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亮:东盟国家同金砖合作有三大逻辑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38 次 更新时间:2025-06-18 00:10

进入专题: 东盟   金砖国家  

葛红亮  

 

东盟国家深化同金砖的合作,源于对金砖的三方面认知:一是金砖国家是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国家组成的、成功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三是金砖国家是当前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今后,随着东盟和金砖国家关系更为紧密,二者合作关系将进一步提升东盟的全球影响力。同时,这也意味着全球南方力量的持续聚合与壮大。

当地时间6月13日,巴西以轮值主席国身份宣布,越南正式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伙伴国。2024年年底,俄罗斯宣布,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将成为金砖伙伴国。2025年1月,印度尼西亚被接纳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成为正式加入金砖国家的首个东盟国家。可见,东盟国家正前所未有地深化与金砖国家的合作。

东盟国家深化同金砖的合作,源于对金砖的认知,这种认知总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金砖国家是促进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二是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国家组成的、成功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三是金砖国家是当前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其一,深化同金砖的合作是东盟国家推行独立自主和动态平衡外交的延续性展现。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多数东盟国家推行战略自主、动态平衡和“东盟基石”为特征的外交政策。如今,东盟已然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日益扩大的市场和不断攀升的国际产业分工地位,让东盟国家在成为全球经济一道亮丽风景线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着来自大国战略竞争的巨大压力。以越南为例,其革新开放已经步入新的时期,也来到了“深度全球化”与“保持自主独立”的关键路口,加入金砖伙伴行列无疑为其提供了一个“非西方”的合作平台,增加其在全球南方话语权的同时,也可能为其提供“竹式外交”战略下对冲外部风险的重要支撑。

其二,深化同金砖的合作是东盟国家扩大经贸伙伴和增强国家与区域经济韧性的展现。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越南等东盟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来自大国竞争的压力和挑战,而且还展现出显著的对外经济依赖,因而关系韧性和经济韧性近年来日益得到东盟国家的重视。在特朗普政府推行“对等关税”的背景下,扩大与深化区域、跨区域合作和实现经济伙伴关系的多元化,成为东盟国家的共识与选择。印尼是东盟国家中第一个金砖正式成员国,其国内评论称,印尼加入金砖将为其打开进入更广大市场的通道、提升与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摆脱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越南强调的是,其与金砖国家在去美元化、多边化等发展战略上存在高度契合。马来西亚则希望同金砖国家深化经济、产业、技术、安全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以降低对单一市场和单一投资来源国的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其三,深化同金砖的合作是东盟国家在全球竞争新格局中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构建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秩序的逻辑使然。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近20年来,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建设性力量。例如在全球金融治理与风险管控方面,金砖为东盟国家提供了减少对美元依赖的金融工具。以马来西亚为例,数据显示,该国2023年82.1%的对外贸易以美元结算。对美元的高度依赖和近年来美元汇率的不确定性使马来西亚经济存在突出风险。为应对这一难题,马来西亚正寻求与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合作,马来西亚2009年与中国的贸易以人民币和林吉特结算的比例为1.2%,这一数值到2023年已经攀升到24.4%,而2025年预计将有50%的中马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

不仅如此,深化与金砖合作既能够提升印尼等东盟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也能提升东盟的全球地位。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认为加入金砖不仅不会动摇东盟中心地位和削弱东盟国家团结,而且还能够提升东盟的战略自主性和扩大东盟与新兴经济体的深度合作。东盟刚刚在吉隆坡确立了《东盟共同体愿景2045》,重塑东盟“中心性”地位和增强全球影响力继续构成东盟国家的共同愿景。因而,随着东盟和金砖国家关系的更为紧密,二者跨区域对话与合作关系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东盟的全球影响力。同时,这也将意味着全球南方力量的持续聚合与壮大。

(作者为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文章转自环球网)

    进入专题: 东盟   金砖国家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394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评论(0)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