体(日本除外)的债券市场规模扩大了14%,20亿美元的第二期亚洲债券基金已经发行。有两个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BMI)和亚洲债券基金(ABF)。一方面,亚洲债券市场的规模得到扩大;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机制创新也在不断发展。再次,建立了各种对话和协调机制。迄今已启动了8个与东亚金融合作相关的政策对话机制和监控预警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信息共享和共识的培育。

目前,进一步推进东亚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也是明显的。过去十年中东亚新兴经济体保持着年均6.5%的增长速度。2006年东亚平均增长率达到8%,仍然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这为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地区内贸易比例的提高,通过各种机制推进的贸易投资一体化为金融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各方推进金融合作的政治意愿也得到了加强,各国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加强和推进金融合作的意愿。前几天,10+3财长在清迈达成的协议就是加强政治承诺、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一个例证。在东亚合作十周年的关键时刻,加强政治意愿对于保证东亚地区主义的成功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东亚思想库网络中期协调员吴建民先生指出,东亚地区主义正处在十字路口上。十年的合作已经将东亚地区一体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面临一些尚未解决的老问题,而且还将要迎接新的挑战。在讨论中,我们既谈到了东亚金融合作发展的机遇,也坦率地指出了一些最严重的困难。

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东亚的国际游资规模更大,并且仍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利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5年流入东亚等新兴市场的证券投资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1倍多,净流入量为4700亿美元,私人资本大量增加。对此,我们必须保持警惕,10年前的那场亚洲金融危机正是私人资本的逆转引发的。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先生在他的主旨发言中着重强调了两个重要问题,即流动性过剩和美元化过度。由于这两个问题的存在,东亚金融风险也就存在。他的警告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仍然脆弱,债券市场发展缓慢。银行仍然在区域融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住房信贷占GDP的比重很高,而且还在快速增长。2006年东亚新兴经济体的住房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27.5%,2001-2005年住房信贷的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在21%左右,这其中的风险显而易见。另外,正如马来西亚的代表所说的,公司债券发展缓慢,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体系现在还无法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地区性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说仍然没有建立起来。

亚洲金融危机10年后,区内汇率协调仍远远滞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前,亚洲货币面临贬值的压力。时至今日,在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下,东亚经济体保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普遍面临着货币升值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汇率政策协调,保持地区货币汇率的稳定,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简言之,东亚金融合作仍处于较低层次,远远落后于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并且,随着东亚地区的迅速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老问题以外,今天我们还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资金存量庞大,区内投资不足。到2006年底,东亚外汇储备达到3万亿美元,占全球5万亿美元总外汇储备的60%,其中65%以美元形式持有。而东亚仅基础设施一项在未来4-5年内就需要1万亿美元的投资。但亚洲内部的相互证券投资增长缓慢。到2004年,亚洲持有的本地区发行证券只占亚洲GDP的2.25%。“用亚洲的钱投资亚洲项目"目前只是一个愿景,还远不是现实。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保障和评估体系,这种局面很有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第二,不断扩大的全球失衡带来了严重的风险。2006年,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逆差分别达到7636亿美元和1734亿欧元。东亚经济体则表现出较大的贸易顺差。去年,全球外汇储备比1996年增长了2倍,达到了5万亿美元,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房价、股价以及资源价格上涨。全球经济失衡引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既是全球问题,也是亚洲问题,因为全球失衡的压力给东亚地区带来了很严重的影响。但是,我们尚未找出如何使用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金的办法。

我们在一天半的会议中讨论了困难和挑战,也努力寻找着应对方法。大家提出了一个值得我们付出努力去实现的目标,这就是“用亚洲的钱投资亚洲项目"。亚洲有大量的资金,有相对健全的银行系统,也有大量的地区投资机会。当然,我们决不是要建立一个地区堡垒,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坚持开放地区主义,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金融合作,但是我们确实需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因为这不仅会造福亚洲国家,还有助于解决全球失衡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会议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是清迈倡议(CMI)。我们相信,清迈倡议是一个很好的机制,为金融合作进一步机制化提供了基础。我们建议清迈倡议要扩大规模、扩展功能、实现多边化。就此,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清迈倡议中的双边互换机制应该转变成多边的备用信贷,而且信贷规模应予以增加。其次,应该研究自动提款和国际货币基金(IMF)条款脱钩的条件,以加速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更及时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另外,应该考虑建立一个统一的互换管理机制。在当前阶段,应该在10+3框架下讨论将备用信贷的资金转化为东亚储备合作基金的可能性。再次,我们建议加强清迈倡议在信息交流、政策协调与资本流动监管方面的功能。可以将10+3财长会议扩充为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同时,成立各种工作组,研究如何改进资本流动监管和早期预警机制。一旦更有效的机制成立后,清迈倡议将成为一个为防范危机提供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与事后救助的有效合作机制。

二是亚洲债券市场(AMB)。要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就要努力加强有关经济体的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推进债券市场的地区一体化。能力建设的主要措施应包括:成立指导内部债券市场发展的有效主导机构;完善内部机制为地区合作提供更坚实的基础;建立债券交易市场和高效的信息交流系统;建立完善债券市场所需要的担保和评级等制度,营造有利于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信用环境、税收环境和法律环境等。

三是官方合作和民间合作的互动。正如中国财政部李勇副部长所说的,区域合作不能只靠政府,而需要官学商各界的共同参与。在促进官方积极合作的同时,民间合作也需要大力加强,真正形成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合作态势。我们建议成立一个“东亚货币合作促进机构",以加强金融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统一技术和监管标准,并促进本地区金融部门的合作。官方及官方合作机制应为民间金融和货币合作创造便利。一方面,各国应采取更自由的金融政策,实行有利于提高效率与稳定的监管准则;另一方面应该消除对区内金融交易的政策限制,尤其要鼓励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

四是亚洲货币单位和亚洲货币单位指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很多学者都认为亚洲货币单位会大大促进地区经济和贸易合作,稳定区内各国货币,总体上可以使区内各国受益。有些学者认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条件尚未成熟,建立一个统一的地区货币还为时过早。尽管有这些不一致的意见,我们达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为推进地区发展,以务实的态度对亚洲货币单位指数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同时也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此外,会议还建议应该就亚洲货币单位开展研究并作出规划,并由“10+3"指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该项研究。“亚洲货币单位"是个长期目标,须采取渐进的方式予以实现。从短期来看,仍宜将“亚洲货币单位"定位于东亚各国货币汇率平均变动水平的指示器。同时,我们还应就未来的东亚区域货币和金融合作进行广泛的对话、开展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

自从2005年召开东亚峰会以来,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又面临一个关键时期。一方面,东亚经济体已经恢复了活力,保持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两个多百分点的增长率,外汇储备充裕,经济实力增强。尤其是经过近10年的合作,许多机制得以建立,东亚作为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地区合作的强劲动力。同时,中日两国关系改善,而且就朝鲜半岛核问题召开的六方会谈取得进展,都使得东亚地区的整体环境更加有利于地区合作和共同体建设。另一方面,东亚地区的新问题也随着地区发展进程不断出现,既检验着东亚地区合作模式的有效性,也考验着东亚各国的政治意愿和共同体意识。一体化如何获得更强劲的动力,真正将东亚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和平、繁荣、进步的地区,仍然是东亚各国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秦亚青,外交学院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东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24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东亚思想库,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