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美国在多领域维护霸权不择手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73 次 更新时间:2024-04-23 20:31

进入专题: 美国霸权  

乔新生  

 

美国微软公司4月15日发布消息,将向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G42”投资15亿美元,以换取该公司少数股权。双方签订协议中具有排他性条款,条件是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不得使用中国产品,其中特别点名不得使用中国华为公司的设备。

《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微软公司与阿联酋政府、美国政府就这笔交易进行了一年多的谈判,以确保两国政府都感到满意。报导更是明确地指出,具体谈判的单位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微软公司与美国商务部达成“谅解”,阿联酋公司同意从中国撤出资金,转而使用美国技术。

其实,早在2024年3月28日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阿拉伯记者已经就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从中国撤出资金问题,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中国一贯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反对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贸易规则、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经济胁迫行为。这标志着中国初步瞭解这笔幕后交易的内容,希望相关国家作出正确选择。

中美在数字领域展开竞争,并不令人感到奇怪,但是,美国采取如此拙劣的方法,实施不正当竞争,令人感到惊讶。正如人们所知道的那样,中东阿拉伯国家主权基金在中国投资数额巨大,包括阿联酋在内的阿拉伯国家,把中国视为投资的理想目的地。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世界规模最大的消费人口足以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增长。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投资中国,实际上就是投资未来。

对于中东阿拉伯国家的选择,美国并不乐意。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拉拢中东阿拉伯国家,希望他们投资美国。采用这种卑劣的手段,迫使阿联酋投资公司撤回在中国的投资业务,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究其原因就在于,阿联酋是一个主权国家,投资数字产业,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符合阿联酋国家的整体利益。

不过,从美国微软公司投入巨资,在阿联酋人工智能企业获得少数股权,人们应该知道,美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采用一种破坏性的方式,阻挠阿联酋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合作。

此前阿联酋在太空领域已经与中国签订协议,中国帮助阿联酋科研人员登上中国的太空站,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此次美国微软公司出面,以出资的方式,迫使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放弃与中国的合作,并且从中国撤出资金,这不能不令人想起半个世纪前,美国尼克松政府国务卿基辛格与沙特阿拉伯之间签订的历史性协议。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尼克松政府财政拮据,对外宣布不再承诺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破产,金融危机爆发。西德、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他们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损失。另一方面督促美国承担责任,维护西方国家的经济秩序。在美国经济专家顾问策划下,尼克松政府采取非常措施,派出基辛格直接飞往中东,与沙特阿拉伯谈判,一方面减少在沙特阿拉伯石油公司的股权。另一方面,要求沙特阿拉伯必须承诺,所有购买沙特阿拉伯石油的企业,都必须使用美元结算。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不可或缺。正因为如此,当沙特阿拉伯领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要求所有购买石油的企业都必须使用美元结算的时候,美国实际上已经将自己的美元和石油挂钩,重新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

通俗地说,只要购买中东阿拉伯国家石油,都必须使用美元结算。这就迫使许多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储备美元货币。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的地位更加巩固。虽然西德马克、法国法郎可以在国际上流通,但是,西德、法国要想获得石油,同样需要储备美元。基辛格通过一个简单的协议,将世界经济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美国的手中。

回顾这段石油美元历史,人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美国微软公司与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签订协议,投资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旨在通过签订协议,将中国排除在外。

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今后只能与美国微软公司合作,使用美国微软公司的技术,而不得与中国华为公司等企业合作。这是以特殊的方式,跑马圈地。对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来说,通过出让极少数股份,换取美国微软公司的技术和资金,几乎是一本万利。拒绝与中国企业合作,撤出在中国的投资,对于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来说,似乎不存在任何损失。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美国微软公司支付美元,并且答应开展技术合作,而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投资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不仅要承担科技创新的风险,而且更重要的是,未来能否在人工智能公司中享有最终的决策权,还是一个大问号。

美国微软公司通过投资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不仅控制了阿联酋的人工智能产业,占领了中东地区的人工智能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排他性的协议,将中国华为公司等人工智能公司排除在外。这是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双边协议,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中美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虽然美国不断公布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成就,试图先声夺人,但是,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稳扎稳打,基本上实现了人工智能的全覆盖和全普及。

首先,中国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时间相对较晚,但是,中国人工智能开发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生产至关重要。在数字经济领域,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就意味着掌握先机。所以,中国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业互联网数据和消费互联网数据,大力开发人工智能产业,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普遍采用人工智能技术。

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实际上是标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无论是语音对话操作功能,还是视觉感知功能,都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回答问题的层次,而是深入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已经代替人类从事生产劳动。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与美国相比毫不逊色。在商业化应用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美国微软公司借助于美国政府的力量,迫使阿联酋人工智能企业签订排他性的合同,目的就是要限制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出口,禁止中国与阿联酋等中东阿拉伯国家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合作。

其次,中国人工智能技术之所以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消费数据,可以帮助机器人进行深度学习。中国之所以在采矿、勘探、自动驾驶、太空作业领域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是因为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工业互联网络,丰富的数据,可以帮助机器人进行训练。中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优势不在于计算速度,而在于拥有丰富的数据库。即使在芯片方面中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但是,凭借着丰富的数据,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数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企业自己开发的数据;第二,通过合同获得的数据;第三,通过公开渠道获得的数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企业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过程中,通过反复实验,已经积累了大量具有自我产权的数据。这对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按照一些专家的说法,中国是工业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大国,工业数据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上消费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消费数据世界第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发展,积累了大量的政府数据,中国政务数据世界第一。这些数据整合起来,可以使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获得丰富的数据资源,不断优化自己的自动驾驶功能,减少误判,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中国外科医生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科医生相比,手术量成倍增长。中国在医疗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外科医生的手术数据,训练中国的人工智能手术机器人。丰富的数据资源,使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中国拥有庞大的数据库,政府高度重视数据的计算、搜集、整理、存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数据方面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数据优势。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拒绝与中国合作,对中国来说是遗憾,对他们来说是损失。既然美国微软公司动用政府的力量,迫使阿联酋的人工智能公司与中国脱钩,中国只能祝愿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在合作中不会逐渐丧失主导权。

从石油美元,到数据美元。美国试图在数字经济发展领域,特别是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牢牢地把握主导权。但是,石油美元毕竟是一种建立在自然禀赋基础之上的美元体系。而数据美元则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之上的美元体系。只要中国企业发奋图强,不断优化自己的模型,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那么,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突出重围。相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美国政府的做法,会通过各种方式,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利益。中国希望中东阿拉伯国家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自己的主权。

    进入专题: 美国霸权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92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评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